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意外和幸运的
在这个被时间遗忘的隐世秘境
没有几个游客的千年古寨
沉溺了几天……
来的当天这里就申遗成功
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不知道这对它来说意味着什么
会不会打破它的宁静和淳朴
非常庆幸在没有太多人知道的时候
来过……
…………………………………………………
照旧啰嗦一段前提概要,可以直接跳过。年假是不由我的意志被公司强制安排上日程的,所以没有留给我太多考虑的时间,商量旅行目的地的时候,和Monkey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在被他否定了贵州和广西之后,勉勉强强确定了较近的云南,大理这个感觉人人都去过的地方虽然兴趣不大,但正好让我试验一下上一篇提到的“无脑”式旅行,一周的时间,还得去一个地方才不亏,丽江和西双版纳都去过了,Monkey再次否定了我提议的腾冲芒市和瑞丽,最后他锁定了普洱的景迈山,然后莫名的对这个我们都才知道的地方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虽然中间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赶路,最后还是定下了这里,因为他答应他来制定整个行程我就不用操心了
,我因此妥协。除了赶路那天,他给普洱整整安排了四天,结果临时飞机取消(那边航班少,而且不是每天都有),导致少了一天,他非常烦恼,最后我建议,你既然那么重视景迈山,干脆可以直接砍掉那柯里和太阳河森林公园,你想看小熊猫,咱们四川的不香么?于是原计划三天的景迈山不变,得以成行
!
▲照旧来张开销图(最大的开销是行,占了一大半)
这次旅行本来只打算做视频,不打算写图文游记的,大理这个被无数人写过的地方更是没啥兴趣 ,但是景迈山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所以必须记录下来,国庆大假从来不出去凑热闹,正好趁热打铁在家写游记,这应该是我写游记最快的一次了,回来半个月搞定,之前都起码拖一年。(突发奇想,那以后干脆都9月出行,然后国庆节写游记,岂不是完美哈哈哈哈)
整个行程如下,这篇游记只写后四天。
Day1:成都 ——大理挖色
Day2:挖色—— 双廊古镇—— 喜洲古镇
Day3:喜洲古镇—— 大理古城(海舌公园看日出)
Day4:大理生态廊道悠闲骑行一日游(龙龛码头——才村码头)
Day5:大理 —— 普洱 ——景迈山(全天赶路)
Day6:芒洪寨——芒景上下寨——翁基寨——糯干寨
Day7:糯干寨——翁洼寨——翁基寨
Day8:景迈山—— 中途打卡时光隧道、大榕树——成都
关于交通:
澜沧景迈机场(虽然最近,但是航班很少,基本不能直达)
普洱思茅机场(车程约四个小时)
西双版纳嘎洒机场(车程约三个小时)
按道理来说在西双版纳中转最合理,我们早就去过版纳了,加上原计划还要去那柯里和太阳河森林公园,因为航班临时取消才砍掉的,所以如果没去过版纳的朋友,这两个点一起玩就非常合理。
关于自驾:
公共交通有,但是很不方便,中转好几趟不说,寨子和寨子之间也不可能全靠步行,所以建议尽量自驾(不过据说申遗成功后就不一定能自驾了)。我们这次旅行出来大理和普洱都是租车,第一次发现原来租车这么便宜(价格见开销图),只要不选高档车,每天就几十块,而且怎么说呢,惠民镇里古寨约30公里全是碎石路(见后面照片),我们当时想的是,还好是租的车哦,自己的车怕是开着要心痛死。在此佩服一下天天在这条路上开公交的师傅。
关于住宿:
这里总体条件虽然一般,但是价格却并不便宜,有些甚至挺贵的,比如几家能直接看到云海的。我后面了解到很多客栈其实都没有挂网上,全靠口口相传或者到了再问。
大多数人都选择住在更商业化的景迈大寨或者翁基古寨,但是Monkey说糯干古寨是最原始的一个寨子,就要体验住在这里,这次全听他的,网上能查到的住宿好像就那两家,也没得选,就选了阿爸阿妈,不过他们家是三顿包吃,这点我还是挺满意的,寨子里吃饭的地方不多麻烦又不便宜,正好省事了。因为第一晚很晚才到很早就走,所以我另外选了一家芒洪寨相对最便宜的将就一晚。
📸关于拍摄:
一定要带单反!一定要带长焦镜头!一定要带三脚架!
