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一样,曾去过北疆,迷恋那雪山下的湖泊,戈壁尽头的沙漠,对那里起伏的草原、笔直的公路、缤纷的花海、成群的牛羊念念不忘,那么准备好你的相机,请你再去一次南疆;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看看维族小伙和姑娘,认为“喀什”、“帕米尔高原”、“库车”这些名字自带吸引力,是个今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那么准备好你的好奇,请你再去一次南疆;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在羊肉串摊位旁看那烟熏火燎的烟火气,喜欢馕坑里刚刚夹出来热气腾腾的囊和烤包子,喜欢大盘鸡里那一根根有嚼劲的宽面,那么准备好你的胃,还有健胃消食片,请你再去一次南疆。
南疆的环线通常有几个走法:
1、喀什——塔县——塔莎古道——莎车——和田——沙漠公路——库车——阿克苏——喀什
2、喀什——塔县——塔莎古道——莎车——和田——民丰——沙漠公路——轮台——库车——喀什
当然如果不考虑环线,乌鲁木齐出发,穿越天山山脉,从北疆玩到南疆,可以两条路线:
1、乌鲁木齐——库尔勒——轮台——库车——沙漠公路——和田——莎车——喀什——塔县——喀什
2、乌鲁木齐——独山子——独库公路——库车——阿克苏——喀什——塔县——喀什
而我们,因为4年前已经走过北疆环线,这次南疆,只选择了沿着下图绿线,以喀什为中点,沿着昆仑山脉向南走了个往返,再沿着天山山脉向东走了个往返,也就是:
喀什——塔县——喀什——阿克苏——库车——喀什
不走环线的原因是:1、塔莎古道因为常年塌方落石,极度危险,已经不通车,2、沙漠公路要开整整一天,没有太大吸引力
看似不起眼的一条绿线,也开了将近3000公里,再次感叹,新疆,真的太大了!
北疆游记链接:@https://www.mafengwo.cn/i/13845786.html
具体每天的目的地和景点如下
景点推荐程度:红色>黄色>绿色>黑色,当然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同
列几个我最喜欢的景点给些推荐理由
东航6:35的航班,乌鲁木齐经停,到喀什已是下午3点。经停的时候,和刚刚降落兰州转机的娃他爹通了个电话,到喀什的时候再通话,他爹还在兰州,只是肚子里多了一碗拉面。
前几天问朋友喀什热吗,回答说“太阳下晒,阴凉下不热。”于是我拽着俩娃叫了个车去了香妃园。
4点的喀什,艳阳高照,紫外线超强。
回程的滴滴司机是一辆开山东牌照的外地人,说他在喀什生活已经6年了,问他为啥选择喀什,他说他是老师,考到这里的,我想可能是援疆吧。他推荐我们去当地人的巴扎,说七天的集市都在不同的地方,是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好地方,烤串巨大,通常他两串就干饱了。
于是,我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时间。
此时,6点的喀什,依然艳阳高照。
回到酒店,刷着刷着“非常准”,娃他爹就落地了。南疆的美食,从一顿火锅开始。
此时,8点的喀什,竟还是艳阳高照。
做好了调整时差的准备,拖到很晚,才让飞了一天疲惫的身体平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时,对面古城酒吧开始了营业。
凌晨一点,我就瞪着眼睛,在激昂的伴奏音和蹩脚的驻唱声中越来越精神。
好在第二天一早,起床有惊喜,直接一顿硬核早午餐,让我在一天的citywalk中,健步如飞。
传说中的边防证就长这样
之前16周岁以下儿童可以家长代办,现在干脆就不需要了
有效期8天,去塔县的路上会有检查
喀什地区有很多办证的便民警务服务站,古城正对面这个估计是人最多的,妥妥排队一小时
高台民居是当地人过去生活的地方,到现在还保留着曾经居住的痕迹,只是有些年久失修就荒废了,略显沧桑,有些则改造成了民宿、咖啡店,藏在高低起伏的小巷中,或许就在某个转角,和你不期而遇。
