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深圳的“小丽江”——甘坑客家小镇

作者:Vinlon 显示图片

记得,我第一次来深圳,是在2010年,当时是跟几个朋友一起去的,我们还在欢乐谷附近住了一晚。那时候的深圳,只有一条从世界之窗到罗湖的地铁线,对我们来说,地铁是个很新奇的事物,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要是在我们学校附近,也有这样一条地铁该有多好,可以完美避开堵车问题,往返都很方便。由于还是学生,我们每个人带的钱都不是很充足,微信还没有流行开来呢,都是用的现金。10年后,深圳的变化真的很大,它的九个区,已经全部通了地铁,可能还剩边缘的大鹏半岛还没有开通了。当年我们非常仰慕深圳的腾讯、长虹,现在的深圳,年轻人向往的大企业是微信、华为、大疆。可以说,深圳这片土地,已经非常现代化了,它的每一个局部,都充满了活力,也许再过十年,深圳还要再来一波大变化,而纽约、伦敦这些西方国家的一线城市,其实变化并不多,他们的地铁站,还是上世纪初的模样。这就是我非常喜欢深圳的原因,它虽然年轻,但很有朝气,很有劲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看惯了深圳的车水马龙,不妨来走走隐藏在深圳都市圈中的文化小镇,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人看到了深圳富有历史底蕴的另一面。本篇要介绍的,是入选了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甘坑客家小镇,详细攻略,可参考下文。

1.关于交通
从最方便、最省时间的角度出发,我们直接自驾到甘坑北门停车场,然后徒步进入小镇。

2.关于景点情况
出发之前的几天,从官方公众号寻找景点的相关信息,了解停车场、分景点、历史等资料。

2.关于景点安排
由于我们只去一个景点,时间充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便走走。

3.关于个人物品
由于只是当天来回,不需要准备过夜的物品,饮用水、零食等可随时在小卖部或无人售货机购买,其他个人物品有相机、背包等。


上图:我们当天的实际行程路线

景点简介:甘坑古镇由客韵古镇、主题农场及乐园、特色酒店、文化博物馆四大版块组成,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广东省第二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圳市特色文化街区、深圳市文化产业园区。同时,甘坑古镇所在地甘坑村荣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导航地址:甘坑古镇北门停车场 
游玩时间:1-3小时 
开放时间:甘坑古镇属开放景区,全天24小时开放。
其中,部分项目开放时间如下:
①小凉帽农场:平日10:00-18:00,周末09:00-18:00,节假日同周末。
②小凉帽剧场:仅周末及节假日,13:30-17:00。
③V谷乐园:12:00-20:00。
④甘坑博物馆:09:00-18:00。
⑤凤凰谷博古馆:平日10:00-18:00,周末09:00-18:00,节假日同周末。 
⑥二十四史书院:白天13:30-21:00、夜场17:30-21:00,周一闭园(遇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闭园顺延至节后第一天)。 
交通指南:①公交:可搭乘M224路、M268路、M269路、980路、M414路、M273路、M346路,到甘坑古镇站下车即到;
②地铁:搭乘深圳地铁10号线到甘坑站;
③假日接驳专线:线路起讫点为甘坑古镇⇋甘坑地铁站;服务时间:周末及节假日8:00-21:00;主要停靠站点为甘坑地铁站、甘坑古镇。
④法定节假日专线:甘坑古镇假日专线1号线线路起讫点为布吉甘坑总站-龙岗汽车总站;甘坑古镇假日专线2号线线路起讫点为布吉甘坑总站-星河智荟公交首末站。
门票信息:入园无需门票。
部分体验项目门票信息如下:
①小凉帽农场:成人票20元,儿童票10元,1.2m以下孩童、60岁及以上老人免票(需凭证件入场)。
②小凉帽剧场:成人票15元,儿童票30元,1岁以下孩童免票。
③V谷乐园:单票49元。
④凤凰谷博古馆:成人票30元,儿童票15元,1.2m以下孩童、60岁及以上老人免票(需凭证件入场)。
⑤二十四史书院:日常票60元,儿童长者优惠票、残疾人优惠票、夜场票均30元。1.2m以下孩童、70岁及以上老人免票(需凭证件入场)。 
停车位置:位于甘坑古镇北门,有入口、书院及天桥底几个停车场,停车场导航位置可搜索“甘坑古镇北门停车场”,提供近760个停车位。 
厕所情况:公厕很齐全,北门、文昌塔、V谷乐园、甘坑博物馆等都有公厕; 
代表景点:凤凰谷、甘坑博物馆、小凉帽农场、7都116、炮楼等 
其他建议:
(1)如希望游玩得充分一些,建议早上10点前到达,小车可以就近停在北门附近;
(2)餐饮方面的推荐,有凤凰客家餐厅、南洋椰子鸡餐厅,小吃和餐馆较多,价格丰俭由人,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3)景区里面吃饭,一直以来都是以贵著称,而小镇对比外面价格,涨幅虽然贵了一部分。但是也算是亲民价格,整体算下来,一顿饭300块钱不到,吃不惯清淡客家菜的小伙伴也可以选择在小镇入口吃饭。
推荐指数:★★★★★


