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参加锦绣江山户外涞源赏秋,50余位好友共同完成了涞源长城宁静安段巡阅。
宁静安长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泉房镇亚家庄村东山,明代属易州道,紫荆关路。此段长城景泰元年置戍,成化二十三年增修,万历二至三年增筑空心敌台。它是紫荆关西部重要的分守边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百团大战“涞灵战役”战场。
宁静安长城全长5公里,墙体巨石码砌,灰浆勾缝,敌台、马面密集排列,城堡、暗门、挡马墙、烽火台完备设置,是看点颇多的极冲之边。
顺穿宁静安长城要从涞源东出高速,沿108国道到泉房镇二道河村,过距马河进山,沿沟谷爬升400米,即开始巡墙赏台。
宁静安长城全线有敌台12座,明代冠以“宁字”编号,这些敌台体型硕大,气势雄浑,如今有的保存完整,有的圮坍残毁。12座敌台踞峰扼险在崇山峻岭间,以不同风貌,展现真保镇长城雄伟壮丽。
巡墙首见亚家庄1号敌台(涞源123敌台)。1号台3x4规制,南立面四箭窗,东立面二箭窗,西、北两面辟门,内室为回字形结构,台顶与东侧马道平齐。
▼亚家庄1号敌台-寧字壹號臺
亚家庄2号敌台(涞源124敌台)是标准的四眼楼。南北辟门,门窗券拱二伏二券。台体内室西侧设梯道,梯道底部有藏兵洞。
▼亚家庄2号敌台-寧字贰號臺
亚家庄3号敌台(涞源125敌台)西立面坍塌,中室门券、隔墙残毁。顶部遗有垛口墙和铺房断墙,南北两侧存吐水石。
▼亚家庄3号敌台-寧字叁號臺
亚家庄4号敌台(涞源126敌台)保存较完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北台门,与1号2号敌台相同4号台的台门是由门槛石、门立石、门肩石5件套与二券二伏砖券拱构成,内侧门顶存有完整的过门石。近台查看,台门上部存有匾额巢臼,石刻“寧字肆號臺”匾额缺失,令人惋惜。
▼亚家庄4号敌台-寧字肆號臺
亚家庄5号敌台(涞源127敌台)处在长城墙体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转折点位置,顶部坍塌,四立面尚存,登顶眺望,宁静安长城南北两线尽收眼底。
▼亚家庄5号敌台-寧字伍號臺
亚家庄6号敌台(涞源128敌台)位于两道墙体交汇处.台体基座完好,砖墙部分残留。
▼亚家庄6号敌台-寧字陆號臺
亚家庄7号敌台(涞源129敌台)台体条石基础底部被碎砖掩埋。中室隔墙完全毁坏被碎砖泥土覆盖。
▼亚家庄7号敌台-寧字柒號臺
亚家庄8号敌台(涞源130敌台)是城台,因残毁形制不详,顶部遗存一个吐水石。
▼亚家庄8号敌台-寧字捌號臺
亚家庄9号、10号、11号、12号敌台都承载着历史故事,巡墙到此,欣赏敌台,考察敌台形制结构已退居次要,重温历史,复拍经典成为主要内容。
▼亚家庄9号敌台-寧字玖號臺(涞源131敌台)
▼亚家庄10号敌台-寧字拾號臺(涞源132敌台)
▼亚家庄11号敌台-寧字拾壹號臺(涞源133敌台)
▼亚家庄12号敌台-寧字拾贰號臺(涞源134敌台)
绵延5公里,敌台十二秀。仲秋时节,巡游涞源宁静安长城,游者赏阅了十里边墙的雄伟沧桑浓烈重彩之美。
如果有人问:中国万里长城哪段马面最密集,走过涞源长城的人一定回答说“宁静安”。
从浮图峪山险到亚家庄山险,宁静安长城全长5.05公里,细数长城上的单体建筑共有12座敌台而马面却有34座,大约每隔150米就有一座,如此密集的马面设置,是涞源长城独一无二的奇观。
马面是万里长城单体建筑一种形式,也叫墙台、墙垛,一般与城墙同高,依附于城墙外侧。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脸而得名。在长城敌台间墙体上设置马面的作用是为了将战台凸出墙外消除墙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打击进攻者。