喀什古城,在南疆的10天时间里,进进出出逛了3次
刚刚走进这座像迷宫一样的生土建筑群,对着各种墙和各种门一直拍,孩子不解地问,这不都长得一样吗?可在我眼里,它们各有各的美。
主街上一家挨一家的旅拍店,随处可见画着漂亮的妆,拎着鲜艳裙子跟着摄影师找拍摄背景的女孩子们。我想如果我有个女儿,我一定也会陪她一起拍一套,或者十年后再来,我带几条花围巾,把脸上的斑遮一遮,也去拍一套。可此时,有点不喜欢镜头里的自己。
在巷子口,看到一群深眼窝长睫毛的孩子,我想找我带来的各种棒棒糖,但发现一路上都被自己家孩子吃没了,于是我举起的相机又放下。
一个做生意的小姑娘,踮着脚,从比她还高的水桶里舀石榴汁,我觉得我可以为了她,每次路过都买上一杯。
正飞鲜奶店,买了酸奶和牛奶,也没有什么特别惊艳,但这却是10天以来,在南疆喝过的唯一一次鲜奶。我有点纳闷,当地那么多牛,为什么不卖鲜牛奶?坐在店门口,喝着牛奶,一抬头,街对面有一片绚丽的墙,扔下奶瓶抓起手机就跑了。
经过囊店,看到一个个曲奇大小的囊,面包忠实热爱者说每样买几个,老张却说,你还是各买一个先尝尝吧。后来发现,从嫌弃他到认可他,转变只发生在咬上去第一口的三秒钟,因为没咬动。反倒是无意中在甜点店买的沙琪玛特别好吃,于是大果为了带回家给姥姥尝尝,竟又绕了大半个城。
民宿旁边,看到很多人在一条小街上排队拍照,好奇地顺着他们镜头对着的方向回头一看。嚯!这不是昆仑塔网红打卡机位吗?三步并作两步地加入排队的人群中。
天蒙蒙黑的时候,旅拍一条街华丽变身夜市大排档,汉巴扎的美食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还让我对自己没有三个胃倍感遗憾。
最后一晚住在古城的民宿,整个古城竟从夜里开始停电,一直到第二天临近中午,好在南疆的晚上不热。民宿老板一再抱歉,说携程会退给我们部分房费。但我想说,感谢停电,让我没有在最后一晚,瞪着眼睛听着凌晨仍然热血的酒吧音乐。
总之,喀什古城虽然有和全国古城类似的商业,但它确实也有自己的特色,有历史、有文化、有情结、有故事,是个好玩、好拍又好吃的地方。
在喀什闲逛的下午,忽然想起滴滴司机提到的巴扎,于是打开某平台,搜索了下一周七天里,巴扎所在的地点
我们开在乡间小路上,感受了一把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新农村,黄墙红瓦,户户有花。
开了很久,看到前方冒起的烟,就知道,巴扎要到了。
35度的高温和这烟熏火燎简直是绝配
满地的尘土,一桌子的油,嘈杂的声音夹杂着电风扇呼啦呼啦吹上天的烟
T恤全是烧烤味,贴着身上的一侧则都是一条一条的汗往下流
我就带着娃们穿梭在这些摊位前,挑着想吃的或者没见过想试试的食物,听着摊主不标准的普通话,连数字都听不懂的时候就连比划带猜
微信转账时,看到收款人叫“……买买提”特别想笑,赶紧截图
看着这些小伙子用囊撸俩串,大口大口地吃,自己也买个囊试试,发现真是费牙
最好吃的是假腰子,肠膜里包着羊肉碎、羊肝和洋葱,在肠膜爆裂的瞬间,一嘴的油和满口的香
只是我们桌上除了烤串,还放着医保消毒湿巾,城市病暴露无遗
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这种薄皮包子,其实,我是喜欢一切包子,前提得是肉馅的
当地人的巴扎热闹是热闹,新鲜也是新鲜的,只是偌大个巴扎,除了我们四个,再没有汉人模样
带着两个孩子就这样闯进那么偏僻而冷门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细思有点冒冷汗
吃饱喝足,长了见识,尽快离开
当地的食物也不都是成功的
比如说被孩子们说成“厚底鞋”的西瓜,还有比乒乓球大一点,被我误认为小白杏的桃子
看来各地好吃的水果品种被嫁接改良后运往上海的各大超市了
十几年来,旅行的目的地选择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
最早,我说“我要出国!”似乎,出国才是一件能证明我好好出去玩了一趟的事情。
“去哪?”
