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三日--记漳州城市探索之旅 (漳州十月初三天两夜逛吃详细指南)

作者:黑喵HH 显示图片

香港的国庆假期只有三天,想着找个人稍微少点的又好吃好玩的城市充实度过,一番寻觅后,确定了既能高铁直达、又不算太热门、三天能玩得轻松快乐、特色美食还非常多的漳州作为本次旅行的目的地。

因为不想太“特种兵”,也想好好探索一下这座历史悠久城市的街道风景及诸多美食,所以没有选择去那些市外景点,比如田螺坑、云水谣、东山岛等。因此本篇游记可能比较适合想把漳州美食一网打尽以及想citywalk探索城市风土民情的蜂蜂

当然大家也可以选取我的部分行程作为整个大行程中的漳州市区游览部分,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来评论区和我讨论

本次旅行行程图如下,建议戳大图查看详细截图保存哦(地图)
这次列入各类餐厅营业时间是想提示大家,调整整体行程或部分顺序时注意别跑空,漳州很多店都是中午要休息的,节假日也一样。比如公园阿华老牌菜头粿,中午休息到下午四点才营业…我去早了就没吃上商厝楼甜汤是下午四点才开始营业…老郑烧烤虽然下午三点是开门了,但要等四十分钟才能吃上串…



以上路线都是我在地图上标点后计划的,主打一个走得顺吃得全,实际游玩过程中也做了优化调整,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要说明,游记开头马蜂窝系统自带的行程路线并不是很全,因为很多地点系统里找不到无法添加…所以大家还是以我的行程图及游记正文为准哦

这次地图标点及路线规划用到了新工具exping👇🏻,地点定位基本准确,还是很好用的~


还是和以往一样,提示一些旅行注意事项吧:
①衣着: 虽然白天晚上差了能有十度,但其实十月初的漳州还是非常热的🥵…热到有点脱水那种状态,需要无限的四果汤来续命 所以衣着上还是以凉快、舒适、防晒为主吧。

②花费: 住宿 饮食 市内交通,大概每人1300rmb。其中大头 900+都花在住宿上了。国庆涨价太多了,同样的房型十月初和十月底能差三倍… 市内交通基本都可以电动车🛵解决,甚至过江都可以骑电动车…远一些的地方嫌晒的话可以打车,网约车很好打不用担心。吃饭也很便宜,三天一共才300块/人。



③错峰游玩,避免排队。尤其是古城的店,白天人比晚上少很多。少睡懒觉多出门吃吃喝喝逛逛

④住宿及游玩区域。如果只在漳州市区玩的话,或者说要采用我这个行程的话,最好还是住在芗城区漳州古城里面或者附近。交通和地理位置上,古城附近都是最方便逛逛吃吃的。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比如糖厂,可以直接打车过去,车费也不怎么贵。

好啦,话不多说,下面就进入详细旅行内容👇🏻美食店名会直接用小标题标明,方便大家点击目录直接跳转。

中午12点多到达漳州高铁站,打车点没人排队,感觉游客应该不多,心中窃喜。

打车到古城门口大概20多分钟。因为车不能开进去,我和麻麻需要拖着行李箱沿着延安南路走进古城。阳光晒得睁不开眼,路上只有零零散散的行人。




我们选的酒店🏨叫 月泊栖城·文化行宿,在漳州古城的主干道延安南路上,文庙的对面。
地理位置很好,设施、装修、服务也都不错,虽然让我花了三倍多的假期住宿费


古色古香的窗户望出去是向阳剧场,里面正在举办素描展览。不过这个窗户隔音不太行,酒店对面就是文旅直播中心,楼下就是延安南路和文庙市集,晚上非常热闹,十点前基本是睡不着的。

酒店门口挂的↓这张地图🗺️我很喜欢,画的很详细,可惜没找到电子版的


酒店对面就是文庙的红墙,斜对面就是这个很多人打卡的“jiangjiu”牌子。我还蛮喜欢这个牌子的,简洁明了地表现了漳州及古城特色。


这牌子晚上长这样👇🏻 晚上会有好多人在这拍照哦,如果没有成功抓拍到无人空隙,想要拍一个没人合影的空牌子大概要晚上十一点以后(亲测)。


行李放好稍作休整,安顿完毕就开始我们的旅程啦!正值午饭时间,正好直接开始吃吃吃
第一站是:

酒店出门右转就有一家孔庙果汁。果汁🧃绝对是漳州特色,因为你可以看到新鲜的片仔癀草并喝到片仔癀草榨的汁,这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北方来说,肯定是新鲜东西。


新鲜的片仔癀草就这样一大盆一大筐的摆在店里店外,绿油油的看起来就很清爽。


一瓶片仔癀草甘蔗汁,7元,三十多度的天气足以救命。我还挺喜欢这个清爽清新的味道,感觉并不是像之前看到的评论说的那种“一千头羊在嘴里吃草”的感觉 推荐尝试!


拿着果汁从文庙门口的修文西路走,往胖姐莲子圆去。提示 开导航有助于快速找路~ 城市探索一定要记得带好充电宝以便随时开启导航哦🧭


天很蓝很晴朗,古城也没什么遮阴避日之处,所以即便是假期,中午一两点这会儿街上游人也不是很多。


走到泮池尽头。


左手边可以看到这栋很有闽南特色的的房子↑古城里红砖古厝比比皆是。

右手边就是古石板路了↓这是漳州古城仅存的一条古石板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是明清时期漳州新官上任必经之路。拍照时旁边经过的游客也在讨论这条古石板路,说是专门走过来看看的。


从古石板路继续往前走一段就到香港路了。

路上经过了一些店铺,看起来岁数不小也岁月静好。
👇🏻这家店我先看到了门口悠哉吃饭的小狗,并没看到主人,拍照的时候小狗也没抬起头看我,仿佛早就对这人来人往习以为常。


走到香港路的路口,右拐就能看到胖姐古早味连子圆的招牌啦,很显眼。


中午大概一点四十五,人不多,无需排队~
 两间屋子,一间售卖,有三四个座位,一间专供休息和吃饭,都没有坐满。


我们点了全料连子圆和古法土豆爽🥔,分别是13元和5元。



加了碎冰的连子圆有点像四果冰,食材丰富,清凉解暑。连子圆是地瓜粉做的,一颗颗小球晶莹剔透,Q弹口感,糯叽叽爱好者很难不爱!

