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23天5国自驾游 第二篇:波黑

作者:朱美丽 显示图片

(回顾)第一篇:塞尔维亚,可点开下面的照片中二维码进入我的马蜂窝游记,阅读全文和图片视频。



第二篇:波黑
波黑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它与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接壤,大部分地区位于迪纳拉高原和萨瓦河流域。波黑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不算小(相当于我国2个上海+1个海南岛),人口约为353万人(相当于我国福州市的人口数)。首都是萨拉热窝,也是波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陆运交通枢纽。主要民族有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


【过境】我们是从塞尔维亚的西南部木头城过境,进入波黑的维舍格勒。过境很简单,一个卡口出境,盖完章放行;几步之遥是入境卡口,看护照,看行驶证,盖个章,啥也没问,就完成了入境手续。






在波黑境内停留6天5晚,漫游6个城市,行程如下图:
维舍格勒(边境小城)~萨拉热窝(波黑首都)~格拉夫尼克(古城)~亚伊采~巴尼亚卢卡(塞族首都)~莫斯塔尔


先来几张照片,加深印象










波黑第一站:维舍格勒小城
【波黑~维舍格勒】第8天(10月15日)
因为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的名作《德里纳河上的桥》;因为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决定来波黑自驾旅行那一刻,旅行攻略中便有来维舍格勒旅行的计划。
维舍格勒小城是伊沃·安德里奇的故乡,书中写到的这座古桥,生动地描绘了波黑人民四百年的苦难和奋斗。小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徳里纳河在小城中静静地流过,清澈的河水,安逸的小城生活。我们特意在小城留宿一晚,感受作者笔下的小城慢生活。
维舍格勒小城,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最后片段,火车从萨拉热窝运伤兵到维舍格勒,中途,瓦尔特带领游击队抢占了火车,在火车上有一段精彩的战斗。










【波黑~维舍格勒】第8天(10月16日),这是我们这次旅行8天来性价比最高的住宿30欧元(人民币230元/晚),也是维舍格勒小城,景观最好的河景民宿,惊艳到笑不动了。厨房、阳台、大露台、房间,处处可见“穆罕默德·巴夏·索罗维奇古桥”以及德里纳河。装修也很用心设计体现当地塞族民俗风格,色彩艳丽。早餐,自己在厨房做蘑菇蔬菜鸡蛋汤,热呼呼暖胃。雨后的清晨,推窗可见云雾缭绕着山顶;厨房门口,狗狗安静地守候在门前;德里纳河将湖光山色清晰倒影;下午茶时光,在大露台上喝着咖啡、品着当地的甜点和水果,沐浴在阳光下,观赏河两岸的小城山景,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楼上是复试套房,适合一家三代人同住或4~5个朋友同行。





特别喜欢2楼的大露台,山景河景自然风光无限好,古桥就在眼前,时刻与我们相伴。


民宿老板又帅又酷,很有品位。


MEMORY APARTMANI民宿的门不显眼,一不留神就错过,还好,老板在门栏上留了电话,方便联系。


【波黑~维舍格勒】
这样​天生丽质的维舍格勒小城,怎能让人不爱他!一座古桥,成就一代文豪。自古有说一分水土滋养一分人,山清水秀出才子。这里诞生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也实在是必然。维舍格勒,值得一来!











来二段视频,结束维舍格勒小城的2天记录。
视频(一)维舍格勒最佳民宿
MEMORY APARTMANI

视频(二)维舍格勒的清晨时光


从维舍格勒到萨拉热窝,111公里,因为全程是盘山公里,开车得2个半小时。一路上盘山,风景越来越漂亮,离萨拉热窝还有30分钟,有一片山谷特别漂亮,秋意浓,一片黄绿色混合的原野。








【波黑第二站】:萨拉热窝
【波黑~萨拉热窝】重游萨拉热窝:8年后再次重游萨拉热窝,老城风貌依旧,没什么变化。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我们童年的记忆。Sebilj是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建筑,木质喷水池,它是土耳其老城的标志,电影中有较长片场段在这里拍摄,印象深刻(照片2)。波黑的第一个晚上,我们住在市政厅(照片10)边上的宾馆,走几步拐个弯就进入老城区,图个方便,但酒店设施太旧第二晚换到拉丁桥岸边黄色的小洋楼。这次是夜游老城,现在国外的旅行还不是很旺盛,所以向中国开放免签是波黑政府明智之举,我们就是因为免签,才再次踏上波黑,重游萨拉热窝的。