“不知道,反正是出国,远一点~~~欧洲吧,法国怎么样?”
“去法国哪里?”
“随便拉,反正哪都没去过,埃菲尔铁塔吧。”
后来走的地方多了,看的东西多了,路线的选择也会变得更聚焦,更有目标。比如,我会说我想去看金字塔,想去坐热气球;我想去雪乡堆雪人,还想去跳伞;我想去清迈逛夜市,想去沈家门吃螃蟹。
听上去好像变得任性了,但其实,都是盘算着兜里的钱,掰着手指头算着年假,颤颤巍巍狠心提的要求。
其实心里还有好多好多愿望没敢说出口。比如,我想去看动物大迁徙,想去南极看企鹅;我想去巴西看场球赛,想去爪哇岛看火山;我想去伊豆半岛坐观海列车,还想去布拉格广场哼周杰伦的歌。
你咋不上天呢?瞎说谁不会!
不过愿望清单上想做的事情也确实是在一个一个,慢慢慢慢被实现的。
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到一次假期的出走只是为了一家餐厅、一列火车、一张照片或一个人。
当然,也会有一些地方,以前听过或没听过,是在计划出行路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知道、去了解、去发现、去喜欢。比如,今天的目的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
天不亮从喀什出发,刚刚出城,背后出现一道光
到塔县的一路会经过克州冰川公园、白沙湖、喀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如果连路边随手可拍的地方都要停下来边走边玩,那到达塔县真的要太阳下山了。
仪表盘上的海拔不断升高,坐在车里感觉不到,可后备箱相继传来“砰~~~砰~~~”两声,两包薯片的爆裂提醒我们:高原到了!
说到薯片,我们是装了一车的食物开出喀什的,因为,去塔县路上的一天,确实找不到像样的吃饭的地方。
喀什到塔县往返都是一条路。而一进一出两个方向,都有一个转弯处观景台的拍照点位。
从喀什方向来,会经过两个观景台,第一个人多、收费,第二个人少、免费,至少这个暑假还在免费。
白沙湖的景色随天气影响变化比较大,可以选择天气好、光照强的时候拍。但总体来说,我没有找到特别美的蓝,基本感觉是:白沙山是沙的颜色,白沙湖也差不多是沙的颜色
从白沙湖回到车上,整个气氛变得有些严肃了
话少了,呼吸重了,轮流找氧气瓶,总想吸两口儿了,果然海拔眼看就往4000冲了
慕士塔格峰是昆仑山脉主峰,也是中国境内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第二高峰,海拔7546米,终年积雪。
进入景区,先乘观光车,下车点距离徒步能到达的最高处还有1.5公里栈道。当然,这1.5公里也可以选择骑马,200一位,两人一匹300。
此时的我头痛气短、呼吸急促、神志不清,一只手拿着氧气罐,一只手拿着计算器。150米也就走走了,1500米,快把马给我牵过来。此刻的骑马决不是娱乐项目,而是交通工具。
近些年,每次出行,都会这个角度拍两张,换车换景不换人,窗外的背景有雪山、草原、沙漠、峡谷,哪天我凑凑应该也有九宫格了。
从慕士塔格峰出来,应该是离边境最近的地方了,于是很长一段路,警车压速带队,不准超越,一直到达塔合曼湿地公园
塔县,它的神奇之处在于888.5公里的边境线上,竟然西北、西南、南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三国接壤的县城。
到塔县的这一天,正好是立秋节气,全网都在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如下图。坐标4000米+帕米尔高原,中巴友谊公路的边境地区塔县,冰山上的来客牦牛火锅店。
奶茶味道:咸
奶茶伴侣:牦牛肉
经过一天的适应,高反已经有明显好转
要出发时,酒店停车场,还怪好看的
盘龙古道仅支持7座及以下小型车辆单向通行,大盘龙西起点进,小盘龙出。
刚刚开始盘山公路时,大龙说要数数有多少个弯,数到100就放弃了,看来让他头晕的不是高原,也不是弯道,而是数学。
他说“还是百度一下吧”,答案是600多个。
天气不是很好,越往高处雾气越重,整个公路时隐时现,赶上雾微微散去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倒也有一种特殊的意境
这是女司机在外地第一次主动要求营业,毕竟这样的路难得一见
但开了没有多远,在第一个观景台回来,就被张师傅强行轰回了副驾驶。张师傅说“紧张得我把车上的零食都要吃没了,我不是不相信你啊,我是真的不信任你!”