我们原计划要去的,是深圳很热门的仙湖植物园,已经预约了车辆通行,但沿途的堵车情况,却让我们很烦恼,心想,这一趟行程,要是按计划到那边,剩下玩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小时,而仙湖很大,对于我们来说,远远不能满足游玩的需要。因此,在其中一个堵车点,我们调整了行程,决定就近去附近的一个小镇——甘坑客家小镇。
来的路上,很顺畅,在进入小镇北门之前,我们先停好了车,由于古镇保安的引导,我们把小车开上了一个斜坡,来到一处空旷的停车场,这儿的停车场居然还有特别多的停车位,而且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扫码收费,这处停车点,应该是后来景区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游客的需要而临时修建,还没有完善。


车位充裕,如果我们早上来到,就可以停靠更靠近北门的天桥底了。



在停车场眺望,外面的入口公路车水马龙,有不少旅游大巴进入。


这处小山坡改建的停车场,也许节假日就不一定够用了。


往我们刚才左转弯进来的地方一看,不少小车被引导到免费停车场。


保安已经把前面的路暂时封住了,小车只能开进小山坡上面。


免费停车场的入口


我们收拾好个人物品之后,就沿着入口公路往下走,离北门还有1公里,很多小车宁愿花钱停得更近一些。


再往下,前方就是书院停车场。


这个地方,叫二十四史书院,以前在朋友圈看过几次。这个小景点,围绕国家超级IP二十四史规划,利用东方园林建筑美学为空间营造手法,集合特色书店、展览展示和阅读空间三大主要功能,以“让阅读更美好”为宗旨,体验式花园书店模式,构成图书展览与内容体验功能顺利结合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名字起源于缘起自“文化界的三峡工程”——《今注本二十四史》。


我们当时也考虑进去看看,但来到检票出口,就吃惊了,一个成人要60元门票,考虑到我们此行主要是去小镇,花这60元并不是很值得,而且晚上我们并不在此停留,就没选择进门参观了。


书院停车场


具体收费


从书院门口往前面的公路走下去,过了天桥,就是甘坑的北门了。


来到一处斜坡,当时有点口渴,要了一瓶小瓶甘蔗汁,没想到榨出来的甘蔗汁出奇的好喝,而且没有甘蔗的杂质,喝起来口味不错,其实很多旅游景点门口也有这种现榨的甘蔗汁,价格不妨参考上图这个,小瓶6元,大瓶10元。


回头看了一眼书院,小车进进出出,有不少旅游团的大巴就是停靠上面的书院停车场。


甘蔗汁的小车旁边,是儿童友好公园,设施相当多,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除了卖甘蔗汁的,也有卖番薯、板栗的,移动小摊来去方便,但他们并不能长久呆在原处,因为保安人员会随时过来驱赶。