【波黑~萨拉热窝】10月16日“夜游萨拉热窝”,体验当地人的夜生活,DIVAN Caffe人气爆满,座无虚席。萨拉热窝年轻人的夜场。









【波黑~萨拉热窝】第9天(10月17日)
Hotel Deluxt的9楼露台咖啡,欣赏日落黄昏。
​登高望远,俯瞰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这个城市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多宗教共存。在同一个轴线上 ,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和犹太教堂三点一线,与大清真寺遥相呼应,这就是萨拉热窝包容的魅力。
​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曾经像个火药桶,一战的导火线、二战的创伤,以及长时间内战。所以萨拉热窝人民非常珍惜和平时代的生活!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Hotel Deluxt的9楼露台咖啡厅,能360度全方位俯瞰萨拉热窝,当地人也喜欢来这里约会、聚会、观日落。一个下午2人共消费26元人民币,1杯拿铁咖啡和1杯土耳其红茶。波黑的消费指数,真的让人舒心。






萨拉热窝的黄昏

萨拉热窝是一个各宗教和谐共生的城市,在同一个中轴线上,有伊斯兰教堂、东正教堂、天主教堂、犹太教堂。在欧洲,教堂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轨迹。萨拉热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被多个帝国统治过,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宗教的缩影。











【波黑~萨拉热窝~拉丁桥】第10天(10月18日)
拉丁桥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瓦解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塞族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拉丁桥枪杀了奥匈帝国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起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线。虽然这座桥没有雄伟的气势和历史感,但它确实发生在这个历史事件中,因此成为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
​今天,拉丁桥也是世界和平的宣导地,在拉丁桥,我们邂逅75岁还在学中文的萨拉热窝天白雅娜奶奶,故拉丁桥也是中国和波黑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








在波黑的第2晚 我们住在拉丁桥岸边黄色的小洋楼里,走过拉丁桥就到老城了,很方便。萨拉热窝市中心不大,徒步就能逛完。所以选择住在老城边是明智之举。在拉丁桥,我们偶遇了75岁还在学习中文的萨拉热窝老奶奶,基本能用中文和我们交流,她说她是在孔子学院里学的中文,真的太佩服这位奶奶了。她说本计划去中国的,三年疫情失去了她去中国的机会,很遗憾。在桥边,也遇到正在喂鸽子的几个萨拉热窝年轻人,开心地合影留念。








老城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在波黑的二个晚上,我们都去老城吃饭。这家位于土耳其老城的Dienita餐厅,每天生意兴隆,都要排队等位才能进到餐厅,餐厅不大,两对面都是他们家的餐厅,服务员很少,两边串门点单送餐。他们家的烤牛排,特别好吃,我们2天在这家餐厅都点了烤牛排,很是鲜嫩,性价比也很高,我们俩一顿晚餐就花费130~150元人民币。






我们是8年后重游萨拉热窝,旧地重游,比较有感觉,第一次是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这次是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艺术和文化,时间也充裕,所以也去美术馆看画展,都是波黑近代画家的画,以人物油画和风景油画为主,比较写实逼真。











萨拉热窝整体印象:一座风景优美的山城;一个饱经沧桑的城市;一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城市;物价不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挺高。












波黑(北线)第3站:特拉维夫尼克~亚伊采~巴尼亚卢克
【波黑~特拉维夫尼克】
第9天(10月18日)
在去波黑西北部小城亚伊采的途中,看见一座城堡。毫不犹豫开车进城。一查探途地图,才知这是一个很著名的伊斯兰风格的古城——特拉尼夫尼克古城。
特拉夫尼克(Travnik)在斯拉夫语的含义是草,故所以特拉夫尼克城也称之为“草城”,是波黑唯一拥有两座钟楼的城市,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省长所在地,历史上1699~1850年是波斯尼亚州长的首府。
登上城堡,小城风貌一览无余。高耸入云的伊斯兰标志的高塔与红色屋顶构成了古城漂亮的天际线。城堡上有个工艺品商店,二位妇女在织地毯,我挑了件手工毛衣和绒线帽,一则支持手工工艺,二则买了可以穿着防寒(波黑早晚较冷3~5度)。穿着还挺漂亮的。与大嫂们合影,笑容灿烂。







来段视频,立体观摩这座伊斯兰风情古城

【波黑~亚伊采Jajce】
第9天(10月18日)
从萨拉热窝到亚伊采160多公里,全程山路,还开了一段(半小时左右)尚未铺好的原始的碎石路,开了3个半小时。
亚伊采,一个挂在瀑布上的山城,已收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The natural and architectural ensemble of Jajce(2006)。
波黑崎岖与美丽交融的历史悠久的瑰宝,童话般的瀑布城,自然与建筑完美结合。最负盛名的亚伊采瀑布是也是城市最靓丽名片。
山城很小,逛逛2小时足够,但很有特色,非常精致。防御城墙保持完好,站在山脚下仰望瀑布上的山城,威武霸气。








亚伊采瀑布是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时期5000元和1000元钱币上的照片



夜色下的亚伊采小城,又是一番别样的风韵







视频拍下亚伊采的风采

【波黑~巴尼亚卢卡】第10天(10月19日)
风景在路上,从亚伊采小镇一路向北,驾车驶往波黑北部边境小镇Banja Luka Town (巴亚尼卢卡),途径Vrbas河Jetero Bocac峡湾,惊艳震撼!




