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率众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此工程以年代久远、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特征,以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成为世界水利工程和水利文化的鼻祖。
其实,秦国修建都江堰工程在当时首要目的并不是水利灌溉,而是改善蜀地水路交通,利用巴蜀在长江上游的优势沿江而下进攻楚国,以实现秦国”浮江伐楚”的战略。都江堰修建前,岷江被称为“恶水”,成都平原水旱频仍,更别提水路运输;都江堰建成后,不仅有效治理了水旱灾害,确保水路安全畅通,还进一步完善了水运线路,上通汶川茂县、中连平原各处、下接万里长江。史书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 “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于成都,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可见都江堰工程首先是用于“行舟”,“有余”才以灌溉。虽然,秦国”浮江伐楚”的战略最终失败,但是都江堰却在灌溉田畴、抗旱防洪、交通运输和民生用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堰两千两百多年来泽被一方、延绵千秋,成都平原从此由“泽国”“赤盆”变为“天府之国”。
今天的都江堰已蜚声中外,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些光鲜的名目下,又有多少后人真正了解先人的艰辛付出和都江堰工程的伟大之处?作为一名普通游客,真正走入都江堰后,随着了解的深入,越发感叹于这个伟大工程的神奇和古人智慧的高明,更让人敬佩不已的是古人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的拼搏开拓精神!
本文瑾以亲身体验结合相关资料作一篇游记式的攻略和讲解,以此作为都江堰之行的留念,亦传先人之功德,表吾辈之敬意!
大交通:
1、自由行:从成都可在【犀浦】站座高铁至都江堰【离堆公园】站;
2、自驾:可将车停在景区大门附近停车场,如果酒店离景区近,也可停酒店;
购票:现场买或微信公众号【青城山都江堰】,旺季需要提前买。
1、蓝色线路为精华版。从高处秦堰楼入口进,一路向下游览,主要景点均覆盖,从景区大门出,不走回头路,优点是省时省力。到秦堰楼需要坐车上去。这也是比较常规的线路,适合老年人和不愿爬山的人。
2、橙色线路为全面版。从景区大门进入,最后经玉垒山回到景区大门,这个线路等于是游览了都江堰和玉垒山两个景区,并且可在玉垒阁俯视整个都江堰景区和市区,这个线路适合体力好又不赶时间的人。
我走的是蓝色线路,下面将详细解读。
【秦堰楼】因都江堰建于秦国而得名。这里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秦堰楼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
秦堰楼是一幢现代仿古建筑,但由于其建筑风格与二王庙保持一致,得到了广大游客及文物保护专家的认可,与都江堰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浑然天成,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是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名目中唯一的非文物建筑。
登上秦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在秦堰楼上俯视鱼嘴、安澜索桥以及沙黑河闸。
另一个方向可以看到飞沙堰、人字堤、南去的岷江主流以及玉垒山麓的一众景致。
江中央的小洲为人工建成的金刚堤,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 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5·12地震”中,包括秦堰楼在内的二王庙建筑群受到严重破坏。经过文物专家的详细检查,秦堰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受到了破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经过勘察发现,秦堰楼所处的地块仍位于滑坡体之上,需要对滑坡体进行治理。经各方专家论证,发现如果把秦堰楼全部推倒重建,花费资金比修复古建筑所采取的“修旧如旧”要节省得多,重建时间还要快一些。“最关键的是,秦堰楼不属于文物,是可以推倒重建的。”因此,专家组舍弃对秦堰楼的修复加固方案,采取拆除原址再建的方式进行重建。
新修建的秦堰楼基本保持原貌,依旧为5层。
左侧玉垒山上的宝塔就是玉垒阁,海拔865米,为钢木结构,地上6层六角形式塔楼,玉垒阁是千年古城的新地标,登上玉垒阁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景。战国时期玉垒山叫湔山,那个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叫湔堋。
“堋”即今都江堰总体工程中之分水鱼嘴,系用满盛河卵石之竹笼于江心所筑人字形分水堤。
