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老台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的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的祖辈世居之地
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绍鹏购得绍兴城内覆盆桥赵氏住宅,经过大规模的改建,成为颇具规模的台门宅院,这就是周家老台门,从此,覆盆桥周氏在老台门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
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
现在老台门又恢复了旧日样貌,里面的陈列是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向游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周家老台门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南面寿家台门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占地3000多平米,是绍兴城内最大。
1.鲁迅祖居全年开放,每天上午8:30至下午5:00,周末和节假日会延长至5:30。建议游客提前规划好行程,选择合适的时间前来参观,以避免人流高峰时段. 2,免费参观。
3.游览时间1小时以内。
💟门厅
周家老台门共有四进,第一进为门厅,俗称“台门斗”,檐下隶书匾额“鲁迅祖居”为著名书法家鲍贤伦题写。门厅内高悬蓝底金字“翰林”扁额。
周氏家族四百多年历史当中,曾经出过四个举人,他们当中唯有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考中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是周氏一门莫大的荣誉,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门厅后方是天井,周家老台门的进口设在侧门,门厅不对外开放,只能从大街上拍摄到“翰林”扁额的一部分。站在院内天井,通过大门可见大门对面的“民族脊梁”碑。
💟客厅
台门的第二进是客厅,绍兴当地叫“大堂前”。这里是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客厅高悬“德寿堂”匾额。德寿堂原名“宁寿堂”,清道光帝时为避皇帝“旻宁”名讳,改为德寿堂,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中堂悬挂寿星画,两侧对联:“福禄欢喜长生无极;仁爱笃厚积善有征。”意思是:既有福报,又有钱财,欢喜快乐,长寿永生;仁慈博爱,忠实厚道,积德行善。客厅正中摆放红木八仙桌、长案台几以及太师椅。
中堂两侧木柱有楹联:“身无半文,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对于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来说,虽然他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但并不妨碍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对于一个在困境中依然发愤读破万卷书的人来说,书中的古人便是他的知己和朋友。
客厅两侧整齐摆放红木太师椅,墙面挂长条红木条屏,内嵌山水纹理天然大理石。整个客厅布置古朴典雅。
鲁迅先生1881年出生在周家新台门(鲁迅故居),以后也一直在新台门生活,鲁迅平时也很少来祖居,只有在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等特殊的日子来这里。客厅中堂两侧挂山水国画等书画作品。
外侧木柱楹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此联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注解儒家经典之解语,为后世儒家信徒奉为经典,作为修身养性的标准。
💟香火堂
台门的第三进是香火堂。香火堂前设有天井。
香火堂是周家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大堂两壁挂有鲁迅祖父周福清治家格言《恒训》,现在所挂的《恒训》的版本,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的。《恒训》是周福清在晚年的时候所写,是他对自己一生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总结。这个格言所写的内容大到读书之法,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知识,无所不有。
堂中所挂鲁迅祖父画像,中间穿着清朝官服的是鲁迅的祖父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画像上方悬“德祉永馨”匾额,意为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
客厅的东西两侧有厢房,主要有佛堂、餐厅、主入书画室、主入卧室等。佛堂是周家拜佛祈福的场所,墙面挂有盘若波罗蜜多心经。
餐厅墙面挂有二幅字画,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另一幅出自清代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主入书画室布置典雅,墙面挂有字画。
主入卧室除了大床、衣柜、梳妆台、书桌外,还有洗脸台、躺椅等。
墙面挂寿字画卷,大床、洗脸台等贴金装饰,非常豪华。
💟座楼
周家老台门的最后一进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座楼前与前面其它几进同样设有天井。座楼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座楼正中为后堂前,两侧为东、西厢房
后堂前中堂挂有山水国画,两侧对联是:“石上珍禽夸锦绣;枝头丽蕊斗芳菲。”
后堂前布局古朴典雅,有红木大圆桌、圆凳、太师椅、八仙桌、长台案等,每件家具做工精细,工艺考究,雕刻精致、精美。
🚩东厢房设有琴室、闺房、绣房、沐浴房。
清朝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女子,要求非常高,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素质的女子,所以一有时间就琴室弹琴、看书。
女孩的闺房也是非常讲究的。闺房里的这张床非常的豪华,每一片都是用整块红木雕刻而成,床旁有梳妆台、马桶等,中间是一张吃饭桌。
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基本上是不出门的,所有吃喝拉撒都可在一个房间里解决。
女孩子除了琴棋书画之外,还要学会刺绣,如果不会刺绣,是嫁不到好婆家的,因此家中还设有绣房
绣房有扁“万丝云锦”,国画两侧对联:“云山看去天无尽;书画工来笔有神。”
绣房内的桌子为七窍玲珑桌,它是由多个三角形组成,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旁边这些凳子叫做套椅,由大小不一的多张椅子组成一组,根据人的高矮选用,可见清末民初时的家具是非常考究的。
沐浴房是大户人家的洗澡间,中间屏风一隔,就分成了两进。
在后面洗完澡之后,可以到前面非常惬意地躺在躺椅上休息。
大户人家女孩的生活是非常奢华的。
走向西厢房
🚩西厢房
西厢房是周家晚辈的生活区,这里设有少主书房、藏书室、幼童房间、少主房间等。
少主书房布置简洁。
大户人家一般都会收集书画,藏书室中间的箱子是用来放书卷国画的。有人说像是棺材,棺材=官+财!
幼童房相对比较简单,但设施齐全,有床、衣柜、桌、凳以及木箱等。
房间里还有火桶和烘尿布的火盆。火桶就是在床边的那个台柱形的木桶。火桶高约一米,上口直径约35公分,下口直径约50公分,桶内腰部设一层镂空隔板,下面放上一只炭火微红的火盆,一、二岁的小孩站在桶内,既安全又暖和。
少主房间的床是八角大床,红木镶金,非常的豪华。
少主房间的墙面挂有对联:“魁星专耀书香第;祥云时使积善家。”
此外,厢房还有西堂前、典库、储藏室、厨房、家宴厅等。
西堂前是少主会客的地方。
周家最有钱的时候开了十多家的当铺,因而家中设有典库,典库中还设有地窖。
储藏室用来堆放日常用品,杂物等。
回看刚才参观游览的地方
周家老台门的厨房非常大,也非常讲究。
厨房中间这张八仙桌子是他们家佣人吃饭的地方。大灶旁边有一口小灶,是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烧饭做点心的地方。绍兴所说的开小灶,就是这样来的。
大灶一侧除了有大水缸和水桶外,另一侧还有一个下面有小洞的缸,它是一个盐缸,当时只有大户人家里才用这么大的盐缸,小洞是用来取盐卤的。
厨房的这个大灶,叫做三元大灶,又称为新灶。三口大锅之间有四个小圆锅,叫做汤锅。汤锅可充分利用大锅的余火,饭菜烧好了,汤锅里的水也热了,用来温酒、洗漱等,起到一个节约能源的作用。
离厨房不远,有家宴厅,装饰古色古香,这里是周家招待宴请客人用餐的地方。厅内有松鹤图,两侧对联:“昌黎蓄道德能文章;汾阳大富贵亦寿考。”
周家老台门从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两侧,均建有对称的厢房、楼房,各房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两侧天井点缀若干假山、盆景、石凳、水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佛堂
餐厅布置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