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晚六天,自驾+骑行,记录悉尼到布里斯班大洋路的美

作者:Matt 显示图片

本次大洋路的自驾+骑行的出行,是到达悉尼的三周之后,在这三周的时间里,通过悉尼的火车+折叠自行车的出行方式,逐渐游历了悉尼周边的主要景点,这其中包括 棕榈滩、邦迪海滩、海崖大桥、Narrabeen海滩、皇家国家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中央海岸、Crosslands Park等,以及悉尼周边的几所大学:悉尼大学、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

棕榈滩


邦迪海滩


海崖大桥


Narrabeen 海滩


麦考瑞大学


悉尼灯光音乐节—达令港


悉尼灯光音乐节—悉尼歌剧院


Crosslands Park


海崖大桥


皇家国家公园


悉尼歌剧院


悉尼大学


Narrabeen海滩


中央海岸


棕榈滩


达令港


奥林匹克公园


飘洋过海的大行P8折叠车。关于我的大行P8折叠自行车,是从北京用28寸行李箱托运过来,一路也费了不少的功夫。本来准备用车店的纸箱托运,后来问了航空公司,纸箱的尺寸超标,要多收取2000多的费用。于是详尽各种办法,终于把车子塞进了行李箱飘洋过海。事实证明,自带折叠车游悉尼是这次行程做的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


出行之前就决定了本次行程的交通工具,4个汽车轮子+2个自行车轮子,即4+2。
由于澳洲是右舵车,在到达悉尼的三周时间里,先骑自行车逐渐适应了靠左行驶。在租车之前,特地找了一个当地的华人陪练,熟悉了驾驶习惯和交通规则。经过陪练两个小时的指点,把主要的交通规则记了个大概,第二天在Hornsby的Avis取了一周前预定好的车子,一台现代的Kona。12天一共是1340 澳币,大概每天110,还是挺划算的。悉尼的租车保险和美国有些不同,全险是有最低起付线的,一旦出险自己要承担320澳币,之前在美国租车全险都是零自付。关于车型,悉尼由于起伏路比较多,本地人很多都开城市SUV,现代、马自达的城市SUV在悉尼很受欢迎,排量不大,马力又足够。我租的这台现代Kona,后备箱刚刚好能装下我的折叠小黄车。


租完车为了熟悉路况,我特意在悉尼市区自驾了一天后才踏上北上布里斯班的行程。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澳洲驾车的一些体会,首先是停车,悉尼的很多停车位都是限时免费,比较多的是1P和2P,也就是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免费。但到了悉尼市中心,免费停车位很少,尤其是地下停车场贵得要命,我路过悉尼市中心着急上厕所,于是拐进了一个大厦的地下停车场上了个厕所,不到10分钟出来要按照一小时25澳币收费,这是我有史以来尿的最贵的一泡尿,110块钱人民币。
再有就是澳洲的高速大部分是免费的,有少部分是收费的,谷歌地图里面都会有标识,当天我走了一下悉尼到Hornsby的收费高速,往返60公里左右的路程,收费大概在120块人民币左右。
澳洲驾车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适应靠左行驶,刚开始骑自行车的时候,好几次拐弯差点冲到对向车道。再有就是过环岛,澳洲很多城镇在十字路口都由环岛替代红绿灯,这样可以提高交通通行效率,驾驶过环岛只需要遵循“让右原则”,左侧车可以不理,这个开始的时候也很不习惯,但一旦习惯了之后,非常感概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出行效率大大提高的好处。
关于路线选择,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大洋路都是从悉尼往南到达墨尔本的一段路线,经典的景点是十二门徒,很多人自驾都会选择这一段路。其实从悉尼往北到达布里斯班也是大洋路,景色也非常棒。考虑到现在是悉尼的冬天,而我还要骑自行车游览,往南就会越来越冷,往北开一路温度会逐渐升高,于是选择了从悉尼到布里斯班的大洋路作为此行的路线。全程920公里,去程分为四天,第一天悉尼到福斯特,第二天到达科夫斯港,第三天到达黄金海岸,第四天到达布里斯班。住宿我一路都是选择住汽车旅馆,主要考虑是汽车旅馆停车会比较方便,价格也还可以接受,每晚大概在100-130澳币左右。


