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不止有血色的风采,更有碧色的山水——
千里苍山,百转江水,青山秀水中,是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城和600余万遵义人的家——
此行,我们历时13天,仅走过遵义市及其下辖的一市、两镇、三县。遵义地之大、山之高、水之阔,完全超乎我们想象。
赤水市位于遵义市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这里有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每年6~9月的雨季,山间洪流携卷着大量岩屑与土壤进入河道,赤水河因此呈现出红色。
赤水大瀑布,又名十丈洞瀑布,位于赤水丹霞景区,是贵州省四大世界遗产之一。境内的丹霞地貌景观奇特,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是一个以瀑布和丹霞奇观著称的旅游景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赤水市区驱车半个小时,沿途尽是丹霞地貌,路边时不时有小瀑布。一进入景区,清凉便袭来,我们沿着木栈道前行,很快就感受到了瀑布的壮美,即使只闻其声,未见其形。
赤水一带红色沉积岩,经过水流长期冲刷形成了陡壁悬崖,河流从高崖落下,便形成了壮观的丹霞瀑布。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第一大瀑布、长江水系第一大瀑布,同时,也是世界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放眼望去,大瀑布气贯长虹,飞流直下,响声震天。只看那腾起的水雾,就觉得它气势非凡。走到近处,感受着水花飘落在身上、脸上。30多度的大太阳下,瀑布却给我们带来无比凉爽的感觉。
丙安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清代为川盐入黔仁岸著名驿站。拥有保存完好的吊脚楼群、古寨门、石板街、摩崖石刻等,被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千年军商古城堡”。
1935年1月,红一军团部及红二师将指挥部设于丙安古镇内,指挥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序幕。
丙安古镇依山傍水,通往古镇必经一座古桥——双龙八墩桥,亦叫九孔十八块桥。此桥修建于明代,曾是仁岸古盐道上最大的石桥,也是清朝至1959年四川进出遵义的官商大道。在桥墩上有两条雕工精湛的石龙,一雌一雄,雄龙口中有舌,雌龙口中无舌,通体龙鳞和云花。最为奇特的是雌龙有耳不通,雄龙则两耳中空,对右小耳孔吹气,左大耳孔就会发出呜呜声响,方圆1里可闻。
小镇立于河畔一座巨石之上,一眼望去,吊脚楼高低错落。我们到古镇时已是傍晚,几乎没有游客,古镇便有一种清冷的气质。沿着石梯拾级而上,小镇的烟火日常映入眼帘。居民开的各种店铺,有卖辣椒、山货、虫茶的,也有卖当地小吃的。巷子走到头便又一次看到了赤水河。
习酒镇坐落于赤水河谷中,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因辖区地产名酒习酒而得名。赤水河岸生长的红缨子糯高粱,质地较硬,不宜直接食用,却有着比例合理的糖分和单宁,更耐得了高温,非常适合酿酒。同时,这里遍布孔隙密集的红色岩层,地下和地表的水流将岩层中的矿物成分带入赤水,又经过孔隙层层过滤,成为纯净可口的优质水源。
赤水河上游100千米内,没有任何工厂,因此水质一直未被污染,沿河是数不尽的酿酒厂,因此得到了“美酒河”的美名。都说习酒镇的空气里氤氲着浓郁的酒香。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习酒镇标志性的建筑是习酒文化城,它的外形像一艘破浪远航的船。站在高处向东望去,赤水河两边,分别是习酒和郎酒的酿酒厂;向西远眺,是赤水河红军大桥。
赤水河上游100千米内,没有任何工厂,因此水质一直未被污染,沿河是数不尽的酿酒厂,因此得到了“美酒河”的美名。“习酒镇空气里都氤氲着浓郁的酒香”,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参观完习酒镇,我们沿赤水河旅游公路行驶。众所周知,贵州的桥天下闻名。位于习酒镇西北的赤水河红军大桥,屹立于挺拔千仞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峡谷之上,西连四川古蔺,东接贵州习水,横跨赤水天险,是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第一高塔、第二大跨的峡谷大桥。
继续向南行驶,途中会路过桐梓河和赤水河的汇流处。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虽然没有横跨天险的壮观,却因两条河流巨大的色差而惊艳路人。
茅台镇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贵州自古缺盐,而四川产盐颇丰,为了运销食盐等稀缺产品,连接川黔的航道因为赤水河终于得以疏浚。茅台镇是赤水河航道的终点,从茅台镇起,需要将货物通过马驮运往贵州腹地。正所谓“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四面八方商旅的云集,使茅台镇日渐兴盛。