一个卖臭豆腐的车,还带了一个气罐。


往儿童公园里走走,这儿的设施,实在太吸引小朋友了,除了沙池,还有攀岩、滑梯等等,社区是很少见的。


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旁边的大沙池


吃了一点东西,我们继续往前走,尽头拐角处,甘坑古镇的标识已经能看得到了,箭头指向右边。



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并不是走这边的门,而是在甘坑的城楼处,由于有交警过来巡查,害得我从小镇冲出去把小车开走了,找了一处不显眼的路边才停好了车。其实那时候是导航的位置不对,应该导航来北门,停车点很多。


甘坑这个名字的由来特别有意思,深圳本地人大多数为客家人,而“坑”这个字在客家话的字典里,是“山涧”的意思,所以“甘坑”的意思就是甘甜的溪流,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山水环绕,溪水长流的小村落,而甘坑客家古镇,就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理念建造而成的。深圳新建的10号线,其中一个地铁站,就是以“甘坑”命名。


往右走,过天桥。


在天桥底,有一个保安检查点,剩下的路,只允许徒步了。



前面走了一段路,有共享婴儿车。



北门外的宣传栏,是古镇的地图和分景点介绍。




进来这里,才是甘坑客家小镇,隧道上面有一段铁轨,看起来已经废弃不用了。



隧道还隔开了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其实不需要怎么区分,自己随意走就行了。


这条隧道,差不多几百米,里面还有一个涵洞,前方是甘坑古镇的火车站。


穿过甘坑火车站,往旁边拐个弯,就是V谷乐园。它是全国首家原创IP科幻乐园,集合VR、AR、XD、AI、全息等黑科技,带您体验不一样的沉浸式科技饕餮盛宴。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枪林弹雨的热血战场,梦回三国走进历史迷烟,身临其境感受无穷奥妙,爱与创想,玩出未来,快乐体验尽在华侨城V谷乐园。


北门入口的街景



我们由近及远,直接去旁边的小凉帽农场。


远处的标志塔,近处的精品店。


V谷乐园前的广场,有团体在拍合照。


以回归自然、传承文化、守护童心、向艺术致敬为设计理念,打造出来的中国首家本土原创IP 生态农场——小凉帽农场,这是一座亲子自然的、场景浸入式、寻根客家文化的主题农场。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耕种采摘,还有多项传统手工体验项目——木工制筷、活字印刷、彩绘DIY草帽、花草书签。


小凉帽农场的地图



在进入农场之前,我们经过了状元府。这座状元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府邸的主人,相传才智过人,五岁可背唐诗百首,考取功名后得状元,家乡的父老乡亲闻讯以为荣,众议群捐为其建造府邸。


状元府,砖木瓦古建,外墙青瓦砌成,楼高8米,占地面积400多平方,内木质结构,分前厅、中堂、后院,据说当时4位能工巧匠耗时两年多才建造完成。


进入农场的门楼



穿过一条小巷子,发现前方有一个大水池,小朋友正在捞鱼。



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很多孩子分不清五谷杂粮,也不清楚一粒稻种要经历选种、育苗、插秧、生长、收割、脱粒后才能变成市面上售卖的大米。更有孩子一边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边轻易地将剩饭剩菜倒进垃圾箱里,不知道一碗饭、一盘菜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家长带上孩子,来小凉帽农场认识一下自己童年曾经有过的农耕时光,还是很有意义的。



朝前走,小凉帽农场的验票处就到了,我们没有购票,就近参观一下,就返回小镇了。




隔壁就是小凉帽之家酒店


还有一点温馨提示,采摘回来的蔬菜,还要论斤计价,比自己种菜要贵得多。


返回主路。


到了广场,我们吃了一点香肠,接着去山上看看文昌塔。


登山道的入口,就在这里,其实整条路并不是很长,文昌塔的位置只是相比广场高了一点点,很快就到了。



登山步道


文昌塔是从贵州黔东南迁过来的侗族八角鼓楼,塔高11层。侗民有“未建赛先建鼓楼”之说。鼓楼是侗族人民娱乐和议事的公共场所,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达21层,这是由于侗族把奇数视之为吉祥之数,是侗塞里结构最复杂、最考究的建筑。
文昌塔是一种对功名利禄的希翼,对文风昌盛的愿望。据《史记天官书》称,文昌星主管天下士子的功名和福禄,修建文昌塔是希冀公卿蝉联,人文表著。


