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走保定,攫取历史的那缕清风

作者:Segeberg 显示图片


保定,一个频繁出现于清末民初的城市名称,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历来便是京畿重地。1968年,在河北省会迁出保定之前,曾长期作为一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难厘清,对于保定的第一印象。是那段风起云涌的跌宕岁月?还是醇郁留香的驴肉火烧?但无论如何,保定从来不在我“非去不可”的名单之上。没想到,偶然间翻开的一幅保定地图,却催生了一股“我要去”的冲动。

是北岳,是太行,是易水,是对燕赵之地的向往。

保定,才不是一座没有什么故事的普通城市。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曾国藩幕僚图。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大堂。


保定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


保定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


保定古莲花池·宛虹亭。


保定·淮军公所博物馆。


保定·第一客栈。


保定·大慈阁。


保定宴饮食博物馆。


保定·西大街。


保定·西大街。


保定·直隶邮局。


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


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


曲阳·修德寺塔。


涞源·太行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


白石山·自然之角咖啡馆。


定州·贡院。


定州·文庙。


定州博物馆·凤冠。


定州博物馆·佛首。


定州博物馆·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定州·开元寺塔。

裕华路曾是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保定市内的景点大都分列在裕华西路两侧,非常适合进行一日的City Walk:天主教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古莲花池——保定水利博物馆(清河道署)——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审判厅博物馆——西大街——直隶邮局。如果只有一天的时间,其实也可以以大慈阁为起点,是更为完整的一日游路线。因为我第二天还有时间,加之大慈阁离直隶总督署与古莲花池还有一站的距离,所以第一日直接略过了大慈阁。


驴肉火烧,保定这座城的名片。在满大街的驴火店中,选了这家古莲花池附近的“永茂驴肉”,果然没让我失望。


现打的火烧装满香喷喷的驴肉,满满登登,分量十足。驴肉是凉的,肥瘦相间,香而不腻;火烧是热的,外面比较脆,整体不是特别厚。咬上一口,过往吃过的其他肉类立刻黯然失色。“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诚不欺我。除了驴肉火烧外,还有板肠、口条、驴肚、焖子火烧。


强烈推荐这碗酸辣豆腐汤!酸辣浓稠,还能稍微中和一下驴肉的肉香。为了一份驴肉火烧,一碗酸辣豆腐汤,就值得再来一趟保定!


吃完驴肉火烧,正式开始一日City Walk。沿着莲池南大街步行约3分钟,气势恢宏的天主教堂就坐落在与裕华西路的东北交叉口,与古莲花池遥相对望。教堂始建于1901年,是一处罗马式建筑,名为“圣伯多实禄堂”,由法籍传教士所建。时间尚早,教堂并未开放,就只能在外部转一转了。



从天主教堂出来,沿着裕华西路一路西行,300米左右就是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一个时常出现于清宫剧中的官职,于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开始确立。直隶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故担负着拱卫京畿的重任。直隶总督更是名列八督之首,掌管军事、粮饷、盐务、管理河道等事务,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共有直隶总督74人,这其中不乏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李卫、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


直隶总督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主体建筑位于中路,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仪门、公生明牌坊、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并配有东西耳房、厢房等;其它辅助建筑等如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


总督署中最值得观看的当属各种联匾,尤以大堂居多。如大堂内堂屏风上方的“恪恭首牧”,为雍正御赐时任直隶总督唐执玉,以赞誉他的恪尽职守和勤政廉洁;大堂东西明柱上悬挂着几幅联匾,其中两幅为李鸿章70大寿时光绪皇帝及慈禧皇太后所赐。



大堂、二堂、官邸和上房均为不同时期总督衙署的复原陈列,衙署各职能部门所在位置也被开辟为展馆。最值得仔细参观的莫过于在大堂院东、西科房展出的《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史料陈列》。







直隶总督署作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其实单看建筑与布局,甚至有一些乏善可陈的意味。作为一座博物馆,来到这里最重要是看主题展览,通过各种照片、实物、图表、沙盘模型甚至多媒体技术,才能深刻了解到“直隶总督和总督署”的历史变革以及丰富内涵。尤其是晚清时期,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任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确实不愧“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这一评价。