自从放弃单反改用手机后,去了这么多地方,头一次深深的觉得手机不够用,景迈山太需要好的长焦了。总之回来看看自己拍的,再看看人家拍的,气呼呼。
景迈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
我们去之前对这里一无所知,除了当年去电影院看过《一点就到家》。但是对于这种没太多人知道的小众景点,我莫名就有好感。当然这次也打卡了好多电影里面的取景地,比如电影里的寨子、市集、大榕树,详情见后面图文。
17号10点从大理出发,坐高铁在昆明中转到普洱,16点半普洱,足足坐了6个小时高铁,在普洱高铁站取到租好的车,到市区吃了晚饭出发,因为有一段是碎石路,最后22点半才到客栈,为了来看这一眼,我们整整赶了12个小时的路,最巧合的是,当天传来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消息(之前我们根本还不知道它在申遗这件事),就突然觉得跟它好有缘分,我们一来就申遗成功,算不算我们彼此的一种幸运呢。
▲一出高铁站,普洱的天空就给了我惊喜。因为来之前查看天气预报,去的那几天都是雨,来了才知道原来是太阳雨啊。
▲本来想国庆节把视频也剪出来,结果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勉勉强强把游记写出来就已经最后一天了,所以后面先放几段原视频感受一下。
▲因为知道进山的路很不好走,特地租了辆SUV,一出高铁站,就提到了车,完全无缝衔接!但牌照是重庆的,对接的师傅也是重庆人,家乡话沟通就是舒服,也算是他乡遇老乡了。
▲租车平台很多,经过对比,哪家便宜租哪家,大理那边是在携程租的,普洱这边是在去哪儿,据说租车的坑也很多,旅游群很多达人推荐神州和一嗨,据说要靠谱些,但是价格实在有点贵啊,比这个价贵一半的样子,Monkey研究了半天说,管它的试试便宜的,而且全程没加保险,还好两段行程平安无事,也算是幸运了。当然,并不推荐我们这种做法哈,买个保险肯定还是要放心很多的。
▲下午4点半到普洱,交接好租车差不多5点,我在高铁上就搜好了这家普洱大众点评第一名的小店,直接导航去吃晚饭,也算是打卡普洱市区了,没有白来一趟。
很不起眼的一家开在深巷子里的店,特别大排档的感觉,看得出来生意相当好,我们还好去得早,陆陆续续有很多本地人来吃,还不断有外卖小哥来取餐。
▲一大坛子的醋,加着冰当饮料喝,这种吃法我们是第一次见,很有新鲜感,价格也不贵。
▲特别提醒,桌上的辣椒千万千万别多加,我看着像糊辣壳,以为不辣,结果可把我辣死了,整整喝了三碗醋!
▲吃饭耽搁了一个小时,赶紧出发。导航显示大概要晚上9点半才能到。
▲虽然时不时在下雨,但是天气还是相当的好,不愧是热带地区的天空啊,就是好看,路边警示牌提醒野象出没,顿时有点在边境的感觉了。
▲边境检查,最近不敢去东南亚,也只能在边境线附近城市感受一下异域风情。去和回都要检查,好好配合完全没问题。当时导航了一下,距离泰国清莱直线距离也就200多公里了。
▲驶出高速后,随着夜幕降临,路况明显越来越差,弯道太多,还时不时有大货车在前面,又不敢轻易超车,那开得是一个相当难受啊!!!
左边那张是当时的截图,右边这张是从惠民镇开始的碎石路段长度。碎石路况照片去的路上太黑没拍到,我放后面最后一天回程里了,可以拉到最后看。
▲当时跟旅行群友的聊天截图,我正在难受得想吐,抱怨为什么好端端要来受这个罪,不如在家抱狗子的时候,群友发来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消息,我们之前完全不知道原来它一直在申遗,Monkey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猛夸自己选地方多有眼光。
总结就是:去的过程有多辛苦,惊喜就有多大!不过也因为是走夜路的原因,因为回程的时候就没这么痛苦了,所以建议千万千万别走夜路!!!