紫荆关路宁静安长城为什么要设置如此密集的马面战台?因为此段是明代真保镇防守的重中之重。《四镇三关志》描述宁静安之险曰:“宁静安与所辖蜂儿沟、薄头安几二十里,为一边之极冲,虏已两度,使当时稍迟退志,径趋五虎岭口,斯长驱保定之郊,浮图、紫荆将安用哉?缘山城之下,即连广昌大川,一挥可及,万骑可屯,欲通保定,盖无捷于此者。所恃新城堪守,高阜堪凭,其用力较之浮图似易易也。他口抑缓”。如此极冲之险,镇城保定的锁钥之边,戍守者自然要高墙密台,尺土寸守。十里边墙密布34座马面,成就了中国万里长城独特奇观。
亚家庄1号马面位于浮图峪山险西侧100米,雄踞于边墙由东西转向南北的拐角顶端,由此台始,34座马面穿插修筑在敌台之间,一直延续到宁静安长城南端山险。
亚家庄3号马面平面为方形,白云岩毛石砌筑,实芯,顶部存垛口墙、望孔。
▼亚家庄3号马面
亚家庄09号马面位于2号敌台南侧,附墙而建,毛石砌筑,灰浆勾缝,顶部存有残毁宇墙,宇墙上的垛口、射孔清晰可见。
▼亚家庄9号马面
亚家庄16号马面,形制呈半圆形,在亚家庄马面序列里规制独特。
▼亚家庄17号马面
亚家庄17号马面位于3号敌台北侧,实心,此台现状保存状况较好,顶部遗存垛口墙、望孔、吐水口和两块旗杆石,南面城墙下有便门一处。
▼亚家庄17号马面
亚家庄长城上的马面形制基本相同,规格随墙体腾落有大有小,这些马面分布在敌台之间,占据沟谷两侧,山峰顶部,以及平漫的山梁,使亚家庄长城成为无死角无疏漏的防御体系。
▼亚家庄20号马面
▼亚家庄23号马面
▼亚家庄27号马面
从亚家庄12号敌台向南,宁静安长城不再有敌台设置,墙体上修筑31、32、33、34号马面直达亚家庄山险与大湾长城相接。
▼亚家庄32、33、34号马面与山险
走在宁静安长城上,墙友会看到许多马面上存有旗杆石,这些旗杆石的存在,表明真保镇宁静安长城敌台马面上都树有军事旗帜,最基本的军旗是“清道”“金鼓”,也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五方旗”。而更多的是镇守总兵旗和统兵将校旗以及标营旗。使来犯者远远就能知道是谁在此镇守。长城上旌旗猎猎展现的是宣威镇朔。
从浮图峪山险上墙,沿墙南行,走到亚家庄6号敌台,就看到石墙从此分南北两道,一直到东山顶交汇,这两道石墙之间就是宁静安城堡遗址。明代宁静安城是紫荆关路一座军堡,当地称“孟良城”,传说北宋大将孟良曾经在城里驻兵打仗。据《畿辅通志》载:宁静安,明景泰三年筑城置戍,万历二年至三年(1574-1575年)增建,设把总镇守,是紫荆关浮图峪城西部的一个重要关堡,也是真保镇唯一高山堡城。
《四镇三关志》记载:宁静安由紫荆关路参将分守,其隘口景泰元年设千户一员,成化二十三年,改设守备管辖。嘉靖三十九年在宁静安城建把总公署,由把总统兵防御宁静安等处隘口。历任把总有王佶,石恒,陈直等人。
如今的宁静安堡城,堡内建筑无存,四面堡墙尚在。堡墙依托长城主线,毛石砌筑,灰浆勾缝,其中东西墙较短,南墙、北墙较长,北墙为长城主线,现存385米,期间存马面2座,南墙为堡墙现存346米,期间存敌台两座。
宁静安堡城南墙尚遗存堡门,堡门顶部是亚家庄8号敌台,现已坍毁,形制不详,下部城门洞贯穿敌台,门洞刻石券拱,北宽南窄,北门洞长6.14米,宽2.37米;南门洞长3.91米,宽1.89米。南北门洞落差1.54米。南门上部巢臼原有石刻“天险”匾额,现已无存。
远观宁静安堡城,整体呈不规则菱形,在如此险峻的高山之上修筑规模宏大的前线军事城堡,凸显宁静安隘口在真保镇紫荆关路防御中的重要地位。