这是二王庙后面的一棵桢楠树,树高25.7米,胸围4.48米,树龄1000年。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庙,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王庙初建于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 (494—498),益州刺吏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父子于此,称名“崇德庙”,后亦有“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庙”、“显英王庙”、“二王宫”之称,清乾隆时之《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称之曰“二王庙”。唐、宋、元、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
因为是从上往下游览,我们将从后门进入二王庙。
这是一棵殷商时期的阴沉木,1977年出土,自出土有3410年历史,为殷商时代的古木埋入古河床而形成。
从山商下来就是圣母元君殿,供奉圣母元君。
圣母殿往下左转就是二郎殿。
这是“少王庙”—— 二郎殿的前廊。殿内奉祀三眼二郎神。历史上,李冰没有儿子,百姓出于对他的爱戴,将二郎神虚构为他儿子,并供奉在大殿。二郎神是二王庙最主要的神祇。在二王庙的正殿中,供奉的正是神话人物二郎神,据《搜神记》、《列仙传》中所载:“二郎神杨戬系上界天神具三眼,身佩三尖两刃刀,哮天神犬追随其身。神通广大,变化莫测。巡视下界,驱邪扶正,掌管天曹巡察之职。” 《灌江定考》、《川主圣诞科仪》、《川主妙经》所载:“秦蜀合并,蜀西岷江连年江水为患,江妖为暴,沫水溢流,沃野岁灾,民受其害。始皇庚寅秋,涉正举荐巴东李冰,得其隐士遗术,智慧无穷,擅长水利之术。遂召为郡守至蜀,治理岷江水患。李冰治水之精神感动上苍,玉皇大帝派遣杨戬下界化身为“二郎”,斩妖治水,擒孽龙,助李冰凿离堆,修堰筑堤,分内外江,通九河,护国救民,平沫串,除害利民,立五犀三石人永镇恶水,造七桥应七星。蜀民感其德,立庙于灌江口,修真容而奉祀,镇守灌江口,称灌口二郎神。
轩棚驼峰上刻李冰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殿前还有忠实的哮天犬铜像。
因前后蜀的造神运动,灌口二郎同蜀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王小波、李顺起事,就借用了灌口二郎作为旗帜。为隔断二郎神与蜀地的联系,宋仁宗朝(1023—1063)将二郎神改造成了李冰儿子。
宋朱熹亦言:“神翼之事,民间传说颇多。”川西平原沃野千里,利济后世,功垂不朽。道教为多神教,凡有功于人民之伟人,皆奉敬为神,立庙以祀之,以便人民瞻仰和怀念。唐宋以来皆有封赐,清雍正赐封李冰“敷泽与济通佑王。”宋元赐封二郎神为“清源妙道真君”,清雍正又被赐封为“承绩广惠显英王”。府县立庙以祀之,“二王庙”由此而得名。在历史的演变中二王庙成了二郎神的主祭之地,也是二郎神庙的祖庙,大殿供奉二郎神像,二殿供奉李冰夫妇神像。而伏龙观成了李冰的主祭之所。
新秋微雨霁,唯有紫薇浓。昨夜一场大雨,今天立秋。
右边的人行通道上去为铁龙殿。
李冰殿左侧为膳堂,有斋饭。
老王殿,也称李冰大殿,供奉李冰夫妇。李冰殿二层,重檐歇山顶。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七间。虽然早在明清时期,李冰父子就被赐封为王,按照当时的形制可以为李冰修建九间的大殿,但当地百姓为了避讳,则只修建的七间大殿以纪念。
李冰殿外有两座字库塔,这是给李冰烧纸钱的地方。
李冰大殿经戏楼出来便是中山门。中山门前石级由下而上直入重重飞檐高举的八字牌楼门。山门如意斗拱高举,呈现出强烈的编制感。山门上提“二王庙”三个金字,这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手笔。左右另有对联写道“万顷波光归稼穑,四山云气栗蛟龙”,下面是“庙貌巍峨”的横匾,二旁的楹联是“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当游人在石级之下,上仰牌楼,高入霄汉,宛然天宫琼阙;从石级之巅下俯,又如展望人寰。
从中山门下来到大照壁往右则直接从上西山门出去,往则是灵官殿。灵官殿三楹二层重檐歇山,下部架空,上祀灵官,下祀太白金星。
灵官殿往下为三官殿前平台,此为一处较小转向空间,行人在此停步瞻望。三官殿殿亭较小,可观瞻而不可登台。因居于乐楼与灵官殿之间,有意抑其形制,而取得整体的和谐效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府知文焕对原《三字经》作修改,又重刻于三官殿下方石壁上。内容是:“深掏滩,低作埝。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两旁为大清光绪元年“遇湾截角”,署水利同知中州胡均“逢正抽心”及“稻田足水慰农心”,阐明:抢修只限灌区水稻用水期间。
左壁刻治水“六子决”:深淘滩、低作堰。壁面有裂痕,为“5.12”地震所损。
三官殿往下,便是乐楼,是二王庙最有特色的建筑,修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横跨于进庙入口之石梯通道之上,为昔日迎送宾客,演奏鼓乐之所。昔年主要人流经从灌口镇经过西城门、玉垒关而来,故乐楼偏在主要人流来人方向,以便在鼓乐声中迎来送往,增加迎送氛围。
乐楼正面,入口内院依山筑台,院内偏西轴心上置乐楼三层居中,重檐歇山顶。上额书“二王庙”、中层书“秦太守李公祠”、下层书“高山仰止”。下层为通行过厅,两旁配殿二层,歇山屋面。