土豆爽就是蒸熟了的土豆加上秘制酱料,酸甜辣蒜香酱香各味俱全,非常开胃,我很喜欢!


这次旅行一直背着相机📷甚至长焦镜头也一直带着,重得不行。不过整理照片的时候觉得不亏,因为相机拍出来的美食、长焦拍出来的风景真的很好看,尤其是食物,个人更喜欢相机的质感,有些甚至原图直出都很好看。以后不能嫌累了,走到哪都要背着相机


吃完连子圆就出门左拐,往香港路的另一边走去(右拐就是两个古牌坊了),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景色。


古朴的竹器店,店名招牌都是用毛笔写在竹帘上的。


古城里我最喜欢的街道就是香港路了,相比于太古桥充满饭香的热闹以及延安南路更加现代化的人头攒动的繁华,香港路的安静祥和且古色古香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漳州和古城。



从香港路的这一段回望,可以透过层层叠叠的砖红色老屋以及石牌坊,看到远处的天主堂屋顶。



中西文化碰撞带来了很美的机位。
推荐在香港路上多走走,慢慢欣赏拍照📸


这段街景看毕,我们又往回走,回到胖姐连子圆出门右转的那一段香港路。


伽蓝庙,世界上最小的空中庙宇,庙宇虽小但功能俱全,我烧了柱香,拜了拜。

从👆🏻上图香港街上这个小门走进来,就可以看到上去伽蓝庙的楼梯了~
一位爷爷坐在进来这条路的门槛正中,我们问他可以进去不,他局促地笑着说不知道,可能是没有听懂我们在讲什么。我们看他没有阻拦的意思,就不再叨扰,自行向前探索了……


香港路继续向前👇🏻近观石牌坊。
两座明代古石牌坊,尚书探花坊及三世宰贰坊,都坐落在香港路上,是漳州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凝练的象征。


从香港路尽头右转走到台湾路上。

漳州人的午休习惯,在各个店铺的店主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台湾路上一家杂货铺的店主,正在货架边的躺椅上午睡。店门及货品就这样大喇喇的向街上敞开,丝毫没有顾虑,午睡为重。


台湾路上还有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药店 天益寿药房。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逛一下。

在药房这个丁字路口左转,继续行程。


上图左下角这个招牌及遮阳棚所在,就是公园老牌阿华菜头粿店铺了。我们到的时候大门紧闭,正当我们搜索下一个目标准备开启导航时,门开了,里面的人看到我们一脸疑惑,说“休息了,四点才开门”。

还有一个多小时,没法等了,我们朝着下一个美食继续出发啦。


《风味人间》中讲到,主食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漳州虽然在南方,但却有各种各样的面食。公园和尚豆干面,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碗面🍜。

温馨提示,为了可以品尝更多种类的特色美食,建议每家店大家都两人要一份就好,尝到味道的同时也不会浪费。


下午时间也没有人排队,我们点了一份面+豆干+五香+虾饼,还有一份豆干汤,9.5元。面是凉的,结成一块一块划不散的,第一次吃,蛮新奇。酱汁也是我喜欢的酸甜辣口味的。一口凉面一口热汤,不至于冷面噎人。


下一站是海西博文书店,在中山公园和天主堂隔壁。拍了民国风的外观,进去转了一圈,里面和现代化的其他书店文具店没什么区别,空调很凉快


海西博文书店的对面就是我们从香港路望到过的天主堂,蓝天的映衬下纯白色的建筑显得十分圣洁。



突然想到有人说泉州是神仙人间办事处,福建应该都有这样的特征吧,各类宗教场所随处可见。


正面👆🏻
没有开放参观,所以只拍了外观。


下一站是美食云集的青年路。
路过芳华里,感觉挺好看的,就去拍了一下。


老城就是很有风韵。


青年路美食第一站是👇🏻


前面的两个食客都买好几盒,所以多等了一会儿,正好看看麻糍的手工制作过程。白白胖胖的麻糍包好了馅料,在芝麻粉花生粉盆子中滚一圈,立马香喷喷了。

我买了一个花生的,两块钱。麻糍皮很薄,里面包的是漳州特色的沾糖粉的炸扁食皮,酥酥脆脆的,整体甜度刚好,吃一个也不会很腻。



路口又看到一个礼拜堂👇🏻


过了这个路口向右走几步就能看到👇🏻


点了一份蚵仔煎,16元。
好吃的蚵仔煎吃过不少,但还是很喜欢漳州的蚵煎,外皮炸的金黄焦脆,内里的海蛎鲜嫩大颗,一大块蘸着酸甜辣酱吃真的一口满足!吃腻了再就着点泡萝卜,爽口解腻。

顺便说我真的有本着严谨的原则去查这个食物名字到底怎么念。



我跟着上面这个答案念了蠔仔煎,我听老板念的是闽南语ou a jian。只是小插曲,大家随意念,反正老板都能听懂


从建国出来继续在青年路吃吃吃。
麻糍顺和原公园后门四果汤两家挨在一起,两家都要排队,正好我和妈妈各排一家。


因为喜欢吃各种糯米制品,所以吃完孙氏我又来了麻糍顺。

店里人真的好多,老板还在和前来做客的前合伙人一家聊闲天,手上不紧不慢地包着麻糍。



我要了一个芋泥+酥脆+糖粉,滚椰蓉的麻糍,2.5元。椰蓉芋泥糯米糖粉这几种东西聚在一起,就是我的嗜好所向,好吃好吃!


