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成为了引诱我前行的方糖,离天堂最近的教堂(Gergeti Trinity Church)、梅斯蒂亚的徒步、诺亚方舟最后停靠地亚拉腊山(Ararat)……每一个地方都让我魂牵梦绕。经过半年多的筹划,终于在七月底和家人朋友开启了品味方糖之旅。
考虑到我们全程自驾,在制定行程时,通过探途预估了每段行程的距离和所需花费的时间,但实际驾驶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各种意外,具体情况将在后续的游记中讲述。同时,由于儿子是地铁迷,在有地铁的第比利斯和埃里温都专门安排了乘坐地铁的行程。
亚美尼亚对中国公民免签;格鲁吉亚可以申请电子签,对于持有美国、加拿大、申根等签证的可以免签90天,我和家人都有美签,谨慎起见,打电话咨询了格鲁吉亚驻中国大使馆,被告知拥有美签免签的条件是:1.护照未过期;2.美签有效;3.去过美国。都符合条件,所以基本没在签证上花费什么时间。
除行程外,酒店是我们最早确定的。在Booking上选择住宿时,由于担心后续有变,所以都选择的是可以退订的房间。住宿也主要是以民宿为主,价格甚是便宜。但所订的房间在埃里温、巴统、梅斯蒂亚和库塔伊西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后续在游记中会提及。
早在年初就开始关注机票,从北京到第比利斯没有直飞的航班,最佳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在乌鲁木齐转机,另一条是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转机。考虑到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公民有14天免签政策,我们最终选择了在阿拉木图转机,这样可以利用返程转机时打卡阿拉木图,同时满足儿子体验阿拉木图地铁的心愿。
以前在国外自驾都是在租租车上提前订好,这次也不例外。由于我们订车时间较晚,价格小贵。之前在攻略上看到,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公路不是很好,建议租四驱SUV,实测下来,除个别路段外,整体路况不错,只是去卡兹别吉和梅斯蒂亚的盘山路上有一些发卡弯,减速慢行普通小轿车完全没有问题。到第比利斯后,有朋友向我们推荐了格鲁吉亚当地的一个租车网站cars4rent,比较了一下价格确实便宜不少,最后果断换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要跨境行车,一定要提前告知租车公司,需要另外缴纳费用办理过关、保险等手续。
我所知道的格鲁吉亚电话卡运营商有三家:Geocell、Magticom和Beeline,据说Beeline最便宜,但Geocell信号最好。考虑到我们要去一些偏远的地方,所以最终选择的是Geocell。出关后,到达大厅有许多办卡的窗口,我在最右边的Geocell买的卡:14天不限流量,含30分钟国际长途共计49拉里。因为有两天我们在亚美尼亚,且打算带儿子打卡阿拉木图,所以在国内的时候通过无忧行用48元购买了2G的海外流量包。
欧元和美元在格鲁吉亚基本上可以通用,我们租车和有些房费就是用欧元和美元支付的,个人感觉美元比欧元更好用。我们所到的城市都有换汇点,汇率实时变动,整体而言,第比利斯的汇率最好,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换汇点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拉里。在第比利斯机场的到达大厅有许多换汇点,我选择了汇率最好的一家,整个行程下来,这家的汇率居然是第二高的。银联卡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用,但建议还是得带一张Master或Visa信用卡。在第比利斯的ATM上可以用银联卡取美金,自由广场周围有两个可取欧元的ATM,好不容易找到,我们的卡都无法取出欧元。
第比利斯地铁和公交都需要刷卡,卡片在每个地铁站都可以办理,2拉里的办卡费(据说保留单据用完可到任意办卡点退款,我儿子想留作纪念,所以没有退),可多人使用,地铁票价1拉里/人,公交车是0.5拉里/人,都是通票,上纳里卡拉要塞的缆车也可以刷卡,往返2拉里/人。
第比利斯、巴统等大城市年轻人的英语尚好,卡兹别吉、梅斯蒂亚等小城市当地人的英语普及率较低,建议提前准备好翻译软件。
除博物馆外,格鲁吉亚所有景点都免费,高速公路也全部免费。
第比利斯的食物偏咸,点餐时最好告知Less salt。
七月底八月初的格鲁吉亚日间温差较大,带一条薄长裤和薄外套完全够用。日照很强,切记带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