总督署虽然面积不大,但主题展览却十分丰富。这里还曾是河北省政府的办公地。如果仔细参观大概需要半天时间,走马观花也要2个小时。门票30元,微信公众号上提供免费或收费的语音导览,周一会闭馆,不要跑空。



古莲花池初建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与直隶总督署仅一路之隔,是一座古典园林。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任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此开办书院,取名“莲池书院”,为清代直隶最高学府。后来又成为了乾隆、嘉庆、光绪皇帝的行宫和慈禧太后的行宫御苑。现今的古莲花池既是博物馆,又具园林景观。


从热闹繁华的现代商业街区,一下子走进典雅幽静的古典园林之中,心情也不自觉平静下来。正对门口的就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名曰“春午坡”。


春午坡东侧为碑廊,最显著的为“龙飞”刻石。这是乾隆皇帝为庆贺莲池行宫的建成,将其祖父康熙的“圣迹”——“龙飞”二字带到莲池行宫进行供奉。



在古莲花池这样一座中式园林中,一座西式楼房显得别具一格。1908年,直隶提学使卢靖筹建了“直隶图书馆”,供平民借阅。这也是直隶省最早的公立图书馆。目前暂时不对外开放。


直隶图书馆门前相当适合拍照,呈现出十分浓郁的民国风情。


图书馆西侧就是莲池。来的不巧,荷花刚刚凋败。如果赶上7、8月份,满池荷花绽放,荷叶遮天,假山堆叠,曲桥蜿蜒,水榭环绕,自然之美与建筑之美被压缩在这一方天地之中。


突然间就不想继续走了,找个长椅在此歇脚。800多年来,古莲花池几度兴废,园林建筑也几经修复。但坐在池边,看着眼前的风光,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历史而来的旖旎。





池对岸不时有穿着汉服的人走过,园内人不多,确实是拍汉服照的好去处。藻咏楼中有汉服租借。




从莲池出来正好到了午饭时间,午餐选了这家罩饼老店,就在永茂驴肉的对面。店在二楼,充满年代感的环境让人好像瞬间回到了二十年前。


要了一份白肉罩火烧和一份火烧夹肉。白肉罩火烧是特色,厚实的五花肉片,撕成片的火烧,浇上鲜香的肉汤,再撒上一大把葱丝,汤鲜肉香,只是火烧泡汤的确吃不太习惯。相比之下更喜欢这份火烧夹肉,有肥有瘦的猪肉填满整个火烧,非常扎实,佐以甜面酱和葱叶,除了饼有些硬以外,整体口感很不错。



从金卯出来又想尝尝隔壁的酱肉火烧。没错,半天时间我就吃了三种火烧。


火烧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连饼都是我最爱吃的酥饼。也许早餐那份驴肉火烧太过惊艳,导致这份酱肉火烧滋味儿差了一截。


吃完酱肉火烧出来,沿着菊胡同一路向西,去往淮军公所的路上还有一座保定水利博物馆。在门口登记身份信息即可入内。博物馆依托清河道署建立,露天陈列着不同类型的辘轳、桔槔、水车等传统提水机具,展厅内还有关保定水利文献和图纸等,介绍了保定水利发展历程。参观过程中遇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算是一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博物馆。



从保定水利博物馆继续往西走300米,看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便知找对了地方。淮军公所是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为纪念平定捻军、防守海疆中积劳病故的淮军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同时也作为李鸿章所辖淮军在保定的公祭、驻防机关,并兼有会馆功能,见证了淮军发展的兴衰与起落。淮军公所博物馆今年9月才再次开放,很幸运赶上了免票期,但需要提前在公众号上预约,刷身份证或预约码进入,周一闭馆。