6月2日 多云
Sydney-Norah Head- New Castle - Forster  全程约300km
早上8点,收拾完行李,将大行折叠车塞进后备箱,从悉尼一路向北出发。出发时悉尼有比较大的雾气,上了高速之后雾气逐渐散去。


虽然昨天已经在悉尼市区熟悉了车子和驾驶习惯,但上了高速之后还是有些不太习惯,澳洲的高速车行道比中国的稍微窄一些,限速在100-110之间,不过老外一般都会超过限速的10%左右。一路上大货车也很多,所以还是要聚精会神的开车,再加上对于右舵驾驶还需要习惯,上了高速不久就感觉开的有点恶心,看来还是要慢慢习惯。
这里再说说老外的驾驶习惯,和美国一样,澳洲人开车也不轻易变道,而且通常只在右侧车道超车。另外澳洲的汽车绝大部分都有车道保持和前车跟随功能,所以很多老外开车会一直跟在前车后面10几米处保持不变,更有一些司机喜欢跟在大货车后面很近一直开,后面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开车。我租的车子其实也有车道保持和前车跟随功能,只不过我在此行的第二天才发现。


为了记录一路上的美景,我把gopro连同支架插到了风挡和面板之间,正好可以卡住,一路上大多用延时摄影模式,记录了大洋路的沿途美景。


大洋路的沿途美景

到达的第一站是位于Central Coast的罗拉角(Norah Head)。前两周刚刚骑自行车到过The Entrance,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到达罗拉角,这次有了4+2正好方便探访。罗拉角位于Tuggerah湖的东北角,距离悉尼市区大约100公里。


位于CentralCoast 附近的Norah Head Lighthouse建于1903年,是新南威尔士州的海岸照明的控制权限转移到联邦政府前建起的最后一座灯塔,也是新州最后一座有人看管的灯塔,它已经被列为了新州的文化遗产之一。


站在罗拉角海滩上远眺罗拉角灯塔。


在罗拉角海滩上走了一下,海滩上有一片非常平坦的礁石,海浪汹涌的激打着礁石,在礁石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型湖泊。

一位老人牵着狗狗在海滩上散步,构成了一幅非常唯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站在罗拉角灯塔旁边眺望整个海滩,海水呈现出剔透的由浅到深的绿色,在远处和天空连为一体。


今天的第二站是New Castle,位于悉尼北部大概150公里的一个城市,是新南威尔士州的第二大城市,纽卡斯尔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码头,北部是以冲浪闻名的海港史蒂芬港,西部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产酒圣地猎人谷。这次行程本来也考虑从New Castle要去猎人谷,不过需要向西多走200公里左右的行程,于是放弃了猎人谷。
驾车穿过New Castle市区。

今天的第三站:斯蒂芬斯港(Port Stephens), 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部,新南威尔士州第二大城市纽卡斯尔(Newcastle)以北的尼尔森海湾(Nelson Bay),距离纽卡斯尔约50公里,距离新洲首府悉尼(Sydney)约200公里车程。
斯蒂芬斯港以出海观海豚闻名的尼尔森湾(Nelson Bay)和海边沙丘闻名的安娜湾(Anna Bay)是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小镇。
由于到达时间比较晚,考虑到回程要穿过一片袋鼠活动区域,担心晚上很容易碰到袋鼠穿越高速,尼尔森湾和安娜湾都没有去,只在港口稍作停留便继续上路了。

斯蒂芬斯港口里停泊的游船。


港口旁边的白沙滩也非常的漂亮,海水绿的颜色沁人心脾。


离开斯蒂芬斯港已经接近下午四点钟,这边太阳五点钟左右就要落山,在澳洲晚上开高速还是有些危险,高速上经常会有袋鼠等野生动物穿过,来的路上就见了几只被车撞死的袋鼠被丢弃在路边。
设定了导航,选择了一条地图上相对比较近的路线出发。谁知恰恰是这条近路,造成了后面路程的有惊无险。距离福斯特还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导航选择了一条近路,于是下高速按照导航的路线前进,哪知这个近路进入了一个山区的盘山路,路很窄,弯路又多又急。有时候后面来车还会紧跟在后面,又不能开得太慢影响别人的速度,要知道这可是我刚刚开右舵车的第二天,这一路开得有点要吐的感觉。

