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都匀-荔波-小七孔-榕江-大利侗寨-高岜苗寨

作者:子非鱼安知鱼 显示图片

今天有空,把文补上。
这趟旅行算是特种兵吧,因为是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的,结果没买到贵阳到榕江的动车票……
言归正传:
贵阳龙洞堡机场落地,可以坐动车去荔波和榕江的,最近的动车站就是龙洞堡车站,但是车次很少,一定要提前买,买不到的话贵阳北站车次多一些。
因为没买到当天的票,在飞猪租了个大众,乞丐版,一天96,算上手续费什么的,150的样子。从2号停车场取了车,一路去荔波方向。

STEP1 贵阳-都匀
贵阳到都匀大概1小时多点,全程高速,在都匀吃午饭。
都匀市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算是黔南比较核心的城市,不过其实也不大,依山傍水,剑江川流。都匀不是个旅游城市,游客很少,景点是斗篷山,但贵州山太多了。还有一个秦汉影视城,距离较远,赶时间没去。看得出早年基础设施建设是下了本的,比如有全自动的电梯式停车场,这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都不算多见,但都匀那个已经很旧了。市区有条石板古街,始建于明洪武年。石板是古的,建筑是新的。古街依山而建,用长焦可以拍出密密匝匝的效果。都匀的毛尖茶很有名,可以在街上喝两杯。T字路的侧面街道有很多吃饭的电,牛肉鱼肉居多。有一家叫“洋辣鸡”,这名字醒目……
在路口找了个馆子把贵州小吃过了一遍:酸汤粉、丝娃娃、豆腐果、米豆腐、冲冲糕(都匀特产)。
除了大量鱼腥草,其他记忆点不深。











以上都匀。

STEP2 都匀-荔波县城
都匀-荔波县城大概1小时40分钟,可以全程高速,但我们下早了,多开了点路。
入住酒店后没啥人,四处闲逛,山坡上有个观景台,山坡下有个邓恩铭烈士故居,游客中心边上有个荔波古镇。但古镇是仿古的,都是给游客开的饭馆和小客栈,所幸也是不贵。去县城当地人吃饭的地方找了个叫砂锅庄豆米火锅的店,大众点评排第一。店里很热,人很多,等座,环境一般,不知道为什么网红。火锅还不错,但牛肉新鲜度一般,7块钱的自助蔬菜惊艳,都是没吃过的野菜,除了空心菜,南瓜花,地瓜叶,其他都不认识。随便吃,一筐一筐吃。我一个肉食动物,靠吃草吃饱了,还挺满足。
整个县城感觉本地人不多,产业不发达,但旅游确实红红火火。


以上荔波。

STEP3荔波县城-荔波小七孔西门
     主要入口是东门,东门近一点西门远一点,离县城30几公里。听(酒店经理)说西门人少,所以过来了。结果人也不少,乌泱乌泱。西门东门看到的景点都一样,两头对着走,最后坐大巴返回起点。票提前一天在微信号预定,实测当天也能买,含车110,但没接驳车真玩不了,景区太大。西门进路线:卧龙潭(绿水第一)卧龙潭瀑布(人数第一) - 鸳鸯湖(可以划船) - 翠谷(湿地及瀑布)- 水上森林(雨林STYLE) - 石上森林(和水上森林其实差不多,一个水多点,一个石多点,主打水包石包树包水) - 68级叠水瀑布 (一路下来各有特色,如裁一条素,渺渺白蛇形,飞泉万叠痕,白日悬秋天……各种都有)- 拉雅瀑布(整个大的) - 小七孔古桥(打卡点)。中间还有一些小景点,比如龟背山之类,不细表。景区里休息点没啥吃的,路边有卖黄瓜,水什么的都比较贵。
中午在大七孔外面的旅游商业街找了个“瑶家土菜馆”吃饭,点了个豆花酸汤鱼,想再点,店家说“够了”。
鱼是鲶鱼一类的,但没有土腥味,和桂林吃到的比较像,可能确实水好吧。


































以上为荔波小七孔。

STEP4荔波-榕江大利侗寨
全程高速,约2小时,路很好,高速过路费很贵。榕江县城簇新,护栏绿油油,油漆未干的样子。村BA村超的标语到处都是,热闹。路边一溜儿敞亮大棚,不知种的是什么,田管水平看着蛮高。这几年精品农作物还是能赚钱的,看看桂七芒果、徐香猕猴桃、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村超今天没比赛,赛场在县政府教育局那一块。不少人穿着印了村超的黄T恤,是真爱。榕江的队伍叫卷粉队,但卷粉我没吃着,留个念想。
大利侗寨离县城大概25公里,也可以从县城打滴滴过来。除了最后一段山路不好走,前面都是大路,很好开。到离寨子2km的地方,有个停车场,建议就停这,坐摩托进去,里面实在不好调头,都是狭路相逢。侗寨的建筑特色是:花桥、粮仓、鼓楼。进村是一座花桥,寨民都在桥边乘凉,卖些小玩意。烤猪肉串我要推荐一下,十块钱6串,农家猪,香。粮仓建在水坑里,用大石柱支起,木栏覆青瓦,蛇鼠莫及。鼓楼在寨子中心高处,去的那天遇上白事,全寨围鼓楼吃席。
到的晚了,错过前面的活,做了几小时公益,日渐黄昏,便去摸鱼。一群人在田里兴奋的乱踩,鱼都傻了,我是谁,我在哪,给个痛快的成不?摸了两大缸,买了5条,一斤40,其他的放回去。然后便去吃喝,篝火没点,操场没灯,摸黑干饭,不知道吃了啥,就记得酒上头。然后就是侗家敬酒歌,非遗,听不懂但怪好听的,于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几杯下肚茫茫然,早早睡了。路边买了串葡萄,2块钱,香玉或者白牛奶吧,香味很足,糖度较差。
第二天起来想爬到寨观景台拍个日出,起雾,未遂。







































STEP5大利侗寨-高岜苗寨
不是太远,但都是小路。这个寨子是公益行新增的捐赠帮扶点,受到超高规格接待,全村老小悉数来迎。衣服都是为了这次活动新染的,令人感动。苗寨的民俗特色是:拦门酒、芦笙舞,斗牛,水鼓舞,长桌宴。拦门酒度数不高,甜酒,怕一进门把客人放倒了,意思意思。喝一牛角,挂红蛋后放行。芦笙一路吹着进了寨,执事长老们倾情演奏。斗牛队的小伙子把村里的斗牛拉出来遛了一圈。和西班牙斗牛不同,这边是牛斗牛。高岜的牛叫“亚洲龙”,7连胜选手,听说我们走后两天就有比赛,写文这会该8胜了。牛角上的铁套是保护用的,怕牛受伤。正事做完,又是吃饭,长桌宴,男人做饭女人洗碗。斗牛队的小伙子和歌舞队的小姑娘轮番敬酒,又上头了。菜是生牛肉蘸牛瘪,很有特色,但真吃不惯。听闻衣服都是他们自己染的,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防水的化纤,带点反光。染料原料是板蓝根(就是中药那个)加蛋清,但我确实难以理解为啥会染出这种带光泽的咖啡色。小姑娘头上的银饰是带花的,已婚的女子头饰是几个小螺丝状的发簪,连头饰带项链手镯,整套下来十多斤,全程带着,穿着挺厚的衣服,因为“尊重客人”,挺感动。
懒得写结尾,后面都是拉拉杂杂的事,就这样完。









































以上均为大利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