还点了一份QQ串,这个每家麻糍店都有卖,很多小吃店特产店也有。我真的很爱这种白味的糯米制品,不沾粉我都能直接吃,软糯Q弹满口米香。


旁边这家四果汤队排很长,大概很多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我都买完麻糍了妈妈还没排到。



四果汤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在吃之前你可能会觉得“啊这不就是一碗糖水冰粥,有什么特别的,怎么那么多人推荐?”,但当你经历酷暑暴晒后再坐到四果汤店里,吹着空调,尝到第一口洒满碎冰的四果汤时,你才会懂 “原来这东西真能救命啊!”


公园后门这家是我第一次吃四果汤,要了一碗原味的,7元。好像没尝出什么味道一小碗就被两人分食完毕了,实在太热太渴了

吃完四果汤,拿出手机导航晓文三角饼,继续前进。
路上遇到计划之外的小店,闻着香味决定进店落座。


进门看到两桌几人面前都放了一盒鸡翅,啃地津津有味。我和妈妈点了一根鸡翅,8元。老板娘疑惑地确认了只点一根后,让我们先坐着等等,需要现炸。鸡翅被粉红色的腐乳酱包裹腌制,我听着油锅噼啪作响,焦急等待。

一整根鸡翅被小袋装着递给了我们,烫到戴着手套也无法掰开,只好又放下等待晾凉再吃,真是心急吃不了热鸡翅!


外面包裹着的油炸外皮很薄,完全不会又硬又厚地影响口感,鸡肉香嫩多汁,腐乳酱料是鲜甜味的,很好吃!

吃完继续前进,和妈妈聊着天很快就走到了晓文三角饼。


前面有几个年轻人都买了挺多,老板也很热情地招呼着大家。我点了一个咸味虾仁鱿鱼,一个甜味高山香芋,3元一个。
不过遗憾的是我和妈妈都觉得不好吃…外皮是很厚一个硬壳子,吃起来感觉也没什么味道…就不推荐了


虽然古城也有茵菲乐,但想着距离晓文三角饼不远,且能citywalk更多地方,于是就选择了师院附近的这家。


离学校近就是随处可见的青春洋溢,大学生们骑着电动车🛵载着同学,来买饮料🥤。

冬瓜青茶➕水晶条,10块一杯,超级好喝超级解渴!!强烈推荐!!不想( ̄~ ̄)咀嚼糯叽叽只想大口喝水的话,不加水晶条也是可以的~


返回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门口摆了好多花,营造欢度国庆的快乐氛围。


从中山公园门口出来,左手边就能看到中闽百汇的户外观光梯。乘坐观光梯到达八楼及十二楼,就可以俯瞰古城,视角非常好。

注意⚠️十二楼是个酒店,如果需要借用大厅窗户拍照的话,记得和前台工作人员说一声哦。


虽然很多人说古城的夜景最美,但我还是偏爱夕阳映照下的傍晚时分的古城。


落日余晖零碎地洒在红瓦片屋顶上,暖橘色更能烘托出古城的古朴。


背长焦来真的不亏,机位真好,俯瞰古城风景太美了。拍了好久都不想下去,直到太阳落山,古城要迎接夜晚的灯火了我们才离去。


👇🏻放一张手机拍的。也不是非得要相机和长焦镜头啦,手机其实也完全也可以的,还更广角,我妈妈就更喜欢手机拍的。当然清晰度肯定还是相机更好一些。



中闽百汇楼下还可以远望文昌门👇🏻


拍完照下来太阳都落尽了,到了晚饭时间。
买杯我和妈妈都爱喝的一点点,补充水分~


晚饭选在阿芳卤面,就在中闽百汇一楼,出门左转就到。

漳州卤面,久负盛名,据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碱水面在沸水锅里汆一下捞出,浇上热腾腾的卤料汤,接下来就是由食客自己选加料的重头戏了,相当于苏州面的浇头、北方面的菜码,吃面那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加料阿姨的一声声推荐和催促下迷失了自我,反应过来时已经加了鱿鱼、海蛎、香肠、大肠、小肠等一大堆了,阿姨还想加肉筋和鸭胗给我,我连忙拒绝。一结账果然,55元,堪称本次漳州行最贵一顿!

旁边的小情侣看到我和妈妈分食一碗面,还告诉我们可以去门口拿小碗,真是好人

加点辣椒和炸蒜的卤面还是很香的,虽然天热口渴有点吃不下太多,但还是尽最大能力吃掉了大半碗!


吃完饭就往酒店走啦,准备休息一下晚上再出来看看古城夜景。


古城门口两边的景色,一幢风格奇特的房子和一个写着漳州古城的木制长廊。


晚上的古城和白天截然不同,游人摩肩接踵,人潮一眼望不到尽头。


白天空无一人的街道晚上都挤满了人。


在延安南路头上那家瑞幸买了杯茅台拿铁,赶赶时髦,迎迎国庆🇨🇳


酒店的天台景色不错,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天晚上的月亮宛若玉盘,明亮澄澈。



拿相机和华为分别拍了月亮🌙
每年都会想要记录一轮圆月,可能是中国人血脉里的关于中秋月团圆节的仪式感吧。



👇🏻从天台上看下去,延安南路人是真的很多。


晚上出门继续逛。



路过片仔癀博物馆,进去看了下。
里面有片仔癀的公司介绍和医药发展历史沿革等内容,向四面八方的来客介绍这个生于漳州长于漳州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上市公司展厅


