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区内景点包括: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雕塑瓷厂、陶溪川集市、乐天集市等;
郊区景点包括:三宝村、瓷宫、寒溪村、瑶里古镇、丙丁柴窑等;
网上较多的旅游攻略是周末3天2晚游,即周五晚上到,周日晚上走。除了中国陶瓷博物馆关闭时间较早(17:00关门)外,御窑博物馆开放至晚上21:00,雕塑瓷厂和集市开放时间更晚,也是晚上时更为热闹,所以3天2晚也能逛个七七八八了。
但是周末人较多,而且去的那几天预报是有雨的,所以决定行程拉长1天——4天3晚,可以慢慢悠悠的闲逛。
DAY1:到达景德镇——雕塑瓷厂——御窑遗址公园
DAY2:瑶里古镇——瓷宫
DAY3: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
DAY4:御窑遗址公园——离开景德镇
交通方式:公交、步行、打车
美食推荐:牛骨粉、冷粉、都昌豆冲炖鱼头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景德镇以帝王年号得名。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在陶瓷博物馆,既能看到景德镇陶瓷在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也能了解到景德镇陶瓷业的千年发展历程,陶瓷器制作工艺和工序。
馆内展品无论造型还是色彩、绘画都极其精美,对于老祖宗们的审美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拿着相机咔咔一顿拍,留存下来以后多多欣赏,也提高一下个人审美。
小Tip:陶瓷博物馆的布展顺序是从下往上,按照年代进行,建议从下往上按顺序参观。如果想拍“无语佛”的话可以直接去到6楼。
门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下午16:30禁止入内,17:00开始赶人。
御窑博物馆景区包含了几大以下部分:御窑厂遗址、博物馆旧馆、博物馆新馆和非遗展示区。馆内展品较陶瓷博物馆内少了很多,主要是元、明、清官窑的落选贡品,和各个朝代的瓷器碎片以及修复后的瓷器。除了瓷器展示外还有几个遗址坑,坑中可以看到元代的道路、明代的墙基,想象一下,和数百年前的古人看到的同样一条道路,有种强烈的穿越感。
御窑博物馆由8个大小不一的红色砖造拱形结构组成,灵感来自于拱券柴窑,在光线好的时候,拍建筑光影和水庭倒影都很美。这座极具文艺气息的博物馆,无论是白天的光影斑驳,还是夜晚的灯光辉映,都非常推荐去打卡拍照。
门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瑶里古镇,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美称。一条瑶河贯穿东西,沿河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数百栋明清古建筑,也有不少革命旧址等人文景观。
古镇尚未严重商业化,虽有一些饮品店、餐馆,但更多的是本镇居民慢慢悠悠地生活,在浅浅的水中捉鱼、在河岸边洗衣、在鱼鳞坝上玩水。沿着河岸慢慢走、慢慢看,走累了可以找棵大树,寻个石凳坐下,看淙淙的流水,吹凉爽的微风,安静的发呆,感受日光。
瑶里古镇晴天和雨天各有风情,晴天是静看云卷云舒的岁月静好,雨天则是方文山歌词中的“天青色等烟雨”了,所以无论晴天雨天,都很适合前往。
交通:景德镇市区有往返瑶里古镇的大巴,车次有限,可在携程上看好时间再前往;浮梁县有往返公交车,1小时1趟;或者包车/拼车前往均可。
门票:进入瑶里古镇不需要门票,镇里的几处参观点需要门票,现场购买即可。
天津有座“瓷房子”,景德镇有座“瓷宫”。
瓷宫坐落在景德镇市浮梁县,从瑶里古镇回浮梁的路上即可看到,是一位86岁的老奶奶前前后后花费6000多万花了5年时间打造的。整个瓷宫有四栋,目前开放的两栋,一栋位于进门正前方,另一栋在左侧坡上。其他两栋虽然是关门状态,但是也可以透过门缝看一看内里,而且据工作人员所说,后续这两栋修缮完毕也会开放参观。
四栋瓷宫建筑远远望去十分震撼,在蓝天白云绿树的映衬下又十分精美,外墙贴的密密麻麻的各色瓷片,不同颜色瓷片拼的各种图案,楼内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瓷板画。进入楼内,站在一楼庭中仰望天空,感觉自己就像那只“井底之蛙”。
交通:在瑶里古镇坐到浮梁的公交车,跟司机说到瓷宫即可,返回浮梁/景德镇时,可以选择继续坐公交,或者打车。
门票:¥25
雕塑瓷厂是景德镇本地很有名的陶瓷集市,主街的两侧有超多的售卖瓷器小店和工作室,有很多精巧有趣的小瓷器,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看的餐具、茶具,值得慢慢逛。这里还有很多体验玩泥巴的工作室,可以做一件独一无二的专属作品。
御窑博物馆就位于御窑遗址公园内,公园周围的古民居在修复改造中,除了去御窑博物馆看展和拍照以外,还可以去附近的民居小巷中转一转,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截然不同的民居建筑还挺有意思!
公园和小巷中都很适合拍照,个人觉得很出片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