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湾游记(上)

作者:袁老师 显示图片

从小生活在北京,对大海充满向往。第一次见到大海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十几岁的时候,与同学相约来到北戴河,面对大海,脑海里回荡着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虽然过后无数次的见过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可第一次见到渤海的惊喜与感慨,依然是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
        北京人对大海的印象,大多来自于离北京最近的渤海湾北戴河。海滨度假,乘船出海,这里就是首选。不过随着旅游的发展,北戴河越来越热闹嘈杂,物价也越来越高,而北戴河作为国家领导人避暑、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每到暑期都会加强安全检查,给游客带来不便。现在越来越多的游人选择去南戴河、东戴河度假游玩儿。
        今年的北京气温出奇的热,刚到6月份就出现了连续几天的40度以上的高温。为了躲避高温天气,我们俩决定来一次环渤海湾自驾游,在地图上环渤海湾划了一个圈:北京—东戴河—兴城—葫芦岛市—锦州—盘锦—营口—鲅鱼圈—大连—旅顺—威海—烟台—蓬莱—龙口—莱州—潍坊—东营—淄博—黄骅—天津—北京。


6月20号我们俩驾车首先来到东戴河海滨,享受比北京低10度的清凉。
    

北京—东戴河364公里,车程4小时。
东戴河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这里离北京298公里,到沈阳300公里,距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只有16公里。至于为什么叫东戴河,那是因为秦皇岛境内有一条河叫戴河,戴河以北的区叫北戴河,戴河以南的区域叫南戴河。北戴河往东隔着秦皇岛的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出了山海关也就出了河北省,到了辽宁省的地界,为了借大名鼎鼎的北戴河的光,扩大知名度,才把这里叫做东戴河,并把这里开发为经济技术开发新区。东戴河新区拥有淡水资源,滨海公路两侧河网纵横,湿地密布,海鸟繁多,金丝河、九江河、强流河三条河流在经济区内汇入渤海,生态环境极其优越。众多北京人把这里称为北京人的后花园,每到暑期纷纷驾车来这里避暑度假。







沿海分布着蓝月亮海滩、止锚湾浴场、佳兆业海滩、白金海浴场和碣石宫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水上长城、孟姜女庙等著名旅游景点,和北戴河比起来,这里人不多,环境好,物价便宜,气候一样凉爽宜人。我们俩所在的山海同湾小镇仿地中海圣托里尼风格,风景迷人,两条美食街令人流连忘返。每当夕阳西下,坐在蓝月亮沙滩上,享受着渤海湾的风送来的清凉,聆听着渤海湾低沉的涛声,想象着古时候秦始皇、曹操同样站在这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今天的渤海湾还是他们来时的模样吗?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国近封闭的内海,海岸线全长约3800公里,东西宽约346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东面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岬经庙岛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岬的联线与黄海分界。其它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由于辽河、滦河、海河、黄河等带来大量泥沙,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是中国大型海洋水产养殖基地,盛产对虾、黄鱼。沿岸盐田较多,以西岸的长芦盐场最著名。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2007年发现整个渤海地区就是一个巨大的含油构造,滨海的胜利、大港、辽河油田和海上油田连成一片,渤海已成为中国第二个大庆。过去的数十年中,丰富优质的渔业、港口、石油、景观和海盐资源,使得环渤海地区经济具有快速发展的显著特征。然而,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渤海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受到较大的破坏,渤海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海岸带污染明显,生态环境退化。百川归大海,大量的陆源污水和污染物随水流进入渤海,使渤海成为一个人工纳污池和天然垃圾场。渤海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自身水体交换异常缓慢,纳污净化能力非常有限。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曾经带孩子在天津坐船出海打鱼,出海半小时,看着浑浊的海水,撒网的兴奋,变成了收网一无所获的失望。驾驶室里面的船老大告诉我们,20年前,他驾船出海一次打上来的鱼,就可以卖到1万元。
渤海环境状况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12月11日联合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四大攻坚行动:陆源污染治理行动、海域污染治理行动、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和环境风险防范行动。经过治理,现在的渤海湾环境已经明显好转,但愿美丽的渤海湾重新焕发生机。