▲从惠民镇开出来不远,我就发现两边的都是参天大树,夜里看上去就像群魔乱舞,相当有感觉,可惜手机拍不下来,加上晕得想吐,当时我就想着回程的时候一定要在这里好好拍拍,果然后面一搜,这段路被誉为“时光隧道”,是必打卡点,照片放在最后一天。
话说,这段夜路,除了晕和难受,当时还有点害怕的,毕竟离缅北很近啊。
▲第一晚因为住的时间很短,所以就选的当时能搜到的,有卫生间和含双早里面最便宜的一家客栈,也要167,有点想不明白,越是交通不便条件越差的地方,消费反而更贵。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这里大多数客栈的卫生状态和条件都相当一般,这家的房间已经算挺大的了,因为不在翁基和糯干这些热门寨子,所以价格相对便宜,虽然到的时候已经快晚上11点了,我还是决定洗个头,因为担心糯干的条件更差,后面来看是明智的。
景迈山以普洱茶盛名,共有14个传统村落,分属景迈村、芒景村两个行政村,景迈村有景迈大寨、糯岗、班改、勐本、芒埂、老酒房、南座、笼蚌共8个传统村落,芒景村有翁基、翁洼、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那乃共5个传统村落,组成了占地面积2.8万亩的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各村的茶鲜叶都以“景迈山普洱茶”的名义对外销售。
2023年9月17日(也就是我们去的那天),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村寨共有九个,其中景迈村有四个,芒景村有五个;
申遗的9个核心村寨分别是:
景迈村的芒埂、勐本、景迈大寨、糯岗老寨,这4个都是傣族村寨;
芒景村的翁基古寨、翁洼古寨、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大寨,这5个都是布朗族村寨。
▲客栈老板都是当地居民,慈祥的阿婆用原生态的柴火给我们准备了简单的早饭,已经没什么要求了,能吃饱就行。今晚入住的客栈是包吃的,所以我们打算早上吃饱,然后就等晚饭了。
▲当地产的小米香蕉,阿婆热情的喊我们随便吃。
▲吃完早饭就退房出发,开始了今天的行程。芒洪寨出发,先去最近的芒景上寨和芒景下寨,寨子和寨子之间并不远,一路上都有导视牌和路标,就算错过了什么,反正自驾,倒回去也不是事儿。
▲放大这张图,是因为我们花了半天时间,去了上面大多数景点,好几个地方都很出片,右边橙色的是古茶林徒步路线,大概要走一个多小时,不过,虽然有图,因为没法导航,有些也并不是很好找,总之就开口问吧。个人觉得,如果时间不是太多,只用逛三个寨:糯干、翁基、芒景,其他的商业化较重我们直接放弃。这三个寨子一天可以走马观花逛完,两天可以慢慢悠悠逛完。如果时间更多,再去其他寨子吧。
▲早上薄薄的云海,我已经觉得很美了,旁边有个说四川话的老乡告诉我们,他来这里已经十几年了,天天看,都没感觉了,哈哈哈哈。11月到次年3月是看云海的最佳时间段,我们来得就不是时候。
▲📍八角塔。
位于芒景村芒洪大寨入口的台地上,曾是芒洪佛寺旧址,现仅存一座八角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文物建筑。
▲📍蜂王树
位于芒景上寨东北侧约1公里处,树种为榕树,高约50米,其独特处在于枝干上筑有约70个蜂巢。芒景村布朗族将其视为神树予以祭祀和保护,每逢重大节日会在树下举行“招蜂”仪式,常年禁止族人靠近该树或采割树上的野蜂蜜。昆虫为古茶树和森林传授花粉,是古茶林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蜂王树体现了哎冷山古茶林的生物多样性与布朗族的自然崇拜。
