嵩山 | 路虽远,行则将至

作者:林冲 显示图片

记录我两天爬完嵩山太室山少室山的过程,三山五岳任重道远,终于再下一城。


连续两年同一时间退票,也许以后出行我都应该刻意规避10月26号这个日子了。

十月,最美的季节,满世界的叶子黄了柿子红了让只能困于一隅的自己备受煎熬。推迟一个月,五彩斑斓的秋日盛景不再,同行人员因为休假时间难以同步,计划中的川西只能留待下次。

年初曾有豪言壮语,今年的目标多爬山,武功山天柱山嵩山,离2023年结束只剩一个半月,而我仅仅爬了半个武功山。尽管现在已不是嵩山的理想季节但还是要去的,何况我有二傻这个合格的备胎随时愿意填补无人肯陪我爬山的无奈。

特特乘坐飞机远赴1400多公里远的河南去爬个山,与其说是被嵩山的风景或者名气所吸引,还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自己自认为一个旅游爱好者必须集齐三山五岳这个基本目标的虚荣心。

因为燕子的休假时间迟迟不能定下来,不甘心让大好时光白白消逝,于是同样暂时赋闲的二傻便成了我完成今年爬山任务的完美搭档。

三天两晚,准备一天少室山一天太室山。订好机票才开始想要参考蜂友的经验,然后发现我有些小瞧登顶嵩山的难度了,不该如此匆忙,留出多一天的时间会让旅行更加轻松更加圆满。

下午4点33分的航班,晚点至5点才起飞。靠窗位置的我顺手拉开窗,落日余晖将天边染红,云端之上没有障碍物的遮挡,真的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那道金光绕成一个圆圈。

夕阳醉了。


经过的某个城市,夜景如此清晰。


晚七点到达新郑机场,今年第二次到郑州了。

想要明天从容登山,晚上必须赶往登封住宿,最后一班大巴早已离开,正好对坐大巴车畏之如虎的我也心安理得地避免了与之接触的机会。滴滴过去吧,100公里呢,加上高速费停车费将近250元。

选择住在嵩阳书院附近,其实是采纳了蜂友见道嵩山游记里的推荐。网约车到达目的地临时路边找的住宿,林源酒店,每晚118元,凑合吧,已经九点多钟。

定了早上七点的闹钟,天似乎还没有全亮。磨蹭了一会儿,拉开窗帘太阳正照着对面的太室山。

吃过胡辣汤油条肉包子,滴滴到三皇寨景区,不远,车费仅15元。

车停下来那一瞬间,确实有点懵逼了,以为来错地方,这哪像是个景区,还是个5A级景区。


从高速路桥穿过去,走一段路这才看到景区售票处。

三皇寨景区门票,包含少林寺,无论哪个方向过来都是一样的80元/人。

下山索道单程70元/人,我不太相信,只以为是二傻买错了,但经过我再次确认,就是这么多。

售票处到好汉坡起点景区交通车票20元/人,奇葩的是我上面所写的三个票必须得分开三次购买。



游客不多,旅游淡季了。但嵩山也绝不是我想象中草木凋敝四野苍茫的寒冬景象,景交车经过的道路两旁树木一片金黄,是的,不是红叶,是黄叶,阳光下灿烂的黄,山脚下仍然秋意浓烈。


停车以后开始走好汉坡,长又陡的486级台阶。

关于爬山,林冲是又菜又爱,体力虽不好,热爱从未减。

迎面一个下马威,好汉坡没有好风景,除了台阶就是树林。


登山刚刚开始,脚步已经沉重,气喘吁吁走完这段台阶站上平台,眼前是一排简易石屋,门楣上书“金阙云宫”,据进去参拜神仙的二傻推测里面供奉的是土地公公。后经我问度娘,其实不然,里面住的是玉皇大帝,只是这条件有些艰苦朴素。


转过石屋,继续攀爬,天气很好,太阳很大,渐渐汗湿重衫,原来北方也没那么冷,误会了。



蓝天下灰白色的石英砂岩山体冷峻威严,很欣慰自己能一直葆有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对眼前所见美景不吝赞美心怀感动。

苍山林海。


做足心理准备来的,不担心不气馁。

登天梯。


这树,它不要皮了吗?


