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首次自驾游-景德镇-三清山

作者:嘟嘟妈咪 显示图片

       为什么选择景德镇?
      实话实话,暑假从北疆回来,自认为在自然风光方面已经触摸到了国内旅行的天花板,所以这次主要想从人文特色方面寻找目的地,同时又考虑是个短途旅行,就重点在江浙沪包邮区画了一个圈儿。而对于景德镇的关注是来自于朋友圈,尽管其作为瓷都的悠久历史家喻户晓,但成为网红打卡地似乎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尤其关于陶瓷主题的文化打造特色鲜明,使之成为了一个老少皆宜的地方。
      另外,很重要的,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热门、小众的地方,避免人从众!
      为什么去了三清山而不是庐山?
      景德镇并不大,算上各种景点,游玩两天足矣,但考虑到已经开出那么远,不玩个三四天也有点可惜。于是就近扫描了一下,三清山和庐山就进入了视野。最后搭配了三清山,一个是因为返程更顺路,另外距离景德镇也更近,开车两小时可以搞定。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庐山,也是担心庐山在节假日预计会更火爆,另外庐山周边的景点更丰富,包括白鹿书院等等,留待日后深度游再策划行程。
      为什么选择自驾游?
     其实上海有直达景德镇的高铁,但班次很少,加之按照景德镇加三清山的计划,需要买到三趟高铁,按理想的时间段抢到票的难度是极大的。自驾的话,根据导航的情况来看,上海到景德镇500多公里的路程几乎全程高速,正常情况七八个小时足矣,所以在安排行程的时候做了两手准备。
     果不其然,随着抢票失败,自驾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但对于这样的行程而言,似乎也是更灵活机动的选择。而且作为全家老小的自驾初体验,似乎老人们比我们更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就进入实操阶段了。作为自驾游小白的我们,本次在往返大交通方面完全听从了导航的路线推荐。因为杭州亚运会的交通限行,所以国庆期间从上海往景德镇方向有两条线路,基本就是一北一南绕开杭州一路往西。其中北边的是路线一:沪昆高速-杭州绕城-杭瑞高速,南边的是路线二:沪昆高速-常台高速-绍诸高速-沪昆高速-杭长高速-杭瑞高速。
      我们是放假第一天的凌晨四点五十出发,根据当时的导航提示选择了路线二,但发觉沪昆高速在金华段有严重拥堵,就半路切回了路线一,结果因为路况不熟导致两次开错岔路,结果晚上九点半才到了景德镇!!是的,一共花了十六个多钟头!!
      所以,总结经验第一趴:路线不熟的情况下,宁可硬着头皮一条路线走到底,切不可盲信导航的当前状态来回摇摆;浙江江西方向,能走沪昆优先沪昆,因为沪昆在浙江境内都是四车道,对于长途而言一旦有交通事故,拥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杭瑞和杭长都是两车道或三车道,一路都是山路,隧道多,事故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在当地行程方面,原计划的理想模式是这样的:
     Day1:陶瓷博物馆-网红餐厅回家吃饭-夜游御窑博物馆。
    Day2:雕塑瓷厂、乐天集市-古窑民俗博览区-陶艺体验-陶溪川集市。
    Day3:驱车前往三清山-南门索道-游小圈,入住山上宾馆。
    Day4:观日出,游大圈,下午下山,回到酒店休整。
    Day5:返程,预计下午回到温暖的家。
    
   实际由于去程的时间大大超时,导致在景德镇的规划临时做了调整,因此实际的行程如下:
    Day1:堵堵堵的一天,晚上9点半到达景德镇,入住陶溪川的凯悦嘉轩酒店。路上提前取号,然后部分人员去了贰层楼大排档吃了夜宵。
    Day2:早上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午前往古窑民俗博览区、同时体验了陶艺制胚,回酒店休整,晚上前往御窑博物馆打卡,返回陶溪川附近晚餐,逛文创集市。
    Day3:考虑到不必要太早前往三清山(错峰),临时增加了浮梁古县衙。中午两点抵达三清山外双溪索道脚下的希尔顿酒店,停车寄存行李后,背包轻装上阵,细雨薄雾中开始了三清山行程,傍晚抵达山顶的女神酒店,早早休息。
    Day4:大雾,没有日出。九点开始走大环线,中午云开雾散,终于得见群峰真容。下午3点坐缆车下山,晚上农家乐结束三清山行程。
    Day5:心有余悸,不到九点就启程返沪,下午5点半平安到家,自驾游初体验顺利完成。
    
    因此,总结经验第二趴:第一,黄金周考虑自驾堵车的不确定性,当地的景点规划一定要尽可能留出弹性,便于随时做调整;第二,景点大多需要预约,随时在公众号或小程序上调至预约安排;第三,网红餐厅能预约的一定要提前预约,约不上的就趁早打消念头,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堵车之外额外添堵。