淮军公所的建筑同时具备南北风格,东南部的迎宾院、戏楼、昭忠祠均为徽式风格,墙壁为高大的马头墙;东北部的公所院则是低矮古朴的北方四合院。


不止一次去过徽州。徽州的美在于建筑,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斗角,雅致而秀美;徽州的美,又不只在建筑,更在于山水自然与徽派建筑相融合透出的那股灵气。黎明薄雾悠悠氤氲了平静的宏村南湖,轻轻环抱着肃穆的呈坎青山;落日余晖给整个碧山都镀上了一抹温暖柔和,袅袅炊烟更为篁岭增添了几许人间烟火。


整个淮军公所的精华所在就是这座戏楼,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封闭式戏楼,后续将开放为观众听戏的空间。





戏台顶部的藻井富丽华贵,正中雕有“二龙戏珠”,井身螺旋垂下。整个藻井由几千个木构件通过榫卯结构组合而成,不仅造型工艺精美,更有扩音作用。


公所建筑物门楣、山墙、墀头上的砖雕也很有看头,将青砖浮雕成一幅幅吉祥如意的图案,多为花鸟、走兽或人物。



后院享堂东、西连廊中部的垂花门非常漂亮,上面门楼的屋脊高高翘起,下边的戗柱做成透雕的狮子滚绣球,特别适合拍照。


公所西南部则是一座带有荷花塘的花园,供游人休憩。


可能由于刚刚开馆的缘故,淮军公所的“展馆”价值还没能完全释放出来。不过能在北方一窥徽式建筑的风采,了解淮军发展的兴衰,也已经足够。



从淮军公所出来去往直隶审判厅博物馆的路上,误打误撞路过了一座二层天井式建筑,这便是第一客栈。


1918年10月,青年毛泽东与蔡和森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专程从北京到保定,在第一客栈住宿了4天。在此期间,与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学生促膝长谈并一起游览了古莲花池。现在的第一客栈被开辟为展馆,二楼的四间房作为展厅,介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及伟人在保定的足迹。


从第一客栈出来继续向北走,先会路过西大街。因为直隶审判厅博物馆下午4点就闭馆,加上西大街晚上会更热闹一些,就先直奔位于法院东街直隶审判厅旧址内的直隶审判厅博物馆。


直隶审判厅始建于1907年,由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筹建,开创了地方行政、司法权的分立,堪称我国近代法院的鼻祖,是现在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清代审判机构。


直隶审判厅旧址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的建筑,为青砖卧垒、券窗券门的天井式二层小楼,包括南楼、北楼,东、西配楼等四座建筑,整体显得威严肃穆,已有百余年历史。



展示的内容为从清末到建国初期,近代中国司法制度变革的历史脉络,是集收藏、陈列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司法主题博物馆。开放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上午9:30-11:30,下午14:00-16:00,需要扫预约码进入,周一闭馆。


基本陈列包括直隶高等审判厅与清末法治改革、民国直隶高等审判厅的建立与运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北地区人民民主政权司法建设、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等四部分内容,基本每一个房间都被开辟为展室,内容极为丰富。每个展厅的门口都贴有二维码,讲解内容也非常详细。










博物馆由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因而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展品。学生时代就对《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十分感兴趣,来到这里也算实地参观了课本中提到过的法律典籍,特别是这套《六法全书》。



从博物馆出来,沿着帅府胡同往南走就回到了西大街,这条具有明清、民国时期风貌的街区,曾被誉为“直隶第一街”,更是保定这座古城的标志。西大街东西长约850米,保有许多明清与民国时期的建筑,曾有万宝堂、乐仁堂、稻香村等知名老字号。


西大街略显冷清,也并无几家商铺,东段仍在修缮中。但街道两侧的建筑却十分吸引人:坡顶灰墙,雕花砖刻,青砖黛瓦马头墙,半圆拱顶的门和窗,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穿越感。






夜幕降临,街上比白日喧嚣了不少,但仍称不上热闹。西部有一家文创店,“驴肉火烧”冰箱贴很有保定特色。



直隶邮局大概是西大街上最值得去的地方,主打怀旧风,适合打卡拍照,还设置了专门的盖章区域。




一进邮局,好像乘坐了时光机,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自行车、黄包车……一件件见证着邮政历史发展的“老物件”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明信片只能成套购买,而不能只买一张寄出。这点对于一个邮局来说,属实有些奇怪。