店长姐姐人也很有趣很真诚,推荐货品的方式让人很舒服。我妈直呼感受到了漳州人民的热情



从片仔癀博物馆出来就沿着北京路继续逛,看到了挺多先前种草的美食,但又感觉不是很饿……所以逛了一圈又从延安南路回返了。


晚上的古城亮起了红黄灯笼🏮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游人前行的路。


第一天行程就结束啦~ 回得早睡得也早,打工人好不容易得来的假期,杜绝“特种兵”旅行行为,主打一个安逸舒适快活

第二天行程从古城东入口开始。
上桥过到马路对面骑共享电车。


漳州的街道很干净整洁,看着舒心。我们来的那天在出租车上就说漳州的街道真干净,司机师傅还很骄傲地跟我们说: 那可不 漳州可是文明城市,还是110发源地,在漳州随便一个地方报警,五分钟内110肯定赶到。
看到市民热爱着自己生活的城市,真好。


骑上漳州市的主力交通工具--共享小电动🛵,出发!


第一站是,柑仔市。
因为妈妈喜欢逛菜市场了解各个城市的饮食习惯和风土民情,所以现在我们的旅行基本都要加入一个游览当地市场的环节。


超级喜欢柑仔市
它不是那种建在统一规划大棚子里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菜市场,而是一个有人间烟火气和漳州本地特色的市集,一个不全是游客、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买东西话家常的市集。


远处高大整齐的新式洋房,与面前这条热闹繁忙、错落有致的市集格格不入,分界明显。是漳州城市特色,也是时代的记忆与痕迹。


肉粽用红线高挂,煮花生也已经放在大簸箕里堆放售卖了。路过店铺肚子里的馋虫都清醒了。


巷子里还有一些看着像西洋样式花纹的老建筑,虽挂着危房勿入的牌子,却也能透过岁月的尘埃瞥见建筑鼎盛时的辉煌。

一条路都飘扬着寺庙的三角旗,但我搜了好久没查到三角旗相关的民俗宗教知识,希望有了解的朋友不吝赐教呀


非常生活场景的一张照片👇🏻很喜欢!


到处可见堆放得满满的老式杂货铺,看起来像个什么都卖的有求必应屋,来光顾的熟客络绎不绝。


不宽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小电动,即便是假期,市民们也很是忙碌。


庙宇、小店招牌、门口坐着小凳闲聊的阿姨们……柑仔市仿佛闹市中偏安一隅的桃花源,保留了最悠闲和质朴的漳州市民生活本色。


街角的付龙庙香火旺盛,承载着一方水土心愿的神仙也保佑着这一方勤恳于生计的人。


不可否认柑仔市是一个市集,可我们不能称他为早市,因为我想吃的原中山公园沙茶面和各家四果汤都还没有开门


还好,有一家豆花粉丝正在营业,就决定早餐是这家了!

老板娘看着很和善,动作麻利,她的小铺子也弄得干干净净的,各种食材码放整齐,让人食欲大开。


点了豆花粉丝➕大肠➕醋肉,满满一碗,十分美味。吃之前还在想,绵软的豆花和筋道的粉丝要怎样结合才会不违和。尝到才发现原来粉丝是煮得很软烂的,和豆花硬度保持一致,甚至可以直接喝!吃完胃里暖暖和和的,充满活力开启接下来的旅程。咸甜豆花什么的不要争了,成年人不做选择,当然是全都要

我还在让相机先吃的时候,一位大哥端着碗走进来,呼噜呼噜炫完一大碗豆花粉丝,在我还没结束拍照的时候又潇洒走出门去。妈妈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有些震惊于这个速度


在柑仔市没有再吃别的了,据说有个炒米粉也很好吃,只好下次再来啦~

我们走到大路上,准备骑电动车🛵前往南山寺。上午还不是特别晒,可以骑,中午下午就建议还是打车吧


因为是citywalk逛吃为主,我就尽量没去选择室内景点,比如漳州博物馆这些,我就都放弃了。不过都到漳州了那著名的寺庙还是得去拜拜,所以就选择去香火旺盛、历史悠久的南山寺啦。


漳州的电动车可以走过江大桥,很便民。
👆🏻在上桥的时候看到一个牌子提示桥上禁止放风筝感觉一定是曾有一些“浪漫”市民干过这种“可爱”的事情才遭到立牌警告,很有意思。

下桥要马上右拐,我们走错了路,又遇上修路封道,只好绕了一圈。在绕路途中看到了片仔癀博物馆里片仔癀大厦图片的实物版


终于在经过一座画满海绵宝宝和小黄人的桥后,我们抵达了南山禅寺。
⚠️注意门口无法停电动车,要在过桥之前停下再走过来。


南山寺这边是个挺大的景区,叫南山文化生态园,有山有水的。
没过桥那边还有南山桥,桥上有南山楼和彩虹飘带桥,看图片夜景挺漂亮。


👇🏻南山寺大门。


游玩第一件事是找水喝
门口小超市买了油柑汁。之前在喜茶喝过一次,但好像忘了具体味道,只记得大概酸酸甜甜的这次再尝感觉有些涩口,短暂涩味过去又有些回甘。


第一个庙宇是城隍庙,香火旺盛,四面走廊挂满了红灯笼🏮



双龙盘踞七层宝塔的屋脊仿佛建筑的冠冕,设计精美,工艺繁复。

这次旅行中拍了好多闽南寺庙的燕尾脊,非常具有闽南特色且精妙绝伦,堪称艺术品。


城隍庙再往前就是南山寺了。


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漳州南山寺原名“报劬崇福禅寺”,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南山寺是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大寺院,亦为全国142座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同样香火旺盛,我觉得在福建应该很难找出香火不旺盛的寺庙吧。即使天气炎热,香客信徒们仍携家带口前来南山寺虔诚地烧香拜佛祈愿。

