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川东北蜀道行(三)光雾山之十八月潭

作者:东北里 显示图片

今天是我们川东北蜀道行的第三天,2023年10月15日。昨晚我们住在光雾山镇的一家酒店,今天的行程是游览十八月潭景区,早上7:50分就登车出发了。车子开出了光雾山镇,一头就扎进了大山之中。看手机地图,光雾山镇距离十八月潭风景区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要开车前往则要走一个V型大弯,公路距离82公里。



车子在大山中穿行,浓雾散去,淡雾低垂。一道道山沟,白雾缥缈,犹入仙境。光雾山地区真的少不了雾,难怪光雾山景区被称为人间仙境,果然名不虚传。现在的蜀道已非“蜀道难”的蜀道,高速公路在隧道和高架桥之间穿行。青山碧水,薄雾环绕,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好景在路上,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证实。



上午9:50分,车子来到了十八月潭景区下入口的游客中心,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游客中心。十八月潭是川东北的九寨沟,位于米仓山森林公园西南部,大江口林场东北3公里的珍珠沟内。我们要在这里换乘小车前往十八月潭景区的上入口,当然,乘小车是要另收费的。



小姑娘导游办理好票务,我们乘坐小车来到景区上入口已经快11点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道连接着下面的栈道,小道旁立着一块蓝色的牌子,上书:十八月潭景区上入口。一幅十八月潭旅游景区导览图也摆放在边上,这也是我见过的最简易的景区入口了。



我们沿着阶梯来到了栈道,一条几乎要干涸的水沟依附在栈道边上。可怜的一点点溪水,在石缝间向下游流去。这里的植被大多还是绿色的,初秋的的寒风仅仅扫黄了一点点树叶。



在一片乱石翻滚的小溪边上,团友们发现了一片比较有秋意的树林,大家纷纷拍照,我也凑个热闹。



前面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水潭,叫“神童潭”。看牌子上面的介绍,好像与“神童”八竿子打不着啊!什么十八月潭,就是一条溪水从山上流下,沿途留下的十八个水泡子。




不过这一段的栈道修的不错,沿着溪水边有曲有直。山上的树枝弯过栈道,景色很美。




这里是孔雀潭,潭上为高约20余米的三级瀑布。水流顺花岗岩河床不断切割,跳跃奔泻。银珠飞溅,远看如一条孔雀尾巴陈于山间。



这里是“犀牛望月”,潭边一块巨石,其形如犀牛,昂首西望,故称犀牛望月。我放眼在下面寻找,没看见哪块石头像犀牛。后来团友的之点下,勉强看到了在溪流中间的石背上刻着的“犀牛望月”几个字。景区工作人员哪怕涂上一丝红色,大家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我跳下去,站在刻有“犀牛望月”的巨石旁拍照留念。由于年久日晒雨淋,石刻的字已经没有颜色,所以很难辨认。我跳上巨石,在我的脚下就是“犀牛望月”的“月”字。



这里是吉运潭,潭呈长方形,长20米,宽8米。潭水较浅,水面平静,河床皆为花岗岩。碧水铺于河床之上,幽静自然,不知吉运从何而来?



吉运潭下方,大小卵石堆积。溪流在卵石间跳跃流淌,蜿蜒奔流。两岸水青冈、巴山松、杜鹃长势茂盛,倒影沉潭,山水交融,云天相映,浑然一体。




我们沿着小溪岸边栈道继续向下游览,边走边拍照。一个规模不大的瀑布出现在眼前,瀑布的形状,我看像女人飘逸的长发,从上面滑向下面的水潭。看旁边的说明牌介绍,这里是“云梯潭”。介绍说:“溪流绕过一山嘴急流下泄,形成一道高约10米,宽约8米的瀑布。在形如石梯的河床上跳跃倾泻,落入潭中”。但简介中并未说明“云梯潭”的来历,美中不足。



我坐在云梯潭的巨石上,耳边涛声阵阵,眼前碧波荡漾。身临云梯潭边,顿感清爽惬意。



这里是“珍珠潭”,怎么看也不像啊!介绍说:“流水从云梯潭斗折,把花岗岩山体切割出一条深沟,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卵石夹在中间,流水从卵石下挤压下泄,冒出无数气泡,如珍珠布满整个沟渠”。我却一个气泡也没看见,哪里有珍珠呢?



