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新疆很大,不管是到南疆还是北疆,玩一趟至少得安排半个月时间。终于,我们有了这么一次机会,结合国庆长假攒出了这十来天的假期,决定去一趟心心念念的新疆。打工人休假的时间是有限的,渴望看世界的心又是贪婪的,按照既要又要的思路,我们规划了这个十天跨越南北疆的精华游行程。
除去头尾两天往返新疆的时间,我们一行4人,9月24日到10月3日的10天时间里,从喀纳斯开始,到喀什结束,开始了一段有惊喜也有遗憾的旅程。
我们把第一站选在喀纳斯,计划4天时间,第一天白哈巴,第二、三日喀纳斯,第四天禾木。因为每年的9月底到10月初是喀纳斯最佳的赏秋时间,号称有中国最顶级的秋景。赶在国庆长假前的最后几天,也算一个小小的错峰。
先说个概念:喀纳斯景区!广义的喀纳斯分为三个景区,是图瓦人的三个村落--喀纳斯、禾木、白哈巴,其中喀纳斯景色最美,知名度最高,也成为三个景区的统称。
如上图,大家注意找一下三个景区的入口,最奇葩的来了,入口在村子附近是找不到的,都是在距离村子至少40分钟以上车程的地方,必须要换乘景区接驳车,这就是整个喀纳斯景区的核心套路,你懂的。
贾登峪是喀纳斯景区的入口,也是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备的地方,我们这次就选择了住在这里。大家也可以住在景区的村子里,住宿以民宿、木屋为主。
进喀纳斯游玩,车辆必须停在贾登峪,然后坐景区接驳车进入。
进禾木游玩,车辆必须停在禾木景区入口停车场,然后坐景区接驳车进入。但有时候景区运力不够,停车场爆满,会允许部分车辆自驾进入禾木村。
进白巴哈则有两个选择,如上图,一是橙色线路,买喀纳斯景区的门票,坐喀纳斯景区内的专线车去白巴哈;二是蓝色线路,这条线路允许自驾车辆直接进入白哈巴村。
第一天(9月24日)铁贾公路历险记。
从乌鲁木齐搭早班机,10点半到达布尔津喀纳斯机场。因为白哈巴村是喀纳斯三个景区中最小的一个,游玩所需时间较短,所以我们把它作为飞机落地后直奔的第一站。
我们4个人选择了包车,司机大哥接机并载我们到白哈巴村游玩,最后送我们到贾登峪的酒店住宿。原本我想租车在喀纳斯自驾,事后证明,至少我们在喀纳斯的几天,包车是更加正确的选择,原因我后面会说到。
从机场到白哈巴大约90公里2个小时车程,沿途的风景已经很美。
但进入白哈巴景区后,第一个景点中哈边境大峡谷,瞬间就秒杀了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风景。这些美景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所以只能在公路边的观景台上远眺。
随后我们就进入白哈巴村,人气很旺,颇有些文青的氛围。
村子就在中哈边境线上,隔着铁丝网就是哈国的牧场。
村后山上的也根得草原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里人很少,也许是知道的人不多,也许是距离村子较远,徒步上山比较费劲。因此村里提供骑马上山的业务。一位女骑手英致飒爽奔上草原,于是就有了下图。
最后说说有惊无险的铁贾公路之行。结束白哈巴村游玩,我们要前往贾登峪住宿,按照原来的车程路线需要大约3个小时。但在今年8月份,铁贾公路(铁热克提乡到贾登峪)通车了,能节省一个小时车程。目前电子地图上还有没有这条公路,你要选择徒步模式,就能看到这条路了。
司机大哥带着我们体验了一回如此新鲜的一条公路。路上风景很美,我们下车拍照,忽然就开始下雪了!我们还很兴奋,司机大哥却一下子紧张起来了,招呼我们赶紧上车赶路,一眨眼我们就进入了林海雪原之中。
我看了一下拍摄时间,上下图之间只间隔了11分钟!当我们开到铁贾公路的出口时,路口已经设上了路障,公路已经封闭,只出不进。我们全部来自南方,完全没有雪地驾驶的经验,如果我们租车自驾,看到雪还在兴奋拍照,也许就困在山中了,回想起来真是有些后怕。
最后尝试剪了一小段视频,体现天气变幻无常,水平有限,大家见谅
建议:山区气候多变,建议秋冬季节来喀纳斯游玩的朋友,找个当地有经验的司机很有必要;同时,铁贾公路并不是一直开放,计划行程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不确定因素。
第二天(9月25日),畅游喀纳斯三湾。
由于昨天那场雪,可眺望喀纳斯湖的观鱼台今天不开放,我们选择了游览喀纳斯最美的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