近代,茅台镇成为中国酱酒圣地,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酿造核心区。这里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温度18.5°C,冬暖夏热,少风少雨,高温高湿,构筑出了不可复制的酿造环境。
在郁郁葱葱的赤水河河滨地带,是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通过今天的参观游览,我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历史——
一渡赤水: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从贵州习水土城、赤水猿猴(元厚)等地渡过赤水河进入古蔺孙家坝、太平渡和店子坝;
二渡赤水:中央红军从古蔺太平渡、二郎滩等地渡过赤水河进入贵州习水;
三渡赤水:中央红军从贵州仁怀茅台等地渡过赤水河进入古蔺水口、丹桂、石宝等地;
四渡赤水:中央红军从古蔺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进入贵州习水。
茅台镇里有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中国酒文化博览馆。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解到关于酒的方方面面的文化、茅台酒的历史,以及茅台酒珍贵文物。
茅台的酿造必须谨遵地方时令,历经9次蒸煮、8次发酵、7次蒸馏。在一遍遍的高温糊化与发酵下,将皮糙肉厚的高粱化为自然和时间的佳酿。
遵义市,古称播州,地处贵州北部,位于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的交界处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遵义的旅游区是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我们一大早来到会址,游客已是熙熙攘攘。主楼的这个建筑筑座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
会址内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的住室或办公室、军委总司令办公室、机要科住处、警卫班住室。
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有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小婴儿;有上班族,也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遵义会议会址旁的陈列馆,保存文物和资料有1551件,包括有当年红军长征时用过物件、文稿等。
海龙屯,古称龙崖园,始建于1257年,地处大娄山脉东支龙崖山上。这里冈峦盘曲,怪石崭岩,地形绝险,兵家必争,《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海龙屯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被称为“建在悬崖上的紫禁城”。
南宋宝佑五年(1257),蒙古铁骑出大理东进伐宋,播州土官杨文创建龙崖屯御敌,以山地优势对抗草原骑兵。其后蒙古大军从始至终未敢进攻播州分厘,巍峨的海龙囤就是播州家国血性的见证。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反明,重建古屯九关,形成关隘城墙重重套叠,屯前屯后层层布防,俨然铁桶金城。平播主帅李化龙称:海龙囤极天下之至险,而狡首设备极天下之至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朝廷发动“平播之役”,15省24万官军八道并进,血战114天,攻破天堑海龙屯,杨氏家族传27代30世、725年的世袭统治消亡。
天气对旅游体验感影响很大。在海龙屯的一天,山中时不时有雨。虽然雨不大,却给爬山增加了难度,但我们也因此收获了云雾缭绕的景色。从山底出发,我们逆时针登山,30分钟后,抵达铜柱关。这是由东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防御关卡,这里视线开阔,俯瞰大娄山,山峦叠嶂,云雾缭绕。
继续沿山路前行,不久就来到飞凤关,这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与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飞凤关是海龙屯的正大门,关内保存的几块碑刻,证明了它作为海龙屯正大门的重要地位。
再前行几十米,就是朝天关。朝天关关顶建筑建有城楼,石城墙高达14米,为进屯的咽喉要冲,与此相连的城墙另一端制高点,是规模很大的飞凤关遗址,从未被毁完的残壁石门可看出,这座阶梯式瓮城是封闭的独立城堡,为屯前军事指挥中心。
因为路面湿滑,我们经过近1个小时的攀爬,才抵达新王宫。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现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坚固,其所围合的“新王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不难想象当年其规模之宏大。
由于天气、体力和时间原因,我们止步于新王宫,从另一条路下山。沿途经过老王宫,其遗存多被淤泥土所淹没,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有这茂密的森林、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以及路边野蛮生长的植物。