因为每个目的地的距离都不算太远,第一天总共走了25000步,属实有些超过了。


既然来到保定,那早餐肯定还是要选择驴肉火烧。这家苏家金饼,离首个目的地保定军校纪念馆距离不远。昨天吃了普通的驴肉火烧,今天选了板肠肉,就是驴的大肠。口感比驴肉更软也更香,饼与永茂的不一样,是那种我喜欢的酥脆外皮,油更大,但也更香。粥和咸菜免费,店里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是附近的居民。


保定军校纪念馆建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上。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也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


自1912年开办到1923年停办,共9期,毕业学生6574人,仅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2000人,被称为“将军的摇篮”。白崇禧、傅作义、叶挺、邓演达、李济琛、张治中等均出自保定军校。纪念馆免费,但需要在公众号上预约,周一闭馆。


近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学校非黄埔军校莫属,而保定军校仅为黄埔军校就输送了教官800余人,地位可见一斑。


纪念馆主要通过图片、文献、雕塑和实物展示了保定军校的发展历史历程以及保定军校生在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时期的贡献。微信公众号里有非常详细的讲解。





在纪念馆转上一圈才发现,多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名将,都与这座保定军校有着极深的渊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是保定军校的第二任校长蒋方震,他的女婿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从保定军校出来,为时尚早,“查缺补漏”昨天落下的大慈阁和钟楼。大慈阁是很多保定一日游攻略的起点,始建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是一组寺庙建筑群,免费但周一不开放。



山门门楣上书“真觉禅寺”。穿过天王殿,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就耸立在高大的石基之上,是保定最高大的古代建筑。


几尊石像小沙弥一字排开,憨态可掬,表情十分可爱。




寺内的几通石碑,记载了顺治、道光年间以及民国时期修缮大慈阁的经过。



从大慈阁出来,步行300米就到了钟楼。每座古城都有钟鼓楼,保定也不例外。保定钟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二层楼上悬挂的大钟铸成于金大定年间。



既然都来了钟楼,顺便买两个“钟楼大面包”,就在钟楼商厦地下一层。我的运气真好,虽然已经排起了长队,但面包还有4分钟就能出炉。由于每人限购4个,一锅出100个面包,所以肯定能买到。


面包有鸡蛋、椰蓉、红豆和果脯四种,前三种6.5元,果脯7元。买了鸡蛋和椰蓉两种口味。新出锅的面包蓬松暄软,很大一个,鸡蛋口味真能吃出来蛋香味,椰蓉的不是很甜。这个大小,这个价格也算是良心了。如果路过又不需要等太久,可以买来尝尝。


午饭选在同乐馆,可能因为已经做成连锁店,环境比起其他老字号要雅致不少。




骨渣丸子是保定的一种传统小吃,在普通丸子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一些脆骨,很有特色。我是最爱吃脆骨的了,香香脆脆,咬上一口,口感丰富又扎实。


乾隆白菜的主料是白菜心,调料有麻酱、糖和醋。麻酱香而不腻,整体来说清新爽口、酸甜开胃。


溜三样和我们沈阳的做法不太一样,醋放的比较多,很酸,吃不习惯。


第一次听说雪花酪这种冷饮,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在冰沙上放瓜子仁、花生碎、山楂糕、葡萄干,最后再淋上一勺草莓酱。量特别大,而且味道还不怎么甜。


坐在室外一边吃着雪花酪,一边看着小巷里的车来车往,感受一座城市的生活气息。


一家近百年的清真老店,主要售卖卤煮鸡。牛肉面的味道很好,肉香软烂,汤汁浓郁,面是现压的。加了一个卤鸡腿,很浓的中药味道,是我喜欢的味道。


它家下午时段不休息,不用等到晚上才开餐。



“能吃的博物馆”,就为了这个宣传口号,我特意去了一趟保定宴饮食博物馆。保定宴以靴城记忆、市井街巷、亭台楼阁、园林书院等景观形式,展示保定这座古城的整体风貌。一楼是小吃街,二楼和三楼是包间,再上层还有酒店,也是今年9月才正式营业的。