二王庙的入口为东西方向的长形院落,与岷江河道同一方向,是松茂古道的一部分。临江面有疏江亭、小筑三楹及照壁小舍。疏江亭损毁后修成一整面照壁,正对乐楼,上书膏流千古,上面绘有都江堰灌区图,
东山门内侧上书“金堤重镇”,外侧书“功施万禩”。
二王庙临岷江、背靠玉垒山,远近风光十分绮丽,又称“玉垒仙都”,题于下西山门的内侧。
下西山门外侧书“泽濩两渠”。
在二王庙下西山门处看安澜索桥。
安澜桥又名夫妻桥,是纪念秀才何先德夫妇。清朝嘉庆年间,当地恶霸地主勾结官府霸占灌县城外的伏龙渡口的渡船生意,以此敲诈过河百姓。当时在河边禹王庙开私塾的秀才何先德便组织百姓修铁索桥,这无疑是断恶霸的财路,桥修好后,恶霸勾结官府害死何先德,破坏索桥,而何夫人也受到诬陷和迫害,但她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继承丈夫的事业,在百姓的支持下,不仅重修了索桥,还受到皇帝的表彰,并使恶霸伏法。百姓为纪念何先德夫妇又将安澜桥称为夫妻桥。
安澜索桥古称“珠浦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宋称“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后,改为船渡,河东西交通不便,时生险情。清嘉庆八年(1803) ,何先德倡建索桥时,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原长320米,现长280米,以木排为板,石墩为柱,承托桥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缆绳横架江面。1962年,对索桥进行了维修,改10根竹底绳为6根钢缆绳,改扶栏竹绳为铅丝绳,铅丝绳外以竹缆包缠。1964年岷江洪水暴发,全桥被毁。重建时,只改木桥桩为钢筋混凝土桥桩,余照旧。后因兴建外江水闸,将索桥下移100米,重建时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改单层金刚亭为可供行人休息的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桥长261米。安澜索桥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澜桥因何先德夫妇事迹被称为“天下爱情第一桥”。现为情侣打卡地,寓意美好。
在安澜桥上看鱼嘴。
回望玉垒山麓,可见秦堰楼。
已渡过安澜桥到达鱼嘴分水堤。
这边索桥是横跨外江,没有开放。
在金刚堤上看索桥。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鱼嘴”又称鱼嘴分水堤,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排沙;东边沿玉垒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
李冰父子组织民工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也就是都江堰的“鱼嘴”。1933年的大地震使鱼嘴受损,1934年的岁修将传统的竹笼卵石换成水泥。2003年岁修时,打入钢筋混泥土,使得鱼嘴更加坚固。岁修也由传统一年一休到两年一修,再到2003年后十年一休。鱼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水和分沙。鱼嘴正对前方一截矮堤是百丈堤,有导流、排沙和固堤的辅助功能。
四六分水:鱼嘴分水并不是简单的将岷江一划为二,而是要考虑两边流量既能保证灌溉用水,又能起到分洪作用。因此鱼嘴的分水有四六分水之说。这里有个关键点是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量较小,由于内江深,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河流主流量多靠近内江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这时外江的宽度又起到主要引流作用,大部分江水流外江,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简而言之,枯水季,河流深度决定流向;洪水季,河流宽度决定流向。这就内外江的流量比例会根据季节转换的原因。
二八分沙: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环流的流体力学,位于表层的水流离心力大而急就冲向凹岸,底层水流含沙量高重量大离心力小而缓,就沿凸岸流去,因此八成的泥沙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只有两成沙流入内江,这就是二八分沙。这也是鱼嘴分水堤必须建在弯道的原因。
除了利用天然弯道外,还建了一些辅助工程,上图右边的一段矮矮的堤坝就是百丈堤,也叫导流槽,一是起到固定堤坝的作用,二是起到导流的作用,当岷江主流冲到百丈堤时,会反弹回来形成漩涡,辅助泥沙排到外江。
鱼嘴分水能满足古时候的需求,但对现代用水量而言还显得稍有不足,所以在1974年在外江建了节水闸,拦截外江水,在旱季使更多水进入内江,直达成都平原。
沙黑合闸是加强都江堰的分水作用。
在沙黑河闸往下游看,这是外江,即岷江主流,外江上的索桥,以及外金刚堤。
金刚堤是人工在岷江江心筑成的一个南北向狭长小岛,长近千米,宽75-120米,它的最北端迎着上游江水的头部即鱼嘴。
金刚堤靠外江的称外金刚堤,靠内江的为内金刚堤,我们沿着外金刚堤从鱼嘴由南往北走完整个金刚堤。
金刚堤上树木茂盛,还有一些人文景观。
岷江一路南下,直到宜宾汇入长江。
金刚堤的功能其实主要是决定着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的河道形态,在四六分水上发挥决定作用,达到终年“枯水不缺、洪水不淹”的目的。