龙虎大道是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是连接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全长292米,主要功能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大道外临悬崖,下临沟谷,沿山逶迤,倚崖凿壁而成,内侧有排水沟。
飞虎关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
在我们最累最疲惫时,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海龙屯天梯。天梯古称“三十六步”,长55米,坡度45度,每个台阶0.5米高,踏步宽2.7米,两侧护墙0.8米,连接飞虎关。整个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梁上,是上下山必经通道。
手脚并用地从天梯爬下来,真是精疲力竭。拖着灌了铅的双腿,抵达山脚时已是傍晚。不过,景区入口的一片黔北民居甚是入镜。离开前,我们决定再端起相机咔嚓几张。
复兴禅院俗称瓦厂寺,在遵义城东三十公里。寺院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2-1506)年,迄今已历五百余年历史。寺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
历史上,瓦厂寺曾遭破坏,现存的寺院是一组清式木结构古典建筑。寺院不大,难得一片远离尘嚣的清净。
寺院内有一茶室,装饰古朴,环境幽静,漫步其中,仿佛误入一副典雅的画卷中。除了虔诚的香客,有不少游客,是为这座茶室而来。
乌江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是在原村落的基础上,依托恬静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古村落氛围,结合自然山势与河道地形,移建、复建和改建的黔北民居群。
乌江寨的美离不开山水。乌江支流鱼塘河,流过乌江寨。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最大的水上黄金通道。乘着乌篷船,穿过乌江寨,是每位来这里的游客必体验的项目。
乌江寨最大的看点必然是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如今这些民居,经过整修和改造已成为民宿、酒店和饭店。
乌江寨每天都有节目表演。由于我们是下午抵达,正好遇到一场独竹漂表演。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在赤水河中下游地带,木材和竹子顺着水流向外运输,为了防止物品丢失,人们就站立在一根独木上进行看护,久而久之,便掌握了独木漂的技艺。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
景区内有很多小吃店,比如当地特色小吃羊肉粉、冰粉、烤黄粑,当然也有肉夹馍、奶茶等。傍晚时分饥肠辘辘的我们,几乎在每家小吃摊前都停留了一次。
杨粲墓,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墓,当地人称皇坟,此地因此得名皇坟嘴。杨粲墓为石砌双室结构,坐东向西,以隔墙为中轴线,男女墓室南北对称并列,每室分墓门、前室、后室、过道四部分。全墓有雕刻190幅,是目前国内发现规模宏大、雕刻最丰的南宋墓葬,有“西南石刻艺术宝库”之美誉。
来自中原的杨氏家族,不满足于据山自守。他们尊儒学,办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将士。第十三代领主杨粲时期已然繁荣安定,号称“播州盛世”,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土司文化”。
杨粲墓早年被盗,墓内仅存少量随葬器物,有墓碑、镇墓石、墓志、铜鼓、瓷器、铜镜、钱币等,女室腰坑出土铜鼓被定为中国古代南方铜鼓八大类型之一——遵义型的标准器。墓前出土有残雕像、瓦、瓦当、水漏等,应是其地面祭祀建筑遗物。
云门囤位于洛安江、湄江、湘江三江汇流处。洛安江即古鳖水,江水穿山而过与湄江相汇,天工造就了第一水上天门——云门囤。上古时期,云门囤是鳖人部落的家园,到商周时期成为鳖国圣地,秦汉之后薪火周传。这里栈道、关隘、图腾、洞穴、悬棺,星罗棋布,绵延千年,是黔北川南重要的文明地标。云门囤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至明代形成了由五大关、三小关组成的三渡关军事体系,被称为海龙屯的东大门。
云门囤景区很大,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条游览路线。逆时针游览第一站是大龙潭,这里水平如镜似碧玉,据说每逢春秋两季起风时,波浪滔天,浪花如雪。
我们沿着鄨水前行,半个小时后来到大虎穴。大虎穴地貌独特,10亿年前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而形成如此鬼斧神工、妙趣天成的地质地貌。石头中的水波纹状,还保存着的远古时代水陆碎屑的沉积与痕迹。