我在点香时听到旁边一位母亲在教她的儿子怎么点香,孩子好奇得像个十万个为什么,而妈妈一直很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大概在闽南地区,宗教的意义已远超于最原始的教义本身,更在于血脉亲缘及历史文化的代代传承。


在深沉木色的映衬下,红底金箔的纸灯笼显得更加明亮了。



又是一些美丽的屋脊。
学习了闽南建筑相关的知识,垂脊末端高高翘起的是卷草。但我个人觉得像游龙🐉, 相比于北方宫廷建筑端坐飞脊的五脊六兽,闽南地区这次嵌瓷“脊兽”宛若五彩螭龙,栩栩如生,跃然天际。


从南山寺出来大概十一点半了。烈日当空,决定还是打车回去……


从东入口下车进古城,直奔北京路,开启午餐时间🔛


午餐第一家,吃粽子。


我的宝藏音乐剧演员刘令飞先生曾说过: “泉州的烧肉粽,那可太好吃了!”再加上我本人很爱肉粽,所以这次就很期待漳州的肉粽。感觉都是闽南,应该泉州有的漳州大概也会有?


但实际吃到感觉这家可能不是烧肉粽吧…不过也很好吃,馅料非常丰富!买了一个15元的全料肉粽,包含了八料炒米、鲍鱼、干杯、鲜虾、蹄包、黑胡椒猪肉、板栗、蛋黄。

老板是个大叔,超可爱,看到我要拍照还让我先拍一个完整的,再帮我切开两半,又多给了一个小袋子,方便我和妈妈分食


买了粽子赶紧去下一家,飞速赶在店家12点午休前吃上了


面粉枣是漳州传统古早味小吃,也是漳州非遗,由面粉、白糖、花生、芝麻、葱头、植物油做原料,手工炒制成粉,再用开水冲开。有点像北方的油茶,很久前在街市会有老爷爷推着架着长嘴壶的小车叫卖,是小时候的味道。


面粉枣有点烫,天气热我们不太喝得下,于是好心的店主面粉枣西施,还帮我们加了冰块🧊虽然加了冰是凉得快了,但面粉枣的香味也就打了折扣。不过神奇的是,看起来黏黏糊糊一大碗,喝起来完全不腻,反而有点解渴,越喝越有。

藕粉爱好者看到店里有藕粉赶紧点了一份。和杭州那种追求平滑、细腻、绵密的藕粉不同,漳州的藕粉是冲成块状的。像黄冰糖似的块块藕粉加上冰块,微微甜蜜,一口清凉。口感有点像四果冰里的阿达子,果然漳州人酷爱这种糯叽叽的东西。


因为想要去吃小洪四果冰,但要12点才开门,所以先去买了水果。


第一天经过这个水果店的时候我妈就动心了hhh 但当时觉得吃得比较饱,犹豫了一下还是没买。今天必须拿下!

她主要是看上了👇🏻这个油柑。因为没有吃过,好奇宝宝就很想尝尝。


水果都是用姜黄粉和甘草粉拌过的。一直知道南方有辣椒粉水果、酱油青芒这些吃法,但没有尝试过,这次虽然不是非常重口,但也算是尝试了这种咸甜混合口味的水果了。


买了油柑、李子、杨桃和西瓜🍉 西瓜没有拌过。我有点吃不惯…感觉酸的水果更酸了油柑也是超级涩口,嚼不下去就吐掉了。本次尝试新鲜事物以失败告终


带着水果来吃四果汤。
能救命的四果汤,在漳州什么都不想吃只想大碗喝的四果汤!!


十二点整准时到的,店里已经排起长队了,真是生意火爆。柜台里有两个店员,一个盛四果汤一个做冰沙,忙碌到三头六臂也不够用。


配料非常丰富,大玻璃盆盛🈵配料在柜台后面排排放,店员小哥一碗一勺精准控制每种小料的用量。


一份蜂糖一份椰奶,尝一下传统原味之外的其他口味。十一二块的价格,一大碗买来炎炎秋日下的片刻清凉,值!


吃完四果汤就回酒店睡午觉了,大中午的太热了,需要在屋里躲一下

下午的行程从古城一些好看的机位打卡开始。


从修文路 巧可栗栗商店的那个楼梯上到二楼,会收获一些人少但很出片的机位。


我们来的时候,一位男士在给他的簪花女伴各种拍照,很是有爱。顺便一提,古城里看到两三家蟳蜅女簪花化妆拍照的店铺,感兴趣的话可以按需自行了解一下哦


歇山顶和燕尾脊,红砖古厝群就是古城的精神所在。闽南文化的点点滴滴,镌刻在一砖一瓦一檐一脊中,不断发扬流传。


拍完照走到古城东入口,打车前往天添锅边糊,司机师傅看到我们的目的地也说这家好吃,本地人也经常去~ 期待值直接拉满!


到了店里桌椅空空,前面只有一对儿情侣食客,一人点了一碗正准备端到座位上去吃。

店里非常干净整洁,嘴馋认真等饭的我都不禁注意到店内优秀的卫生状况,和很多街边小吃店呈明显对比。


阿姨用夹子夹起我点的大肠 炸肉和笋尖,用剪刀✂️三下五除二就剪成方便入口的小块落入碗中。后厨端来了一大铁盆锅边糊,阿姨又用大勺子舀进我的小碗里。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绝不让馋鬼们久等。加了一小勺辣椒赶紧端到座位上拍照开吃!

必须要说 锅边糊是漳州美食里 除了四果汤以外我最爱的!第一口就让我瞪大眼睛,直夸美味!看似软软乎乎其貌不扬的一碗锅边糊,却是鲜美非常!每种食材都非常入味,吃完感觉身心都被治愈了,甚至想再来一碗


下一站继续,吃吃吃不能停!