这个角度对面的栈道尽头是另一个观景台,我在个位数的温度里,顶着浓密的雨,大口吸着供应不足的氧气。
回到车里,是一种很久没体会过的冻僵的感觉,湿、冷、头疼、憋气、腿抖
从小盘龙下来回塔县的路上会经过班迪尔蓝湖。
就在某个转弯,猝不及防的,就这样撞见了。第一眼见到它,确实被惊艳。
虽然不是阳光明媚,不是那种反射着光的耀眼湛蓝,却在群山环绕中,在云雾缭绕中,在雪山映衬下,一下子见到那种平静的、温柔的、泛着绿和淡淡的乳白色的蓝,幽美得一塌糊涂。
看地上的车辙,车子应该是可以开下去的,但当时考虑安全性,并没有尝试。
但绕着湖开了很久,看来这个位置是唯一车子能开到岸边的地方,也许应该挑战一把。
跨过这座桥,有个分岔路口,一边是进隧道回塔县,一边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塔莎古道
前期查询路线时,反复确认塔莎古道的通行情况,因为如果可以从塔县直接到莎车,那么就会选择莎车——和田——沙漠公路的环线
但是多方验证,都说塔莎古道因为多次塌方,已经废弃。有些人春天会开到大同乡看杏花,然后原路折返。还看到一条说前不久,一个5辆车的车队历经千辛万苦,几经险阻,成功穿越
既然不是杏花的季节,我们也没有车队,只有俩孩子,我犯的着吗?
不过好奇心促使我,还是往前开了一段,每隔一段时间,身边或对面偶尔有一辆车经过,给我一种安全感。
天空出现一片蓝,经过一个下坡,感觉可以走到湖边,一个转弯,把车停在路边,我们就试探地往下面走。看上去很平缓的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很多时候都要手脚并用。
但果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路两边到处都是塌方和泥石流的痕迹,开了好久都没见到一辆车了,地图显示开到大同乡还要5、6个小时。找个合适的地方掉头回塔县。
时间还早,到石头城和金草滩随便走走
在帕米尔高原的两天时间里
我们匆匆走过
浅浅感受
昆仑山脉的巍峨、慕士塔格的冷峻、塔什库尔干河的生生不息
盘龙古道的缠绕、塔莎古道的崎岖、下板地水库不易察觉的清冷的柔波
环顾这片雪山滋养的湖泊,回望喀拉库里湖中雪山的倒影,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挥一挥手,告别这片高原。
回喀什绕行巴扎,就是一副乡村赶集的样子,人贴着人,一股味道
我死死抓着大龙的手,生怕一个不留神挤丢了,我儿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家了
说实话,这个太过陌生的环境有点点让我害怕
迅速穿过生活区,又奔着烟雾缭绕的地方找吃的去了
完全不顾及狂泻了两天的肚子,一只手捏着嚼不太烂靠硬咽的馕坑烤肉,一只手举着随舔随化的冰激凌
连拍照片都腾不出手,这形象,绝对配得上5000公里的距离
吃饱喝足沿着乡间小路回城里,突闻一声惨叫
果说有个东西从袖口钻进他的衣服,他一惊迅速抖动衣服,结果适得其反,被那物蛰了一口
靠边停车,一开车门,隐约看见一虫飞出车门,看体型和样貌疑似蜜蜂
这位小伙龇牙咧嘴、哎呦声一阵高过一阵,自称命不久矣
他爹百度搜索,又掐又挤,行李箱里找到青草膏
一顿操作之后,导航终点:喀什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小时后,果和急诊医生的对话
“怎么了?”