因为景区湿度大,加上高温,爬起山来还是挺热的,还好景区地貌丰富,大鲵洞和大地缝这样自带“天然空调”的景点,真的是太适合夏天了。我们还未走进大地缝,就感受到了阵阵清凉。云贵高原地壳运动撕裂山体,造就了今天大地缝的奇观,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大地缝全长200多米,高约百余丈,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过了大地缝,眼前一片开阔,继续沿着栈道走,就来到了彩虹瀑布。恍惚之间,迷雾朦胧,仿佛步入仙境。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云门囤最精华的景点,几乎都在旅程的最后一段。乘船游江,数十里的湄江两岸,山水交映,秀丽幽静,风景如画。湄江画廊连绵数十里,两岸郁郁葱葱,宁静安逸,山光水色,一碧如洗。
“水上天门”是云门囤景区标志性景点,是云门囤之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水上天门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经过亿万年的地壳流动江水冲刺,造筑了中国第一的水上石门。
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因湄江河与湄水河二水颠倒流,流至县城南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得为名。湄潭被称为“茶叶之乡”,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茶博物馆。湄潭是“贵州茶业第一县”,所产“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兰馨雀舌”等品牌茶叶享誉全国。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坐落于湄潭义泉万寿宫,这里也是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它承载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抗战史和茶叶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贵州乃至中国现代茶业伊始的见证。
我们经过询问当地人,发现原来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竟是一系列分布于不同地点的博物馆群。它们是贵州茶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贵州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地。
义泉万寿宫现在仅剩下这红墙灰瓦,大多数物件都被搬进了其他室内展馆。
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在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主馆,我们见到了传说中世界上最大的茶籽化石。
通过博物馆详尽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贵州茶有着光荣的历史:经过茶马古道与盐茶古道,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史迪威公路与驼峰航线,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作出了非常特殊的历史贡献;通过广州、上海、汉口口岸,为年轻的共和国换回了大量亟需的外汇······不仅如此,世代居住在贵州的17个民族,更是将茶的饮用文化演绎到了极致。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民族民间茶文化,堪称茶文化的活化石。可以说,贵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正待发现的茶文化宝库。
茶厂旧址的另一个重要分馆,是茶工业博物馆,即原贵州省湄潭茶场制茶工厂旧址。馆区总占地面积约2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现已建成综合陈列室,茶工业机具馆,红茶精制、绿茶初制、绿茶精制、机修等子馆和车间展厅,另外还建有品茶室。馆内展陈以场景复原陈列为主,原貌保存了贵州省湄潭茶场制茶工厂原有红、绿茶初制、精制、红茶萎凋等车间场景,其中两套木质红茶生产线保存完整,世界唯一。另外还展陈了来自湄潭茶场永兴分场制茶工厂、羊艾茶场制茶工厂等的茶叶加工机具。
步入茶场大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只漂亮的喵星人。茶场环境清幽,巨大的芭蕉树、斑驳的旧窗棂搭配着工业风的厂房,真可以让人一秒穿越几十年。
漫步于厂区,与冰冷的机器擦肩而过,眼前浮现的却是几十年前,工人们热火朝天制茶的景象。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茶香······
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小时候曾经用过或见过的物件。不过几十年,它们已销声匿迹,可见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多么的迅猛。
万亩茶海位于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茶海。茶海因背靠山势,直面南方的暖湿气流故而多雨寡照,正适合茶树生长,尤其是湄潭、凤冈和余庆一带,简直是茶树的天堂。