古城那家门口长队排得七拐八弯的,水仙大街这家人倒是不多,不过还是等了一小会,因为前面每位食客都买了至少三个,甚至还有八个的

我妈不吃火腿,我就没加,但我看前面都加了火腿,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

鸡蛋+酸菜+番茄酱+芋头丝+胡萝卜丝,刚到手烫得根本拿不住,放凉了尝尝还挺香的。但我觉得真没必要排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去吃


本来是要去吃丽琴豆花粉丝,但临时决定不吃了,毕竟早上柑仔市都吃过了。结果走着走着,看见一家沙茶面,又走不动道了。果然吃货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逃得过东家逃不过西家


沙茶面是闽南地区的特色美食,这家人蛮多的,还都是本地人。本地人严选,味道值得信赖

门口的大锅煮着沙茶酱熬成的汤头,感觉这一大勺浇上,煮鞋底子都能好吃。


加了猪肝、牛肉、鸭肠、猪心管。
鸭肠是老板推荐的,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卷起来浅棕色一长条的,而是发白呈片状的。吃起来脆脆的口感很好,推荐尝试👍🏻
猪肝特别嫩,和沙茶酱绝配!
猪心管有点嚼不动,牙口好的话多嚼嚼应该挺香的。
本来因为没吃到阿琴牛肉,想来这家补上沙茶牛肉的,结果牛肉反而是最平平无奇的。也不是不好吃,只是被其他食材艳压了。


吃完面就要溜达去威镇阁和江滨公园看夜景啦。


坐落于战备大桥桥头左侧的威镇阁,俗称八卦楼。四百多年来,几经损毁重建,已然是一座承载着漳州历史文化发展的地标式建筑。

棒傍晚时分威镇阁前的广场上人不是很多,倒是有小猫🐈溜达来溜达去的,好不自在。


广场左侧有一座下沙齐天宫,我又被精巧的屋脊吸引了。正好庙宇旁边的楼梯可以走到和屋顶差不多高度的位置,得以仔细观赏。


这座庙宇比较新,和威镇阁一起于1999年重现于世,所以屋脊雕塑和装饰的颜色还是十分饱和。


坐镇燕尾脊的游龙张牙舞爪戏火焰宝珠,威风凛凛。工匠用剪黏工艺雕琢制作的龙须鳞片都仿佛迎风飞起,立体生动。

牌头、脊吻部分,还有复杂热闹的人物场景形象。海浪,卷草,花鸟,无不体现闽南建筑工艺人的高超手艺,越欣赏越入迷。下一次去泉州,一定要更加仔细欣赏和学习闽南建筑艺术。


天色渐暗,九龙江日落没看成,我们准备从战备大桥走个来回,欣赏两岸夜景。


和白天去南山寺走的桥一样,还是可以人行、车行、电动车行的多功能 漳州战备大桥。


👇🏻遥望桥上楼阁的南山桥,以及灯火辉煌的南山楼。



👇🏻对岸是音乐放的震天响、市民饭后休闲娱乐的江滨公园。我们从对岸桥底穿过,沿着战备大桥的另一侧回返。


👇🏻这一岸是龙江岁月以及听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价值不菲的江景房。依水而居确实是个很好的地理位置和风景视角,好像无论在哪个城市,江景房河景房海景房都是提高房价的必备噱头。


回到威镇阁。

肉眼见到的打灯版威镇阁其实没有这么玲珑剔透明亮,第一眼看到实物我还大呼其他博主照骗。我妈还调侃我:你自己不也是照骗博主我反驳: 我才不是 咱们主打一个真实!

但奇怪的是 相机它有自己的想法,照出来就是这么亮堂。那行吧,听相机的。



拍个“网红”机位👇🏻
在威镇阁背面的这座桥下面,挺好找的,到了那附近眼一扫就知道是在哪拍的~甚至还会有其他端着相机的朋友为你“指路”,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



👇🏻这张是从桥下爬楼梯到桥上面拍的。拍完就可以沿着桥继续往古城走了。


走路回到古城,还是从东入口进,沿着北京路走到太古桥路。


如此良辰美景夜色,怎么能少了吃呢。
热闹非凡的太古桥路,胃也要征服一下!


好几家网友推荐的“网红小吃”挨在一起,队挺长的,所以我和妈妈决定分着排队。

我去排👇🏻


一人烹饪一人售卖,小小的店就两个人也经营得风生水起。八点关门,七点半前面还有好几个人排队,大家都焦急向前张望,生怕排到自己时没得吃了。

平底煎盘甩料再慢火煎出的面煎粿外皮香脆颗粒分明,切下去都能听到刀口碰撞外皮的声音。馅料有冬瓜、芝麻、花生🥜,但并没有很甜很黏腻,口感是外酥里糯的,很好吃。
咸口甜口各买了一块,个人更喜欢甜口的。


妈妈去排👇🏻


本来是打算放弃这个鸡腿🍗了,因为我和妈妈都不太爱吃肉鸡,而且队是真的很长,从店门口甩尾到另一家店门口。

但秉承着“来都来了”“排一个是排排两个也是排的”的中华优良传统精神文化,还是打算尝一下。

因为我不在现场,所以妈妈拍了照片记录,她形容大概就是蒸熟的鸡腿加辣椒粉,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hhhh 不过吃起来还挺香的,尤其是带皮撒料的部分。妈妈吃了两口,剩下的我都炫了。


最后再喝个漳州本地奶茶🧋萃春疯,排队的时候线上点了,排完队直接过来拿,不用等 美滋滋~

一杯雪绒栀子青,一杯花香白柚白,都是那种奶青的味道,淡淡奶香花香,不是很甜,挺好喝的。


回家吃完喝完又出来买伴手礼,恰好遇到侯喜巡街,我就说怎么走得好好的后面哐哐敲锣

三个侯喜开道,后面还跟着一大串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侯喜是9月28日才刚刚诞生的古城旅游形象人物,从漳州木偶布袋戏经典剧目《大名府》中选取“芝麻官”形象创作的,并取名为“侯喜”(闽南话“好势”的谐音)。