我们来到一处别致的水潭,两条溪水的小瀑布在这里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大的水潭,这就是情侣潭。刚看到这个水潭的时候,有过误解,以为对面流下的两条小瀑布下面是情侣潭。



情侣潭呈扁圆形,潭水由两溪交汇而成,好似一对情侣亲吻拥抱。只不过,这里的溪流水量较小,两条小瀑布也是涓涓细流,非常文明的慢慢流淌。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对情侣恋恋不舍,温柔绵长。



这里是“宝石潭”,潭呈菱形,面积约200平方米。潭上瀑布口较窄,流水凌空下泄,形成一道瀑柱,倾入潭中。两岸森林茂密,绿树成荫,映衬的潭水碧绿,犹如一颗翡翠镶嵌在山间丛林之中。



前面的河床色彩有些变化,我们来到了“五彩池”。这里的河床为一块宽大花岗岩平台,水流平缓,洁净如洗。水潭呈长方形,潭水较浅。阳光下,淡红色的花岗岩与清澈的潭水相得益彰,五彩斑斓。



这里视野开阔,眼前山峦起伏,林海茫茫。绿的苍翠欲滴,初秋的山林,橙黄色逐渐渗透,层林尽染,令游人心醉神迷。



五彩池的下面紧连着五彩潭,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潭,水面约有400平方米。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所谓的潭水碧绿,是倒映的岸边绿植影像。现在的季节,潭水中有了黄色。一位游客静坐在五彩潭边,其实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想在这里发一阵呆,什么都不想!




随着栈道的下行,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水潭边。看牌子得知,这是赵公潭。一条瀑布从上而下注入潭中,瀑口处,林木掩映,苍翠欲滴,瀑布犹如从绿荫丛中奔流飞泻。潭面呈三角形,面积约100平方米。倒影沉潭,清幽宁静。



1940年3月,巴山游击队领导人赵明恩在谭边饮水时被叛徒杀害,为纪念先烈,故名“赵公潭”。



赵公潭向下100多米后,接一陡坎,形成S型瀑布流,倾泻到下面的潭中,这个潭就是回龙潭。回龙潭呈五角形,潭面积约200平方米。潭水呈墨绿色,深不见底。这一段的溪水较大,在这里奔腾向下,直入潭中。用“水舞银龙”形容这里,一点不为过。




我们沿着小溪岸边栈道继续前行,路边又出现了一块介绍牌,上书:“玉叶潭”。



果然,这个水潭酷似一片树叶。透过树枝,可以清楚的看见绿色的潭水和黄褐色树叶的边缘。这片“玉叶”就“飘落”在河床之上,真是天造地设的天然美景。



看介绍牌,这里是雄鹰潭,可是怎么看,也没看出雄鹰来。这里是婚纱瀑布的上游,潭水面积约100平方米。介绍牌上说,这里“形如雄鹰”,不知“雄鹰”在哪里?




我们来到了十八月潭景区最为壮观的景点,婚纱瀑布。这里海拔1400米,瀑布高70多米,上宽40多米,下宽近百米。瀑分两级,第一级约30米,经一小潭缓冲后,飞泄约40米散落谭中。在岩石上形成半透明的朵朵瀑布花,酷似从天上飘下的婚纱。



在婚纱瀑布的对面有一座观景亭,在这里可以看到婚纱瀑布的全景。



这里叫做“绿岛潭”,一汪潭水周围遍布着几块石头。石头上布满了青绿色的苔藓和绿植,人们便把这里称为“绿岛”潭了。



“玉兔潭”,在这里怎么也找不到玉兔的影子。栈道边上的牌子标题是“玉兔潭”,内容却是“仙女潭”的内容,可见十八月潭景区的工作质量如何了?




我们来到最后一个潭,“仙女潭”。从下往上,这里是十八月潭的第一潭。1970年建设新民至沙河坝公路时,南江民兵团女子连就驻扎在潭边。夏天,女工们常偷偷去潭中洗浴,故名“仙女潭”。潭面积约100平方米,潭水清冽,彷如天然浴池。



十八月潭景区的游览结束了,这里的山是好山,水是好水,景观更是好景观。只是景区管理太差,景观介绍牌子胡编乱写,有的更是张冠李戴!真希望上天赐给川东北的绿水青山,能管理好,不能只用来收取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