这里丘陵起伏跌宕,身临其中,满目葱绿,绿涛延绵,清新的空气里仿佛有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我们游玩的这天天气晴朗,午后灿烂的阳光下,蓝、白、绿三种色彩明亮鲜艳,赏心悦目。
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绥阳县自然环境和资源都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有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和宽阔水原始森林公园,还有“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美称。
双河洞是中国第一长洞,也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溶洞群,水洞、旱洞并存,由上中下四层8条主洞,200多条支洞,5条地下河,34个洞口组成,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洞穴迷宫。这里岩溶地貌种类齐全,石瀑布、石旗、卷曲石、石膏晶花等形态随处可见,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洞内生物水蛭、蝌蚪、虾、蛙等为景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与洞外天坑、峰丛峡谷、幽潭飞瀑、田园风光交相辉映。
十二背后·双河洞地质公园包括地下裂缝景区、双河谷景区、双河客栈、双河国际探洞大本营等景区项目,是集旅游观光、洞穴探险、温泉度假、户外徒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区,被喻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
地下河谷位于双河谷景区,河谷内石壁造型多样、纹路美艳,河水碧绿深幽,仿佛世间最伟大的艺术臻品,是国内唯一地下河谷,还有盲鱼、野生娃娃鱼等罕见的洞穴生物。
大约40分钟后,我们穿越出地下河谷,抵达被悬崖峭壁上茂盛植被所覆盖的"中国天坑第一瀑"。坑底部溪水涓涓、巨大的原生芭蕉林和成片的刺竹林交互生长,风景如画。
继续盘延通过悬崖栈道,便是巨大的旱洞——“石膏洞”。石膏洞距水洞的海拔约300米,与天坑瀑布平齐。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几亿年前原本有水的这个洞因为地壳运动将它和瀑布分离,这里原来的河谷渐渐干涸,除了洞内的地下梯田钙化池段有水流外,其他段基本是常年无水。不过,洞内的洞壁上到处都还有河流冲刷的痕迹。大量的水流干涸后,洞内特殊的溶岩结构有一段形成了大面积气势磅礴的石膏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进入石膏洞,先乘电瓶车游览,然后再徒步在历经4亿年形成的洞中穿行,完成一次时空穿梭之旅。
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传说中最著名的景点“海市蜃楼”,这样光怪陆离的幻影,在溶洞中确实不多见。
这里还有洞藏白酒,据说因为洞内常年恒温恒湿,酒的味道非常独特。
地下裂缝位于地下裂缝景区,因洞内有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地下大裂缝而得名。裂缝由上至下,逐渐变宽,最窄处仅能一人侧身通过。溶洞分上中下三层,并通过地下河与其他溶洞贯通。洞内常年恒温15-18℃,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的一个天然氧吧。洞内罕见的卷曲石、石花、地下暗河、洞中瀑布、九曲十八弯洞道等喀斯特景观丰富。
因为景区游客很少,我们因为地缝越来越窄,步伐越来越慢。这个神奇的洞穴竟然带给我们莫名的紧张。据说,目前该地缝仍在继续生长,这个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水从山体的缝隙中渗漏,对岩石进行切割溶蚀,积年累月,形成上窄下宽的一种地质现象。由于水流的作用,岩石被溶蚀成各种形态,玲珑剔透,古灵精怪,仿佛“太湖石”。
双河谷景区和地下裂缝景区相距约3公里,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可以打车或包车。两个景区各有特色,建议留一天时间游览。如果还想体验景区探洞活动,最好在景区内住一晚。景区内的双河客栈因为极具设计感和环境、位置的独特而颇受欢迎,旅游旺季一定要提前预定。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仡佬族的发祥地,是仡佬族人重要的聚居地,也是仡佬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方。
仡佬族是最早开辟贵州土地的民族,是贵州高原的地盘业主,古老前人。先秦之时,这里归属于神秘的夜郎古国。虽然历经漫长岁月,夜郎文化早已没于史海,但是作为故国的原生居民——仡佬族,如今的祭祀仪典中依然延续着远古的记忆。而九天母石,便是仡佬人祭天朝祖的圣地。
每年四月份,仡佬同胞都会相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活动。
穿过这片宏伟的古建,九天母石便映入眼帘。说来也奇怪,这片低洼的河谷中静静地流淌着洪渡河,而这块神秘的巨石,就这么突然出现在河边,仿佛神话里从天而降的奇石。
我们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枯叶蝶,它静静地立在枝头,要不是风吹过时它微微地扇动着翅膀,简直就是枯叶本叶,根本看不出是一只蝴蝶!