“我被虫蜇了,大概率是蜜蜂”,撩起衣服,指了指硬币大小的红包
医生盯着我们看,停顿了几秒
“你从小没被蜜蜂蛰过吗?”
“没有”
“难道你爸妈从小也没被蜜蜂蛰过吗?”
被点到名的我,迷惑的摇了摇头。好像我大小做题跳过了不该跳的步骤
这回换医生困惑了
“一般来说呢,被蜜蜂蜇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不需要处理,但我也不敢100%打包票”
“那如果要治疗,怎么处理呢?”
“首先打破伤风,然后验血,验肝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打抗过敏针,然后………………”
“好了,谢谢医生,我想我们不需要治疗了”
本来还想顺便问问我拉肚子的问题
怕再次被医生嫌弃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决定自行服用蒙脱石散
喝一桶石榴汁压压惊,给保险公司省点钱
我想说,就喝这,不拉才怪
结束了昆仑山脉的高原行,把长裤外套装进行李箱,准备重新开启高温暴晒烧烤模式
前一天临睡前,老张问我,后面几天什么行程,我说,反正是往库车方向,具体不知道
看来他已经习惯了我把路线安排的妥妥的,他的任务就是把我预设的目的地输进导航
但是国内游,我觉得没必要,反正随时定、随时走、随时变、随时停
关于行程的后面5天,最后两天分别是库车回喀什,喀什回上海,所以天山南麓沿线实际只有三天
可以玩的景点,除了去库车路上的温宿峡谷,库车周边除了城区里乱逛,还可以有几个选择:
1、向北走独库公路,天山大峡谷或直接干到巴音布鲁克
2、向南进沙漠
3、继续向西轮台、胡杨林
但怎么算都有一天时间太赶,或者说压根儿就少一天
所以老张说后面几天就交给他来安排吧,我也有不用动脑子,傻傻跟着走的一天
刚上高速没开多一会,就被赶下去了,人工收费口表示没见过短时间那么大车流量,所以出口的位置堵了将近1小时,高速临时封路的原因据说是前方有车辆自燃。
下来走国道,加上限速的原因,前前后后耽误了将近2小时。
幸亏没有安排太满,计划今天在阿克苏停留一晚。
这种原始的测速方式真是简单高效、一目了然
百无聊赖的车上,一个小孩假装写作业,一个小孩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另一个小孩假装写作业
我就拍拍火车和五颜六色的山
天山托木尔森林公园算是个比较小众的景点,是阿克苏当地人周末度假的地方
景区入口有挺多概念酒店,帐篷的、火车的、集装箱的,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收费挺高、乐趣不多
景区的精华在接近尽头的云裳草原,适合撒欢儿
自打到了新疆,俩娃天天问“今天能骑马吗?”
前几天雪山戈壁的,倒是看得见马,可我往哪给你们整大草原去。
今天可行了,终于能骑了,他俩又说最好不要有人牵绳的,说是在伊犁就是自己骑的
也不知道是哪段错误的回忆给他俩留下了可以在大草原上策马扬鞭的错觉
马背上的少年们下来之后,我们就顺着上图左上角的小路上山了
走到接近山顶的时候,实在是太陡了,向上看头疼,往下看腿抖,只能往远处看,拍一张
转头撤退,几乎要屁股着地了,这真是爬山上去,滑草下来
森林公园出来,关于风挡玻璃的故事又有更新了
今天上午国道上,小石子把前挡玻璃崩了个小洞,经过云裳草原不算平坦的路况,裂纹变长了,仿佛听到了《冰河世纪》开篇时“咔~~~咔~~~”的动静
因为明天要去大峡谷驰骋,怕晃来晃去挤压玻璃,造成粉碎性破裂,赶紧搜阿克苏地区的4S店,临近下班的店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新款坦克玻璃缺货,订货要一周多,阿克苏地区就我们这一个4S店”。
回阿克苏的一路,一边低速平稳行驶,一边盯着裂纹的顶端,一边打电话联系换玻璃。玻璃脏到看不清路也不敢打开雨刷器,万一它接受不了刺激炸裂,那路就不是看不清,是彻底看不见了。
4S店没招了,到了阿克苏,找个汽修店,3分钟的时间打个洞,把裂痕一拦,连钱都没要
老张问保险吗
店员说“哥,放心开!”