这里不得不提景区的奇葩之处,我们必须先坐景区接驳车到换乘中心,其实接驳车这一路就是沿着三湾在行驶,我们在车上都看见三湾了,但是中途不能下车,必须到换乘中心后再换乘专门的线路车。所有到喀纳斯景区游玩的旅客都必须要到换乘中心,再换乘去各个景点的线路车,人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瓶颈,导致换乘中心人山人海,旅游体验非常差。
但架不住风景美啊,很快愉悦就占了上风。游三湾很简单,先坐线路车到神仙湾下,拍完照后再回车站,坐车去月亮湾(神仙湾到月亮湾这一段的徒步栈道都在山林里,没有太多风景,建议坐车)。从月亮湾到卧龙湾这一段建议沿着河谷栈道徒步,大约2.5公里,都是平缓的栈道,大约一个小时可以走完。
沿途风景优美,强度适中,适合大多数人。
当我们快到卧龙湾时,雪又开始下了,我们在卧龙湾赶紧坐上接驳车,回到贾登峪。随后是一夜的大雪,我们的困境来了。
第三天(9月26日),被困贾登峪。
大雪从昨天下午连绵不断地持续到了今天,道路不通,景区封闭,二进喀纳斯的行程只能取消,我们被困在贾登峪堆雪人、赏雪。
都说9月底开始,喀纳斯树叶开始变黄,是国内顶级的秋景欣赏地。没想到我们刚欣赏了两天初秋,直接就收到一张冬季体验卡。
其实,贾登峪的景色也很美,要放在国内别的地方早已经圈起来卖门票了,也就在喀纳斯,它才显得那么普通。
第四天(9月27日),雪后的禾木。
昨天二进喀纳斯的计划泡汤了。因为我们预订了今晚的航班从喀纳斯飞乌鲁木齐,所以今天只能前往禾木,然后直奔机场。只能留下遗憾,成为一次没有见到喀纳斯湖的喀纳斯之旅。
但也有惊喜,今天的行程就是--赏秋之旅额外赠送的喀纳斯初冬之美,虽然黄叶不够,但有白雪!
从贾登峪出发前往禾木,积雪、车多,开得很慢,但是开得慢好啊!因为沿途都是美景,特别是沿着公路缓行的车辆和沿着山坡漫步的牛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路面积雪,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包的车是临近中午才出发的,去禾木的路上又车多缓行,司机大哥担心日落后路面结冰,耽误我们赶飞机,建议我们日落前要从禾木村出来。因此留给我们在禾木村的时间很有限,只能挑最经典的地方看了。我们根据司机大哥的建议,进入禾木村后,坐村内部的免费区间车,在桥头站下车(这个桥头,就是禾木桥的桥头,原来叫卫生院站),这里是禾木村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逛了一会后,上禾木桥过河,登上禾木观景台(哈登观景台),欣赏禾木村全景。
走在禾木村中,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
登上哈登观景台,一下子又仿佛进入了仙境。
如果还有机会来喀纳斯,我一定要来禾木村住一个晚上,真正体会一下这里半人半仙的生活。
离开禾木村赶往机场的路上,临近中秋,在茫茫雪原上看着日落月升,又是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美。
来一段视频可能更能体现这种感觉
喀纳斯湖的遗憾,在禾木村过夜的梦想,也许就意味着得有下一次喀纳斯之旅了。
有关喀纳斯的总结:
喀纳斯地处阿尔泰山区中,秋季气候多变,网上的天气预报不太靠谱,还是多向当地人打听。即便是同一个地方,山顶和山脚的气温也差别巨大。基于此,秋季去喀纳斯建议洋葱式层层穿衣法,保暖内衣、抓绒、秋款羽绒服、冲锋衣,要保证能一层层地穿起来,以匹配不同的温度。不建议带特别厚重的外套,因为有时候会陷入脱下太冷,穿上又太热太重的窘境。因为雨雪多,建议准备可防水的户外徒步鞋。
还要吐槽一下喀纳斯景区的另一个问题--缺乏权威发布。
比如天气预报。我在出发前准备时就发现,有关喀纳斯的天气,不同的途径查的天气都不一样,甚至都不重样,为此我都不知该如何准备衣物。如下图,这是9月26日外面正鹅毛大雪时,我在两个软件上查到的当地天气,实践证明各气象预报途径都不靠谱。
只能奉劝各位,喀纳斯所在的是阿勒泰山区气候多变,保险起见,秋冬季节过来玩的小伙伴要把春秋冬季的衣服都带上。
比如喀纳斯的门票政策。通常9月份喀纳斯就要进入最火爆的赏秋季节。我在网上查到,从9月中旬开始,每天的游客都达到了三四万人,到处都是门口排长队的照片、视频,搞得人心惶惶。在这火爆的形势下,喀纳斯景区不走寻常路,忽然宣布停止网上门票预售,只能线下买票,限制总数,先到先得。而且从此再无详细说明,每天门票限额是多少,实际人流有多少等都不再说明,剩下的都是民间危言耸听。我只见过加强网上预售,精确掌控游客数量的,第一回见通过模糊信息吓退游客,达到减轻景区压力的奇葩做法。这样的做法对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是简单有效,但是对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带来的都是伤害。比如,喀纳斯的住房,原先是一房难求,停止网上门票预售的消息一出,陆续就能看到可订的房间,因为太多人不愿意面对不确定的风险,都改了行程。谁让喀纳斯那么美,不愁没人来,当地的管理者就是那么任性。