因为遵义有着全国唯二的两个仡佬族自治县——务川和道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仡佬族民族文化, 我们驱车来到了九天大道旁的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有中国仡佬族民族文化陈列和大坪汉墓出土文物展两个基础陈列。
仡佬族,古称濮人、僚人、仡僚,是贵州省内最古老的民族。商周时期,仡佬族先民濮人曾随周王伐纣。秦汉时期,濮人建立夜郎国,盛极西南。依山而居、采砂炼汞、巫摊崇拜,是仡佬族传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众多文物展品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蒜头壶,它的造型独特,是国家一级文物、镇馆之宝,为秦文化典型器物。务川县共出土6件,有长颈型、短颈型、扁腹型、陶质型4型。
九天母石景区不大,1个小时就可以游览完,参观仡佬族博物馆则需要2个小时左右。
龙潭仡佬古寨,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20个重点民族保护村寨之一。村寨内的房屋窗雕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刻手法细腻,香龛神位讲究,被专家评为仡佬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湛、吸引汉文化最多的一处仡佬村寨。
龙潭村分前,中,后三寨,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潭,自然环境优美,目前古寨里居住着274户仡佬族人家,900多村民,都是申姓。
一进入寨子,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这奇特的半扇寨门。寨门为木瓦砌成,上雕龙凤图案。据说,大门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变得破败不堪。为了美观,2008年,村民们又盖起了新的大门。结果,大家觉得新建的门和古朴的村子风格完全不一样,于是就把原来的寨门搬到了这里。但因为它太旧了,只能立起一半。但谁也没想到,这半个寨门,竟然成为了龙潭古村的特色,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寨内石板铺路,石头筑墙,石巷相连,幽深古朴,家家户户用高低不一的石块堆砌而成独立的围墙,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小巷。这些小道几乎都用青石砖造就,岁月的抛光使它们愈来愈光滑。
村寨里的房屋建筑大部分为木构建,木质的门窗上是雕镂不尽相同的民间吉祥图案,构图精美细腻,富有想象力,造型很有当地特色。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村民依然在田间劳作。每每看到这样的身影,总不禁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心里默默再次告诫自己,以后吃东西尽量不浪费。
村子里非常宁静,偶尔能听到几声鸡鸭鹅叫。
每家每户都有菜园果园,大概到了秋天,也是一派丰收的气象。
村子里的申公祐祠,是寨子里最重要的一处古建。申祐,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于龙潭村,正统十年乙丑科进士,后官至四川道御史。明英宗北伐时,身陷重围,申佑代替英宗殉难于土木堡。代宗朱祁钰继位,表扬忠烈,为申佑殉国褒显,赐恤荫,建祠于此。
此外,寨内还有寨老院、大朝门等历史悠久的古建可以参观游览。