一进门就是“保定大舞台”,周二至周五不定时举行表演。我是在晚间时段去的,正好赶上了演出。




一楼的保定话打卡墙、流行音乐打卡地、“保定火车站”复刻版及二楼的莲池书院都是比较适合拍照的地方。由于整个街区都是“市井街巷”,也可以说处处都是拍照地。





一楼是以保定特色以及非遗老字号小吃为主,都是一个个档口,像是把美食街从室外搬到了室内。既有保定老字号,也有各种网红小吃。


因为采取的是“街区”形式,既可以边走边吃,也可以在街区的各个部分坐下来吃东西。


譬如可以坐在一条条小船里、“红星剧场”里以及“火车”里,体验感很不错。


除了吃,环境也是保定宴的一大特色。一楼整体布置成了复古街区的模样,仿佛穿越回过去的年代。






在保定宴里面还有一个“直隶饮食博物馆”,但是需要绕到背面从东门进入,并在乐冀游上预约,开放时间为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面积很小,展览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是一些古籍,如果没有赶上开放可以不用去。



白石山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太行山最北端,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9米。一直想爬太行山,但无论是在西太行还是南太行都没能实现,没想到在北太行实现了这个心愿。


白石山位于涞源县,最好自驾前往。我参加了一日游的团,车费+门票一共128元。实际上相当于拼车,载到景区帮忙买好门票后完全是自由行,价格划算,游玩时间大概5个小时,对于独自旅行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方式。


白石山景区有东西两个门,相距20多公里,虽有收费景区巴士往返,但有特定的时间,建议进出均选择同一个门,大部分人都选择东门上下。上下山可以选择巴士(单程30元)或索道(单程70元),或上巴下索和上索下巴。景区巴士大概1小时或半小时一趟,甚至有时候司机会因为等人不能准时出发;而索道是即来即走。巴士上下山需要半个小时,索道只需要10分钟。对于一日往返或有时间限制的人,建议选择索道上下山。


白石山一共有三条游览路线,坐巴士或索道从山下到韭菜园广场(索道或巴士的下车口到韭菜园广场,即三条路线的共同出发点还有大概10分钟的路程,电瓶车5元,用时1分钟。个人建议乘坐,路程虽然不长,但是后续还有很多路要走):
1.佛光顶游览线(上线),海拔2000米,路程最短,能登顶(太行之首)。
2.双雄石游览线(中线),海拔1900米,路程次之,坡度较为缓和,适合大部分人。
3.飞狐峡游览线(下线),海拔1600米,路程最长,坡度高低落差大,台阶较多,不适合老人与小孩,但是景色最美并有不少网红打卡地。


可以选择任意一条路线或两条路线,中线和下线的交汇处在飞云口,中线和上线的交汇处在侧身崖;如果时间和体力充足的话,也可以三条路线都走。我选择的路线:东门——祥云索道——韭菜园广场——韭菜园索道——飞狐峡路线——飞云口索道——双雄石路线——韭菜园广场——祥云索道——东门。这条路线的优点就是可以完整走完下线和中线,看到或打卡大多数景点;缺点是路程相对较长、索道费用较高。一路走走停停,大概花费5小时左右。


韭菜园索道和飞云口索道可以选择是否乘坐,单程费用45元。如果走下线+中线的人,个人建议乘坐,会节省不少时间和体力。另外,一定要选择先下线+后中线,因为中线坡度较缓,而下线台阶过多。在路上遇到几个先中线后下线的人,都表示下线的台阶实在太多。


从韭菜园索道下来,正式开始徒步飞狐峡。


每一次下山时我都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爬山了;但每个下一次又都义无反顾选择继续上山。