在东戴河海滨修养结束,6月27日,我们俩正式开始环渤海湾的自驾旅游。


沿着滨海228国道开往大连方向行驶,路边海滨风景如画,港口内一片片悬挂着国旗的渔船停泊在岸边,估计现在是休渔期。






东戴河—兴城古城110公里,车程2小时。
环渤海游的第一站是葫芦岛市的兴城古城。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葫芦岛地区在春秋时期属燕国领地辽西郡。兴城古城是中国十佳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古城是一座方形卫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心设有钟鼓楼,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筑有炮台。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所以明代兴城古城称宁远卫城,清代称宁远州城,民国三年(1914年)重新启用兴城之名,延用至今。
兴城古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边防重地,明将袁崇焕驻兵于此。天启六年(公元1626)1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身负重伤而败退。天启七年5月清太宗皇太极统军再攻宁远城,再败城下,史称“宁远大捷”。袁崇焕后率军入卫京师,被多疑的崇祯皇帝逮捕入狱,半年后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的罪名处死。错杀袁崇焕使崇祯帝自毁长城,标志着大明王朝亡国不久矣。我们俩曾经来过这里,再一次来到古城墙下,想起袁将军的命运和明代王朝的结局,依然会百感交集。






古城步行街免费进入,登城墙和几个历史古迹需要单独购票。街道两旁的店铺和我们几年前来的时候一样,全都是商业化的摊贩,没有任何历史文化可循。可惜了袁崇焕将军的英名!


兴城古城—葫芦岛港30公里,车程50分钟。
兴城往北就是葫芦岛市,最早知道葫芦岛这个地名还是在学校学习历史,讲到解放战争辽沈战役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增援锦州,撤离东北,都是在葫芦岛港。后来还知道国家研制核潜艇是在葫芦岛港。




为了一睹葫芦岛港的真容,我们导航到了港口入口处,被门卫告知港口谢绝参观。不愿留下遗憾的我们又导航去往葫芦岛港开工纪念碑,在港口西边的半山腰,终于看到了葫芦岛港开工纪念碑和山下的葫芦岛港。





葫芦岛港首次兴建于1910年,后因辛亥革命事起,筑港工程中止。民国二年(1913年)再度动工,终因经费缺乏而停办。1919年,孙中山在《远东时报》6月号发表了著名的《实业计划》,该计划认为葫芦岛名列9个三等港首位,提出了修建葫芦岛港的设想。同年秋,欧美资本家屡次表示愿意投资开辟葫芦岛港。为防止外资介入,北京政府交通部倡议,与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合办,最终达成协议。1920年任命周肇祥为葫芦岛商埠督办,进行第二次筑港,筑港即将开工之际,直奉战争爆发,筑港再次中断。1928年张学良开始主政东北,视察葫芦岛后,决心再度修筑此港。1930年1月,与荷兰治港公司签定了包工合同,7月2日,张学良将军亲临葫芦岛主持筑港开工典礼。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碑揭幕式。汉白玉的纪念碑通高1.8米,正面阳刻“葫芦岛筑港开工”,碑文由张学良将军亲自撰写。张学良修筑葫芦岛港,是中华民国建立以来、东北易帜之后东北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当时国内各界赞扬此次筑港是20年来的伟大壮举,堪称“中国复兴之曙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的10多万东北军奉命撤入关内,东北三省随后被日军占领,葫芦岛沦陷,筑港工程被迫停止。





日本侵略者占领葫芦岛后,为了把从我国东北掠夺来的大量物质财富和资源运往本土,决定重建葫芦岛港。至1940年的3月,逐渐完成了大部工程,至此,葫芦岛港已具有年吞吐100万吨的能力。1945年11月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东北大部地区,葫芦岛港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建设和发展,还被作为内战中的重要运输口岸。
新中国成立后,葫芦岛港成为中国重要的军用港口。1960年渤海造船厂建成投产,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1984年12月6日葫芦岛港对内开放,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限国轮外运。2000年5月17日宣布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从纪念碑回到路边准备出发的时候,忽然发现路对面有一处巨大的废弃水泥建筑,旁边还有一座石碑,好奇的走过去一看,石碑上写的是“日本侨俘遣返之地”,水泥建筑是日军当年修筑的储油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当时,滞留在中国的日侨俘394万人,其中,东北地区的日侨俘145万人,1945年9月,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美、苏、中共、国民党三国四方就遣返日本侨俘问题进行磋商,原则上确定将所有在华日本侨俘一律有组织地遣返回日本。1946年4月遣返开始,滞留东北各地的日本侨俘陆续集中到葫芦岛港,从这里登船起航,开始了归国还乡的第一步。曾被日本侵略者烧杀掠夺的中国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对被遣返的日本侨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无私的帮助,特别是葫芦岛人民为遣返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完成做出了巨大努力。从1946年5月7日至1948年9月20日,共遣返日本侨俘1051047人,历史在这里为日本侵略中国以失败而告终画上句号,也在这里为各族人民的宽宏和善良留下了一座人道主义丰碑,许多日本侨俘把葫芦岛视为他们的再生之地。七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凝望着1051047这个数字,脑海里浮现出以下数字: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中国政府军队牺牲200万,游击队牺牲60万(包括八路军,新四军),手无寸铁的被日军屠杀的中国老百姓在2000万以上。罪恶的战争带给中日两国人民的伤害已成为警示的钟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决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衷心期盼中日友好世代相传。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离开葫芦岛,前往锦州市。
葫芦岛港—锦州56公里,车程1小时20分钟。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来锦州最想去看的是辽沈战役纪念馆,因为当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最先打响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传播、艺术博览、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1988年,中央和省、市投资2700万元进行改扩建,新馆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由三个园区组成,基本陈列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5000余平方米的胜利广场,设计建造了雕刻5万多烈士名字的中国最长的烈士名录墙。