还在建设中的当代风格的教堂,好有创意。


【波黑~巴尼亚卢卡】
第10天(10月19日)
从亚伊采到巴尼亚卢卡约70公里,开车1小时15分钟。
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波黑有二个首都,巴尼亚卢卡是波黑另一政治主体塞族共和国的实际首都(法定首都是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也是波黑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经过1969年地震的摧残,几乎所有建筑都是震后重建或修复过的。
城市不大,我们City Walk也就2小时逛完。波斯尼亚地区较大的东正教堂(5.6)~伊斯兰教堂(7.8.9)~市政厅(4)~绅士街(商业步行街街)。城墙边,清澈小河穿越城市,走上河上的船屋,享用了一顿意式美食。













清澈的费尔巴茨河穿过波斯尼亚首都巴尼亚卢卡

巴尼亚卢卡城市街拍

波黑第4站:莫斯塔尔
【波黑~莫斯塔尔】
第11天(10月20日)
莫斯塔尔(Mostar)是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南部的涅雷特瓦州,老城和老桥地区地理上处在波黑南部,黑塞哥维纳中部地区,这里也是黑塞哥维纳地方的中心都市,市内有内雷特瓦河流过。莫斯塔尔在15-16世纪和19-20世纪的奥匈帝国时期开发成了土耳其的边境镇,一直以来因其古老的土耳其房屋和老桥而闻名。老桥地区融合了前土耳其、东土耳其、地中海和西部欧洲的建筑风格。莫斯塔尔,已被世界科教文组织认定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也是波黑的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
我们是第二次来莫斯塔尔,核心景点“老桥”变化不大,连接老桥的商业街,白天依然人头攒动。只是靠近老桥,多了很多餐厅,原居民住宅已不多,大都改成餐厅和民宿了,商业氛围更浓了。











在莫斯塔尔选择最佳视角餐厅,充分享受古镇生活,感受微风吹拂脸上的那种微微的舒心;感受秋天的秋意盎然;感受小镇安逸的慢节奏。午餐在“老桥”桥头堡的BELA VISTA餐厅用餐;黄昏在“老桥”的另一侧制高点TERASA咖啡吧喝咖啡看初亮灯时黄昏的景色;晚上在小河边LABI RINT享用晚餐,看老桥的夜景。










在莫斯塔尔选择最佳视角餐厅,充分享受古镇生活,感受微风吹拂脸上的那种微微的舒心;感受秋天的秋意盎然
第二次来莫斯塔尔,在老城住一晚,时间充裕,晚上可以来老城闲逛。与8年前相比,老城范围扩建了许多。除了老桥两边的商业街,往OLD CTIY方向延伸扩展出一片沉浸式餐饮区,运用了与老桥两端相似的建筑形态,一条溪流,溪流上有座新桥(外型与老桥相似),两岸依山而建的餐厅,高低错落有致,很有特色。特别是灯光设计非常漂亮。近看不那么耀眼,但手机拍出来惊艳靓丽。(照片1—4是老桥夜景;5—9是扩展区新桥夜景)










住在老桥边的民宿二房一厅一厨房一卫生间,阳台能俯瞰老城。离老桥只有几十米的距离 每天多次去老桥逛逛,出行太方便了。民宿装修得既精致又温馨,粉色的主卧,有家的温暖。价格很亲民401元人民币/晚·2人。






波黑6日深度游小结:
波黑,除了首都萨拉热窝,周边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值得我们深度探访。
一座老桥,是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400多年的恩恩怨怨结束后的友谊之桥。
一座古桥,串起奥斯曼帝国四百多年的历史;两座首都,让你读懂波斯尼亚的过去和塞族共和国的现在;三座军事城堡,在城市之巅守卫了几百年。自然风光不多,但随便拿一个出来就是王炸,它可以与城市错位组合,也可以独立于大自然。
最后,以一段视频结束波黑的游记。


波黑6天自驾结束,明天开车前往黑山。
(第二篇波黑结束)
(第三篇:黑山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