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深圳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其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短 40 余载的建市历程,却能勇立潮头,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这般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着实令人惊叹,在世界城市发展的长河中也堪称罕见奇迹。
“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春天的故事》至今仍在华夏大地广为传唱,它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对那个激情澎湃时代的回忆之门,成为一个时代最生动、最具代表性的剪影。
事实上,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之前,深圳并非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更不是所谓的“文化沙漠”。若想探寻古代深圳的神秘踪迹,大鹏所城与南头古城便是不二之选,它们宛如历史的坐标,承载着往昔的荣耀与厚重,其地位相当于现今的深圳市政府,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从镇级层面来看,深圳亦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留存着四大古墟,它们犹如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而在村级范畴,鹤湖新居、大万世居、甘坑以及观澜大水田村等客家村落极具代表性,这些古老的村落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默默诉说着先辈们的故事,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基因。
尽管深圳始终处于高速发展与变革的浪潮之中,但深圳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从未缺位。他们在精心呵护这些珍贵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巧妙地将现代元素与之融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打造出一个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集市以及文化高地,使之成为深圳城市发展蓝图中又一张熠熠生辉的响亮名片。
今年 8 月,听闻观澜古墟重新开放的喜讯,我内心便燃起了前往探寻的渴望之火,渴望能亲身走进这片古老的土地,去触摸深圳的传统历史脉络,去感受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崭新变化,去聆听历史与现代交织而成的美妙乐章。
上图:深圳观澜古墟地图,整个片区分成四个入口,自驾的游客可选择停放地上停车场后,再乘接驳车来南门。
景点简介:位于观澜河东岸的观澜古墟,也被称为观澜老街,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曾经的观澜古墟,集居住、商业、防御功能于一体,是客家经济社会、传统文化、民间信仰和风俗风情代表性街区,被誉为深圳“四大古墟”之一,繁盛时期也曾有“小香港”美誉。随着时代发展,历经百年风雨侵蚀的观澜古墟逐渐衰败。2019年,为恢复观澜古墟曾经繁荣,向民众展示近代深圳地区金融商贸、客家传统民俗风情及岭南客家老墟市建筑样式,龙华区决定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原则,对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片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目前,观澜古墟已修缮完成。
导航地址:观澜古墟
交通指南:(1)地铁:4号线观澜B口,步行约9分钟
(2)公交:B919路观澜古墟站,步行约3分钟;周末和节假日会有古墟公交专线,观澜地铁站B出口直达观澜古墟
(3)有轨电车:新澜站,步行约10分钟
(4)自驾:可导航搜索观澜古墟停车场,停车场有免费接驳车服务。
游玩时间:1-3小时;
门票信息:免费,无需预约 ;
开放时间:全年 08:00-00:00;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停车位置:(1)距离古墟400米有一个地上停车场,车位较集中;(2)观澜古寺附近的路边停车位,车位较少。
其他建议:(1)地上停车场距离古墟400米,有免费接驳车供乘坐,可以直达古墟南门口;
(2)古墟修复开放的时间不长,半年不到,很多店铺还在招商之中,因此古墟暂时还比较安静,过一段时间再来热闹一点;
(3)认真行走古墟,大概90分钟左右,推荐找个下午茶店坐坐,慢点节奏去逛;
(4)距古墟2公里,是观澜湖新城,时间允许也可以去逛逛商超;
(5)接驳车服务点:分别是两处,一是观澜古墟停车场出口岗亭,二是观澜古墟南门观澜大街40号公益酒家旁(一般是观澜古寺前)。
推荐指数:★★★★★
PS:文中部分介绍资料,来自网络
简介:老字号,饭店时间人气火爆,主打塘厦本地菜,这里能吃上声名远播的“塘厦碌鹅”,还有客家味十足的豉油皇吊鹅。