      推荐酒店:凯悦嘉轩/凯悦甄选。如果没有必住御窑厂附近民宿的念想,个人还是更推荐凯悦这两个酒店,位置就在陶溪川集市对面,开车出行也非常方便。要知道景德镇的道路系统并不是很合理,选择住在靠外圈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开容易堵车的路段。甄选酒店是英国建筑大师奇普菲尔德的作品,建筑和室内空间都很赞,当然房价也非常美丽,相较而言,嘉轩对于家庭旅游而言更具性价比。
     亲子必游:中国陶瓷博物馆(公众号提前预约)、古窑民俗博览区(随到随买)、陶阳里御窑博物馆(公众号提前预约)、陶溪川集市,另外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瑶里古镇、九十岁老奶奶打造的新平瓷宫以及中国唯一的五品县衙-浮梁古县衙(随到随买)等。
     如前所述,我们实际的行程集中在了第二天以及第三天的上午,依次去了陶瓷博物馆-古窑民俗博览区-御窑博物馆-陶溪川集市-浮梁古县衙,也是满满当当了。
     第一天的行程可谓披星戴月,上海出发的时候还只是凌晨四点三刻,但随着错误地选择了路线之后,又先后两次开错道口,再赶上杭长高速连续三四十公里的大拥堵,以及进入江西境内后的暴雨如注,总算在九点多赶到了景德镇,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第一次自驾就人在囧途,十六个钟头的驱车历程状况不断,尽管原定的晚饭直接变成了夜宵,但不吃顿好的也感觉对不起开车的同志们。于是搜索了陶溪川美食,锁定了贰层楼大排档,下了高速就立马在线取了号,停好车办好入住,走过去的时间正好排到我们的号。餐厅的装饰是主打怀旧风,有很多可拍照的氛围感,菜式都是宵夜款,口味偏年轻,倒是正适合我们当下的需求,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













     凯悦酒店整体环境很赞,红砖的风格和景德镇的特色也非常契合。客房都带阳台,视野很开阔。我们到的晚上是中秋夜,在阳台上可以看到皓月当空,感受千里共婵娟的时空感。










    以下是凯悦甄选的大堂个公共空间环境,中庭的空间感很棒,电梯厅的“明月松间照”更是匠心独具。





    晨起散步,到对面陶溪川转了转,和夜里的喧闹不同,清晨此处是安安静静的存在,仿佛时光倒流几十年,又回到了这里曾经作为宇宙瓷厂的那段时光。














     第二天上午是原定第一天的行程,打卡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来到景德镇,景博是必须到达的一站。这里从新石器时代讲起,把中国陶瓷的发源、发展、成熟、繁荣的历程娓娓道来,额也了解到了景德镇原名昌南,那么瓷器英文china的发音据说就源自于此,也科普了古代官窑和民窑的差别,以及几种代表性窑炉的样式。充分get康乾盛世的国力昌隆之下,景德镇瓷器也经历了最为登峰造极的一段时光。到了清末,直至本世纪前十年,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应该说是陷入了低谷,直到近期随着瓷文化的重新挖掘,打造瓷都的文化旅游品牌,这座古老的小城才重新进入了年轻一代的视线里,陶瓷也从生活必需品和雕塑工艺品,更多的走向了文创产业。



镇馆之宝的青花瓷花瓶以及九🐲缸



历代馆藏美器







惟妙惟肖的鸭子,乾隆年间作品



    旅游护照,可以盖满十个景博的图章,位置在出口附近的文创商店那里。



五福瓶盲盒,售卖地点在二楼的小售货区,一次上一批。幸运买到了五个,开出了四个不同款式,还有一个彩色的如下图。




已经席卷全国各大景区的文创雪糕!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是十一点多,直接前往古窑民俗博览区。不出意外,景区停车场已经没有停车位了。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我们会无比郁闷,但以下有反转!
     在警察蜀黍的引导下我们停到了边上的市府大院里头,不仅如此,市府内部电瓶车提供给我们游客接驳,还免费发放矿泉水 感觉淄博的风吹到了景德镇,必须给热情好客的大江西打个call!