从塔基眺望山脚,夜景也许更好看吧


塔身没有开放,已经锁起门了。


逗留了一点时间,沿原路返回。


从文昌塔下来,进入旁边一条巷子,首先来到一处书店,打算买些纪念品。


买书,就不在这里买了,上网买会更划算,装修得还可以。


游客写的明信片,有些游客的确写得很认真。


绿茶



我们此行,挑选了一个冰箱贴,现在的冰箱贴也往精致的方向发展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四四方方的,立体感更强。


其他精致的小礼品。


出来精品店,旁边的这条巷子,沿用原有的客家老屋,内部装修一新,相当于服装店、下午茶店,还有歌手唱歌。



博物馆并不是公益。


巷子里的一处很好的打卡点。


抬头一看,天空渐渐黑了。


民族服装店


歌手现场献唱,也许是老板娘。


巷子的出口,有一个水果店,一问价格,28.5元一斤,贵得瞬间没了兴趣。


买完纪念品,不远有个集市,规模很小,走走也就两分钟。


普通玩具


非遗——吹糖,小朋友的最爱。




益德成鼻烟制作技艺约始于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其上品飞烟一直被皇宫采购,在当时就有”一两黄金换一两飞烟”之说。“益德成鼻烟"分为纯烟、纯中药、茉莉、薄荷四种,掺入天然植物花香,呈烟和花的混合香气,色泽老黄。与纸烟不同的是,它不用点燃、不冒烟、无毒害、不污染环境,嗅之气味醇厚、辛辣、有诱人的香气,具有明目、提神、醒脑、避疫活血的疗效。益德成(鼻烟) 闻药制作技艺于二零一四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定为中国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越往前走,游客越多。



眼前的这座炮楼,是1919年所建,当地客家人聚居的标志性建筑。据当地一位90多岁的彭老先生介绍,他父辈勤勉持家,家境殷实。当时,甘坑一带经常遭到土匪抢劫,彭父建炮楼自卫,防范士匪的侵扰,土匪看到村子里有高耸的炮楼就不敢再进村了,炮楼成了村民的保护神。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曾生任惠宝纵队总司令时,在甘坑发展党员,动员当地人民参加抗日,在与日军作战中不幸中弹负伤后留在甘坑养伤,在疗伤时期,甘坑人民曾经给予了他多方面的帮助。
2013年甘坑古炮楼院被龙岗区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将进行进一步的整体规划与修缮,未来将甘坑古炮楼打造为红色教育纪念馆。



等游客过了,赶紧拍一张稍为好一点的照片。


走进看看留下来的炮楼。



上图的这处门楼,标了七都116。据《新安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实行县、乡、都 (社)、图(里)制度。明末新安县分3多7都57图509村,甘坑属116村,因此沿袭至今并用于客家老屋区域命名。新安县,又称宝安县,公元1573年,明朝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因甘坑老村地势低洼,每逢下雨,房屋常遭水浸,村民早几年就搬去更高地势的新村居住,旧的客家老屋几乎没人住、没人修。2011年,考虑到甘坑老村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有老房子,还有丰富客家文化资源,甘坑村开始尝试把位于地势最低处的18万m老村改造成古色古香的生态园,并请来民营企业江坤城团队秉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现有人文历史资源的同时,打造多元化的客家文化小镇。
华侨城文创公司结合民间美食和匠心手工的思想,将7 都116打造成文创与美食相结合的特色街区。这里有客家特色小吃艾版、粒杷、豆腐、客家腌面、客家娘酒东方神曲;除了味蕾的享受,还能体验化身古典美女游园,穿越历史,梦回唐朝。