第五天(9月28日),参观自治区博物馆。
昨天半夜从喀纳斯飞到了乌鲁木齐,所以今天上午的主要任务就是补觉,休整;下午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去一个地方旅游,除了欣赏美景,文化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参观博物馆是必须安排的。
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干燥的气候,早晚巨大的温差,使很多难以保存的物件(如纺织品、木制品等)在新疆都得以保存上千年,使新疆成为公认的文物“保鲜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最大的特色也就是《逝者千年--古代干尸陈列馆》,展出有先秦到唐代的干尸实物十余具,个人强烈推荐。这个展馆允许拍照,但是我个人没胆子把照片放出来,略过,请大家自己去参观体验吧。不过大名鼎鼎的“小河公主”并没有实物展出,这算是一个遗憾,在这里我晒一张“周边”照片吧。
除了干尸,个人建议不要错过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个人认为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件文物,也是现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宠儿。
唐代“伏羲女娲图”也是镇馆宝物之一,有关这个图的解读有非常多,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10:30-19:00。
特别提醒,新疆和我国东部地区有2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开馆和闭馆时间都相对比较晚。
个人一直强调,逛博物馆一定要听讲解。自治区博物馆的人工讲解收费标准也很有意思,总费用150元,大约10人左右一组,由这一组人平摊费用。当时我们这一组人有13位,就按11元一位收费。
第六天(9月29日),汗血宝马基地
汗血宝马基地的学名是新疆古生态园汗血马基地,就在乌鲁木齐市区内,导航“野马国际大厦”就能到达。我们一开始就很纳闷,不是可以看马术表演的马场吗?怎么会在一个大厦里面?到了才知道,野马国际大厦是建在山脚下,大厦后边就是一座小山,我们是通过大楼的电梯来到山上,这才是新疆古生态园。
一定要看名马展示!一定要看名马展示!反复强调一下,这是汗血宝马基地最值回票价的部分。每天的12点和17点各有一场,千万不要错过。
我们看的是12点那一场,时长大约45分钟。首先是汗血宝马展示。汗血宝马的学名是阿哈尔捷金马,在土库曼斯坦被奉为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国际市场对阿哈尔捷金马也较为推崇,价格颇为昂贵。
然后还有优雅的阿拉伯白马
壮如骆驼的法国佩尔什马
英国的夏尔马
号称最帅的马--荷兰的弗里斯兰马
可爱的英国设特兰矮马
还有一些我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就等大家自己去现场看了。
名马展示结束后,大家可以在园区里自由活动。马厩也是半开放的,大家可以近距离接触马匹,还可以买胡萝卜喂马。还可以体验骑马的乐趣,大人可以骑汗血宝马,小朋友可以骑设特兰矮马,当然这需要另外付费。
这些马匹的价格都不菲,你可以理解为类似参加了一场名车展览会,不但能看,还能试驾。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南方来的朋友,完全是一场全新的体验,个人觉得非常值得。
汗血宝马基地是属于民营企业,园区里还有野马美术馆,都是有关马的绘画、摄影、雕塑等。可见企业老板对于马的热爱。
第七天(9月30日),味道正在淡去的喀什老城。
