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的旅程开始啦。环湖北周边省自驾游进入到第三个省份,河南。之前已经去过江西和湖南了.去年计划贵州,结果发现贵州和湖北并不接壤,好尴尬😅,且因疫情原因不能出省,于是作罢,只能围着湖北转了一圈(详见去年写的游记)今年终于能够正常通行了。
本来的计划是抽出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自驾陕西,再沿河南回到湖北,体验一把中国古代打仗的路线。一些耳熟能详的地理和关隘可以都看看,比如武关、函谷关、虎牢关啊,看一看黄河转角,品一品汉唐旧事什么的,也是因为时间有限,就还是一省一省的转吧
不过老婆对北方城市一向不是特别热衷,但是今年看到了河南的戏剧幻城的相关视频,就很像去看看,于是顺理成章的咱们目的地就选择在了河南。
5月13日,还是处理好工作的事,就出发了,今天还挺有意思的,太阳边边出现了圆形彩虹,是个好兆头。
怀着激动的心,我们踏上了此次河南之旅,第一站许昌,虽然只是短暂停留,但我还是多了解一下这里。许昌在历史上最有用名的时期应该就是三国时期,曹操在这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窜汉就定都许昌。此后历史上的大事多围绕这里展开,当然许昌旅游也就围绕曹魏故都展开。什么春秋楼啊,霸陵桥啊,曹魏古城啊,丞相府啊等等,反正就是各种现代敲定的古代历史遗迹。不过现在许昌比较出名的是胖东来,哈哈。也是我们主要想逛的。
沿着京广线向北开,先是经过孝感,再踏进信阳(妈妈老家),然后是漯河许昌。之前和河南的朋友聊天,他们经常说我们湖北的高速各种垃圾,说河南的高速各种牛逼。我这次也切实的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湖北河南以大别山为界,大别山南侧是孝感,就董永孝感动天那个孝感,北边是信阳,都说信阳应该算是湖北,就跟湖南岳阳一样,都吃热干面,哈哈。开个玩笑,是有这么个说法,主要是在地理人文上比较接近。那么说回高速,我不得不承认河南朋友的评价是中肯的,孝感境内的高速是双向三车道(加应急车道)就比较窄,窄就算了,还有点破,路上尽是一道一道的裂纹,开快点就生怕汽车爆胎了。我记得进到河南,是过一个什么关(就是两山中间夹一条道)一下子车子的噪音就没有那么大了,然后眼前就是豁然开朗,三车道边变五车道,虽然也要走一段山路,但是高速路修的真是又宽又平,和湖北这边截然不同(湖北公路领导要加油哦)开在这个路上真还有一点小小的感慨祖国基建实力,虽然和恩施那边的大桥没办法比,但也有点小壮阔。再说一下这边地貌,开了一小段山路就来到了平原地带,那就是一个天高地阔,高速旁边一片一片的田地,在车上就能感受到土地传递而来的生命力。整个人顿时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也是在这个时候旁边沉睡老婆也醒了过来,然后就是一句,哇,好美啊。
感谢驾驶辅助功能,这一路一点都不累,五点半就到了许昌境内,下高速马上就感受到了城市的区别。首先这里的空气中就漂浮着白色的像棉絮一样的东西,再然后就是笔直的马路,和前面不是特别高的建筑。沿着马路一直开就来到了市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子修的方方正正的,然后屋顶上会做一些仿古的样式,再来就是这边的城市规划也是那种方方正正的,一块一块的,挺有意思的。
来一张酒店外的照片,感受一下许昌的城市风貌。安顿好后,接下来就是晚餐啦,河南饮食都大差不差,基本就是汤汤水水,大鱼大肉,各种馍面,我们选择了一家有当地特色的馆子
在等位的时候就一直传来那个烧鸡的香气,因为是醋烧,所以闻着就一直在流口水,现在想起来也在流口水
感受一下这边的菜价
一二三四
残局