1948年东北国民党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共55万人,被分割在长春、锦州、沈阳三大孤立地域。毛泽东从战略决战的高度提出先打锦州和北宁线,目的是封闭东北国民党军的退路并全歼之,以减轻今后关内作战的压力,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林彪提出了先打长春后改围困的方案。经过中共中央和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之间的反复商讨,林彪最终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将主要作战方向置于锦州和北宁线。9月12日,辽沈战役战幕拉开,10月9日,东北野战军开始在锦州外围作战,至13日肃清外围阵地,14日发起总攻,15日攻克锦州全城,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等多名高级军官,东北野战军自身伤亡24000余人。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完成了辽沈战役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作战计划,关闭了东北国民党军退向关内的陆路通道,为全歼国民党军创造了条件。在锦州激战的同时,国民党军自锦西、葫芦岛大举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则在塔山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作战。塔山为锦州与锦西间要点,北距锦州40余公里,南距锦西10余公里,扼锦州之门户,但地域狭小,防御纵深不大。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在塔山担任阻击作战,而援锦国民党军多达11个师。10月10日,国民党军东进兵团3个师开始攻击前进,但未能突破。11日,国民党军投入4个师攻击,再度受挫。12日,蒋介石电令侯镜如:“务须严督于被动也。”从13日到15日,国民党军连续以4个师发动进攻,并以整营整团的波浪式冲击,企图突破阻击部队的防线,但终被击退,在地势并不十分险要的塔山无功而返。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我军毙伤敌军7000余人,自身伤亡3000余人。
小时候喜欢看描写战争的书籍,看到辽沈战役的胜利,感叹于解放军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发展壮大,读到塔山阻击战的惨烈,敬仰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无数烈士。纪念馆里人头攒动,有学生,有佩戴党徽的党员,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5万多名烈士的名字,我们不该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时间已是下午2点,在附近找了一家东北菜馆,点了2道菜,2碗米饭,2瓶饮料。依然像大部分东北菜的风格,菜量很大,却只花了52元,挺实惠的。早就听说锦州烧烤有名,淄博烧烤爆火以后,锦州人都不服气。我们询问店老板锦州晚上烧烤一条街在哪里?老板说这几天学生中考,街面上的烧烤摊都停了。太令人失望了!
没有了晚上的烧烤,锦州也没什么特别值得停留一晚上的地方,我们俩临时决定继续前行。


从锦州环渤海湾继续前行的下一站本应该是到盘锦,那里有著名的红海滩,不过我们前几年刚刚去过,而眼下也没到欣赏红海滩的最佳季节,所以我们决定前往营口鲅鱼圈。
锦州—营口鲅鱼圈217公里,2小时30分钟。
营口位于渤海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营口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通道,中国沿海综合型大港,北极航道的起始港之一。鲅鱼圈区是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营口市南部,距离营口老城区约60公里,为营口市新市区。过去从没听说过鲅鱼圈这个地方,第一次听说还是去年夏天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鲅鱼圈旅游区发生了聚集性疫情,据说暑期旅游很火爆,这次就直接去体验一下。
到了鲅鱼圈已经到了傍晚时分,站在酒店窗前,远远的看着东北第二大港口、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营口港,更吸引我们的是楼下霓虹灯下的渔圈夜市,锦州烧烤没尝上,鲅鱼圈的烧烤味道也不错,关键是在淄博烧烤的影响下,各地政府为了民生,纷纷为街边摊经济提供方便,让禁锢了三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享受生活,放松心情。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当地著名的山海广场景区,该景区位于鲅鱼圈区西部海滨旅游带,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山海广场、新月牙湾浴场、观海堤(栈桥)、观景台及鲅鱼公主雕塑等组成,规模很大,游人众多。气候合适的时候带着孩子来这里嬉水游玩儿还是不错的地方。