秋天的白石山仿佛大自然的馈赠,层林尽染,奇石耸立,险峻陡峭,不断上下台阶的疲累好像也没带来多少烦躁。


一路走走停停,大概45分钟,一座悬崖边上的咖啡馆就出现在眼前,这也算是我来到白石山的动力之一。


Nature’s Corner Cafe,译为“自然之角”,一座建在海拔1600米的咖啡馆,营业时间为10:00-16:00。提供美式、热巧、卡布奇诺、拿铁、摩卡、鸡翅、鸡米花、薯条等饮食,价格稍贵;但考虑到环境和位置,瞬间觉得很值。




买了一杯带有“白石山”贴纸的热巧,来到室外正对山涧的阳台坐下。到店时刚刚11点,只有我和一对情侣在店中。八百里太行,巍峨绵长,俊俏的自然景观近在咫尺,美极妙哉。






休息一会儿还要继续赶路,好像人生一般。无论眼前有多美好,总有下一段旅程需要奔赴。





这个孤立的石柱名曰“太行之神”,深藏于飞狐峡的谷底,是白石山的标志性景观。虽然只有11米高,但上部相对粗壮,根部很细,似一尊雕像孤悬于石台上,相当绝妙。



从“太行之神”离开,再爬一点山路就到了飞云口,从这里可以乘索道去到“双雄石线”。山里信号不是太好,可以准备一些现金。


“双雄石线”的景色明显没有“飞狐峡线”好,但优点是路真的好走,基本都是缓坡。





这组岩石的造型十分奇特,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背媳妇,惟妙惟肖。




走到在佛光顶下,回望豁然崖,山脊上端坐着一位垂钓的老者,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鱼竿,悠然安详,状似“姜太公钓鱼”。


从这里可以直达佛光顶,即白石山最高峰,海拔2099米。韭菜园广场、飞云口和此处都有餐饮亭,提供小食和饮品的补给。


一天暴走20000步,来去匆匆。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在山顶住上一晚,日间漫步,夜里观星,静静感受白石山的写意与磅礴。


早上啃了几口面包就匆匆出门,晚上回来可不得饱餐一顿吗?直接选择酒店对面这家有年头的家常菜馆鱼香苑。不知道为什么,保定家常菜与我们沈阳的简直是一模一样,味道也差不太多。总督豆腐挺有特色,外焦里嫩,调味儿也不错,唯一缺点就是太咸。


鱼香肉丝则刚刚相反,几乎只有酸和甜,但是两道菜放在一起吃就很美味。


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古北岳恒山的场所。据记载,在这里皇帝和地方官吏曾进行过300多次隆重的祭祀,可谓显赫一时。古北岳恒山,在清以前的千余年里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曲阳西北的大茂山。明弘治初年,宫中发生了北岳改祀之争,清顺治十七年批准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就是现今的北岳恒山。


从保定汽车站出发,大概每40分钟就有一趟车到曲阳的汽车,车程在两个小时左右,下车后打车到北岳庙,大概5分钟。门票40元,网上29.9元,但需要提前2小时购买。


与所承载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相比,北岳庙着实有些冷清,游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座重檐三滴水攒尖顶的精美建筑叫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是皇帝举行祭祀北岳之前更衣、上香的地方。


御香亭西侧是的曲阳博物馆,规模很小,只有几个展厅,主要介绍北岳庙与曲阳县的历史。



凌霄门东侧的“北岳之图”刻于金大安二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主要记载了北岳管辖范围之内山脉河流的分布情况及曲阳城的局部情况。上半部分可以看到“岱茂山”三个字,西汉时期便被汉武帝封为北岳恒山,民间称为“大茂山”。


西侧为明洪武年间所刻“北岳恒山之图”。


这两条呈对称格局的碑廊,碑刻内容大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从北魏至民国,各种字体俱全,具有相当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三山门两侧分列对称的曲阳鬼碑刻。曲阳鬼又叫飞天神,源于当地的传说,是当地人的救命恩人,也是曲阳人仗义智慧的化身。