这二十公里的山路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晚上8点左右,终于到达了我在Forster预定的汽车旅馆。这家汽车旅馆位于Forster旁边的Tuncurry,位置很方便,就是房间有点小,除了一张床之外再没有太多的空间,旅馆主人还是挺热情,临走还赠送了一个电源转换器给我。这里需要吐槽一下澳洲的汽车旅馆,所有的电源接口都是三爪的,而我所有的充电器都是两爪的,还好旅馆主人送我的转换器在后来一路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汽车旅馆的迷你房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收拾停当已经晚上9点多了,查了地图,看到不远处的一家中餐馆还在营业,过于要了一份黑椒牛柳,味道很一般,有点像美国人做的中餐。不过这家餐馆的餐具还是有点意思,非常的红色中国。


6月3日 多云
Forster—Laurieton—Port Macquarie—Coffs Harbour  全程约250km
第二天一早,地图上查了一下周边有个Tuncurry Rock Pool评价比较高,于是骑上了小黄车前往。这是位于入海口旁边的一个周边由岩石堆砌成的湖,湖水和海水联通,因而湖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翠绿颜色。在湖边的岩石上,很多人为了表达对于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在岩石上留下了悼念亲人的文字或者鲜花。



到达了岩石湖的入海口,正好太阳刚刚升起不久,透过薄薄的云层,向海面上撒下了上帝之光,和周边其他的游客一样,我也在这里流连忘返了很久才离开。



心爱的小黄车也在岩石湖旁边留下了她婀娜的身影。



接近10点钟,离开Forster继续北上。今天第一站到达位于劳里顿的 North Heaven Beach,北港天堂海滩,这里也是一个冲浪者的天堂,沙滩非常细腻,海水呈现出深深的蓝绿色。
在这里稍作停留,吃了午饭后继续上路。



今天的第二站是位于Port Maccquerie (麦觉理港)的 Tacking Point Lighthouse,这里是整个Maccquerie港最东边的地点,是一个很好的看鲸鱼和海豚的地点,据说也是新洲最美日落观景点。


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一边是麦觉理港的延绵不断的海滩,一眼望不到尽头,非常壮观。这个海滩也是我这次行程中,见到的最长同时也是最美的一段海滩。


另一半则是广阔无垠的大洋,远处的海水蓝的有些发黑。我从灯塔观景点刚刚准备下来,一位澳洲女士友善的对我说,你如果一直盯着海面看,会看到鲸鱼或者海豚。我开始有点怀疑,因为毕竟这次行程经历了很多的海滩,还从没有见过鲸鱼或者海豚。而没过多久,游人纷纷聚到了海岸线的一边,我也跟着跑过去,向下一看,一群海豚正在悠闲的沿着岸边游弋,时不时的还会跃出海面,直到慢慢的淡出大家的视线,消失在深海中。这次行程真的是很幸运能够邂逅大自然中的海豚。


借鉴了昨天跟着导航离开主路被带到了山路的经验教训,今天一路都沿着大洋路高速主路行驶,6点天黑前,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科夫斯港,我预定了位于Park Beach旁边的一家Motel,名叫Surf Beach,120澳币一晚。这是一家连锁经营的汽车旅馆,在Booking上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我这几天订的motel当中,我认为也是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


接下来要接近温饱问题,开车到了附近评价比较高的一家名叫Beijing Palace的中餐馆,吃了一盘海鲜牛肉炒粉,味道相当不错。


返回Motel时候,圆月刚刚升起,于是穿过灌木丛来到海岸边,独自一人欣赏这专属的月夜沙滩美景,听着鸟儿的鸣叫伴着海浪拍打岸边的节奏,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回到旅馆,发现手机上收到了当地警察局的一条短信,就在前两天当地刚刚失踪了一名驾车的游客,警察局正在寻找目击者,于是给当地的游客群发了这条短信。看到信息之后感觉后脖子发凉,原来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安全啊,不禁为刚刚独自一人跑到海边的行为感到后怕。
其实澳洲整体治安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晚上夜生活不像国内这么多,大多数门店到了晚上8点钟就停止营业,晚上出来的人很少。我在悉尼的时候晚上也很少见到老外在街道上溜达,出来活动的多数都是华人。但不管怎样,准备明天尽快离开这里前往下一站。


6月3日 阴转大雨
科夫斯港—珊瑚海—拜伦角—黄金海岸  全程约300km

早上定了闹钟,在日出之前爬起来迅速吃完早饭来到海边,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不过天边的乌云有点厚重,过了日出时间大约半小时,太阳公公才勉强的从云层之中探头出来,尽管这样,这也算是此次行程完成了日出的打卡任务吧。