龙潭古寨核心区域不大,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逛完。如果时间充裕,想更好体验当地生活,可以在寨内民宿住一夜。
都说旅途中最美风景在路上。这次回程,从南到北,从山地到平原,从云雾缭绕到蓝天白云,一路美景陪伴着,为此行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遵义多山,景区多而分散,自驾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全程路况都非常好,遵义市区有时会堵车,茅台镇很难停车。此行13天,具体行程如下——
第一天:自驾至安康市
第二天:自驾至赤水市
第三天:游览赤水大瀑布、丙安古镇,自驾至习水镇
第四天:游览习水酒文化城、赤水河红军大桥、茅台中国酒文化城,自驾至遵义市区
第五天:游览海龙囤
第六天:游览遵义会议会址、湘山寺
第七天:游览复兴禅院、乌江寨
第八天:游览杨粲墓、云门囤,自驾至湄潭县
第九天:游览茶文化博物馆、中央实验茶厂旧址、茶工业博物馆、茶海、长碛古寨
第十天:游览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自驾至务川县
第十一天:游览仡佬民族博物馆、九天母石、龙潭古寨
第十二天:自驾至宜昌市
第十三天:自驾至郑州市
整体来说,贵州美食口味很重,几乎每道菜都是辣的。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以下印象深刻的小吃——
赤水市赤水第一烧,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國》。招牌菜品是秘制香煎豆花魚,魚肉香辣可口,豆花鮮嫩,价格不贵,性价比很高,不到一百元,两个人吃得很饱。如果不能吃太辣,一定要提前给老板说,我们点的是微辣,实际已经比较辣了。
遵义市的刘成祜豆花面,始于1982年的遵义传统风味名吃。遵义豆花面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由最初的佛教素面到民国年间,逐渐发展成为一道柔软滑爽,辣香味浓,风味特殊,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小吃。在遵义市,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以老城一带的最负盛名。刘成枯豆花面馆是一家近40年的老店,其豆花面的最大秘密就在蘸水中,辣椒的熬制和肉丁的制作就需要七八个小时,再加入花生米、薄荷等调料,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遵义味道的地方美食。
刘成祜豆花面面有拌面和汤面两种,蘸水闻着就特别香,面条劲道,豆花松软,再加上薄荷叶刺激味蕾,10元一碗简直不要太实惠,至今仍很后悔当初只吃了一碗。
在羊肉粉不远处的街口,有一家卖锅巴糍粑的摊子。这种糍粑和我们常吃的区别很大,它像煎饼一般薄,像锅巴一样脆,又如口袋馍那般能装馅料芝麻、豆面等等,吃起来酥脆又甜糯,却一点也不腻。10元一个,真的非常推荐,可惜当时怕碳水和糖分摄入过多,只后悔没有多吃一个…
遵义市的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和遵义茶馆,离会址距离很近,很适合参观完休息品尝。
遵义市的刘二妈米皮,市区最火爆的连锁米皮店。我们点了微辣招牌米皮和不辣鸡丝米皮,10元一碗,味美量足。不过饭点人超级多,想有座位一定要提前到。
遵义市宁波路闻香阁的豆米火锅,汤汁粘稠,里面有煮得熟烂的芸豆,涮菜里的特色是脆哨,79一份荤素搭配合理,整体来说值得品尝。
遵义市的大头烤鸡,这是此行踩的最大的雷。店没营业就开始排队,等了2个小时,满怀期待地开吃时,发现鸡肉烤糊了,肉质老得咬不动,除了油乎乎的,没有什么味道。比起家乡路边随便一家烧烤,都逊色很多。唯一的亮点是蘸料辣椒有三种...