在通往亚家庄山口路边有一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宁静安城堡》文保碑,碑文镌刻着1940年9月抗日战争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涞灵战役”东团堡、三甲村攻坚战胜利过程,以及战斗胜利后,八路军三分区二团在宁静安城堡举办祝捷大会,战地记者沙飞拍下了八路军将士站在孟良城烽火台举枪欢呼的胜利场景。赞扬百团大战的东团堡、三甲村攻坚战是铭刻在抗战史册上的光辉一页,
碑文中刻写的战地记者沙飞(1912年5月5日—1950年3月4日),是中国人民革命摄影的奠基人。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拍摄了抗日战争系列珍贵照片,后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亲手建立起中国革命新闻摄影队伍,参与创建晋察冀画报社并担任主任。他的长城抗战系列摄影作品有:《长城插箭岭战斗》《八路军骑兵挺进长城通过平型关》《冀东八路军转到外线作战,通过司马台》《冀东军分区八路军部队通过白马关》《白求恩在抗日前线为伤员做手术》等,其中拍摄在宁静安长城上的作品有《战斗在古长城上》、《古长城上的战斗》、《长城上的战后总结会》、《八路军在古长城上欢呼胜利》。
穿越者走过孟良城就开始进入沙飞拍摄宁静安长城抗战取景地,由此,穿越长城的怀古之旅增添了重温红色经典内涵。
《八路军在古长城上欢呼胜利》拍摄于左家庄9号敌台,历经80余年著名的“欢呼楼”残毁得不忍直视。但站此台上,当年八路军胜利欢呼犹在耳畔。
《长城上的战后总结会》拍摄在亚家庄10号楼北侧,欣赏历史照片完整的敌台券门两侧写着“收复失地”,如今“会议楼”已残毁得只剩南立面,巨大的箭窗残洞,令人唏嘘。
《战斗在古长城上》拍摄在亚家庄11号敌台北侧马道上。照片中一位八路军指挥员手握驳壳枪,注视遥远的前方,另一位战士架着机枪,凭借长城之险,正要对敌射击;巍峨的长城在他们身边蜿蜒,斜照的光线刻画出他们沉着刚毅的神情,这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如今亚家庄11号、12号敌台也部分损毁,但两座敌台如两座丰碑,记录着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丰功伟绩。
沙飞拍摄的长城抗战系列照片,是真实记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珍贵史料和经典之作,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国家邮政总局制作以“欢呼楼”照片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向全国发行。
河北涞源宁静安长城是蕴藏着丰富历史典故的经典边墙,建议墙友去走走看看。
以下是宁静安长城敌台、马面、城堡分布顺序,和徒步穿越轨迹,供大家参考。
一、宁静安长城敌台、马面、城堡分布顺序:浮图峪山险-1号马面-2号马面-3号马面-1号敌台-4号马面-5号马面-6号马面-2号敌台-7号马面-8号马面-9号马面-10号马面-11号马面-12号马面-13号马面-14号马面-15号马面-16号马面--3号敌台-17号马面-18号马面-19号马面-4号敌台-20号马面-21号马面-5号敌台-22号马面-6号敌台-23号马面-7号敌台-24号马面-25号马面-宁静安城-26号马面-8号敌台-9号敌台-27号马面-10号敌台-28号马面-29号马面-11号敌台-12号敌台-30号马面-31号马面-32号马面-33号马面-34号马面-亚家庄山险
二、徒步穿越宁静安长城轨迹(田园庄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