科夫斯港的日出。


我来到的这片海滩,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被海浪冲上来的鹅卵石,每一颗都很光滑,从海滩上拾起了几颗心形的石头随行李带了回来。这里也拍了很多张照片,回来放大看总觉得有些密集恐惧症的感觉,于是只选取了下面这两张感觉好一点的留了下来。


科夫斯港海滩


科夫斯港的日出和鹅卵石。


开车离开科夫斯港不到10分钟,发现路边的一个海湾的景色很漂亮,这里是海水进入内陆,形成了两个颜色瑰丽的池塘。于是也不管违章与否,把车停在路边跑过去拍了几张照片,再回来开车走后不到两分钟,就看到路边的警察叔叔拦了一辆违章的车子正在处理,不禁暗自庆幸。
在这之后的一个路口,由于没有专心听导航,差一点就错过路口,于是紧急踩了一下刹车向左拐弯,直接冲到了对向车道,好在对面没车,真是有惊无险。这一路上也有几次快到路口违章压实线并线,包括违章左转,不过回来后都没有收到罚单,心中窃喜。


今天的第一站是位于珊瑚海的一片海岸线,名字应该叫做Sharpes Beach,这里的海浪相对较大,海岸线也比较长,吸引了很多冲浪爱好者。在这里我也冒着挨打的风险,偷拍了比基尼美女奔向大海的过程。


海滩上嬉戏的孩童。


奔向大海的冲浪爱好者,这张照片是我本次行程较为得意的照片之一。


再往前到了一处lookout,也就是观景点,这里的海滩也是尤为壮观,坐在车里就可以直接欣赏美丽的海滨风景。地图上查了一下,这片海域都叫做珊瑚海,接近Ballina(百灵娜)的地方。


眼看接近中午时间,来到了今天的第二站——Lennox Head,这里是一个繁华的小镇,于是停下车来,沿着海岸线走了一段。这片海域叫做珊瑚海,在岸边不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珊瑚礁,将海水划分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


海边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选择了一家泰国餐厅,要了一碗泰国凉面,坐在街边位置,解决了午饭问题。


接近黄昏的时间,到达了今天行程的第三站,位于拜伦湾的拜伦角灯塔。这是整个澳洲大陆的最东边,所以是澳洲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点,因为今天的目的地是黄金海岸,所以没有机会在这里看日出了,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看到澳洲的第一缕阳光。


在灯塔的一侧眺望,是位于拜伦湾的长长的海滩,这里也被称为澳洲最美海滩。我到达这里的时候,恰逢太阳从云层里射出来的上帝之光,恰好抛洒在不远处的一座孤岛周围,形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灯塔正下方则是乱石嶙峋,将汹涌的海浪切割成了不同程度的绿色。


离开拜伦角前往黄金海岸的路上,大洋路沿路两边变得越来越开阔,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农场。这一路一直期望能够在路边见到野生袋鼠,边开车边向两边的绿地张望,但从来没有如愿。后来才明白,澳洲人在大洋路两边原本是袋鼠的栖息地,开辟了规模宏大的人工农场,袋鼠则被迫迁徙到了远离人群的新的家园。

接近黄金海岸的高速路上,遭遇了两场大暴雨,雨刷即使开到最快速度,依然看不清前面的道路。而前后车的速度依然还在80码以上,也没有谁停车避险,还好这时候车子的车道保持和前车跟随功能还能勉强工作,有惊无险的穿过了这两片暴雨区域。这段录像是雨稍微小点之后才敢伸手去开启了摄像机,之前的几分钟才真的是惊魂时刻。

下午5点左右,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终点,位于黄金海岸的Blue Heron Boutique Motel。办完入住一进入院子,就被眼前的景色惊艳到了,这个汽车旅馆在booking上是当地评分最高的一家,果然比我前两天住的要好很多,130澳币的价格已经是性价比很高了。


躺在房间的大床上,直接可以欣赏院子里的美景,很是惬意的感觉。


晚上走到旅馆旁边的商业街,找了一家评价比较高的外卖店点了一份叫做Fish Basket的鱼薯条,味道超级赞。就是份量有点太多吃不完,剩下的一半我一直吃到第二天的中午。