     美食是旅行的一部分,每一顿正餐必须被认真对待,所以这一天的午餐我们也不含糊,来到了古窑映像这里的“窑窑领鲜瓷文化餐厅”,菜品和环境都没的说。团购了套餐,所以性价比倒也不错。大快朵颐之后,下午开始了我们的古窑体验之旅。









      古窑民俗博览区其实是个特别大的景区,但其中最不容错过的无疑就是历代古窑区,这里展示从元代开始的馒头窑、葫芦窑、龙窑等,还有规模惊人的镇窑。最值得称道的是有好几个非遗的现场制窑工坊,可以看到手艺传人们从洗泥、制底、塑胚开始的各个环节,还可以现场参与制胚体验活动,孩子们到了这里堂堂正正地玩泥巴,个个都不亦乐乎。






    下图雕像人物是童宾,为了制作九龙缸做出了牺牲,在景德镇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工坊里非遗传人们的手工绝活,堪称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观摩课。






    孩子们在工坊体验陶泥制胚的快乐。




小哥俩一碗一杯,师傅们后期帮助上釉,期待一个月后的成品。



在这里,感受不同年代窑炉的变迁。






      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遇到国庆节明清御窑的风火窑复烧活动,赶紧过去打探究竟。原来这里好几个窑都会在一年中不同的节日和特定日期复烧,既是聚拢人气所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





     傍晚,我们出发前往御窑博物馆。御窑博物馆也是这两年蹿红的地标建筑,是中国工艺美院朱锫院长亲自主持设计的作品,形似御窑的窑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建筑构成了博物馆独具一格的布局。夜色之中,我们从老巷中穿行,当前方豁然开朗,博物馆跃入眼帘的时候,真的有巧夺天工之感。






     很喜欢博物馆出口的这段结语:站在秘境的出口,当你回顾来时,是否觉得自己对青花瓷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切感?这一路走来,我们回溯了起源的壮阔,游历了微观的须弥,体会了生命的绵长……



     回到陶溪川,逛一逛文创集市,淘一些可爱的小物件,作为景德镇一行的尾声。








      推荐酒店:山顶的女神宾馆,或南部索道出口的日上山庄,以及山下的希尔顿酒店。因为对三清山的绝美日出心水已久,所以第一个就考虑了方便观看日出的女神宾馆,如果说硬件配置,估计也就勉强达到快捷酒店的水准,但贵就贵在地理位置绝佳以及住宿资源的稀缺。若没有看日出的想法,那日出山庄相对来说更适合两日游,小圈和中圈大圈都在此交汇,路线规划自由度更高。山下的希尔顿非常推荐,因为和外双溪索道几乎零距离,无论上山前入住,或者下山后休整,都是最好的选择。
     路线规划: 关于三清山的游览路线,出发前看了不少帖子的推荐,但感觉都没有非常契合我们的。反复研究之后,我们决定放弃网友们强调的“顺时针”、“小圈、中圈”路线,走相对体力分配更轻松的两日线路,第一天“逆时针”走半个南清园景区,第二天返回禹皇顶,随后“逆时针”走大环线,从阳光海岸-郁松林-西海岸景区,经浏霞台返回日上山庄平台,从外双溪索道下山。这个走法,最核心的考虑是拖老带小,坚决不走东边难度天花板的“一线天”,同时把好天气押宝在第二天,相对精华的部分都放在了第二天的大环线上。


      前往三清山的路上,我们先去浮梁县城转了转。有一种说法是不到浮梁,就不算到了真正的景德镇,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宋朝时候,景德镇制瓷业兴起之后,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宏观管理,这个机构就是“浮梁瓷局”。浮梁,因瓷而兴,其县衙也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五品县衙,下设机构之完整、县衙大院之宏大,也是叹为观止。










   

这里还保留着一座始建于宋朝的红砖古塔,被誉为江西第一塔。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斑驳的印记,但红塔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浮梁以及景德镇伴随着瓷业的兴衰沉浮。






      浮梁去往三清山的路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心里暗暗有些吃紧,对山里的天气有了一些担忧。毕竟江湖有个传言,说三清山是一定要去到第三次,才能看清的山,也有说一年365天至少250天都是云雾缭绕的。但还是期盼能遇到个好天气,也不枉此行。



      到了三清山发现因为国庆期间交通管制,如果没有预订山里的住宿,那只能把车子停在下面的停车场,然后做景区的接驳车上索道口。这时暗自庆幸我们在酒店预订上的选择(随后下山那天看到排队等待接驳车的人流更是赶到一阵后怕)。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走了N个发卡弯之后,终于来到南部索道入口的希尔顿酒店停车场,安顿好,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山脚下的广场上有不少农家乐,我们找了口碑不错的“山清风味”简单吃了个午餐就开始进山。









      也许是天气原因,竟然完全没有排队就顺利地坐上了上行缆车,下来之后向上台阶约十来分钟,就到了日出山庄的观景平台。随后,按计划从中线,一路上坡,经仙姑晒鞋-老庄论道-葛洪献丹,穿过一线峡,到禹皇顶,随后走一段下坡,经狐狸啃鸡-狸猫待鼠,到达巨蟒出山观景平台,最终到达女神栈道。