总结一下非常吃的惯,菜很实在,就和河南的老乡一样,按照上菜顺序挨个说一下吧,首先是小酥肉,这个吃法对于我来说就比叫新颖,按我理解要不就粘辣椒粉干吃,要不就是涮火锅,味道应该是辣的。但是这个小酥肉加了醋,所以入口酸爽,然后是咸鲜,特别能激起食欲,我想喝醉后第二天喝点应该挺能醒酒的。再来是豆腐条,就是炸豆干,切成条,依然给了点醋,就一点点,主要还是吃豆腐和里面的粉条。吃个口感和豆腐香。然后是醋焖鸡,奇怪的是,在外面闻起来醋香四溢,但是吃起来却没醋味,主要还是酱香味,鸡肉口感也烧的正好,能够吃出鸡肉的纤维感,但又不至于太老,需要提一下的是我夹的这个,其实也是红薯粉,吃起来口感非常棒。山楂汤绝对是点睛之笔,一入口就知道是新鲜的山楂制作而成,里面点缀葡萄干,酸甜可口,非常好喝,只叹我们两个人战斗力有限,其实还有其他的好多东西想吃,只是没有肚子装了。酒足饭饱后那不得走走,消消食
逛商场还是首选
挺不错,老婆的鞋子,我的裤子都在这面添新了,不得不的说,crocs今年好像挺流行,好多河南女孩都穿。
回酒店发现还有袜子忘记买了
走了一下老城,挺有岁月的痕迹。
那么就在这样的夜色中结束这忙碌的一天吧
没想到还起挺早,哈哈,就出去跑跑呗,顺便体验一下许昌的早晨。也体验一下纯正的胡辣汤。才知道胡辣汤还有糁汤这个吃法。顺便说一下当地人的吃法,一般一碗汤或者糁汤,然后再加主食,我看老一辈的会熟练的拿饼子在汤里一舀,然后送人口中,主食吃完后再把汤喝完,一气呵成。
下一站胖东来,其实我们楼下就是胖东来超市,但是为了全面体验胖东来,老婆指定了总店(基本上她的指挥就是一段新奇体验的开始)
经过这个门后就开始城内半日游,一进门就是一条横向马路,只能右转,然后就是堵车,因为本就有点赶时间,所以还有些焦躁。但也没有啥子用,就这样排着吧。不得不说许昌的交通确实是比较差,一是道路窄(主要是老城区)再一个就是路上人多车多,就像照片里的这种小电炉。再来我发现这边的老头乐特别多,就在这种小马路上穿来穿去,还记得前段时间看到新闻上说要规范老头乐,我还奇怪,因为武汉不多,到许昌知道为什么要规范了。
实在是进不到许昌最有名的那个胖东来, 只能来这个云鼎店了。
学习一下人家的经营理念
能感受到到许昌人民对胖东来喜爱了,人真的超多,好久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人一起逛超市了。逛完一圈感觉好像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玄乎,是个比较好的超市,商品种类和品牌都挺齐全,陈列摆放也比较科学,商品价格也是便宜的,走的时候还特地买了卤牛肉和椰子冻。
经过大概一个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牟县,下高速时还被交警拦着登了个记,不明所以的问了一下,交警回复说是例行检查,登记是为了证明他们又在工作,我希望不是这样。下高速后就是一条笔直的马路,路两旁是整齐的大数。
中牟县属郑州,实际我感觉离开封和郑州距离是一样的,中原地区历史都是比较丰富的,这里春秋应属于郑国,但一直都是郊区,现在也一样。42年河南饥荒中牟县也是受灾最重的几个县之一(后面看剧知道的)
路都是新的,周围就没什么建筑,只有远处有几个小区,都是高楼。
应该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小麦,虽然和一望无际些差别,但是广阔的麦田和远处高大的夯土墙还是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只有河南实际上是主题公园,总占地622亩,单边长328米、高15米。由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组成
老库房,以老库房为载体,串起不同时期在这个里面发生的故事,后面很多剧都是这个形式。印象深刻的时候后面一群人在里面蹦迪。
还有些特色食品,确实不能称之为美食。
一个剧场