▲逛了没多久,让我觉得超爽的是,每个景点都没有人啊啊啊!!!就像整个山头被我们承包了(等以后我视频剪好再看会更直观),寨子里还稀稀拉拉有几个游客,这些稍微远一点的景点,就只有我们一辆车,两个人,真的爽翻天!跟前几天在大理的感觉简直天壤地别,大理有些想拍照的点,就算等半天都一直有人,好烦。
▲📍寨心
祖先建寨之初,先设立每个村子的寨心,景迈山人认为每个寨子都有守护神,而寨神的居所就在寨心。为了得到寨神的庇佑,民居都围绕寨心布局。
▲📍公主榕
位于芒景上下寨交界处,也算是寨门。传说是七公主死后长出且形似她的头发,该遗迹与传说是景迈山布朗族与傣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美好见证。榕树是气生根,根可以从上往土里长,人为把垂下的细小根须分开,根须随岁月变粗大,便形成了跨越道路的奇观。景迈山巨大的榕树很多,这棵一分为二的最特别,很多人打卡这个点,拍照真的好看。
▲随处可见身穿民族服饰的当地居民。
▲在景迈山,先有茶树,后有居民。既然来了,必须要去看看古茶林啊。古茶林比较著名的有:大平掌古茶林(又称景迈山古茶林)、哎冷山古茶林(又称芒景山古茶林),我们去的哎冷山古茶林。后面我们也路过大平掌古茶林,但因为已经去过这里了,时间不够就放弃了。(右图是茶魂树)
▲山路不是特别好走,还要上下爬坡【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几乎没人,也没有导航,只能看路标,切记带上驱蚊液(还好带了),真的好多蚊子,而且还有很多蜘蛛网
,我后面问客栈老板娘,那么多蜘蛛网,是不是人迹罕至的缘故,她说是因为蜘蛛网打掉后,蜘蛛很快就又织好了
。
▲古茶树,第一次知道茶树原来是要开花的,还挺好看。
▲📍哎冷山茶魂台
(以下这段复制指示牌)哎冷山茶魂台遗址,位于哎冷山顶,是当地布朗人民祭拜茶魂的神圣之地。古代祭拜茶魂的地方位于巴朗部落聚居地的东北面,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森林下是成片成林的古茶树,古茶树间的空地上则搭起茶魂台。每逢祭祀,人们把所有的贡品都摆放到上面,大佛务和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站在贡台的中央,人们在贡台前跪下,点燃手中的蜂蜡,双手合+在大佛爷的诵经声中,人们三呼茶魂,声震山野,对赋予他们生存和希望的古老茶山顶礼膜拜。这是布朗族人对大自然的崇敬,这是布朗族人对古老茶山的感激,这是布朗族人对先祖们的怀念,这是布朗族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体现。
▲这个地方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我可太喜欢了,透露出三分原始、三分自然和四份神秘。特别是四周寂静没人,只有虫鸣和踩上树叶的沙沙声,这里必须放一段当时手机拍摄的无剪辑原视频感受一下。
▲徒步过程【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这段当时觉得挺累,过后却觉得最有意思。后面遇到一些旅客,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徒步路线,真替他们惋惜。
▲这里是七公主坟,但是我没看到坟在哪里。只是又发现一棵好看的大榕树。
▲📍徒步下山,就到了茶祖庙,茶祖庙中供奉的茶祖是山中布朗人的祖先帕哎冷,布朗人当年最早发现了此处的野生茶树,并且遵循先祖的嘱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茶园”。
▲茶祖帕哎冷和七公主的传说。
▲这时又开始下雨,还躲了一会,明晃晃的太阳雨。
▲右上角的花叫无心花,没有花蕊,右下角的不知道是不是木瓜?
▲喜欢色彩艳丽的花花,感受到热带地区的火热!