导航地址:东方美食餐厅
停车位置:餐厅背后的停车场,免费停放,大约有50多个车位,饭点时间车位紧张。
推荐指数:★★★★★
在去观澜古墟之前,我们去附近找了一家餐馆,这家餐厅的店址,在塘厦镇石鼓村。石鼓村现在是东莞市的特色精品村,而餐厅所在的田夏大街,是石鼓村有名的旧街,近几年经历了翻修,已经重新焕发了活力。但这一点,还不足以吸引我们来石鼓,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东方餐厅的美食,这儿的每一道菜,味道都不错,出了名的好吃,是地道的塘厦特色菜。
番薯叶
这道菜是本次点的菜里味道最好的一个,混着白饭一起吃,非常棒的体验。
粉丝肉丸,粉丝好吃,原汁原味,肉丸有点儿咸,但不影响整体口感。
关于东方餐厅,半年前去凤凰山的那一次出行,也来吃过一次,好吃的东西,总是让人惦记着。我们这一趟,只点了三样菜,但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性价比不错。至于其他菜品,可以看我的游记 打卡“宝安第一山”——深圳凤凰山 @https://www.mafengwo.cn/i/24081548.html ,这儿就不再赘述了。
吃过满意的中午饭,我们开始出发,前往观澜古墟,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停车场。
来地上停车场,要沿观澜河边的公路往前开大概400米,这条公路不大好走,相对于普通公路的宽,沿河路显得有点窄,开车要很小心,避免车身摩擦路边建筑。
我们来到的时间是下午1点半,停车位还很多,由于对情况不大熟悉,我们直接徒步离开停车场,沿途不时有小车经过,由于没有给行人预留步道,当遇到有小车要过,我们只好走另一条对向的车道,这样走到了古墟入口。
当时我们也注意到停车场有告示牌写着,能免费乘坐接驳车,但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不知道接驳车停在哪里,实际上,接驳车停放的位置,是在停车场出口处。这些接驳车和光明区虹桥公园的一样,但并不是用来接送领导的,而是接普通游客。
我们开始走这条狭窄的沿河路,如果遇到车流量大的情况,建议不要在上面徒步。
离开停车场入口,沿着公路走了100米。
大概走了15分钟,我们离开了这段公路,回头看了一眼公路门口。
来到观澜古墟的西门,有一栋碉楼和一个门口,门楼上写着卖布街。观澜卖布街是当时布料的主要买卖地,集中了大小布店30余家,它们当中有的专卖洋布,有的专卖土布,有的专做碎布生意,有的卖配套产品,还有的做成衣,分工十分明确,是珠三角早期专业市场的雏形。
卖布街主入口
进门楼后,要下来一段台阶,古色古香的卖布街出现在眼前。右手边挂着木牌子的地方,是侨乡甜品店,这家糖水店已经在观澜古墟附近开了许多年,美食有椰皇冻和脆皮乳鸽。
历史上的观澜,并不是单单属于新安县或东莞,而是由两县的一些村子组成。清初迁海复界后,大量客家人涌入新安,观澜也迎来了一次开发的高潮。观澜河两岸那些不适合耕种的丘陵山地也逐渐被开垦,开始种上了花生、麻、葛、薯黄等经济作物。同时,观澜河两岸的土布织染、榨油业等手工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出来的商品顺着观澜河北上至东莞、石龙等地进行转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观澜本地百姓也开始建起了墟市。乾隆三十二年(1767),东莞县属库坑、马场、牛湖、大布巷、樟坑径、陵头下、妮冈寨、松园围八约与新安县属松园下、江头沈姓二约选址观澜河畔观澜寺附近兴建观澜墟,东莞知县给观澜墟颁发开市执照。
由于观澜河上接石岩、龙华下连东莞。观澜大街通往观澜河边,也就是当时的水路货运码头,周边客商乘舟前来交易,观澜古墟商铺日渐繁多
鼎盛时期的观澜古墟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共由观澜大街、卖布街、龙岗顶街、新东街、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立新巷、金霞街等街巷组成,占地6万平方米。这些街道各有分工,有些是作为交易的墟市,有些是以手工作坊为主,有些是提供给商人消费娱乐的服务区和高端消费区。
观澜墟的繁华得益于其地缘环境。观澜河上接石岩、龙华,下连东莞,在塘厦注入东江,旧时观澜河河道宽阔,因此观澜墟可通过东江达到惠州、河源、广州等地。广九铁路通车后,依托天堂围站,观澜墟又成为重要的进口商品中转站。清末民初,观澜墟内设有多家钱庄当铺,如宝丰押、宝山金铺、利兴钱庄、恒隆票号等。此处的油榨业也十分发达,有许多榨油作坊,如莫庆榨油厂、同茂榨油厂等。
“我在观澜墟西门大街等你”打卡点。卖布街入口旁,漂亮的装饰广告画,是人们打卡的首选。
据记载,观澜墟最为繁盛时,有钱庄、当铺、茶楼、客栈、轿馆、字画店、赌场、妓寨、鸦片馆、纸扎店、棺材铺、杂货铺、镖馆、药材铺、布店、榨油作坊,甚至还有海鲜铺等等。
观澜大街是通往观澜河和码头的主干道,每逢农历的一、四、七墟日,观澜大街及其周边的街道都忙碌起来,从早晨六七点开始,下午五六点结束,生意繁忙时通宵不散。
一些有意思的纪念品
这里的游戏,是找字,即从这些挂墙的汉字中找到属于自己名字的字,然后制作专属标识。
老屋外漂亮的灯笼。
卖布街是整个观澜墟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街,整条街全是进行布匹买卖的商铺。卖布街全长90米,是当时东江流域洋布、土布的主要买卖地。原本,卖布街主要售卖的观澜本地产的土布.商人们来这收布后,运至石龙转卖。
进入卖布街其中一个店里,装修简单,但修饰的文创产品不少,咖啡厅也可以做到如此的文艺。
来到转角的一堵墙,墙面上挂满了文创雨伞。姑且叫它脸谱伞古墙吧!