陡直的台阶,哪来八步平?



台阶尽头便是南天门。此南天门低调朴实,与高高在上的泰山南天门之华丽巍峨不可同日而语。


歇歇脚,看看山。褶皱节理帚状,一路不乏对游客做地质科普的牌子,门外汉只需要静静观赏自然奇观即可,20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嗯,20亿,那是几个零?



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少室山的三皇寨和书册崖是我最期待的景点。

把休息中的二傻叫过来,她对我的信任度从百分之百增加到百分之两百,林冲想去的地方必然是好的。


背靠的山峰犹如一朵含苞的莲花。三皇禅院是进不去的,只能沿着外围的小路绕行上山。

看图不说话行吗。




没有文化的赞叹“好美”却也与辞藻华丽的文章同样由衷。三皇禅院的所有建筑均采用与山崖同色的石头建造而成,与四面景色融成一片,显得古朴自然,真真比雕龙刻凤的巍峨大殿更得我心。



转到后面有个三皇殿,几位当地人在里面烧香。三皇殿供奉的是天、地、人三皇,礼多人不怪,礼多神仙应该也不怪,二傻再次进去拜拜,我怕被神仙看到我这个直挺挺的显眼包,只在门外守候。



观景平台处应是三皇禅院的后门。


走好脚下每一步,不必瞻前顾后。




悬天洞

天崩地裂扭转乾坤都不只是一个成语。




长仅几十米的一线天宽阔得可以几人并行,当然在这里咱就不去比灵秀,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灵活机变只不过是花拳绣腿。




过石门。


换个角度看三皇寨,在栈道上兜兜转转,三皇寨会随时在转角处出现。




回望石门,小树的点缀那是天然一副画。



从少林寺上山的夫妻二人不肯听我们游说,至此执意原路返回。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大自然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是好风景。


迎着正午强烈的阳光,三皇寨只剩下剪影。太室山少室山遥遥相对,那么近又那么远,我们没有必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测古人的想法,故事也只不过是故事。


插句扫兴的话,嵩山上(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不包括山脚下)的厕所是没有水的,二傻亲测。

以下二图厕所边拍的。




过连天吊桥,那个毫不起眼更无特色却会出现在几乎所有人镜头里的蓝色吊桥,到达祈福台。


连天大峡谷长1300米,说是大峡谷,那必然已是跟随栈道走下山谷。

象鼻石。


卓剑峰,少室三十六峰之一。






前行即到少室山最令人震撼的标志性景观书册崖。 

地质奇观,叹为观止,在书册崖面前这些话都是多余的,拍多少照片都觉得不够。

直面书册崖第一时间在头脑里出现的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虽然表面虽然断章取义,却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想我人生有精力有能力行走看世界的时间不过短短数十年,有多少次机会能亲眼目睹如此神奇的天地造化。













书册崖也是游客最为集中的打卡点。走到此处已近索道站,但我不肯离开,返回去再看一遍。




其实索道出口是可以看到三皇寨全景的,只是可望不可及啊,看着虽近那是几个小时的脚程。


乘坐索道下山,全程二十分钟左右。

迎接我们的首先是周华健的“刀剑如梦”,江湖气拉满。

下午约三点到塔林。众生从未真正平等过,塔有高低宽窄精致与粗陋之分。每一座塔里埋藏着一位高僧的故事,久而久之便也成了这般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我该检讨更正尘归尘土归土的想法了。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自唐至清之间的各代砖石墓塔241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想要了解得更多一点不妨请个导游讲解,我则是走马观花绕一圈便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破坏和修缮,倾颓与消失,所以雕刻在塔身上的飞机大炮手机电脑是不是也成了留给后代子孙研究现代文明的佐证了?