侯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也是中秋国庆期间的古城特别活动,不知道之后非假日去还有没有了。


在楼下又喝了一次漳州果汁,这次不是片仔癀草了,是遍地锦草🌿~ 店主说遍地锦草涨价到40块一斤了,所以果汁也只好跟着涨价了。


晚上快十一点,文庙门口的节日夜市还有一些摊主没有收摊,感叹创业不易。


路过通元庙。
因为实在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介绍👇🏻,在这就不多说了。


回去睡觉啦,美好快乐的旅行第二天结束~

今天八点十五就出门了!早起的鸟儿有闽南早餐吃


早上的古城没什么人,静悄悄地沐浴着晨光。


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有点远,所以走到延安南路尽头的大路上打车过去。


十几分钟,到了我们今天的早餐目的地👇🏻


因为我福建的朋友前段时间很馋扁食,叫我一起去深水埗吃一家味道和她老家很相似的,但我有事没有去成。所以这次来漳州,就安排上了她馋到不行的扁食。

老板娘的灶台上摆着煮扁食的各种材料,几分钟一份皮薄馅实的扁食就端上桌了。


还点了一碗加了扁食和肉圆的面线,这个肉圆好好吃!一定要试一下!


接下来就是糖厂的参观啦~ 是我很期待的一个行程


先走到了糖厂的公司和生产区域。


门锁住了不让进,就在外面拍了张照。



在糖厂 感觉像是走进了《你好李焕英》的电影场景 甚至是走入了那个时代。


到处都与都市打工人常见的钢筋水泥森林不同,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

来到糖厂这区。


来到糖厂社区,居民以老人家居多,但也不乏年轻人和小孩子的面孔。
大概还是早市时间,很多商店和街边小贩都生意兴隆。


👇🏻非常有年代感的老式理发店💈我小时候理发的地方好像都已经不长这样了,电影场景照进现实,新奇的不得了。


走过了门口那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店铺,到了居民活动区。
写着危房的破碎的玻璃门上方,是色彩已经斑驳了的“卡拉OK”的灯牌。


刻着“争第一”的石头奖杯🏆雕塑上面的玻璃灯也坏掉了。明明是很老旧的场景,旁边却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在玩耍。小朋友又跑又跳的,笑声仿佛掀开这片寂静的沉淀岁月一角,吹进丝丝鲜活的风。


闽南地区,即使是上了岁数的老社区也要有神龛,供奉了韦陀菩萨。桌案一尘不染,看得出维护者的虔诚。


一排歪歪斜斜的木头椅子,漫长的岁月能互相陪伴的只有它们自己。



走进公园转转。老爷爷们在凉棚下乘凉聊天,悠闲自在。


我问妈妈说我小时候咱们也住家属院,怎么不像这般光景。妈妈说那时候的家属院也都已经是经过改造改建的了,糖厂这里大概是没有被改造过,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原样。


👇🏻这个宿舍楼妈妈说是以前分房子的那种连排宿舍楼,有这种房子那糖厂社区大概确实是有年头了。



要离开的时候,路边一个提着竹编鸡笼卖鸡的老人一直在往我们这边看。确实,外来者一眼就被识破,可能老人家心里也在想,我这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稀松平常,有什么还要拿着相机拍的


出了糖厂去找电动车前往下一站,路遇一只叫奶糖的小猫,我蹲下给它拍照他竟然朝我走过来了,完全不怕人,毛茸茸的真是可爱。



下一站目的地是菜市路,但图中发现了宝藏的新华东路,感谢高德导的好地方~



新华东路是一条建有石牌坊的市集路,从没见过,又新奇地抓起相机拍了起来。当然,肯定是靠边停没有影响到买菜卖菜的父老乡亲们~


特别喜欢漳州这种有着强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小街,这大概就是citywalk的意义和乐趣所在吧,在旅行中、在下一个拐角处,随时随地发现神奇的有趣的新鲜的事物和风景。


太喜欢新华东路了,甚至比原定目的地菜市路还要喜欢!有空的话一定要来看看!


骑着电动车继续出发。
路口的迎中秋庆国庆的花坛很好看,各色繁茂的三角梅,很有节日氛围。很多路口都有,打车的时候有留意到,这次骑车遇到了就拍一下。


下一站是打铜街的平和椿臼面馆,在吃面之前,当然是先来一碗四果汤开开胃



位于打铜街,就在平和椿臼面馆旁边。算是歪打正着吧,吃完回来才看到这家好像是很多本地人都会来吃的,真是专门找不如赶得巧 和四果汤就是这么有缘

能看到老板的配料台上都是些真材实料,各种谷物都饱满大颗。一碗红糖四果汤,只要七块钱,料还特别足。加碎冰🧊吃完真是快乐起飞!



带着四果汤来到👇🏻


店里只有我们一桌客人,我算是发现了,除了古城里面的店,其他所有想去吃的店基本都不用排队! 古城人真的太多了


点了一碗招牌椿臼面,清汤上面浮着豆芽、豆干以及韭菜点缀颜色,面条都安放于碗底,清淡却不寡淡。老板娘和我们说这面条是手工捶打的,要捶打两个小时,所以特别筋道。

又加了肉圆,和阿南扁食弹牙的牛肉圆不同,这家是更加细腻的鱼肉圆。


下一站还是吃👇🏻


生意超好的生烫店,外卖订单小条一个接一个,店内也是坐满。早就对生烫美味有所耳闻,今日终于得见。

琳琅满目的冰柜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这个放满绝对不是虚指,是真的用一个个小格子填满了一个大冰柜。