这又是一处绝好的打卡点。
鸦片战争后,从香港过来的价格便宜、色泽亮丽的洋布渐渐取代了土布。广九铁路通车后,这里还可以可以买到引领时代潮流的最新、最洋的布和最潮流的洋衣,因此此处吸引了惠东宝甚至是粤北一带的人过来买布。
民国时期,观澜墟非常发达,而且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墟里存储了不少钱,且有不少公共产业。因此,这块肥肉,东宝两县自然而然不会放弃。
1931年11月18日,两县县长代表在观澜乡公所进行谈判。在一波唇枪舌剑之后,东莞县整理好材料后,于11月26日正式向广东民政厅告状,要求将观澜墟划归东莞。随后,宝安县亦上交材料,说明缘由。
两县官方你来我往,互相递交报告和呈报相关文献资料,以证明本县才是观澜墟的“主人”历经几个回合之后,最终,在广东省民政厅看来,还是东莞县的“证据”比较充分和有说服力。1932年3月,广东省发布训令《关于宝安东莞系争观澜墟案之决定办法》,将观澜墟归属划拨到了东莞县第四区。
新中国成立后,观澜墟连同其周边的不少村落被划到宝安,成为现在大家所称呼的观澜地区(观澜墟争夺战)。
民国中后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战火之下,观澜墟渐渐失去旧时的繁荣,许多老商号逐渐在墟市里消失。不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依然是观澜人民投墟的首选之地。
当时,观澜老街各行各业云集,其中人们常去的当属观澜邮电所、照相馆和祈福阁客家黄酒店。此外,晚上在观澜大街入口处还可看露天电影。那时候,老街最大最气派的当属观澜供销社,占据了整个新东街的街口,卖的是一些常见的日用品。
随着时代发展,观澜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慢慢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作用,曾经沉寂了很长段时间,许多房子由于年久抢修,破败不堪。2006年宝安把观澜老街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2020年5月开始,龙华区对观澜古墟进行保护性开发,2022年12月,观澜古墟修缮完成,迎来了新生。
卖布街内的一家下午茶店,价格细目表
店的装修,更好地还原了老房子的原汁原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里面卖的商品,不是随处可见的烤香肠、臭豆腐,而是深圳年轻人的一些潮流食品。我注意到,绝大多数老房子的地板,都是一样的,深圳市政府应该是对这个片区的所有老房子进行了统一的装修,再出租给商户。
对岸也有一家下午茶店,主要卖豆腐花。
进到里面,老板很热情,推荐我们来店内拍这堵墙面,店主表示,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做这面墙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将与观澜古寺、贵湖塘老围、观澜河等形成互动,集中展示深圳历史上客家人的社会经济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打造成为大湾区都市传统文化旅游示范区以及大湾区青年同胞客家文化寻根目的地。
走到卖布街尽头,有一家服装店,可以租点民族服装在老街古建前拍照。
小巷,很有历史气息。
“长”满玫瑰的民国美女墙,很适合拍照,超出片!
