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镇远县参观【红九军团指挥部】,游览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镇】。游览且兰故国【旧州古镇】,参观古镇里的【毛主席旧居】、红军获得法文版地图的【天主教堂】。住黄平县旧州镇;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古镇进入
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千米,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婵院,万寿宫等,古城中的寺庙、庵堂等。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
“欲守云贵,先据镇远。”这是兵家的共同认识,同时也是商贾经商聚财的共识点。
畅达的水陆交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入驻镇远经商,故镇远又有“军旗掩映下的水陆大都市”的响亮城市名片。
据记载,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设县开始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㵲阳河
镇远不同于贵州的其它地方,明清以来,赋税收入丰厚,长期高居全省之冠,可以说是贵州少有的富庶之乡,财富之城。
红一军团第15师、红九军团于12月24日攻占镇远之后,获得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粮食、布匹、药品和黄金白银,极大地满足了红军的给养。“镇远官府和商人众多的钱财,加上敌军事先运到镇远的辎重物资,部分金条和数万银元,以及大量粮食、被服、药品、枪支弹药等,红军运了三天三夜。”
展馆正在维修,我们未能进去参观。仅在正门外院子里头浏览了一圈。
红九军团驻地就位于府城仁寿巷秦晋会馆后院(曾为上官家族私宅)。战争年代被征用,成了红九军指挥部原址,也是罗炳辉将军住过的地方。
古巷道
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等。这些古巷交叉衔连、互相达通。古井遍布全城有圆有方。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
镇远古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
古民居
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的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
在古巷用完餐,走出古巷来到舞阳河边。
镇远县政府
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平方米。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该词是晚清朝廷为战死的邹泗钟,所建的纪念祠堂。
《黎文肃公奏稿》载:邹泗钟,镇远邛水人,由禀生从军,历保道衔,即选知府。清咸丰五年(1855年)发生战乱,泗钟号召乡勇,创义练团,保复桑梓。咸丰六年(1856年),清江厅被围,粮尽,泗钟冒险运粮,冲围而进,全活难民甚众。清同治元年(1862年)随同官兵,克复天柱县城。贵州臬司席宝田统军援黔,委办精捷全军营务,攻拔寨头、冷水、台烈等处。同治八年(1870年)正月,由青溪县督队进攻,克镇远府卫二城,乘胜攻拔施秉县城、谷陇、白洗等处。是年三月二十二日,进至黄平州属之黄飘,力战阵亡。
走进镇远博物馆,这里记录了镇远的过去。
镇远,宋、元以前,虽有州、府、县,但地属蕃部,仅以名号相羁縻。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镇远从湖广改隶贵州,并成为贵州建“省”之初的八府之一,作为“滇楚锁钥”的镇远,在贵州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梁上的木雕。
看完了博物馆就逛街吧。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青龙洞集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
祝圣桥是镇远县城地标性建筑,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舞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
漫步在镇远古镇的石板街上,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苗族首饰服装店
银匠当街操作
石屏山,镇远县舞阳镇舞阳河东侧,重岩叠障,雄伟险峻。东西绵延2.2千米,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像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石崖绝壁高千仞,得名“端直苍阔如屏风”。
㵲阳河。舞阳河由龙王峡、诸葛峡、西峡组成,有小三峡之称,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
著名的是苗族木楼,这是苗族人民为了防御野兽和敌人而建造的独特建筑。这些木楼层层叠加,错落有致,形成了壮观的建筑群。
桥中央的亭子叫魁星楼,亭内原有的三幅对联,其中一幅是“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地桥来”,说明镇远是西南要道,古时缅甸和云南方向的朝贡物品都要经过这个桥走水路才能入中原,而“把笛作龙吟,东去洞庭秋月满;传书随风使,西来滇海庆去多”则道出祝圣桥重要的地理位置。
1934年12月27日,为给大部队转移争取宝贵时间,红军在祝圣桥头,忍痛点燃了桥上的魁星阁。烈火将追敌阻止在舞阳河南岸。红军顺利撤离镇远。
魁星楼前留影
街头候车等待集合。
团友街头候车,集合乘车去黄平县旧州镇。
来到黄平县第1站是且兰古城门。
东城门简介