东侧的碑刻上有明确的文字“唐吴道子笔,知县事东鲁赵岱刻石”。



古木参天,碑谒林立。





一路颠簸来到曲阳,其实就为了这座宏大的建筑——德宁之殿,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时期,取“以德治国、天下安宁”之意,是我国现存元代最大的木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


重檐九脊庑殿顶,只能用于最尊贵的建筑之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尊贵与庄重,肃穆的帝王之气扑面而来。




德宁之殿内东西两壁保存有《天宫图》,画幅巨大,十分气派。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因画工精湛,潇洒飘逸,被猜测为画圣吴道子所作。



台阶四周的望柱顶端雕刻有99只石狮子,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从拥有到失去,从繁华到沉寂,北岳庙经历过千年的熙攘,也在遗忘中度过百年的冷清。现如今的北岳庙,古建林立,古木遮天,雕刻精美;虽偏安一隅,却仍不失那曾经的贵重与肃静。



从北岳庙出来,先不要着急返程。沿着门口的登岳街向南走,大约5分钟就来到一片农田,这里矗立着一座始建于隋代的砖塔与花塔结合体——修德寺塔。


修德寺早已不复存在,独留修德寺塔静立。


定州这座低调的河北小城,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故都。更是遗存有诸如开元寺塔、汉中山王墓、定州贡院、大道观玉皇殿、定州文庙等文物古迹。定州的景点大都集中在崇文街一带,非常适合进行一日游。


早餐一定要选这家定州博物馆对面的张记羊杂割。羊杂割实际上就是羊杂,汤鲜味美,粉条滑溜,平时几乎不吃羊杂的我都被征服了。


一定要搭配葱花饼,面团柔软带着葱花和椒盐的香味,是我吃过口味和口感最好的葱花饼,至少得来两个。


初到定州,只当这里与中国千百座县城有着一般模样。但当我经过定州博物馆,却着实有被它的外观震撼到:台地、斗拱、坡屋顶等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恢宏气势,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县级市的博物馆。博物馆周一闭馆,需要通过“乐冀游”预约进入。


自汉景帝封皇子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起,以定州为都城的汉中山国传续长达 329 年。定州博物馆最有看头的展厅《汉家陵阙》,展示的是汉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两件国宝级文物都在这个展厅。


银缕玉衣。


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东汉龙螭衔环谷纹青玉壁。由青玉雕制而成,璧面以浮雕技法饰以规整的谷纹,纹饰疏密有致,造型古朴大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块玉璧。


这件国宝级文物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由四块新疆和田黄玉片组合而成,主体上层正中透雕“东王公”形象,下侧正中为“西王母”形象,左右两边各透雕跪着的羽人,周围有灵禽异兽等,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玉座屏,也是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定州是河北地区佛教中心之一,定州系白石造像晶莹剔透,颇具特色。





定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以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为主要特点。这件白釉刻花龙首净瓶,是定窑最大、最精美的一件珍贵文物,形体高大隽秀,瓶肩部一侧塑有龙首形短流,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开元寺塔在定州博物馆西侧,宋真宗为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下诏建寺筑塔。后宋为防御契丹,又利用此塔瞭望敌情。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木塔,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被称为“中华第一塔”。


开元寺塔的入口在南面,需要穿过开元寺广场旁边的小巷。门票10元,登塔30元。


塔体内保存着北宋时期精美的壁画,各层的佛坛、佛龛、回廊顶部的砖雕斗拱、两壁的历代碑刻、壁画以及名人题咏也都保存完好。但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每日只发放60张登塔券。因为塔内阶梯窄陡,建议老人或小孩慎入。



从开元寺塔出来,回到主路继续往南走,就到了南城门,破败到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座文保单位。南城门史称“迎泰门”,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现仅剩门洞三座。几百年中,人来车往,城门早已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是,也不是当年的模样。



牛肉罩饼是保定特色美食,始于清朝年间。“几罩几”的意思就是几两牛肉搭配几两饼,先说肉,再说饼,一罩一就是一两肉配一两饼。饼在碗底,牛肉罩在上面,再洒上葱丝,浇上牛肉汤,有主食有肉。因为我不太喜欢饼被泡囊了的口感,这道小吃并不是我的菜。