离开塔林,前往少林寺。音乐也从一路的刀剑如梦华山论剑转换为“少林少林”和“牧羊曲”。

这里游客就多了,少林声名之大如雷贯耳,一大部分人也将嵩山等同于少林寺,比如我的朋友大胖。进寺需要再次检票,如不是我发现及时,二傻又会再多买一次门票。


谁能想到啊,进寺就是这副样子,我哪还有心思再去看天王看石雕看达摩学法的故事看少林武僧练功的场所,天王殿前1500年树龄的银杏正黄着呢,已经牵绊住了我的脚步。




少林寺的天下闻名除了得益于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也离不开金庸武侠小说的加持。可我印象中的名门正派在隐藏很深的大BOSS现身出手挽回颜面之前都是被打上门来的各路三教九流按在地上不停摩擦的





天王殿牌匾上的“天下第一祖庭”据说为乾隆御笔。



少林寺确实是走向世界的,功德碑上捐赠人名单中英文对照,迈克.泰森的名字赫然榜上。







二傻已经参拜完大雄宝殿的各路菩萨并为上市公司添砖加瓦出来,我依然坐在石凳上看拍视频的三位小师傅表演,把天王殿之外的地方忘得干干净净。







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会遗漏对我来说是常态,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日渐西斜,出山门,游客依然多,门前留影难辨谁是主角。


终于等得空闲。山门很小,但内有大乾坤,少林寺三字已是金字招牌。


走出少林寺,功夫表演也没有看到。


此景甚美。


景区门口巨大的武僧雕像也已身披彩霞。



少林寺门前有许多私家车拉客,坐上一辆就走,25元,是比早上来时贵了一点。林源酒店边的街道饭店很少,大多是早餐面条水饺一类的简餐类餐馆,找了一家羊排砂锅,在嵩山两天只吃这么一顿正餐。


今日目标登太室山。先登少室山后登太室山,只因为担心太室山下来第二天腿残走不了少室山,选择的是先易后难的游览顺序。

照旧七点的闹钟,风云突变,窗外竟是狂风扫落叶,嵩山隐在迷雾中。一瞬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聪明啊,幸亏昨日的好天气用在了风景更胜一筹的少室山。

照旧昨天的早餐店,南瓜小米粥加油条,两个人花费六元钱,物价比较感人。拿了酒店的登山杖,出发。

太室山门票50元,二傻又耍了个乌龙,售票员小姐姐说教师证半票,二傻听成驾驶证半票,走南闯北未曾听说驾驶证可以买到优惠票,但是利欲熏心的我仍然翻了半天手机试图找到驾驶证的照片,真是丢人了!

进门右手边是嵩阳书院,徒步登山道在嵩阳书院边上。观光车15元/人可以坐到太室山广场。

BUT,林冲的路从来没有那么顺利,检票口似乎是一条商业街,不过空无一人。拐上大马路看观光车从身边载着一车人呼啸而去,问人,一路问人登上峻极峰的路,却不知道15元可以让我们省下至少四十分钟的爬山路。


