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自驾游13-塔县经喀什到莎车,买豆角摘杏儿看农场

作者:冰水icewater 显示图片

第15天路线: 塔什库尔干县-阿克陶-疏附-喀什-英吉沙-莎车(475KM  7H)
住宿:莎车
景点:卡拉苏口岸、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喀湖、白沙山-白沙湖、盖孜峡谷、红山、疏附县某乡村风光、某兵团风光

昨晚在帕米尔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露营,有水可以洗漱,也可以上卫生间,比较方便。但早上却停水,卫生间冷水热水都没有,就比较麻烦了。还好车上有备用水可用。





早餐后9:19出发,准备返回喀什(没进城)。尽管已经走过一遍这段路,但我们依旧对沿途美景很感兴趣。

没能到红其拉甫口岸看到国门,经过卡拉苏口岸时,就停下来看看国门。


这里是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出入境的地方,也许某天去塔吉克斯坦,就会从这里过境。


路边的宣传广告牌上写有“天涯净土 丝路古道 鸡鸣四国 古今奇观”。


是啊,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弯道最多的盘龙古道,36公里就有639个弯道,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红旗拉甫口岸是通往巴基斯坦的口岸,还一县临三国:它的西北、西南、南边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它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三个国家接壤的县城,这个县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这个小县城也是唯一一个有机场的县城!


此外,塔县东南和东部与叶城县、莎车县相连,北与阿克陶县相连。


沿途偶尔能见到几个骑自行车的人——骑摩托车的稍微多一点。很佩服他们的勇气、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县,有着最壮丽的景观:雪峰与冰川!








离开卡拉苏口岸,我们继续前行。


太阳努力想要穿过云层,因而不时天空会露出一小块蓝天。总以为不久就会晴空万里,然而是我们多情了。


塔县这里雪峰连绵,沿途会看到无数雪山,除了我们熟悉的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之外,还有很多叫不同名字的雪峰。




塔县是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集中的地方。世界上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这里就有4座,均在中巴界峰,在河谷中的4座高峰分别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尔布鲁木Ⅱ峰(海拔8034米)、加舒尔布鲁木Ⅰ峰(海拔8068米)。








今天上午的天气不大好,尽管太阳已经很努力了,但基本上都是阴天,云层很厚。


拍照的话,雪山与云层分界线并不明显,但眼睛能清楚地分辨出来。



当然,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天气,同样的景物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


喀湖、白沙山-白沙湖与去时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美吧。


尤其是白沙山,今天看来特别像山水画。








盖孜峡谷的红山也还是那么吸引人。






由于今天的目的地是莎车,因此返程并不需要进入喀什城里,从外边绕过。


按导航走某乡道,遇到修路,只好折回换另一条县道,多绕十多公里。








经过疏附县艾列克博依乡时,看到路边的哈密瓜、西瓜,忍不住又叫停车,下去买。


这里的西瓜才1元1公斤,买一个3公斤重的瓜,不过3元,真够便宜的。


看到一家小店正在做烤包子,我们很想买几个——前面过一个检查站时吃过这边的烤包子,真香。


于是上前跟他们沟通,想知道男主人正在做的烤包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烤好,我们愿意等。


遗憾的是那男人女人都听不懂汉语,我们也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无法沟通,没能在这里吃上热呼呼的烤包子。



正准备离开这里,易老师看到一辆大卡车正在装长豆角,上前问人家是否卖。收购的老板是个重庆人,他说以进价1.5元一斤卖给易老师,一大把10斤才15元。


搞不懂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里买长豆角,也许她觉得这些鲜嫩的长豆角待我们回到重庆就真的可以变成干豆角吧。


交流中,他们谈到正上市的杏儿、杏干,那个骑三轮车来卖长豆角的女孩子说她家有杏子,并乐意带我们去摘杏儿。



我们就这样坐上她的三轮车到了2公里不到的塔吉古丽(好像是叫这个名字)所在的村子。


小路边好多果树,几棵杏树的杏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条,有的甚至压到了地上。



我们摘了几个尝尝。那姑娘说:“你们就摘这么几个吗?”




看着满地掉落的杏儿,想想我们不摘来吃掉地上多可惜啊,因此就又多摘些。


可是没有东西来装啊!对了,就用我的魔术头巾吧。一头打个结,往里装摘下的杏儿,然后再把另一头打个结。





没想到这魔术头巾挺能装的,回到车上,倒进塑料袋里,拎起来蛮沉的,估计有3斤左右。


后来易老师和月又在那姑娘的引路下,找到当地一户人家买了杏儿干,50元一公斤。

我们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到莎车预订的大酒店时已是18:20。




我联系东杨,他正在地里带着工人干活,叫我们开车到团部去。我回答等我们休息好后大约20:00出发过去。



我们几个到房间后,各自洗漱好就休息。


19:51我问大家准备好出发了没有,没人回应。后来8:10微信里问强,他还是没回,我就直接敲门叫他准备走。




酒店到东杨他们团部约26公里,半小时左右就到了。





那里很热闹。我们到后不几分钟就听到喇叭里主持人在高声说“演出开始!”。原来是这个团正在搞油莎豆啤酒美食节活动(7月14日-7月16日20:00-24:00),附近学校操场的表演只是活动场所之一。





东杨还在地里忙活,他叫一个小伙子回来带我们到地里去看看。


东洋与另外两个合伙人一共租了近500亩地,种苹果,也间种辣椒等。


没来南疆之前,我们一直对这茫茫戈壁沙漠能种出美味的蔬菜瓜果感到迷惑不解。哪来的水呢?土壤怎么养护?……


东杨指着沙枣与苹果地间的沟渠告诉我们,“这是水渠,我们可以根据地里用水情况向上面打报告,然后就会在固定的时间段放水……”



东杨自豪地为我们介绍他这几年的“土地经”,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问他几个问题。



沙漠里雪山上流下来的水种出来的苹果格外甜!蔬菜也特别香!这,我相信。


东杨特能吃苦,但过去的三年疫情并没有让他得到回报,反而赔了不少。希望他能一如既往地热爱新疆,热爱农业,热爱他承租的那片沙地并用心地去经营,相信假以时日,这片土地一定不会让他失望——就像之前我们去过的阿克苏“三妹”家的那个苹果园一样!


哪年秋天苹果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再来这里尝尝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是什么味道。







果然,待我们参观了他们地里的水果、蔬菜准备返回时,水渠里就正在放水了。


我们又回到团部美食街。


美食街就更热闹了。








晚餐就在一家烧烤店外坐下,兰去了多家店寻觅不同的美食。期间又陆续来了两个朋友。



喝酒喝到00:30还没有要散的意思,易老师和徐老师都说眼睛都困得睁不开了,催着要走,回酒店休息。


强跟他们喝了最后一杯这里的特色酒,也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