搞定!
阿克苏没见到卖苹果的,夜市倒是挺出名,可不是简单的大排档,而是载歌载舞的大舞台
温宿峡谷没有天山大峡谷出名,却是此行最佳体验
四驱车可以自驾进景区,两驱车要换成景区游览车
租四驱就为了峡谷这一天,但就只这一天,就值了
进入景区,换四驱模式。四下无车,在松软的红土路上,沿着车辙,奔驰
打开车窗,只听见轮胎和地面的摩擦,还有风的声音
不同于柏油路,没有强烈的抓地感,而是一种半悬浮的状态,轮胎下面仿佛还有空气和沙土的润滑
穿峡谷之间,路的尽头可能是山,山脚下不确定是不是一直有路,如入无人之境
所经之处,车辙重新排列,而又带起一片扬尘
现在给这个小孩拍张照片真是难,出门时和我说可以提供10张免费,之后就要收费了,也不知道谁付给谁,反正类似这种拍后背的、拍帽檐的他不知道的就都不计数。
翻翻北疆的照片,当时还那么可爱,原来变成人见人嫌、如此不招人待见的样子,只需要4年的时间
雨天景区就会关闭,景区里很多提示,指引游客一旦降水,要迅速撤到一些地势稍高的安全岛
峡谷中遇到强降水还是很危险的,水势会迅速聚集,地面随处可见被洪流冲刷的痕迹
暂未开放的地方,就会用大石拦截
但下图最左边的豁口就成了探险家的乐园
我们顺着豁口的位置钻了进去,开启了另一片天地
越往里开峡谷的样子越不明显,慢慢地,仿佛成了戈壁
土地变得更加松软,车辙开始混乱且模糊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驾驶体验
放肆自由又忐忑紧张
冒险精神鼓励我继续深入,去探究远方
安全意识警告我掉头返程,要敬畏自然
其实还没有出景区,我就后悔了,应该再远一点,再远一点
看下图,昨天我们从塔村进入了左边的红框——云裳草原
今天,我们开过了右侧的红框4号谷
如果一直向前,会不会从峡谷穿越戈壁,进入草原,把绿色圆圈地带玩穿
难怪大果总结我是“又疯又怂”
玻璃是暂时稳定了,车胎又扎了,连人都没有的地方竟然有钉子
可能是本着聊胜于无的态度,被老张安排了烈焰泉景点
进入魔鬼城,路边75号路碑过后就看到烈焰泉的标志,左转后一直往里开,如果你开始怀疑:这没路了呀?!那么恭喜你,你走对了。不仅没路,还没信号。所以请提前下载离线导航,并在天黑前出来
喜欢这种简单有效的导航方式
就为了看一眼这常年不息的火焰
到库车之前,老张说带我去看一条路,能拍出颓感大片
可接近目的地的时候,似乎找不到他想要的角度
几次路边停车,即使趴在地上,也全无逐节攀爬,伸向天边的大片既视感
无奈一直向前开,眼看都已错过
到达路的顶端,豁然开朗,原来大片的角度在对面来车的方向
于是一路下坡,从后视镜持续观察
开到谷底,回头一看,这感觉就差不多对了
但是逆光!