乌江寨的肉夹馍,20元一个,现烤的鸡腿肉,和黄瓜丝、香菜拌在一起夹进烧饼里,虽然有点贵,但是味道还不错。
湄潭县的康家羊肉粉总馆,当地美食老店。可选的粉品种很多:米皮、水粉、丝丝粉、绿豆粉。羊肉粉10元一份,羊杂粉13元一份,味道不错,性价比很高。
最后,想给大家推荐的是贵州冰粉。这边的冰粉满大街都是,只要是有当地人在等的路边摊,味道大概率不会差。
住宿方面,因为我们不热衷于民宿,所以选择的都是市区连锁酒店。喜欢特色酒店或民宿的,可以选择景区内的特色酒店,比如海龙囤有星空营地,乌江寨有星级酒店,十二背后有著名设计团队的民宿和岩洞帐篷等。
遵义很多景点有优惠活动,大多景点半价优惠,买几个景区联票会更划算。
收费景区有:赤水丹霞+燕子岩门票60元,大瀑布观光车20元,观光电梯20元。丙安古镇门票5元。中国酒文化城门票30元。海龙囤门票加观光车70元。乌江寨门票80元,船票60元。云门囤门票100元,车票5元。十二背后·双河谷+地下裂缝门票+全部景交230元,观光电梯20元。九天母石+龙潭古寨门票30元。
免费景区有:遵义会议会址,复兴禅院,杨粲墓,中国茶生态博物馆群,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
最后,根据个人游玩体验,总结以下景区游览建议分享给大家——
赤水丹霞:必游,我们到的时候有部分景区因下雨修路暂停开放。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花一天时间去燕子岩和佛光岩。燕子岩和大瀑布景区距离很近,车程10分钟左右,佛光岩和大瀑布距离较远,需要单独安排半日游。
丙安古镇:建议上午来古镇,一是因为古镇里有一些室内陈列馆,值得参观,还有因为午后,整个古镇背光,可能会影响拍照。另外,附近还有一个土城古镇,时间多的话也可以去一下。
茅台镇:建议在茅台镇住一夜,据说这里的夜景非常漂亮。若对白酒酿造过程感兴趣,可以参观酒厂。茅台酒厂是不对外开放的,可以选择其他的。
遵义会议会址:必游,因为在市区步行街,附近经常堵车,停车或打车都很难,最好在远一点的地方下车,步行抵达。会址旁有遵义市最热闹的小吃一条街——沙捞巷。
海龙屯:景区面积非常大,对于平日不常锻炼的人来说,完全徒步下来会精疲力竭。山下小吃很多,但山上几乎没有,只有几个自动售卖机,最好自备一些干粮和水。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要忘记带登山杖。
复兴禅院:周边有大片葡萄种植园,八月份可以来采摘。据说节假日来的人会比较多,茶舍最好提前预定。寺院内另有一家斋饭馆,据说味美价廉。
乌江寨:比较商业的一个景点,夜如果不赶时间,可以住一晚看夜景,晚上有篝火晚会、无人机和灯光秀表演。
杨粲墓:景区虽然不大,但是对杨氏家族统治下的播州历史介绍得十分详尽,是遵义人文之旅不可错过的重要一站。
云门囤:必游,景区较大,需要先乘景交车,再徒步游览,然后坐船,最后再坐景交车,全程不走回头路,游览需要3个小时左右。
湄潭茶生态文化博物馆群:必游,虽然都在市区,不过分布较散,建议安排一天时间自驾或打车游览。如果时间不多,可以只去茶工业博物馆。
茶海:离市区约10公里,景区很大,门票免费,不过电瓶车收费。如果不想进景区游览,景区旁边的乡村路边都是茶园,也可以拍照,不过要记得保护茶园环境。
十二背后·双河谷和地下裂缝:此行门票最贵的,但是仍然强烈推荐。两个景区相距约3公里,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可以打车或包车。两个景区各有特色,建议留一天时间游览。如果还想体验景区探洞活动,则需要在景区内住一晚,双河客栈因为极具设计感和环境、位置的独特而颇受欢迎,旅游旺季一定要提前预定。
务川仡佬族博物馆:国内唯一的介绍仡佬族的博物馆。博物馆不大,1个半小时可以逛完。
九天母石和龙潭古寨:两个景区相距不远,九天母石像一个公园,1个小时就可以游览完。古寨的核心区域不大,景点很集中,2个小时就可以逛完。如果想更好体验当地生活,可以选择在寨内的民宿住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