选择困难症犯了,又不太知道那些生肉内脏的具体都是什么,所以当了一次学人精,偷听前面一对儿本地情侣和一位保安大哥的点餐。


最后选了猪腰、猪心、鸭心、苦瓜、鱼皮,一大碗才十五元。再次感叹一下,漳州物价喜人

阿姨拿着大笊篱将我选的食材放进沸腾大锅汆水烫熟,一上一下几次,食材变色就捞出,以保留最鲜嫩的肉质。

刚一端上来随着热气扑来的还有点腥气,但汤很鲜,各种食材也确实很嫩。蘸上店家提供的蘸料,腥气就消散了。

但有一说一 这家店卫生环境真的堪忧 我拦得住我妈的眼睛拦不住她的心,所以没吃几口我们就匆匆撤了


接下来是回古城继续吃吃吃。
四果汤cd(冷却时间)结束,又可以补充四果汤了本次旅行第四家四果汤👇🏻


在中央公园旁边的可来屋,中午时间人还不是很多。


人类不可以没有四果汤!只有在炎热夏季里尝过一次,你才会懂这由绿豆、薏米、莲子、阿达子、石花条、银耳、仙草、西瓜、菠萝、蜜水、碎冰等等食材组成的一小碗糖水的真正含金量。



漳州的市花是水仙,古城里随处可见水仙元素,比如挂在树上的水仙灯,以及修文路上夜间的水仙投影。


古城里还有一些没吃到的小吃,趁还有时间,查漏补缺继续吃!


三角粿三块钱一小份,共四个。
三角粿是米浆和芋头制成的三角形状糕点,排列得整整齐齐下锅炸至表皮金黄,再刷上甜酸辣酱,一口一个。



回酒店的路上经过木偶艺术馆,但因为是周一所以不营业。
漳州古城其实有很多人文景点可以参观,但这次主打一个吃,行程时间有限就只好舍弃了很多人文景点。




因为野路甜品铺离酒店就只有步行一分钟的距离,所以还是决定来打卡一下。

店里装修的很文艺,很多年轻小女孩来店里拍照。

焦糖糯米蛋糕🍰是招牌,第一次吃到糯米蛋糕,口感比寻常蛋糕多了些韧劲,喜欢



吃到这算是午餐结束。因为高铁是晚上六点的,所以还可以午休一下再出来逛吃。


下午第一站是酒店对面的文庙。
三点才开门哦,注意时间。我们就是走到门口正好开门,差点以为又要参观不成了。


位于修文西路的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去看看昨天没吃上的老郑烧烤(晚上七点多串就都卖完了)今天能不能吃上,所以又沿着熟悉的延安南路出发了。

三点半到的,正在店里串串的阿姨们告知,门是开了,但还得等四十分钟还能吃上旁边的商厝楼甜汤也还没开门(下午四点开始营业),想着也不能傻等着吧,总得吃点啥,所以就改变了策略,准备带着卤味去吃炒粿条了~


在漳州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卖卤味的店铺,卤味的制作也算是漳州餐饮人代代相传的传统手艺了。根据非遗项目名录介绍,郑水根是1981年开设专门经营卤味生意的店铺,正式成为漳州卤味制作技艺的第23代传人。

怕买太多吃不完,所以只买了两段猪尾巴和几个蒜味鸡爪。确实和四川的卤味有区别,颜色更偏红,卤水味更轻。





非饭点,兴旺蚵煎也人来人往的,其中不乏本地食客。炖罐和炒粿条,安排上啦

炖罐有好多种,奶奶一一介绍给我供我挑选。最后选了莲子猪肚汤,汤头清澈猪肚爽脆,非常鲜美,喝到见底!

炒粿条特别有镬气,眼看着后厨的师傅拿着口大锅加料猛火爆炒,从厨房到餐桌不过须臾。一勺花生酱简直点睛之笔,香上加香。

粿条和河粉制作方法类似,都是由米浆制成,但因为粿条制作所添加的薯粉淀粉量更少,所以比河粉更厚实平滑。

我妈还和以往吃干炒河的时候一样,习惯性叫我最盘底的那点别吃了,油太多。结果吃到最后一看,盘子都没有油光,一点也不像干炒河留下一汪油。


出来还遇上木偶快闪表演,也算是弥补了没有参观到木偶艺术馆的遗憾。



古城最后一餐,又双叒叕是四果汤哈哈哈哈。我真的太爱了,正好回来的时候看到老磨坊开门了,店里全坐满,我和妈妈只好端着一碗站着门边喝

不过老磨盘的四果汤是我喝了五家觉得最不好喝的,有股子糖精味。不推荐



喝完回酒店拿行李去高铁站🚅
本次漳州城市逛吃旅行的全部行程到这里就结束啦🎉

每一趟旅行,每一种美食,每一次新体验,都让我越来越明白什么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而言,不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是行万里路也需要读万卷书。走过的地方越多,见的、尝的东西越多,我越会觉得自己的文字语言和镜头语言趋于匮乏和平淡,亟待提升。于是这次漳州旅行过后,我边整理照片、编辑游记,边打开了种草很久却因忙碌、懒惰等各种原因而尚未看过的美食书籍和纪录片,开始了漫长且持续的学习和修炼。

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听到学无止境的时候感觉简直晴天霹雳,怎么学习这么不快乐的事,还没有尽头呢。长大了才明白,人是需要学习的,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的,为了生计还是为了兴趣,学习都是一件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路途中需要持之以恒的好事。

可能一直以来关注我的蜂蜂们可以看到我的变化,毕竟几千天的马蜂窝生涯,十几万字、几千张照片,不能白白产出。但我想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我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这篇漳州游记就写到这啦,虽然过程一度焦躁,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却偏想赶紧写完游记,手忙脚乱的,但好歹也是完整交卷了。
非常感谢看到这里,也感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下一次旅行,我们再会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