金刚堤中间的林荫道。
走完金刚堤就去人字堤观看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建于唐朝,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
近处这片水域就是泄洪道,期间就是飞沙堰,飞沙堰是在鱼嘴分水堤(金刚堤)尾部与人字堤顶部之间修建的泄洪道,堰口宽240米,顺溢方向长120米。因为现在是丰水季,飞沙堰被水淹没。飞沙堰的第一个主要作用是泄洪,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丰水季节排内江流量越大,其泄洪作用也越大
堰者,较低的挡水构筑物也。飞沙堰第二个功能时在枯水季起到了拦水堤坝的作用,确保水流导入宝瓶口,进入灌区。
飞沙堰第三大主要功能是排沙。岷江经鱼嘴时已经过二八分沙,但仍有二成泥沙排入内江,那么飞沙堰就起到二次排沙的作用。前面鱼嘴讲过分沙原理,此处河道与鱼嘴类似,也是一个弯道,内金刚堤为凸岸,在飞沙堰对面凤栖窝段弯道处形成凹岸,因弯道环流力学,多余沙石靠内金刚堤可经飞沙堰排入岷江主流,进一步减少沙石流入内江,使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只占岷江总量的8%左右。
此处可见人字堤,下面水泥路延伸入水就是飞沙堰。明显往内江流的水更清更急,而往飞沙堰这边的则更缓。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
低作堰即低作飞沙堰和人字堤。飞沙堰是用笼石垒成,即先铺顺笼,再在顺笼上包铺顺着溢流方向的筷子笼。飞沙堰集分、排、控三种功用于一身,既排沙,又分洪,还要控制入内江水量,既是一个排沙道,也是一个溢洪道。另外就飞沙堰的飞沙、泄洪及其自身安全而言,低作堰也是有利的。
深淘滩与低作堰,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它用朴素的哲学思想,以一深一浅、一引一分正确处理了引水与排沙的矛盾。关于此六字诀,历代评价甚高,如:“治水之法”、“万世治水者法”、“检江立堰之法”、“千古治堰之要诀”等。
【宝瓶口】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中第一个修建的因为要把水引向成都平原,是在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功能奇特形似瓶口,故名宝瓶口,主要功能是引水、控制水量。
秦昭襄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再以凉水浇灌,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也有说法是古蜀国杜宇称帝时期开凿的,这里我采用主流说法由李冰开凿。)
宝瓶口奇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大小尺寸,控制着进水量,起到一个节制闸的作用,保证了成都平原水大不淹、水小不干、水旱从人。问题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把宝瓶口的大小计算得如此合理呢?宝瓶口的入水量也需要飞沙堰的配合才能实现。
凿开宝瓶口后,这些玉垒山的石头堆在一边,就形成离堆。离堆的上面就是伏龙观,离堆下面是伏龙潭。离堆与玉垒山之间就是宝瓶口。
离堆还有个作用就是在洪水季拦截水流,与飞沙堰配合将多余水排入外江。
从宝瓶口流入的江水就不再是一条,一分二(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二分四(经蒲柏、走江闸)、再四分八、再八分十六……由西北至东南,一分再分,向毛细血管一样延伸遍布整个成都平原。
从人字堤这边过索桥到离堆。
左下角也是一条泄洪道,是经鱼嘴、飞沙堰的第三条分洪道,遇洪水特别大前两者仍不足以分洪时,洪水经此流入岷江,以确保内江流量稳定。
【伏龙观】相传为二郎神降服孽龙之处,孽龙就被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便是伏龙观的来历,也是灌阳十景之一“寒潭卧伏龙”的所在地。伏龙观属于建筑与设施中人文景观综合体类的纪念、宗教、祭祀活动场所,为道教建筑,是纪念李冰的庙宇。
从人字堤过索桥,去伏龙观,途经青城山都江堰自然与文化陈列馆。
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始建于晋,是李雄在夺得蜀郡后,为报答帮助他夺取政权的蜀中贤士范长生而修建的。北宋初年,人民怀念李冰的功绩,扩建殿宇,沿袭李冰“降龙治水”传说,改称伏龙观。
伏龙观就雄踞于号称“中流砥柱”的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布局是:“东临江口之关,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筑朝真之坛。”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清同治间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时,将玉皇殿、喜雨楼合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砖木排架。一楼一底的后殿。