循环往复的错,按下不表。嵩阳书院只等下山有时间再进去,南瓜小米粥在找到正确的登山路之前估计已经消耗殆尽。


天只阴了一会儿,风止雾散,是比昨天更好的大晴天。此时大概9点20分。




仙游桥


到达太室山广场之前的路非常宽阔平缓,这段路是免费提供给当地市民休闲运动的公园。

太室山广场的检票口,看到景区观光车在停车场排排站时不禁一声哀嚎。


游客众多,大多是到老君洞烧香的本地信众。拄着拐棍登山的林冲被对面而来的阿姨笑话了。


10点15分到达老君洞。一鼓作气登上200多个台阶,进入道观。




看这四平八稳的山。



青牛童子。



老君洞香火极旺,热闹得很。

上方两侧是各类道教神庙,有求财运的、求姻缘、求健康、求子等各种神仙,要啥有啥,主打一个满足各种需求。殿内信徒被神明附身时咿咿呀呀的说唱手法竟然南北通用


一向对宫庙没有多大兴趣的我却觉得这个老君洞大有看头。


造型别致的钟鼓楼。


门头上的木雕悬塑。人很多人也很好,对面大叔问是否他影响了我拍照。



穿过正阳门,小拱门连通山路,继续前行上山。

11点05分到逍遥亭,红叶如火。左手分岔路可达观音阁,略过,上山路漫漫,不敢过分耽搁。



11点35分到达峻极宫。下图其实为下山时所拍。


注意力仍被红黄叶吸引。




老君洞到峻极宫800米,还需4趟同等距离的路程方可登顶,时间紧任务急,继续。


拐角处的石船。


被强行喂烟的关二爷。


双层六角亭,聚仙亭。在这里吃了一根烤肠,登楼远望,正午强烈的阳光,看不清的登封市区。


几面墙壁皆是游客涂鸦,密密麻麻。甚是佩服有勇气吐露真心的人。


12点13分到达中岳行宫。

摩崖石刻上是李白的赠嵩山焦炼师。


废弃的炼丹庵。


过了摩崖石刻右转,径直上石梯,石梯右侧有一“定心石”。


中岳行宫依山而建,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景,只是远处就被树木遮挡无法看清全貌。祭拜的是中岳大帝,只在外面看看没有进去。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过了中岳行宫阶梯更是陡险。同行小情侣说昨日曾从后山上而未能登顶,今日再来,既有知难而退的智慧也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挺好。



上面唱歌下面和,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歌声和欢笑声在山间回荡,爬山的劳累没有影响唱歌的兴致,这种环境下的欢声笑语太有感染力了。





下午1点30分到三皇口,是真的离峻极峰不远了。


俯瞰下方的三极圣母宫,走卢崖瀑布方向下山的人会经过吧。

今日小雪,草木一秋。山顶已无多少绿意。




站在太室看少室,与昨天掉了个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登封市区就坐落于两山之间。




下午大约2点20分登顶,算下来我们走了差不多五个小时。

封禅台。

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可我还是不相信她真的爬上来过吗?


峻极峰海拔1491.73米,是嵩山太室山的最高峰。

登顶的快乐只有登山人自己明白。一路行来,沿途风景并非绝佳,顶峰也无洋洋大观等着你,若问为何要上来,也就只是单纯想上来。

高处不胜寒,山顶风很大,排队打卡的人很多,一旁等候的我自然而然成了各个团队合影的指定摄影师。


下山三条路,原路返回,法王寺方向和卢崖瀑布方向。我们选择的是原路返回,晚上的飞机,不知深浅的路时间上不好掌握。

太室山上流浪猫狗很多,花十元钱找路边摊上的老太太灌两保温瓶开水,和猫咪一起吃些小零食。


下山自然是要快得多的,若是时间充足,此处倒是观日落的好去处。


临近出口处碰上三个登山的小伙子,竟敢问我快到了吗?快到了吗?小伙子太年轻了,我一定要给予打击。

下午5点到达太室山广场,剩下的那段路就交给观光车了。


5点11分观光车从太室山广场到景区出口只用了10分钟。今天的二傻走到几乎崩溃,果断拒绝了我想去嵩阳书院看看的提议,一旁的工作人员赶紧说,书院5点10分就已不再接待游客进入。我们定的是晚上10点的航班回家,不再迁延,在门口打辆车到机场,司机自己开价200元,倒比来时便宜。

五岳第二站嵩山完成,就纯登山来说还算圆满。到家凌晨12点半,二傻5点还要拖着两条“铁腿”起床做生意难为她了。

接下来我大概会有一两个月较闲时间,休息休息,准备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