6月4日 多云
黄金海岸—昆士兰大学—布里斯班  全程约80km

今天的计划是先在黄金海岸骑车游览海岸线,中午吃过饭之后前往位于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进行探访,晚上到达布里斯班市区看夜景。
一早起床骑上我的小黄车从旅馆出发,出发不到500米就到达了海岸线,由于昨天刚刚下过大雨,加上今天的风浪很大,整个黄金海岸禁止冲浪,所以一路上一个冲浪者都没有看到,颇有些遗憾。出了繁华的市区回望黄金海岸,感觉像是到了北戴河,整个海岸的风格和建筑以及街道的布局跟北戴河都有点相似。这一路上我在想要表达我所在的地点时,也多次使用北戴河这个地名。


虽然没有拍到冲浪者,但也有意外的收获,岸边很多的海鸟在栖息和觅食,恰巧一个东南亚美女闯入了视野,惊起了一片海鸟,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与自然的景象。


心爱的小黄车也赶快跟大海与海鸟合个影,由于天空云量有点多,今天拍出的照片都有点乌蒙蒙的感觉。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这里应该是冲浪者的天堂,因为这片海滩就叫做“Surfers Paradise”.


沿着冲浪者天堂海滩一路往北,来到了一个小型的海港,海湾里停了很多的帆船和游艇,这里的游人很少,海鸟也在岸边放心的嬉戏。


再往前路过Sea World 海洋主题公园,这里也是整个黄金海岸最为吸引游人的地点,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都会前来这里游玩,尤其是大过山车非常的刺激。由于时间关系,我这次是没有缘分体验了。

黄金海岸的北端是一片狭长的地带,一直往前骑到达了黄金海岸的最北端,The Spit Gold Coast。在这里可以回看整个黄金海岸和城市,伴随着今天的大风,海浪汹涌的拍打着海岸,非常的壮观。

步道直接延申到了海里,在穿过这个步道的过程中,右侧的海风十分的强劲,海水伴着沙子打的脸上生疼,有些游客走到一半就退却了。我是把帽衫上的帽子罩在脸上,才勉强通过。


步道的尽头是一个灯塔,围绕灯塔的是一个观景平台,在这里风浪达到了肆虐的程度,我准备把小黄车摆好来个摆拍,好几次都被大风吹到,这里也是今天上午我认为最为惊艳的一处景色。


每次风浪拍打岩石,都会形成无数细碎的水花冲到观景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在返程过程中,小黄车终于掉了链子,把车子推到草坪上,由于没有带工具,用手硬是把互链器掰到一旁,把链条上了上来。
修车过程中,我把手套直接扔到了草坪上,拿起来之后也没看就直接戴上。不到三分钟,就感觉左手背上被什么东西咬了很疼的感觉,赶紧摘下手套使劲甩了几下,也没有发现什么。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左手一直在疼,整个手指也有点发麻,应该是蜘蛛或者蚂蚁咬的。还好我的包里随身带了酒精,一路上不停的往手背上喷酒精,三个小时之后才渐渐的没有感觉。
澳洲的很多蜘蛛都是有毒的,曾经有人被蜘蛛咬了之后没有及时治疗而丧命。咬我的应该是一只小蜘蛛或者蚂蚁,因为手套里的空间比较小,戴上后也没有觉得有异物,当时觉得应该没有必要去医院。


在返回市区的过程中,公园旁边一片鹦鹉在草地中觅食,当我走过去的时候,全部飞到了远处。澳洲的鹦鹉到处可见,每一处公园的草坪上都会看到各种花色的鹦鹉在觅食。



今天的行程中还遇到了一个好玩的插曲。为了节省每天的时间,我的早饭都是面包、牛奶,有时买些方便面在旅馆吃完再上路。离开黄金海岸前往布里斯班的路上,我准备去一处超市补充食品,每次进超市之前我都会戴上口罩,因为澳洲的疫情也还没有结束,现在又是第二轮的高发期。当我走到超市门口,一个澳洲大姐迎面过来对我说:“It doesn't work ” ,我一开始没搞明白,啥东西不work,超市罢工了吗?然后她说:你需要呼吸。我这才明白是说让我摘掉口罩,方便呼吸。接下来更多关心的话语温暖了我的心房:你需要呼吸,口罩不能帮你抵抗病毒,你总不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吧,这反而对你的健康不利,病毒并不可怕,balabala.........  我回复说我只有进超市才戴口罩,然后感谢了她的好意。澳洲人多数都比较友好,他们对陌生人也会表达自己的关心。另外关于戴口罩,澳洲本地人在公众场合也只有极少数人戴,华人大部分还是戴口罩的。


