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南京短途游的小众绝佳地——江宁佘村明清古建筑群

作者:五色土 显示图片

      国庆节前花了一天时间自驾去了南京江宁的佘村明清古建筑群,无意中走了一趟火遍自驾圈的“南京小川藏线”。看到了乡村振兴后的群山环绕、淳朴宁静的美丽佘村,既有原生态,又有原住民,远比想象中的古村落还要更迷人,更有活力和魅力!
      





沿着导航指示的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往佘村方向进发,时而一个急转弯,时而要爬坡上道,时而又是一个高落差的下坡,仿佛真的让你来到了川藏线,一路驾驶充满了惊险、紧张和刺激。



沿途看到有很多摩托车潇洒驰骋、飞速而去,还有一些山地车手在奋力前行,原来江苏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就设在佘村。


佘村村口有个公交站,从南京城区可以乘公交来这里。实际上江宁佘村离南京市区并不远,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所以来这里自驾游的南京本地车特别多。
佘村位于南京江宁区的青龙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里云间坐落着这么一个静谧幽深的村庄,俨然世外桃源一般不被外界打扰。据介绍,佘村曾因“龙气很旺”被称为龙村,传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断掉这里的“龙气”,下令村民开山造窑,融化兵器和铁器,把这个郊野村落的“龙村”贬为“蛇村”,后来被误传为“佘村”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里就是佘村——金陵古风第一村的入口标志墙和宣传牌。



广场草坪上排有这么24个圈,分别代表了二十四节气。




这一片稻田据说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福地,乡村改造时村委特意将它保留了下来。这里春种油菜,夏秋种稻,游人们踩着石板路,流连于阡陌田埂,脚下流水潺潺,蜻蜓点水嬉戏,别有一番乡土气息,它也成为佘村的一处招牌景观。




这里就到了佘村明清古建筑群,主要由潘氏老宅和潘氏祠堂组成。它是南京江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之一,建造于清顺治年间,据说历时17年才完工,造房用的石材取自苏州和当地的青龙山,木料则从江西、湖广运来,砖瓦则就地建窑烧制,因而是名副其实的精致豪宅。另外,古人造房有讲究,潘氏老宅前有照(指前面有小溪和古井),后有靠(背靠黄龙山),也是一块风水宝地。


从外观上看,高高的马头墙带有明显的徽式建筑的特点。



我们在老宅外转了一圈,没找到大门,看见几处朝西的门都上了锁,游客们大都在门前、围墙边拍照打卡,还有孩子好奇地透过门缝往里张望。


之所以没有找到大门,是因为老宅的入口已经成了一家烧烤店的门面房。因此,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要想进入潘氏老宅内部参观的话,一定要先到旁边的潘氏祠堂购票后才可通过这家烧烤店的门面入内(票价倒不贵,只要10元/人)。在此也建议佘村古建筑群管理处也能改进一下服务:最好在潘氏老宅前显著位置标注“入口”字样,毕竟好多游客和我们一样是专门冲着古建群来的,不是来吃烧烤的;而且潘氏祠堂现在又成了“佘村村史展览馆”,如果不想看村史展览那就自然错过了在潘氏祠堂购票进老宅的机会。难怪我们后来进老宅参观时发现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游客!



这是老宅里的一处天井,整个都是露天的,采光非常好。



从天井转入庭院,气象一新。


庭院内一株神奇的枯枝牡丹,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说它每年都在谷雨节气后三日内开花,花期总是准确无误。可惜没赶上它开花的季节。



潘氏老宅由3个宅院组成,建筑结构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每一进的过道都很长。





每一进都能看到一个门楼,几个门楼上分别刻有“天赐纯嘏”、“福禄申之”等出自诗经的字词,寓意多福多寿和升官发财;门楼上的砖雕石刻,纹饰也各不相同。譬如砖雕上刻有一把如意和几枚钱币,寓意事事如意,招财纳福;石雕有吉祥瑞兽双狮拱绣球,寓意风调雨顺,吉祥喜庆;另外还有花卉、人物、禽兽、祥云等,每一个都有美好寓意,精致古朴,形态逼真。往后走,是两层的小楼,楼上有复道悬廊,宛转相通。





这是整个老宅的分布图,要是不按照指引路线参观的话,宅子这么多,真的会转晕或遗漏🫨


潘氏老宅虽然有皖南民居的特点,但封火墙却不那么张扬,砖雕、门头又很精美,更多地体现了金陵古建的风格。




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处收集来的修旧如旧的木窗、木门,保持了老宅的原有风貌。



在佘村农家乐、咖啡馆、茶吧随处可见,小小的村落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充满了烟火气。



还有漂流景区。




下山途中还可以停下来观赏美丽的龙尚湖风景。
国庆即将来临,如果你想在南京周边短途游又不想人从众的话,不妨来小众的江宁佘村逛逛,认识一下这个养在深闺的美丽乡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