▲📍翁基寨。
(以下这段复制的指示牌)属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枯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主要民族为布朗族。该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构成,也是被列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的9个传统村落之一。
翁基寨位于哎冷山(又称芒景山)山脉北端,依山势而建,被古茶林包围,海拔1350米左右,处于雾线之上。据村民口述,景迈山5个布朗族村寨与哎冷山的布局形如大象,翁基选址于大象头部。“翁基”在布朗语中是“看卦”的意思,传说布朗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时,就在此地看卦选址立寨。
村寨完整保存着景迈山布朗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建筑围绕寨心沿等高线错落布局。翁基设有寨门,过去仅允许在寨门内建设房屋。翁基佛寺建于村北端台地上,是举行宗教活动与重大节庆的场所,重修于2009年。村中建筑均为干栏式传统民居,传统要求民居入口朝向寨心,建筑屋脊与哎冷山平行。其中49栋于栏式传统民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建筑。村界、寺旁分布着多棵大树,被村民奉为护寨神树,树种包括柏树、菩提树与榕树等。寨心、寨门、佛寺、传统民居与神树等均为翁基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多,在老寨北侧、南侧建设发展有新寨。
▲家家户户屋檐上都有象征茶树“一芽两叶”的图腾。
▲翁基古寺,终于看到有人了。难得一个地方有这么多人,原来是在拍摄纪录片,来的这两天,已经看到三波拍纪录片的了,看来是要大力宣传的节奏啊,再次庆幸在没有太多人知道的时候来过。此时人太多我们决定先去逛寨子,最后再来逛这里。
▲📍翁基寨寨心
▲一步一景
▲随处可见的大豆荚。
▲到处都是石斛。
▲当然少不了家家户户的茶叶架子和茶叶制品。
▲途径传说中法国人开的sifi villa民宿,只有两间房,2.3千一晚的价格还基本订不到。我等只能默默看两眼。
▲📍翁基古寺,最后回来打卡这个点,此时果然已经没有人了。【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
翁基古寺为翁基古寨布朗族人传承佛教文化和赕佛的圣地,也是翁基民族历史的传承载体。其由佛殿、藏经阁、僧房组成,造型玲珑,外观质朴而庄严,其中佛寺面积 187 平方米。翁基古寺建在用块石垒砌的地基之上,正殿前神兽阔立,鸟瓦朱墙,角楼高耸,历经风雨雄伟庄严依旧。翁基古寺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有很多僧侣居住于此,却依然是村民们祭祀、节日时举行联欢活动和调解纠纷等事务的重要场所。登上翁基古寺旁的观景合直上藏经阁,便可俯视整个翁基古寨。立于阁上,微风徐来,这似立于云海之上的布朗族古寨更显得古老庄严。
▲翁基古寺旁边的三棵大榕树,每一棵都很壮观、形态各异。手机完全拍不出感觉。
▲📍慢慢悠悠逛完翁基寨,出发去糯干,这时候天也快黑了,两个寨子间隔不到9公里,但是因为又是石子路,开车还是要25分钟的样子。
▲傣语中“糯”为水潭,“岗”为马鹿,意思是马鹿喝水的地方,糯岗古寨曾经有成群的野鹿经常来饮水,因此而得名。指示牌叫糯岗,旁边的石头上又写的糯干,搞不懂为什么不统一一下叫法。
(以下这段复制路牌)隶属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枯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主要民族为傣族。该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文物构成,也是被列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的9个传统村落之一。
糯岗老察坐落于糯岗山东侧,嵌于山间盆地,被古茶林包围。海拔1450米左右,处于雾线之上。据考古调查和村民口述,糯岗老察曾经历整体搬迁,在现址东侧还留存有百余年前的老寨村落遗址。村寨完整保存着景迈山傣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寨心为中心,呈向心式布局发展。糯岗佛寺位于村落北面高台上,是村民举行宗教活动与重大节庆的场所。该寺的佛殿大约建于清晚期至民国初年,与村内保留的79座干栏式传统民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建筑。村西侧有溪流水塘,东侧有糯岗河绕村而过,体现了债族村落选址对水源的重视,“糯岗”在傣语中即有“金子掉入水塘”之意。寨心、佛寺、传统民居与水源等均为糯岗老察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载体。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多,地方政府为保护糯岗老察,在老寨西侧规划建设了糯岗新寨,并发展成为新的自然村。
▲糯干古寨是最原始古朴的一个村寨,不能开车进去,车辆都停在外面停车场,石板路很不好拖行李箱,我先找到客栈,然后老板小黑哥开着小三轮帮我们把行李箱拖进去。
▲整个糯干古寨好像就两三家客栈,当时Monkey选它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好贵,但是看到包饭就忍了,哈哈哈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还有包吃的客栈,就它了,这里没几家餐馆还贵,这样我们就不用操心每天吃什么了,省事!