由于今天驾车的行程比较近,下午三点左右就到达了位于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把汽车停在了附近一个免费的停车场,卸下小黄车开始游览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排名在世界前五十,2024年QS世界大学第43位。


进入昆士兰大学的校园核心区,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坪,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聚集探讨或者聊天。草坪四周是大学的欧洲式古典建筑,看起来很有学术气息。


长长的走廊,一侧是教师,一侧是大草坪。


城堡式的主建筑教学楼。位于草坪一侧的正中央位置。


随后,穿过教学区和生活区,来到了一片休闲区,这里由栈道、湖泊和树林组成,闹中取静。


最为惊讶的是昆士兰大学的体育场,围绕校园的核心区外边,由橄榄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地等构成,面积几乎超过核心区域。回来后查了一下,昆士兰大学的体育专业位居全球第二,有这么大的体育活动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晚上6点,到达了位于布里斯班预定的酒店。匆匆解决了晚饭后,驾车前往库塔山瞭望台观看夜景。这个瞭望台距离市区大概10公里左右,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我到达时人还不是很多,月亮刚刚升起,整个布里斯班市区笼罩在一片皎洁的月光之下,这种美有些醉人。
在这里流连忘返了一个多小时,才返回市区。


布里斯班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10万左右,仅次于悉尼和墨尔本。同时这个城市也是2032年即将开始的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所以在城市周边,会看到很多的建筑工地,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盛会添砖加瓦。布里斯班的气候也是非常的宜人,年最低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最高在平均20度左右,相比悉尼更加适合居住,但这里的房价和消费比悉尼却要低不少。较低的消费和适宜的气候吸引了不少澳洲人和海外移民前来这里发展和定居。


月色朦胧中的布里斯班。


6月5日 晴
布里斯班—考拉医院—麦觉理港(Port Macquarie)  全程约550km
今天终于踏上了大洋路的返程,我计划中间只休息一晚,两天的时间走完900多公里的路程,今天的路程大约在550公里左右,对于一个人驾车还是有点挑战。
由于今天的路程较长,一路上没有多做停留,直接杀向麦觉理港的考拉医院。
考拉医院 (Koala Hospital) 位于 Roto House 的庭院中。它是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考拉照顾和保护的医院。
我刚好在下午下班前赶到了考拉医院,医院的园子面积不大,门口是两面介绍医院的宣传板和售卖慈善玩具的地方。


医院配备了专门用于考拉救援的救护车,看上去很卡通但充满了爱心。


园子里面分为十几个考拉康复隔间,每个隔间都收治了被民众或者政府报告送来的考拉,有的是因为车祸受伤,有的是太小失去了妈妈,有的是生存的环境导致的皮肤生病,还有一些是在打架过程中眼睛失明。


由于是下午时间,多数考拉都在埋头大睡,中间只见到了一只考拉偶尔醒来一会。


离开考拉医院之前,在门口的慈善商店买了两只考拉玩具准备回去送给小朋友。这里的玩具相比商店价格会低一些,而且都是用的环保材料,他们的收入将会用于收治更多受伤或者生病的考拉。


到达了麦觉理港刚好是日落时间,在旅馆收拾停当之后,步行到达海边。傍晚的大海在汹涌了一天之后也终于安静了下来,整个海岸一片祥和宁静,再多的烦恼在这里也会被大海和云朵稀释的一干二净。


岸边的枯树与大海和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日落时分的和谐与宁静,驱除了一天的舟车劳顿,让心也不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回到了今天预定的旅馆,是距离海边大约500米的一个汽车旅馆,阳台就可以看到海边的风景,价格是120澳币一晚。


在楼下定了一份夏威夷风情披萨,味道非常不错,在阳台上对着傍晚的美景大块朵颐。剩下的一半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全部吃完。


6月6日 晴
麦觉理港(Port Macquarie)—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园—悉尼  全程约350km