进入甘味巷,里面的小吃很多。




往大路一直走,经过维也纳酒店,城楼很快就到了。




朴拙大气的“甘坑”两字由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饶宗颐先生书写。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甘坑城门静静地矗立,守望着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与小镇一起,传承着一方热士的文化血脉。


走到城楼处,我们此行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接着往停车场方向走。来到一处小巷子,里面人山人海,相比四年前,小镇已经热闹许多了。


往回走的路上,我们再次看见甘坑博物馆,决定进里面看看。


四年前我来甘坑小镇,买了一个纪念币,当时金币的价格是30元,如今同样的金币,则要38元。


甘坑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甘坑客家人与深圳、香港客家人同是第四次客家大迁徙的产物。


从山里来到海滨的客家人,传承了千百年来辗转迁徙过程中形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陶治出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品格。近代以来,发生在深圳的各项大型革命,客家人都不曾缺席,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深圳客家人秉承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立足本士,以其智慧创造了具有“山风海韵”的客家第四种民居建筑类型,演绎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2016年,华侨城文化集团入驻甘坑。华侨城文化集团围绕“文化+ 旅游+ 城镇化”战略模式,采取与政府、村民和村股份公司合作,以创意、管理和资本介入,通过IP 文创、VR 内容科技产业、古镇生态旅游和旧城改造实现产城游一体化,致力于打造成为蜚名国内外的“中国文创第一镇”。
甘坑小镇客家博物馆是留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让传统古村落与现代化城市共存的文化地标,力图将甘坑客家博物馆办成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下午5点半,再次经过北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暗下来,小镇准备进入夜景模式,此时很多霓虹灯都还没开始亮。


又一次来到二十四史书院,说起二十四史,以前我背过这个概念,它是中国各个朝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二十四部史书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比较遗憾的是缺了西夏历史,元朝统治者不给西夏修史,导致后人很难了解西夏这几百年的历史。而清朝历史,目前有比较完整的故宫档案,相关资料也比较多,民国时修了一部《清史稿》,但不在这二十四史之列。


沿原路返回,途中,有很多小车已经在排长队进入停车场,相比较于免费停车场,更多的车主还是愿意就近停靠。


下午六点,我们已经回到了停车场,小镇的夜晚,反而更多人来,但我们已经不想再逗留了,等以后条件合适,也许可以多呆一点时间。夜晚7点半,我们才到了家,顺利结束了这半天的行程。

回到停车场,轨迹记录到,我们此行,行走了4.52公里,用时将近2.5个小时,如果每一个分景点都认真走一遍,就需要至少一天。

和本篇相关的 深圳 游记如下:

1.“一天走遍全 中国 ”——记 深圳 锦绣中华参观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8360163.html

2.“一街两制”,走进特区中的“特区”——记第三次中英街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805709.html

3.梧桐烟云,记第二次徒步 深圳 最高峰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256172.html

4.“聆听大海的声音”——记徒步穿越东西涌最美海岸线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285371.html

5.秘境寻踪——记首登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649940.html

6.“走进大鹏明清古城,畅游 中国 最美海岸”——记 深圳 大鹏半岛周日精华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1295135.html

7.“羊台叠翠·浩然正气”——记徒步 深圳 第四高峰羊 台山 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9354381.html

8.“传统民居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记 深圳 文艺休闲路线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2645546.html

9.“童心向党、红色足迹”——记深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3355650.html

10.“看秀岭叠泉,品大万底蕴”——记 深圳 坪山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2857319.html

11.打卡“宝安第一山”—— 深圳 凤凰山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081548.html

12.赏无敌海景,看山与海的最美相遇|记 深圳 大鹏半岛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093017.html

13.浅游 深圳 西部生态绿洲——海上田园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223198.html

14.行走“光明红丝带”—— 深圳 虹桥公园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239712.html

15.再登 深圳 第一峰|大山、大海、梧桐烟云,看不尽的超美风景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267871.html

16.走进“ 深圳 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观澜古墟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320589.html

17.慢游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清平古墟
相关链接:@https://www.mafengwo.cn/i/2436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