我们今天从乌鲁木齐直飞喀什,开启了南疆之旅。飞机落地后我们就直奔喀什老城而去。喀什市是一个维吾尔族居民占绝大多数的城市,而喀什老城的原住民几乎全都是维吾尔族,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曲径通幽,是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而如今的喀什市就是在老城的基础上向四周扩建起来的,因此老城仍是喀什的市中心。
我在5年前曾来喀什老城游玩过一次,当时,新疆的旅游正处于逐步恢复中,老城的游客不多,城中几乎都是原住民,那是一次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原汁原味的老城体验。
如今故地重游,感觉老城的味道正在淡去。虽然老城依然还能体验到很多原生态的、民族特色的生活味道,还是可以秒杀内地各类所谓的古城、古镇,但是和老城的过去相比,商业化正在不可避免的发生。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网红打卡点,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都是游客和商家的NPC,吓得我落荒而逃。幸好拐到了僻静的巷子里,看到了这群打球的维族少年,才找到了当年来到这里的感觉。
看着越来越多民居已经或者正在被改为民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原住民正在搬离老城。更可怕的是,我在老城里看到了很多酒吧!回想5年前,老城里可以喝酒的地方很少。我总觉得如今街上的酒吧是不是太多了一点?这可是一座伊斯兰老城啊!总感觉这些酒吧与当地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也会让更多的原住民搬离这里。真害怕几年后,内地古城、古镇的悲剧在喀什老城上演。
因此,对于我来说,网上说的那些所谓的机位、打卡点我都不推荐。我只推荐艾提尕尔清真寺,这个始建于1442年的清真寺,位于老城的中心,也是这个城市信仰的中心,一定要听讲解,了解一下当地的宗教、文化特点,利于我们真正理解这座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利于民族的大团结。
看完清真寺,可以到对面的汗巴扎,尝尝当地的美食,目前来看,还是原汁原味的。
价格上也不用太担心,老城内外物价没有太大的差别,你要知道,老城可是喀什的市中心啊。你所在的城市,市中心的物价比郊区的贵一些也是正常的,你这样想就释然了。
第八天(10月1日),没有香妃的香妃园。
香妃园距离喀什老城大约7公里,车程大约20分钟。
香妃园其实是一个陵园,而且可以算是一个王陵,一个经典的伊斯兰风格墓葬建筑。这类建筑中最顶级的就是印度的泰姬陵。
香妃园的学名其实是阿帕克霍加麻扎,霍加是圣人后裔的意思,麻扎则一般指显贵的陵墓。
阿帕克霍加麻扎始建于1640年,最早葬于此地的是阿帕克的父亲,此后就成为了其家族的墓地,葬有家族成员5代72人。阿帕克是伊斯兰教依善宗白山派的鼻祖,并曾依托宗教力量在南疆建立了霍加政权,成为了国王。作为家族中最显赫的人,后人就将陵墓以阿帕克霍加命名。这样看来,所以这里勉强也可以算是个王陵。
而历史上乾隆爷的香妃则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伊帕尔罕。从近现代开始,民间就传说香妃也葬于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的名声就盖过了阿帕克霍加麻扎。不过现代考古发现已经证明,香妃死后是葬在清东陵,所以这里只是她的家族墓地,香妃园并无香妃。但从旅游宣传的角度出发,香妃还是成为了最大的卖点。
抛开香妃的因素,香妃园作为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伊斯兰风格墓葬,还是很值得参观的。主墓室就像一座宫殿,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全部用土和石膏,没有一根梁柱,支撑了直径17米穹顶。穹顶旁有四座邦克楼,再配合上建筑前的水池,真有点泰姬陵的感觉。
在主墓室的东侧是一大片普通穆斯林的陵墓,对比之下就能看出地位的悬殊。在主墓室的西侧还有讲经堂、加满清真寺、高低礼拜寺等一系列的宗教场所。
如下图,如今的香妃园很大,但我只标出这些地点,因为这是陵园原有的配置,也是我个人觉得最有参观价值的地方。
其他那些广场、建筑都属于香妃这个IP的周边,适合打卡拍照,晒网红,当地政府也正在努力把一个伊斯兰陵墓打造成为一个网络直播的基地。唉,这怎么说呢,只能说流量万岁!