Macquarie港的日出和日落在澳洲都是出名的美,早上特地定了个闹钟,在日出之前步行到海边观赏日出。和在coffs港遇到的情况有点类似,天边堆满了乌云,太阳跃出海面的一刻是被遮挡的。稍等了一会,太阳从云层中射出的万道金光,顷刻间染红了半边天的云彩,这样的景色已经超出了我的文化范围词汇用来形容。







冲浪者们也是早起的鸟儿,抓住这一天最美好的时光奔赴大海。


在麦觉理港日出的瞬间,留下了我的身影。


转眼间已经是早上9点多,驱动车子离开麦觉理港,开始了今天350公里的行程。
回程也是有惊无险,在快要到达爬行动物园的高速上,前面一辆皮卡上的纸箱子突然飞了下来,我的车距大概在二十米左右,在不到两秒的时间就飞到了我的车前,于是紧急打方向避开了障碍物,车子的EPS稳定系统也开始介入帮助修正了方向。我在使用辅助驾驶时,一直都使用最远跟车距离,也是这个习惯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


刚刚过了中午就到达了澳大利亚爬行动物园,先在车里解决了昨晚剩下的披萨,开始了考拉和袋鼠的亲密接触之旅。自从到了澳洲之后还没有看到一只袋鼠,这次要好好的撸一下它们。


进入动物园先探访了左侧的几个爬行动物馆,慰问了蝎子、毒蛇、蜘蛛等等老毒物之后,直接奔赴袋鼠公园,这里的袋鼠都是在园子里散养,性格相对都比较温顺,游人可以直接触摸袋鼠。
这只袋鼠母子是这里的网红袋鼠,小袋鼠也就两三个月大,这时,恰逢一群鹦鹉叽叽喳喳的飞起来,小袋鼠被吓得第一时间就把脑袋扎进了妈妈的袋子里,而整个身子和屁股都漏在外面,足足两三分钟才敢再次探出头来。没过一会听到其他动静,就又准备钻进妈妈的袋子。



澳洲的小朋友和这只小袋鼠玩了好长一会,小袋鼠逐渐放松了戒备,开始欢迎这个小朋友一起玩耍。


终于见到了健康的考拉。这里的考拉园区还是挺大的,有几十只考拉在这里生活,接近中午时分,这里的考拉大多数都在醒着活动,这也让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了观察。


这只考拉最为活跃,也是我认为颜值最高的一只。


这对考拉兄弟总是一起行动,形影不离。


听到工作人员开始喂食,动作迅速的爬下树干,奔向新鲜的桉树叶子。


考拉园不远处是鳄鱼池。中午的鳄鱼大多慵懒的飘在水面上闭目养神。


漂亮的澳洲鹦鹉。


在爬行动物园逗留了将近2个小时,驱车继续踏上返程,在下午5点以前顺利返回了悉尼市区,结束了这次为期六天的大洋路自驾+骑行的旅程。

整个行程共计五晚六天,去程四天,回程2天,行程相对有些紧张,一路上大多数时间都在开车,在景点停留的时间较少。同时有些地点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法到达,比如猎人谷,黄金海岸的海洋公园,布里斯班市区等等。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去程可以五天,回程可以三天,这样会更好一些。
行程的费用大概计算了一下,租车是在Hornsby的Avis,12天一共是1340 澳币;汽油我都是加的最便宜的E10,每升在1.9澳币左右,往返大概是2000公里,油费在180澳币左右; 酒店都是在booking上面提前一天预定,平均每天在110澳币左右,整体费用大概在550澳币;吃饭的费用平均每天在50澳币左右,整体300澳币;高速费是0元。 总体费用加起来大概在2500澳币左右。
关于4+2出行,我认为是一种非常经济又有效的出行方式,开车到达预定的城镇之后,可以骑上车子深度的游览当地景点,如果只是开车加上步行,对于每一个景点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一下。
下次到访澳洲,准备还是带着我的折叠车,可以往南走大洋路到达墨尔本。不过我的计划是下次采用火车+自行车的方式出行,这样可以避免自驾出游的舟车劳顿,安全系数也会增加不少。
从布里斯班回到悉尼之后,又在悉尼附近骑行了一些景点,过了一周之后离开澳洲返回北京,当然是和小黄车一起回来的。
整个澳洲之行结束了,这篇游记也是我返回北京之后一个月,利用空闲时间零零碎碎完成的。在回顾行程的过程中,澳洲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下一次能有机会继续探索悉尼到墨尔本的大洋路。

宝哥2023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