离开鲅鱼圈,我们前往下一站,旅顺。
鲅鱼圈—旅顺202公里,车程2小时15分钟。
在前往旅顺的路上发现路边有大量坦克和军车,让人体会到一丝紧张气氛,也更加珍惜和平。


大连和旅顺我以前来过多次,每次都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旅顺是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旅顺口原来叫狮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旅顺港是天然不冻港,为京津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
来到旅顺,应在海南认识的球友相约,打了一场网球赛,出了一身透汗,畅饮了冰镇啤酒,与旅顺的朋友共叙友情,深感快慰。



第二天早上,我们俩在酒店餐厅楼顶平台上俯瞰着旅顺市区,远处的旅顺港隐约可见,不远处一山峰之上建有一座造型独特的高塔,昨晚吃饭时朋友告诉我们这座山叫白玉山。早饭后我们漫步登上白玉山,一览旅顺港美丽的山海画卷。



旅顺港固然充满魅力,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却有着一段屈辱悲壮的历史。清朝末期,旅顺港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在夺取大连湾后,于11月17日拂晓,进犯旅顺。当时驻守旅顺的清军总兵力为14700人,兵力虽多,但诸军互不联络,均无固守的信心。各部统领互不隶属,各行其是,战守无策,一味告援,相互观望,军心涣散。11月21日凌晨,日军发动总攻,时近中午,旅顺背后各炮台大都陷落,所剩的只有海岸炮台。海岸诸炮台以黄金山炮台最为坚固,但当日军一逼近黄金山炮台时,清军东岸守将黄仕林便弃炮台逃走,炮台被日军轻易占领,东岸其他炮台守兵不战而逃,东岸炮台全部失陷。至晚上,西岸炮台尚在清军手中。但是当夜张光前率领部下沿西海岸向北撤退,西海岸诸炮台也尽归日军所有。旅顺半岛20多个炮台,一天内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人。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血洗全城,死难者达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也只有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可旅顺的悲剧还在继续。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该约除规定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外,还要清政府向日本割地赔款以及同意日本享受其它特权。特别是关于割让辽东半岛的规定,激怒了俄罗斯,因为这直接阻碍了俄罗斯霸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野心,于是俄罗斯联合法国和德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修改《马关条约》,放弃了辽东半岛,但是要清朝政府用3000万量白银赎回。日俄在远东的利害冲突进一步激化。1898年3月,沙俄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沙俄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旅顺又落入沙俄的手中。
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俄罗斯以镇压东北义和团运动为名,大举入侵我东北地区。当参加八国联军的其他帝国主义侵略军撤出北京后,在中国东北的俄军仍赖着不走,摆出了一副独占中国东北,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
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本与俄罗斯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进而争夺亚洲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爆发了。经过极其惨烈的战役,1905年1月2日驻守旅顺的俄军正式投降。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6万人。日军夺取旅顺口军港后,经过一年多的苦战,俄罗斯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旅顺人民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占领下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港由苏联使用。一直到1955年,苏联才将旅顺归还给中国。多灾多难的旅顺经过近60年才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我们把目光从旅顺港收回来,回身审视白玉山顶的这座高塔。这座塔是日军在日俄战争之后为炫耀武功,表纪死亡将士而修建的“表忠塔”,于1907年开工,1909年建成,塔高66.8米,塔尖为弹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



1945年旅顺口解放后,政府依据山名改名为“白玉山塔”。该塔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罪证之一,中国人民屈辱历史的印记,解放后没有被拆除,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就算是当做历史教材予以保留,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也该把这段历史现场明示。可我围着塔转了一圈,没见到任何文字说明。我十分疑惑:为什么不说?是不愿意说?还是羞于启齿?谁能告诉我答案?
从白玉山下来,我们俩来到旅顺博物馆参观,了解了旅顺及东北地区的历史与发展。博物馆院子里有一座中苏友谊纪念塔,想想苏联曾经占据旅顺港10年的时间,这种友谊从国家层面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吧。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前往黄渤海分界线旅游风景区,该景区位于老铁山角,位于辽东半岛的尖端,延伸进黄海和渤海之中,形成黄海和渤海的自然分界,在海水的颜色上可谓“泾渭分明”。东部黄海部分水是深蓝色,而西部渤海水却显得浑浊,略呈微黄色。这是因为所处海底地沟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这里也应该是距离山东半岛最近的地方,当年张健只身横渡渤海湾,就是从这里下的水。










半天的时间,把前几次来旅顺没去过的地方走了一遍,总体感觉旅顺的变化不大,这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城市,总令人思绪万千。