东城门,全长366米,城墙高9米,中门宽6米,左右门洞为3.6米。城门上方高耸的城楼依据历史文献资料,以地域民族文化为背景而修建,城门外侧融合了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元素,设观景台、停车场及园林景观,以方便游人停车观光拍照留念。东城门的设计注重传统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理念的融合,是一个复建项目,工程历时10个月,耗资2200万元,是旧州古城整体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
东门内的将军雕塑。
第一次是红六军团西征在黄平。时间是1934年9月30日至10月4日,中央代表和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政委员、军团长肖克,军政委员、军团政治委员王震率领红军先遣队,由湘赣苏区出发,突围西征到达黄平。红六军团在黄平县历时5天,从南到北横穿全县9个乡镇,足迹总路程110公里。
第二次是中央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过黄平。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黄平县的时间是1934年12月25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在黄平县历时7天,路经当时的5个区,18个乡两个镇,足迹总路程200多公里。
第三次是1935年3月中旬,刘伯承率领的红五军团从瓮安转战黄平纸房乡一带。第四次是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再次由石阡、瓮安、余庆,转战黄平、镇远等地,建立石镇黄革命根据地,在黄平纸房、平溪、旧州一带进行的革命活动,后撤到黔西建立黔大毕革命根据地。
法文中国西南地区贵州地图。
珍贵的历史照片,长征路上骑马的勃沙特。
天主堂
1901年法国传教士莫(也译穆)若瑟神父经多方筹资修建。
教堂建筑为欧洲法式风格,长12米,宽8米,为东西座落。房墙均为古方砖修建,且横竖相间排列,十分美观。东面房墙超出屋脊1米,顶上中部高两端低,防风防火结构,壁上有三个圆形玫瑰窗子,一大二小,构造似马车轮子一般,奇特而雅致。教堂内结构独特,中部五处为尖塔形结构,形状如四把张开的巨伞,六根大柱顶住屋顶横梁,极为巧妙。
参观完天主教堂,我们开始旧州逛街。
天后宫(福建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
占地面积1220平方米。由大门牌坊、厢房、正殿、后殿组成
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黄平县旧州镇西中街天后宫。
在黄平旧州,还有中央红军街和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行居所在,以及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桔林密谈”遗址。
12月27日凌晨,红军一举占领黄平县。毛主席下榻于黄平旧州城内的天后宫里。
当年为飞虎队修机场用的石滚子。
仁寿宫(江西临江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1786年)占地面积897.6平方米。由戏楼、西厢房、正殿、三步廊后殿组成。
街面墙垣有“仁寿宫”竖额,下辟双合门,墙后有戏楼3间,明间为歇山式戏台,两次间为单坡屋面硬山式楼房,与此同时东、西厢楼相连。
正殿之后,紧贴东、北、西三面墙垣,建有连通式厢楼。后楼共7间,平面呈“凹”字形。
接厢楼为正殿,系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建筑,前带三步廊,两侧突出三屏山风墙庶山,面阔3间,17.6米,通进深12米,高11.4米。檐下封饰卷板,额坊浮雕卷草图案,下置镂雕挂落,廊顶作鹤胫杆、轩梁、月梁均有雕饰。殿内架梁彻上露明造,梁间驼峰,童柱柁墩,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厢楼面阔4间,15.6米,进深3.1米,亦单坡屋面,前作雕花栏杆。
前 言
黄平县的历史,就其地理位置面言,当属《禹萸》九州中的梁州、春秋战国时期,属且兰牂河毒、公元前279年,地将庄硚水军溯沅水(舞阳河)至黄平(今旧州)登陆灭星兰,后我夜郎,始于中国地方政权发生主领属关系,归入中国版舆、迄于宋、元,其中或州、等、府、求镇州(今遵)。明洪武七年(1374),置黄平安抚司,先后设所、卫、州、沿袭至请未,民国三年(1914),废黄平州改为黄平县至今
黄平文明早孕,文化璀璨,古老淳朴的本土文化,多元的缤纷的外米文化在这里留下丰富的暗存,影响了一代代爷学学卡,历史上出现的人才较多,史称“黄平科名辈出”,“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从明景泰五年(1545),周瑛中甲戌科进士,征广西有布政使,还乡后创“草庭书院”低请求,黄平有进士29人,举人251名。贵州选录明诗人作品的<黔诗纪略>,黄平就有10多位诗人入选、康熙三十五年(1696),乡人王耘中进士,终子能5人中进上工人,举人3人,后人誉为“五子登科”传为佳话。
清初,有曾任山东巡抚的朱定元;清末,有“独赴夷营”,怒斥英军统帅的天津知府石赞清,有多加康存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的乐道漫..现代黄平更是人才辈出,博士,硕士、工程师、教授、艺术家数以百计
黄平名人馆,通过问观众传递黄平悠久的历史信息,展示黄平璀璨的民族文化,再现家争袭出人物个人风凌,怀占睡今、灌励后学
黄平名人馆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民国后改建为学校。1989年维修。坐南向北。原有牌坊、头门、前厅、厢房及正殿等,占地面积1656平方米。现存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2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1.9米,穿斗式歇山青瓦顶。隔扇门窗。
黄平县的住宿酒店,不含早餐,要爬一个大台阶上去,有二层楼高。晚餐自理,找个小店吃碗热食。顺便侦查好明天早餐的地点。
本集完
2023-11-17
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