原建于近现代时期的观澜大街、新东街等主要街道恢复了骑楼样式,卖布街铺设了条石,恢复民国期间的小巷氛围。多层民宅外立面整治后焕然一新,入口、广场等场所经过景观环境打造,古墟的周边风貌全部统一起来。
走到卖布街尽头,人流量开始多了起来,由于中午气温较高,我们在转角处找了一家下午茶店,进里面吹空调,买了一杯缤纷水果茶。
这家店下午茶的详细价目表,一开始我们想喝12元的花果茶,问了一下,原来这茶是用冲剂泡的,没什么意思,选了25元的水果茶,不是很大杯,够喝。
店里的装饰品也很多,书可以随便翻,很适合休闲地坐一个下午,楼上也有一层,一楼坐满的情况下可以上二楼。
在我们坐的那个店对面,有一个书画展,走马观花看了两分钟。
刚才喝茶的那个店,外墙是挺好看的。
接着,我们朝南门方向走走。
离门口很近的地方,有一家书店,里面可以喝咖啡。
中西文化在老街交融,那些炮楼、商铺和民居,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给人们讲述着关于时尚潮流的初印象。如今,观澜老街被列为龙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老街区也被改造成观澜老街公园,但仍保留着大部分原有的历史风貌,以无可取代的魅力成为当之无愧的深圳近代民俗历史第一街。行走于小巷,跫音敲响在老街的石板上,思想溯游在时光的长河中。
眼前的这座碉楼,是观澜古墟最高的建筑物——成昌楼。这是诚昌票号的金库所在。诚昌号的东家是贵湖塘的陈桂森,系海归华侨,为当时观澜墟周边相当有势力的人物。长约85米的新东街,是当时的日用百货、水果(沙梨、柿子、山竹、菠萝、李了等)、小吃、理发等商业一条街。
如今的观澜老街,很多原来的商铺已人去楼空,但走街串巷,寻找分散在民居中的十二座炮楼,就像寻宝打卡一样,每发现一座都让人欣喜不已。
虽然观澜古墟不大,但相较于其他三大古墟,这里的历史古建保留最多且最完整。目前,古墟小镇内的商铺还很少,很多还处于招商阶段,但已经有很多人,来这里拍照打卡了。我想,这里的商家入驻多了之后,可能观澜古墟就会成为特色化的商业街区景点,走的发展之路就和甘坑小镇一样,商业化不可避免。
观澜古寺周围是碉楼最为密集的地方。此外,还有公益酒家以及整片的商住两用的骑楼式店铺,这样的老街建筑群,在整个深圳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碉楼,是当年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为了抵御盗匪而修建,年代最早的建于清代嘉庆到道光年间,距今约250多年历史。
大门口可以免费领3柱香。观澜古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重修,它由观音庙、关帝庙和财神庙组成。这里香火鼎盛,是当时惠东地区最具规模的庙宇之一。现如今,大门处的“观澜古寺”石匾尚存,墙基、断柱与部分青砖犹在,虽曾迭遭劫难,但最后得以修缮,重新开放。
这一处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楼,也就是公益酒家。红楼所在的龙岗顶街是当时观澜墟的“服务区”,这里遍布着大小茶馆、饭馆和客栈。著名的公益酒家便是这里的一个代表。公益酒家建于1938年,是当时这一带最为豪华的酒家,集酒家、旅馆于一身,主要面向外来的客商。公益酒家还开创性的使用了女招待。除了公益酒家,在公益酒家的背后的巷子里,有一家当时很有名的狗肉店,叫做“登康狗肉”店,是观澜最早、也最有名的狗肉店。
红楼旁边的那栋碉楼一楼
顶部护墙上书有“瀾閣”二字,并有“岁次戊寅年建造”字样。门楣上仍保留着当年的招牌,虽有所模糊,但公益酒家四个镂空楷体大字依稀可见。
有意思的是,红楼被当地人称为会“行走”的碉楼,什么意思呢?原来,在2009年,为了更好地进行观澜老街的保护和开发,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红楼在6天内被整体向左前方平移了43米,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并不在原址上。
红楼因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醒目的朱红色外墙,格外引人注目。二楼阳台的栏板上镌刻着“公益酒家”四字,至今仍依稀可辨。这座宏丽轩昂的建筑由观澜马坜鸡公庙(今围仔村)的牙买加华侨陈义出资兴建。当年门庭若市、商贾云集的酒楼,如今已成为观澜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印记。
红楼的建成,开创了深圳历史上的数个第一:第一座外观为西式建筑的酒楼,第一座集饮食与住宿为一体的酒楼,第一座率先聘用女服务员的酒楼。最值得庆幸的是,这座见证了观澜数十年兴衰历史的公益酒家,现属于不可移动文物,虽历经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始终安稳如山,完好如初。
这里
还记得《狂飙》中经常出现的骑楼老街吗?其实不用前往江门,在深圳观澜古墟,同款骑楼也能很好体验剧中的氛围。
如果没有猜错,眼前这栋高大的建筑物,应该是当时观澜古墟的供销社。
钢筋森林的快节奏生活,让人喘不过气,但来到龙华的观澜古墟,就能体验到一种任凭岁月流淌的慢生活。
在当时,这里素有“小香港”之称,起源于清朝早期、兴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全面反映深圳近代墟市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见证,被称为“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而其他三大古墟分别为清平古墟(沙井古墟)、深圳墟(东门老街)、东和墟(中英街)。