游览完旅顺,驱车前往美丽的城市大连。
旅顺—大连58公里,车程1小时20分钟。









大连,别称滨城、浪漫之都,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金融和旅游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现代、时尚、美丽、清洁的城市环境,给每一个游客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们首先来到据说是亚洲最大的星海广场,感觉广场比上次来的时候更漂亮了,海边成群的海鸥来往翻飞,争食着游客手中投喂的食物。海中的星海湾跨海大桥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与碧海、蓝天、白云、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星海广场是大连市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中国的主要建设工程,也是大连市的标志建筑之一。广场始建于1993年7月16日,于1997年6月30日投入使用。上次来的时候有一座巨大的跟天安门前一样的华表,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2016年8月被拆除了。





星海广场旁边的山叫莲花山,山上有一处观看星海湾跨海大桥的最佳观景点,俯瞰青山环抱着碧海,跨海大桥似海上的花环,令人陶醉其中。





转过莲花山是著名的老虎滩海洋公园,这是一个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集观光、娱乐、科普、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主题公园。旺季通票220元,游览项目包含公园“五大场馆”——极地馆、珊瑚馆、鸟语林、欢乐剧场、海兽馆以及广场文艺表演、根雕艺术馆、东山园林景区等精彩景点,还有在主园区以外的鸟语林。公园规模很大,适合带孩子一起游玩。


我们到公园的时候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建议我们不要购票入园了,进去大部分演出也看不到了。在门口拍张照片后,我们前往不远处的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以前确实是一处渔民的码头,现在被改造成了商业化的街区,应该是吸引游人来吃海鲜,娱乐休闲消费的地方。但是改造的并不成功,游客稀少,很多店铺闭门转让。恐怕是受三年疫情防控后遗症的影响吧。
游览了一天,略感疲惫,我们前往晚上预定的酒店休息。
酒店位置在东港音乐喷泉广场附近,在酒店休息后,我们俩步行前去观看晚上的音乐喷泉表演。落日余晖之下,大连港和大连造船厂蒙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旁边的音乐喷泉广场人流如织,海鸥在人们头顶上飞翔,似流动的音符。








晚上七点半,音乐喷泉开始表演,全息水幕电影激光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海风吹来,坠入迷蒙夜色的大海,和人们一起默默欣赏着激情四射的音乐和水的舞蹈。









第二天早上,我们前往当地人极力推荐的金石滩旅游度假区。
大连东港—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52公里,车程1小时。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金州区,辽东半岛黄海之滨,距大连市中心50公里。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区主要由东部半岛、西部半岛和两个半岛之间的开阔腹地和海水浴场组成。陆地面积6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这里三面环海,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北方理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经过不断提升改造建设,金石滩度假区已成为当地人和来大连的游客们避暑消夏的首选,凉爽宜人的气候、诱人可口的海鲜、绮丽迷人的海岸、星罗密布的海滩以及完备的旅游设施,使其在每年的七、八两个月份,都吸引到上百万的海内外宾客来此旅游。



我们俩首先来到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由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顺口四大园区组成。金石滩园区是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分为黄金海岸景区、东部景区和城山头景区三大景区。其中东部景区是地质奇石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段,分成四大主要景群:玫瑰园景群、恐龙园景群、南秀园景群和鳌滩景群。大连因为地处日本——台湾太平洋岛弧地震带的外侧,由于板块活动、火山喷发、断裂挤压等作用下,使大连地区的地层岩石、产生一些断层、断裂、褶皱等构造地质体,公园内以海岸带地质和海蚀地貌为主,以层型剖面、生物地层剖面和典型地质构造景观为辅,与海洋生命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











沿着步行栈道来到海岸边,只见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直落海底,几乎与海岸线垂直,周围的峭壁岩石犬牙交错、参差不齐,海岸地貌景观雄峻壮观。而在金石滩核心景区—金石园,你能看到一个个孤岛状的海蚀残丘、倾斜的陡崖,因岩石风化后呈金黄色,所以称金石园,这也是金石滩名字的来由。



时近中午,我们来到金石滩快乐海岸沙滩浴场。浴场位于金石滩中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海水浴场。这里的沙滩宽阔绵长,虽然现在是旅游旺季时,可不管你是休憩或散步,或是下海游泳,都不会像其他沙滩那样显得异常拥挤。在这里还可以在沙滩体验坐摩托艇、沙滩摩托、玩帆板、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娱乐项目。铺上垫子,打开遮阳伞,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海鸥在头顶上飞翔,海浪拍打着欢快的节奏,确实是快乐海岸。





下午和大连的球友又打了一场快乐网球,喝了一场快乐的啤酒,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环渤海湾的行程辽宁省界部分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乘坐轮渡,横跨渤海湾,前往山东胶东半岛,继续环渤海湾的自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