波澜索桥的位置原来靠近鱼嘴,1974年修建外江节水闸时,将索桥后移,再挖桥墩时,挖出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就是这块李冰雕像,李冰石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雕像上刻的字说明这这尊雕像就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雕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雕像中间一行文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右袖上有一行字“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于万世焉”,说明当时的水利官都水长陈壹造了三尊石像。《华阳国志》记载:“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作水文标记之用。
伏龙观分为前、中、后殿。除了是祭祀李冰治水的主祭之地,更是一处水利工程展览馆。这座国家一级文物的李冰石像就立于前殿正中。
前殿后壁还有民国27年绘制的《都江堰渠首鸟瞰图》,其下为晚清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题写“川西第一奇功”六字,再往下是一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模型。
前殿到中殿间天井有两株长势繁茂的紫薇树,它们肆意舒展着虬劲的枝干,衬着古朴的殿宇,别具诗情与画意,尤其是在这立秋之日,更加浪漫唯美。
后殿分为上下两层,二层暂不对外开放。
伏龙观处处精美,据说整个观内有461条龙,它们或在屋檐、梁柱、牌匾上......来的时候不妨找找看~
喜雨楼。
在伏龙观上观看宝瓶口,右下方就是宝瓶口,左边是人字堤和飞沙堰,左下是泄洪道。
观澜亭,登临远望,都江古堰、西岭雪山、青城秀色尽收眼底;俯视脚下,江涛滚滚,直泻宝瓶,景色十分壮观。
除了那宽阔的石阶,伏龙观还藏了一处狭而窄的隐秘出入口,名:花洲栈道,这里可是近距离观岷江水的绝佳位置。
离堆公园就在都江堰景区的市区入口处,多数游客会选择从这个入口进入景区。公园内有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就是离堆,是当年李冰开宝瓶口,凿玉垒山而分离出来的孤堆。公园内有伏龙观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
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这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他们是文翁(西汉)、诸葛亮(三国)、高俭(唐)、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北宋)、赵不憂(南宋)、吉当普(元)、卢翊(明)、施千祥(明)、阿尔泰(清)、望强泰(清)、丁宝桢(清),这12位治水先贤与秦蜀郡守李冰一起,带领都江堰人治水护堰,使都江堰水利工程永葆青春,成为了一幅长达2200多年的不朽画卷。
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赵不憂。字仁仲,宋代宗室,宋高宗时期进士。任知永康军治理都江堰时,将岁修都江堰时偷工减料的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并亲自监督维修,使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恢复。后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封崇国公,临走时数万百姓为他送行。
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之下。为什么会偏偏设计248个龙头?其实它是体现了道教思想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相,四相演八卦之说,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意。在每尊塑像中间都伴有古桩银杏,古桩历经风雨沧桑,其实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
神龟池虽为一池,却巧妙地被曲桥、廊桥等由水上分隔开来,造成了移步异景的幻境,深深吸引着来此的游人。置身于此,宛如漫步于仙境,让人十分惬意。
清溪园占地8000多平方米,是川派盆景的精品园,也是景区当中最具魅力的景点之一。中国园林分为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四种,清溪园属于典型的川西自然园林。园林建筑风格取材于川西民居,建筑空透飘逸,古朴而又清新。在造园手法上以水景取胜,作者大量使用了采自岷江河流中的各色大小卵石,既增加了层次,又更加突出了都江堰水文化这一特色
拾级而上,步入门厅,扑面而来的是一副飞动的山水画卷,青石镂空的照壁中,亭上飞泉倾泻而下,园内亭廊逶迤曲折、建筑朴素典雅,数百盆山水、古桩盆景错落有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园内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障景,借景等手法,远近高低,收放自如,为人们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2023年8月8日,立秋,于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