后面问了老板娘,她说以前也是不包饭的,看到客人们只能吃方便面好可怜的样子,就有了这个主意,也算是双赢吧。
▲今天就我们两个客人,老板娘让我们上楼自己选房间,还好已经有心理建设了,条件跟想象的差不多,全木质结构,连卫生间都是,不知道久了会不会腐朽,就算有小动物也不要大惊小怪
,房间都很小,大概就十个平方出头的样子,上面这间看上去大点,但是躺不下我们28寸的行李箱,只好选了下面那间。
▲放好行李,老板娘就热情招呼我们喝茶,我看天色还没全黑,赶紧跑到附近高处,迫不及待的俯瞰了一眼寨子全景,拍到一张还算有点夕阳的照片。
▲第一顿的晚饭,比我想象的丰盛,这个野菜叫刺五茄,很对我胃口。就我俩加老板娘3个人吃,老板负责炒菜,说炒完就不想吃了。吃到一半,又来了一个临时入住的小伙子,他说自己本来住惠民镇的,因为赶掉了班车,只能住一晚了,所以说如果不是自驾,公共交通有太多不方便和不确定性。
▲吃晚饭又是喝茶,随时喝茶的节奏。老板娘打开电视直接就是《一点就到家》,她说自己都不知道看来多少遍,每一遍都觉得好看,哈哈哈哈
。小伙子没看过,看得津津有味。
老板娘说当初来拍电影的时候,这些主演天天都能看见,这里没人追星也都不认识他们。我说我们想去打卡这棵大榕树,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它并不在附近,而是在惠民镇,而且并不像电影里那样两棵树是相连的,中间的树干其实是特效。
▲天黑了,虽然没有什么夜景,我们也准备出去转转。
▲糯干古寨很小,也最原始,就寨心周围有几家店子,游客少,留下过夜的就更少(可能客栈不多也是原因之一)。
▲就这么突然的看到一家经营傣族服装的小店,好几个当地人在挑衣服,都说着听不懂的当地语言。我问老板可以租衣服么,老板说以前本来就做本地人生意,后面就渐渐有游客想租衣服,于是开辟了这个业务,我本来是不打算拍人像的,故意没带好看的衣服,这一下子就被勾起了的兴趣啊啊啊,纠结了五分钟,决定既然来都来了,也体会一下吧。69租一天,一套衣服+简单头饰。
▲对于傣族服饰,我是完全搭配无能,随便试了几套都感觉一般,最后看中一块蓝色料子,老板娘说可以让她老公当晚给我现做,明天去取。不得不羡慕一下寨子里的女人,老公会做饭,还会做衣服,甚至全部会做茶!
▲区别于前几天大理夜晚的喧嚣和五光十色,古寨的夜是非常寂静的,因为没有太多光源,满天繁星特别璀璨,可惜我们手机拍不下来。
▲一大早,我们就迫不及待来到观景平台,刚好看到第一缕晨光。【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早上整个寨子炊烟袅袅,整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古寨尽收眼底。
▲纵观整个布局,选择背山面水、坡度较缓、用地条件较好的地点建设村寨,在高地建佛寺,在中心设寨心,建筑围绕寨心布局。
▲“一点就到家”同款取景地,客栈老板娘说中间那条路也是特效。
▲没有长焦的悲哀
▲夜里时不时的雨,打落一地茶花。
▲茶花晒干,也能泡茶。
▲随处可见炒茶的小哥。【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回到客栈吃早饭,居然是自助餐,哈哈哈哈,原始和现代相融,老板娘是见过世面的!她说主要客人吃早饭的时间不固定,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温。
▲这个腊肉好好吃,我一个早上不吃肉的人都吃了好几片。
▲吃完早饭,我按约定来穿昨天预定的衣服了,老板真的给做好了。最后听老板娘建议放弃了原定的白色上衣配了一整套蓝色,后面拍照的时候才感觉饱和度有点太高了。配饰很少,头饰就几种,耳环就这一幅,我建议老板以后可以把化妆发型都全包,这样像我这种不会化妆的就省事了,还能收费高点,她说也想过请个人负责化妆造型,但是客流量不多,还有淡旺季,又觉得划不来,我说你可以自己学嘛,她羞涩的笑笑说很难啊。
▲穿戴好,必须自拍几张纪念啊,不会化妆就只能开美颜了,见谅见谅。
▲一出来就遇到几个游客,说我很像当地姑娘,要跟我合影。【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
▲别问我为什么都是自拍,谁叫Monkey拍人像无能啊。
▲“一点就到家”同款取景地。这个地方我是回来为了写游记翻看电影才发现的,属于无意中打卡了同款。
▲显示的天天下雨,结果每天都是太阳雨,佛寺前面这个大平台,也能俯瞰寨子,配上背景的蓝天白云,简直太给力啦。
▲因为扎了丸子头没办法戴帽子遮太阳,我问服装店老板娘有木有油纸伞之类的,她还真的去隔壁给我借了一把!正好当道具了哈哈哈哈。
▲回来翻照片才发现,身后有个无人机,还这么近,细思极恐啊有木有。
▲最高处的观景平台,我们又来了,因为早上没有蓝天白云,现在有了,必须来补一个呀,谁让我们时间多呢!
