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2年,古罗马帝国城市发展迅速,对饮水用量需求增加,由此催生了这一伟大工程、被当地人称为“天堂之门”——塞哥维亚引水渠。在没有加压设备的古代,水的输送主要依赖水位差产生的自然压力。人们从远处水位较高的河流引来河水,向城市生产、生活供水,同时用于各式喷泉。
引水渠修建于公元53~117年古罗马图拉真大帝时代,工程最大的天然障碍就是跨越克拉莫尔河,于是古罗马能工巧匠们用2万多块花岗石,不使用任何粘合剂,历经两个世纪,按照平均坡度为1%,把18公里以外的弗里奥河水引到城内,输水道顶端是水渠,断面标准是30X30cm。之后一直维修利用至今,但可惜1929-1930年,顶部改建为水泥槽,原物遭到破坏。
引水渠全长728米,距地面高度依地势最高30米、最低也有7米,167个双层拱门由126根支柱支撑,顶端是水渠。这座气势非凡的引水渠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雄伟,也是保存最好的古罗马遗迹,是塞哥维亚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历经2000年的风雨磨砺,依然坚固,1985年古城和引水渠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水渠的建设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2000年前,古城里的人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回家。有个美丽的姑娘厌倦了每天起早打水的日子,她许愿说,如果谁有办法让她从明天起,不用早晨去打水,她愿意献出自己的灵魂。魔鬼听见了,对姑娘说:我天亮之前修建好一个引水渠,你就要拿自己的灵魂来交换,于是女孩和魔鬼达成了契约。魔鬼天一黑就动手开始修建水渠。晚上,女孩突然改变了主意,就向上帝祷告说她很后悔,并不想出卖自己的灵魂。于是,上帝在魔鬼垒到最后一块石头时,提前让天亮了,终于美丽的女孩保住了灵魂,水渠也修成了,人们再也不用早起打水了。据说,仔细的游客还能发现引水渠的某除至今还真是缺失一块石头。
1951年当地人建议:塞哥维亚引水渠作为一项宏伟的工程、一个伟大的奇迹,应该被保护起来,留给子孙后代,于是引水渠的角色到此才停止发挥作用。确实,塞哥维亚引水渠已经用了上千个年头了,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于是当地人动手铺设了一条新的铸铁水管,代替了原先引水入城的古引水渠。结果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新的水管铺好不久,那条流淌了千年的引水渠,经日晒雨淋,历经千年未变的古砖、石块开裂了,干涸的引水渠出现坍塌。就这样,饱经千年岁月洗礼、给一代又一代塞哥维亚人提供“生命之源”的引水渠,就这样被“好心”地葬送了。
而今古水渠下,阿索格霍广场(Plaza del Azoguejo)还记得古老而又精致的塞哥维亚古水渠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历史长河中的浮沉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