       沿途一路云雾缥缈,时不时地还下零星小雨,山里的能见度很不理想。一路只好根据指示牌,雾里看花地捕捉了几处景点,一直到巨蟒出山,依旧是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模样。正当我们准备遗憾地离开,忽的一阵风涌来,浓浓的雾气竟然转瞬间就散去,巨蟒的花岗岩石柱以及身后的万芴朝天石柱群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平台上的游客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真的是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其拔地而起一怒冲天的壮观景象。大自然纵然鬼斧神工,在这里怕也是登峰造极的火候了。






万芴朝天


企鹅献桃


东方女神





      移步换景,到了“企鹅献桃”,一对憨态可掬的企鹅,活灵活现。沿着女神栈道继续前行,稍顷,“东方女神”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虽然看不到她的正面,但仿佛可以想象其端庄的容颜和慈祥的神情,背朝着我们,面对山谷,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神山。
      我们应该是幸运的,云开雾散的时间窗口约摸也只维持了半个多钟头,山间的雾气很快升腾上来,巨蟒和女神重又被厚厚的云雾包裹了起来,我们也回到了宾馆休憩。







     晚饭就在女神宾馆的餐厅解决,山顶的物价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好在菜的口味算是很不错,尤其干锅野山菌和老鸭汤得到了交口称赞。
       夜幕降临,周遭漆黑一片,我们早早的便进入了梦乡,一夜酣眠。

       五点半,生物钟准时地把我们叫醒。然而,推开大门,浓浓的雾气就铺面而来,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涌了进来。这日出是没有希望了。询问了酒店老板,也对这几日山里的天气感到不解,几乎每一天的预报都和实际走势大相径庭。昨日的降雨导致了湿气加重,直到九点浓雾也不见消散的样子,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出发开始了第二天的三清山环线之旅。





        从女神栈道逆行前往禹皇顶,这时候上山的人流已经开始聚集了。在禹皇顶附近有分岔路,但指示牌很不清晰,加之周遭都被大雾笼罩,一片白茫茫的,并没有什么标志物。我们一路向前,一直以为走的是“阳光海岸”,结果到了“玉关”才发现走反了方向。“禹皇顶-玉关”栈道是今年五月才开通的,所以之前的攻略包括景区纸质地图,都没有标注这条栈道 不算太糟糕的是这段都是平路,折返过来倒也没有太浪费体力。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给出了一条优化的线路,可以“不走回头路”,给到和我们同样走法的亲们参考。
       





        今天的三清山,可以用仙气缥缈来形容,肉眼可见的是浓浓的雾气从山谷里快速地流动过来,近处的峰峦和树木刚刚辨识出了轮廓,旋即又被吞没在白雾之中。

      一直到阳光海岸快走到四分之三的时候,突然感觉前方的天空露出了湛蓝,久未露面的太阳刺破云雾,金色的光芒终于洒落下来。此时约摸已经是十一点的样子,从昨天开始等待到今天的蓝天啊,难以抑制的喜不自禁。



云海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奇松的向阳而生,挺拔坚毅。


时隐时现,如入幻境,万事皆空。



       在郁松林简单吃了午餐补给了能量,我们沿着西海岸景区继续行进。西海岸全程平路,对老人孩子都非常友好。这一段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三清山金色的变幻莫测。如果说晴天的三清山是一幅质感分明的油画,隽秀,挺拔;那么云雾天的三清山则是一副水墨长卷,灵动,活泼。


到了飞仙谷,360度全景模式开启。




妙笔生花峰


深V大峡谷。



玻璃栈桥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在飞仙谷附近,get到了本次绝美的瞬间,湛蓝的天空之下,云海慢慢流动,群峰轮廓鲜明,山头若隐若现,一股风吹过,薄如轻纱的雾气从山谷之间升腾起来,真的仿若仙境一般。
      从禹皇顶开始用咕咚记录了行进路线,大体包括了阳光海岸和西海岸,这一圈走下来差不多10公里。



      回到索道站大约三点,相比于此刻上山的大人流,下行的人数显然少了很多。失之得之,也许要感谢这两天的天气,不算最好,但着实游人也少,让我们的体验感好了许多。






      晚餐继续在山下的农家乐,一碗土鸡汤下肚,感觉连日的疲惫都消退了许多。第二天晨思,在房间的阳台上静听山泉流淌,大口呼吸山间的清新空气,感受这大山的馈赠。







          凭栏远眺,望着东边瑰丽的云霞,想来今天应该是一个有日出的清晨吧?
          错过女神峰的绝美日出固然是一种遗憾,但也许这也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毕竟,这是一个需要三次才能看清的地方 
          再见,景德镇。再见,三清山。第一次的自驾游,顺利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