▲穿着这一身站在这里俯瞰整个寨子,有一种“这里全都是我的”的感觉,哈哈哈哈!
▲发现同款油纸伞
▲【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据说为了申遗,这里对与传统民居不协调的搭建物进行过改造,为了保护古寨的原始风貌,当地有不能再建新式房屋的规定,所以糯干古寨是保留非常完整的传统傣族建筑。我们住的客栈二楼平台就破了个大洞,老板娘说这都不能自己修,必须上报,然后有关部门派人来修。
▲玩够了,回家吃午饭的感觉有木有。包吃包住的感觉真不错,今天中午就我们两个客人,都有5个菜,比预期的饭菜好(我们的预期值是有多低)。
▲吃完午饭,喝茶消个食儿歇一歇。我也装模作样的摆拍两张,有木有一点像当地老板娘,哎呀幻想一下,要是真的能在这样的地方有家客栈,天天看看风景喝喝茶,还真是美滋滋。【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
老板娘她说自己没去过附近的城市,也不想去,以前去外面打工的人都回来了,这里悠悠闲闲的生活她很满足,偶尔跟客人聊聊天,我们说现在申遗成功宣传多了,以后来的人会更多,她却说也并不想有太多人来,连马上的国庆节,其他客栈都涨价了,她都没涨,说改价麻烦。(我们当时打开APP看了下,已经全部预定完了,还真的没涨价)
▲糯干古寨的寨心。
▲招牌打卡照来一张哈哈哈。
▲一天就这样慢慢悠悠的边逛边拍照拍视频,就到了下午3点过,小小的糯干古寨我们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回去问问老板娘,还有哪里可以去看看,她推荐去翁哇看日落,于是我们立马出发(自驾的好处)。
▲前往翁哇寨路上的一棵大榕树,下面是简陋的寨门。
▲翁哇寨更没什么人,更小了,也没啥逛的,我们就随便走了几步,高处的视野的确不错,此时快5点,离日落时间还有早,眼看这种天气感觉也看不到日落了,于是我们打算往回走,昨天下午一直在下雨,翁基寨逛得有点匆忙,干脆现在就再去翁基,顺便找个地方边喝茶边等。
▲翁基就在翁哇和糯干的途中,翁基古寺就在高处的路边,停车位的附近。昨天来的时候在下雨,于是再次停车打卡。所以我说两天时间真的够反复逛了。
▲有光线的加持,画面更美了。
▲正随便站着,Monkey在背后喊,别动,丁达尔丁达尔,于是就有了这张。
▲这里表扬一下Monkey,因为对景迈山浓厚的兴趣,他事先看了大量小红书攻略,于是无意间就看到这个取景点,上图是正常视线距离,后面两张是五倍长焦,我的小米长焦基本是废的,他的华为mate30也够呛,我走了好多遍,他用五倍长焦连拍了几百张,就选出来这两张,不过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进步了。在此不得不说,如果你想拍好景迈山,真的要带长焦单反来!
▲“一点就到家”同款小集市。真的没有人啊没有人!
▲看到彩虹啦,虽然只有一小截,还是觉得好惊喜。
▲前一天踩点的一家有一个景观平台的客栈。来之前就听说了,这里家家都能免费喝茶,对此我其实抱着怀疑和提防的心理,总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不好意思干坐着等,就喊老板泡壶茶收点茶钱,结果人家真的现给我们泡了一壶,而且真的不收钱,也不会推销茶叶,真心好淳朴。
期间有游客上门打听有有没有住宿,我们才知道,这里很多客栈是没有挂上网的,比如他们家,都是游客直接来问或者口口相传,因为他们不会上网。怪不得我们之前找住宿的时候觉得客栈不多。
▲就这样边喝茶边等了1个多小时,到了晚上7点,因为天气原因,并没有等到绚丽的晚霞,但也算是圆满了。
▲最后一晚的晚饭好丰盛,因为今天来了三个新客人,人越多菜越多,老板娘说客满的时候,要做三大桌,小黑哥感觉一天到晚都在做饭哈哈哈哈。茶叶炒蛋好吃。
▲平时社恐的我,也社牛一回,提议大家合影一张哈哈哈哈。
▲好菜就得配酒啊!我从大理带来的风花雪月一直没机会喝,也正好拿出来干掉!
