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自驾游(12)--万荣稷王庙:仅存的北宋庑殿顶无梁殿

作者:brolin 显示图片


     山西的稷王庙有好几处,其中运城境内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就有万荣稷王庙(稷王山)[国5,金]、稷山稷王庙[国6,元至清]、北池稷王庙[国7,明至清],万荣稷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城西北7.5千米的稷王山兢太赵村北隅。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因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并为纪念后稷而建庙。 
       万荣稷王庙现仅存中轴线上的正殿、戏台,虽经重修,仍保留了金元两代的建筑特征。正殿是稷王庙的主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建于一长方形台基上,台基长23.6米、宽5.85米、高0.4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建筑面积252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万荣稷王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平槫襻间枋外皮上发现了题记为天圣元年(1023年)的一处题名,由此也成为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座北宋庑殿顶建筑。万荣稷王庙修缮保护工程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所以实际上国家文物局可以将它修正为宋代。
       这个庙实际上现在就在村里面,门口路也不宽,没有特别的一块场地供停车什么的,不收门票,进去登记下,文保大爷比较和蔼。       





       万荣稷王庙创建年代失考,其庙内的其他建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存正殿创建年代不详。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万荣稷王庙殿内创建舞厅碣1方,是记述庙史沿革和当地戏曲表演活动的重要史料。 东山墙内壁石碣载:“今有本庙,自建修年深,虽经兵革,殿宇而在。既有舞基,自来不曾兴盖,今有本村村民,谨发虔心,施其宝钱二百贯文,创建修盖舞厅一座。刻立斯石矣。时大朝至元八年三月初三日创建。”和正殿明间前檐下平槫下题记:“大元国至元二十五年重修正殿功(工)毕”。
      清同治四年(1865年),万荣稷王庙正殿明间装修六扇六抹隔扇门;次间直棂窗,清代风格,为修缮时所改变。《重修后稷庙碑记》载:“将军累次重修倾圮至今……募化财力不足收”,可知稷王庙正殿的局部木构件与屋面属清代重修。  
       民国十年(1921年),村民修缮时,将戏台迁移与午门相连,形成现有戏台样式。  
       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稷王庙戏楼碑记》上记载的“(略)而戏楼仍属故旧,栋折櫰崩,砖颓瓦解,村中父老咸叹曰:‘此庙可以修矣,此楼可以葺矣。’……将戏楼移建,与午门接连(略)”。

       根据上面文字可以推测,戏台始建于元代,1924年移建。 







 

       正殿,舒展大气,飘逸飞扬,并不多见的庑殿顶。由于2011年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平槫襻间枋外皮上发现了题记为天圣元年(1023年)的一处题名,所以是北宋的庑殿顶建筑。










       正殿这里还有一块老文保碑(省保)。正殿还是一座不大常见的无梁殿。无梁殿更常见的是砖石结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这座木结构无梁殿属实不多见,且年代非常早。
      中国现存的无梁殿有江苏省南京灵谷寺、句容县宝华山隆昌寺、苏州开元寺、山西省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永祚寺、北京皇史宬、天坛斋宫、颐和园智慧海等10余座无梁殿。





正殿短视频2段。

        值得一看。宋代庑殿顶唯一遗存,至少始于宋代的木结构无梁殿(不排除元明时期修缮改建为无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