等!等太阳落山
车子往路边一停,等着南疆9点以后的落日
孩子们下车在路边玩石子
行程结束后,问他们哪里最好玩
大龙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等在路边玩土坷垃玩到灰头土脸的经历
2个小时,当我终于拍到这张照片时,我在内心坚定了一个想法
若非对旅行的态度高度一致,若非生活习惯非常默契,若非及其能迁就对方,非必要不拼团
和朋友结伴出行,曾发生过一些无奈:
她要逛银座,我想溜地摊
我买了冰激凌,她说她不吃凉的
我要5点出发自驾去爬山,她说她想睡懒觉包车去打卡
我要坐车3小时去草原骑马,她说她就想泡酒店,因为喜欢那晚的香格里拉
也是
我出门是为了看世界,很多人就是想度假
一家人一辆车,想开到哪就是哪,住什么酒店吃什么饭,到哪停下几点出发,反正我一个人说了算
除了自家娃,谁能受得了我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地方等几个小时,就为了天蒙蒙黑的时候的一张照片
其实照片也不好看啦,但是就这么个ipone12pro,也真是尽力了
临出行的两天前,将近三年的12终于罢工了,屏幕出彩点了,陀螺仪也坏了,相机也对不上焦了。为了死等15,可又要出门,硬是去火车站修了两回,还把摄像头景深给修没了
坚持一路,承担拍照重任,实属不易
没想到,今天行程的尾声竟然是独库公路,也算是走过了独库公路南段,加上那年那拉提到独山子,这最美公路差不多算是圆满了
这一天感触颇多,朋友圈发景发的多,大家要求上人物照,发了几张图,配了段文字:
行程第八天,大家看到了此行的大美,
但没看到的是:
高反头疼、腹泻;
为了在盘山公路找机位,冒雨在高海拔爬栈道,湿冷到打颤;
路上经常7、8个小时没地方吃饭;
高速前挡玻璃被石子崩裂,连夜找汽修店打洞;
逛当地乡村巴扎,人挤人却不见一个汉人,出来反倒有些后怕;
果被蜜蜂蜇伤,急诊大夫灵魂拷问;
慢撒气,胎压报警,发现钉子,补胎;
为了图九,路边车里等日落,然后黑着天走独库公路……
眼睛的天堂,身心的考验
可那又怎样,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我们要带孩子一起欣赏自然,敬畏自然,体会路上的艰辛和快乐,用经历富足心灵
库车大寺和库车王府距离很近
库车大寺的青砖寺门、琉璃穹顶、伊斯兰塔柱、彩雕绘画,以及窗棂上万字纹,诉说着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的故事
在库车王府的龟兹博物馆,可以了解龟兹王国的历史、中国鼎盛时期库车重要的历史地位,十二代亲王的家谱,还能见到最后一位王妃真容
库车王府正对的一条街叫“热斯坦路”
可以选一个清晨,趁店门未开,去数一数每一扇门上的色彩,这些图片可以一直存在手机里,去对抗那些多巴胺不足的城市生活
南疆的最后一晚,我们坐在喀什老城民宿的小院子里,有点飘着小雨
我们说到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失联事件,又不着边际地想了一下穿越新藏线的规划
我们历数去过的地方,又重新排了排愿望清单上目的地的顺序
明天老张12点的飞机回南宁,我带着俩孩子4点的航班回上海
现阶段,真的是体会了每一次分离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在这些双城生活的日子里,就连旅行,都没办法一起出发,只能约在共同的目的地碰头
和来时一样,我们在乌鲁木齐经停的时候,还可以和在兰州转机的他报个平安,说声再见
生活就是这样,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得意就有失落
再难,总归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小美好,制造一些小惊喜
所幸,我们还手牵手,一直在路上
那么这两杯
一杯敬走过的路,一杯敬向往之处!
干!
游记写得很艰难,每天修修图,回忆着更新一点点,罗里吧嗦不知道说了点啥
中途几次有点写不下去了,但还是说服自己磕磕绊绊地完成了
因为我发现我点开过往游记的几率越来越大
可能是年纪大了,总想回忆过去某个时点的状态和情绪,那么打开游记,就仿佛生活又回到了那个时刻
从带着果开始自由行,到临近上小学出国还要带着推车
到他俩上一次的毕业旅行
如今果要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了,连大龙都要进入小学毕业班了
这其中发生了多少故事呀
你瞧,早些年能想象吗,我可以一个人带着他俩完成横贯整个中国的飞行
还可以在转机时,蹲在窗前,一人吃一碗泡面
生活呀,就是一次次出发和到达
去陌生的地方,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