吃晚饭我们就上楼休息了,隐隐约约听到楼下他们又在看《一点就到家》了,果然是保留项目哈哈哈哈。
▲临走的早饭,多吃点,因为我们今天计划要途中打卡时光隧道和大榕树,说不定还有其他突如其来发现的美景呢,虽然到机场车程大概4个小时,但最后考虑到我们慢慢悠悠的习惯以及Monkey拍照的不确定性等等各种墨菲定律,还是决定放弃午饭,吃了早饭就出发,留够整整9个小时。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太有自知之明了哈哈哈哈。最后我们真的就是差不多时间赶上飞机。
临走买了一点茶叶,全程都没有推销哦,完全是我们这几天下来觉得这里的茶叶的确不错,不打农药原生态,我一个最不喜欢买买买的人,也不是特别爱茶之人,都觉得不买点回去有点说不过去哈哈哈哈。Monkey后悔没有买点野生蜂蜜,因为被我阻止了,回来还心念念想联系人家网购。
▲小黑哥开小三轮帮我们把行李箱拉出去,哎呀,还真是舍不得呢。【照片不够、视频截图来凑系列】
▲终于有空展示一下路况了,这是山里最好走的路,不过很少。
▲寨子里的石板路。(翁基和糯干是不能进车的,其他寨子好像可以,反正我们第一晚住的芒洪寨就是开到客栈院子里的)
▲大石板路和碎石路的交界处。
▲这就是颠得不行的碎石路!据说景迈山上之所以不修柏油路,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茶叶生态不被破坏。
▲缓慢的车速,颠颠颠......不过白天开的确比晚上感觉好多了。
▲路过勐本寨,又看好一棵超美的大榕树,笼罩在清晨的薄雾里,如梦似幻。(如我所料,果然有意料之外的停车点,还好留的时间充裕)
▲另一个不在计划中的打卡点,都想停下来看看哈哈哈。
▲古老的林下茶种植方式。
▲景迈山关卡这也要停一停,上个厕所。意外发现一座长满草的桥,仿佛通往绿野仙踪,桥下是水流湍急的黄色小河。
▲终于回到“时光隧道”啦。
▲国庆假期马上要过完了,时间不够了,只能粗剪两段。
▲为了写游记翻看了一下“一点就到家”,居然发现原来这里也有。
▲可惜没啥太阳,时出时隐,要是烈日当空,透过树叶照射进来,肯定更美。
▲我们在拍的时候,来了一群阿姨,让我帮忙拍了各种合影和视频后,也热情的帮我们也拍了几张,居然还可以。
▲大榕树在惠民镇附近,按照小红书里的各种攻略,有说导航到“营盘老寨”,也有的说导航到“种华茶叶经营部”,反正应该也差不多,还找不到就问问村民,不是很难找。我们问了三个村民,有个老年人听不懂普通话,她的小孙女给我们指了路,估计时常有人来找吧,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做成固定景点,弄点指示牌什么的。
看这路,杂草都这么高了,可见人烟稀少。
▲“一点就到家”大榕树取景点,前两天才从客栈老板娘处得知,电影里面中间相连的部分其实是特效,实际上是没有的。而且我一直以为就在寨子里面,没想到是在惠民镇这边,本来想放弃打卡的,最后还是觉得来都来了
。
▲爬到断枝处挺容易的,也不算高,大概2.3米的样子,所以危险系数不高。
▲我们在这逗留了两个小时,比我预计的还要久。没有长焦不好拍啊啊啊。
▲国庆假期马上要过完了,时间不够了,只能粗剪两段。
▲6点的飞机,5点赶到机场,正好够我们慢慢悠悠吃个方便面。
▲21号被取消导致少玩一天的飞机,第一次航班被取消,截图留个纪念。参考一下淡季价格。
▲机场很小,整个停机坪就我们一架飞机。
▲再见啦普洱,再见啦景迈山。
▲结尾照旧贴一张,本次旅行除了照片以外,所有带回来的东西。(菌子冰箱贴是真的菌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