另外要了一份辣子鸡,量特别大,外酥里嫩,香辣适中,最下层还铺有又香又脆的小米锅巴。


千年科举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引出了多少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与众多封建时代的制度相比,科举制是我们相对最熟悉的一个。吃完午饭,东行600米去定州贡院看看我国北方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科举考场,门票20元。


贡院又称考棚,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是清代定州所辖区域内的考生考取秀才和贡生的科举考场,也是举行岁试和科试的地方。



一进门,便是这间“魁阁号舍”,也是贡院的主要建筑,造型独特,成“品”字形罗列,犹如鸿雁振翅高飞,凌空翱翔。它的四级设计蕴含古代四级科考,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可容纳考生百余人。



魁阁号舍门前这两株十几米高的茂盛槐树,相传为乾隆皇帝到定州贡院慰问时亲手栽下,名为“乾隆双槐”,距今已有270多年树龄。



西侧是展板区,介绍了科举相关知识并展出了许多相关试卷、文书甚至作弊用的小抄和马甲。




马甲为纯羊皮制作,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玄机,打开里面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四书五经的内容。




东侧区域用铜制桌椅和铜人还原了考试现场。



考生在号舍答题完毕,携试卷跨越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龙门由两根汉白玉盘龙柱组成,柱身高达4米,各雕有一条腾云驾雾的祥龙,栩栩如生,气势张扬。




贡院面积不大,环境和绿化很好,慢慢参观大概1小时就能走遍。不得不说,从古至今,“考试”都是令国人头疼的难题。



定州文庙是河北省现存最完整的文庙,始建唐,复建于清。门票免费,但需要预约才能进入。



正对大门的两棵槐树,相传为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亲手所栽种,故称“东坡双槐”。



强烈推荐这家崇文街上的宴遇石锅,石锅蹄花和麻婆豆腐都特别好吃,香香的十分下饭。甚至这份石锅蹄花是我吃过口味最好的猪蹄。


外部交通:保定、定州都有高铁站,曲阳只有汽车站。保定到定州的高铁只要20分钟,普快40分钟;从保定到曲阳的汽车要2个小时,而从定州到曲阳的汽车只要1个小时。可以保定——曲阳——定州,也可以保定——定州——曲阳——定州。我还是建议保定——曲阳——定州这条路线。

内部交通:在保定的两天主要靠走,距离远一点的骑共享单车或乘公交。定州的景点主要集中在崇文街附近,步行可以到达。去火车站或汽车站都有公交车。

Day1:永茂驴肉——天主教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古莲花池——金卯白肉罩火烧——袁大头酱肉火烧——保定水利博物馆——淮军公所博物馆——第一客栈——直隶审判厅博物馆——西大街——直隶邮局

Day2:苏家金饼驴肉小吃——保定军校纪念馆——大慈阁——钟楼——钟楼大面包——同乐馆——美美雪花酪——五德斋——保定宴饮食博物馆

Day3: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鱼香苑

Day4:北岳庙博物馆——修德寺塔

Day5:张记羊杂割——定州博物馆——开元寺塔——南城门——直隶安家罩饼——定州贡院——定州文庙——宴遇石锅

保定:铂锐澜庭,一家开在公寓里的酒店。除了因为与住家混杂在一起导致等待电梯时间过长没有其他缺点。房间宽敞,干净卫生,安静舒适,全程与管家无接触,微信联系。酒店离古城区域不远,乘公交或骑共享单车都很方便。

定州:住在崇文街附近就行,酒店价格从高到低都有。


作为近邻,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河北旅游。今年两次河北行,一次是因为99元的特价机票,另一次纯粹是因为不想坐飞机。但这两次旅程,都带给了我意料之中的惊喜。低调的河北省博物院,宝藏小城正定,宏大肃穆的北岳庙,雄奇险秀的白石山……果然是“那么近,那么美”。

2023已近尾声,河北,我们2024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