今天我们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办理边防证,因为明天要出发去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高原的美景,我们来了!
第九天(10月2日),解锁白沙湖北岸玩法。
在喀什租车,开始两天的帕米尔高原自驾游。今天的行程从喀什市区出发,沿着314国道到塔什库尔干县城(在盖孜检查站需要查边防证),全程大约300公里,需要5个小时车程。沿途主要景点是白沙湖、喀拉库勒湖、塔合曼湿地。至于慕斯塔格冰川公园,听说实际体验不太好,加上我们时间有限,所以被我们放弃了。
特别提醒一下,这是一场高原之旅,到达盖孜检查站时海拔就已经超过2000米,随后海拔一路爬升,到白沙湖时就已经超过了3000米。大家出发时记得带氧气,预防高反。
这个行程我2018年走过一次,现在和当年最大的区别就是白沙湖和喀拉库勒湖都开始收费了。不过这次我们新尝试了白沙湖北岸的玩法,北岸最大的优点就是目前还是免费的!
白沙湖其实是筑坝而成的人工湖,原名叫布伦口水库,因为水库边高山上有大片的白沙,非常神奇和美丽,为了旅游宣传,所以就得名白沙湖。如上图,导航到木吉乡,在看见水库大坝的路口右拐,经过一个边防检查站,不用担心,现在去白沙湖北岸玩的人很多,正常出示边防证就行。然后再往前开几分钟,看见一个小山包,路边停车,爬上去,美景就跃然而出,一转头还能看到雪山。
不过特别提醒,这里海拔已经3000多米,一定放慢脚步,不要因为太激动而高反了。大家可以把车停路边,也可以继续向前,路边有简易停车场,有人管理但不收费。
下图是在北岸的小山包上拍的,远处就是南岸收费的两个停车观景区,相比之下,南岸更靠近湖边,但是没有什么高度差,拍出的湖面会更小。
参观完北岸,我们需要原路返回到刚才的路口,然后继续沿314国道前进。
下一个景点是喀拉库勒湖,这里最大的卖点就是,向左能看公格尔九别峰,向右能看慕斯塔格峰。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塔合曼湿地,草甸与雪山的搭配,风景绝美。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在路边观景台逗留了一下,就赶往塔县住宿了。
其实,沿途的风景也很美,所以在这样的地方自驾是一种精神享受,完全不会感觉累。
第十天(10月3日),走过盘龙古道,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今天的行程如下图
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出发,一路向南,然后向东拐上盘龙古道,75公里600多个弯。因此,盘龙古道的宣传语便是“今天走过了人生的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在公路最高处的山口有一个比较大的服务区,大家可以爬上服务区旁边的高坡,欣赏远方的雪山,体验一下雪山在你脚下的错觉。
为了保证安全,现在盘龙古道是单行的,只能自西向东穿越。无奈国庆期间,旅游的车辆实在太多,我们盘弯下山的时候还是大堵车,耽误了两三个小时。
我们当晚要赶回喀什,堵车导致我们后续的时间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我们从盘龙古道下山后,沿着河谷北上。这一段河谷其实风景绝美,但是我们的时间不够了,而且道路狭窄,适合停车的地方很少,我们只能在车上颠簸着拍了一段视频。
帕米尔高原有太多这样带不走的美景,需要你们亲自来欣赏。
穿过河谷,路边的河道开始宽阔起来,这就是班迪尔蓝湖,也是人工筑坝拦河形成的。沿途有好几个停车点可以停下来到湖边拍照,都是免费的。
最漂亮的地方是车辆从河流的西岸过桥到东岸以后,那有一个岔路口,一边是去莎车方向,一边是往314国道喀什方向,我个人觉得这个地方拍照效果最好,如下图
然后从这边开始我们就往314国道出发,回到昨天从喀什过来的路上。太阳下山前,我们拍到了和来时不一样的慕斯塔格峰。
然后就在黑暗中开回喀什,一路基本没有路灯,而且都是非封闭道路,等我们回到喀什市区已经凌晨1点了,个人感觉还是很危险。
总结,我们这次帕米尔高原2天的行程安排太紧张,留下了很多遗憾,至少需要安排3天2夜的时间才比较充裕。
回到喀什后,我们第二天就乘飞机返回广东了。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