从南门一直往回走,走到尽头的位置,是一个广场,整条街逐渐变宽。
“没错,我也很喜欢龙华。”由龙华路牌组成的“爱心”融入到老建筑上,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既是老景点,也是“新街区”。在这面墙的旁边,就是观澜古墟的东门出入口。
随着时间地流逝,观澜古墟已渐渐失去旧时的繁华和热闹,许多的老商号逐渐在墟市里消失。如今我们再去时,依然还能找到部分商号存在的历史足迹。
朝前走,又遇到一个门,走进一看,是北门。
我们计划是想回去南门乘坐接驳车回停车场,但北门似乎不能直接走小巷子回去,原路返回。
从北门回到南门,走了不到20分钟,在老榕树等待了几分钟,接驳车很快就来了。
每辆接驳车,大概能坐8个人,差不多满了就可以开。我开车门的时候,一时找不到开关,原来要把把手的一个按钮按下去,至于从里面开门,也不难,将不锈钢把手举起来就行了。
回到了停车场的位置,接驳车就停在停车场出口处,此时已经有好几个游客在原地等着上车。
下车之后,将停车场的收费码和收费标准拍了下来,供行程参考。
我们总计玩了1小时10分,缴费10元,相对于深圳其他景点,这次缴费不多。
从停车场出来后,我就开始记录轨迹,等乘坐接驳车回到停车场,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10分钟。
附上本次参观的动态轨迹,生动展示游览全过程。
此行,我们游玩是比较休闲的,走走停停,不感觉到累,古墟开放到晚上12点,夜晚的风景会比白天更好看,以后有机会可以留到晚上来走走。目前,深圳的四大古墟,就剩清平古墟还没有去,留待将来去计划和落实。临别之际,我看着眼前流淌的观澜河,想起两句话:第一句,高楼大厦是深圳,老街旧村也是深圳。这是深圳的两张面孔,一个是传统的古村古镇,一个是现代化的大都市,深圳并不是文化沙漠,它有丰富而厚重的历史。第二句是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在深圳各大地铁站出现得最多的一句话,折射出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它是中国最包容的一座城市,深圳今天的发展成就,是海内外各地的建设者共同奋斗的结晶。
深圳,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
和本篇相关的 深圳 游记如下:
1.“一天走遍全 中国 ”——记 深圳 锦绣中华参观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8360163.html
2.“一街两制”,走进特区中的“特区”——记第三次中英街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805709.html
3.梧桐烟云,记第二次徒步 深圳 最高峰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256172.html
4.“聆听大海的声音”——记徒步穿越东西涌最美海岸线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285371.html
5.秘境寻踪——记首登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7649940.html
6.“走进大鹏明清古城,畅游 中国 最美海岸”——记 深圳 大鹏半岛周日精华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1295135.html
7.“羊台叠翠·浩然正气”——记徒步 深圳 第四高峰羊 台山 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19354381.html
8.“传统民居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记 深圳 文艺休闲路线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2645546.html
9.“童心向党、红色足迹”——记深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之行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3355650.html
10.“看秀岭叠泉,品大万底蕴”——记 深圳 坪山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2857319.html
11.打卡“宝安第一山”—— 深圳 凤凰山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081548.html
12.赏无敌海景,看山与海的最美相遇|记 深圳 大鹏半岛一日游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093017.html
13.浅游 深圳 西部生态绿洲——海上田园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223198.html
14.行走“光明红丝带”—— 深圳 虹桥公园
相关链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239712.html
15.再登深圳第一峰|大山、大海、梧桐烟云,看不尽的超美风景
相关链接:@https://www.mafengwo.cn/i/2426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