主剧幻城,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的人和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啊,叫的上名字的多少会粘些边。后期应该会增加新的内容。
候车大厅,为后面的火车站剧场做铺垫
这边拍照确实是挺好看的
美美的老婆,这光影,真是太棒了
来一些局部感受一下
满满的故事感
看地图上这里离开封也是不远,就直接杀过去吧,还是沿着来时的路继续向前开,路旁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天色越暗,突然想到古代那些进京赶考的考生,在北宋时代走的也是这条路吧,可能也和我们一样黄昏赶路。
来到开封境内就有一种新奇体验,应该是新区的原因,这边的城市规划的都是横平竖直的,街道名称也挺有意思,就叫多少街,比如十一大街。就特别的直白,想来应该有很多名字可以起啊,开封耶,多少名人啊,随便拿个名字也行啊,但是他这边就是这么直给,嗯,很朴实。
还是说一下晚餐吧,其实开封的美食应该是挺多的,但是我脑海里面出现最多的还是灌汤包,于是搜索了一家专门做灌汤包的,作为此行的目的地
特色的灌汤包,特色的桶子鸡,怎么说呢,还是不点评吧。鸡子感觉有点臭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味道
再见开封,有机会再好好的玩一下吧,这次就浅尝辄止吧
早上还是跑步搞起,奇怪这几天都起好早
跑完感觉也没有那么大
要提一下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景区外面,挺好的,环境干净整洁,还有设计感,早餐也不错,吃早餐时顺便欣赏一下酒店设计的园林,其实长期住在这里应该也挺不错,会很惬意
我们又来了
前生来世剧场,来得早就是好,没什么人
当地牌子,开封菜,中
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也是通过穿越的形式表现时代变迁,这应该是90年代吧,下海潮(为什么拍的这么清晰,因为我们就坐第一排,看的非常之清晰。哈哈)
来主剧了,火车站,就是延续昨天站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大饥荒年代,通过李十一和李十八这对兄弟经历,表现时代苦难。具体的剧情,我想还是直接去感受最好。我其实关注到的是河南人的特点,因为妈妈是河南人,所以对天然对河南有亲切感,记得小时候的年夜饭,一大早家里就会准备饭菜,印象是最深的是妈妈和小姨他们就会一起和面包饺子,然后大舅小舅就在厨房忙碌,最后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团圆饭(当然我们是坐小桌)。从小家里教我们最多的就是要为别人着想,要来体谅别人,然后有时候我就在想干嘛总要体谅别人,干嘛什么都要为别人想,明明自己就过的挺难的,还要替别人着想,搞得自己多难受啊,甚至都觉得妈妈家好迂腐,直到长大之后才明白家里为什么要这样。这次看剧时脑海就一直浮现家里的场景,明明李十一自己小孩和弟弟李十八一样大,但是什么好的都要紧着弟弟先,我想这就是河南人的责任感,因为不仅要对弟弟负责,还要对死去的爸爸妈妈负责。弟弟小时候淘气,不管闯了什么祸,哥哥都为弟弟抗,这是就河南人的担当。明明很生气,却不忍心责怪弟弟半分,这是河南人的善良。弟弟最后冒着杀头决的罪开仓放粮,牺牲自己,这是河南人的大义。这些都是从小我在妈妈家看到的,可能也是现在河南以本可以有更大发展,却能牺牲自己也要保障耕地红线的根原因吧。
另一主剧李家村,延续火车站的剧情,讲李十一回到村子的故事,依旧是苦难的,各种生离死别,好在后面的人都活下来了,看到了大丰收的结局。
天子驾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遗址,但是这演员印象深刻,表演很卖力,情感很丰富,应该会出名的(离场是特意多挥了挥手)
我真的是河南人
挺有想象力
老家河南,但是找不到妈妈家的唐河县,不知道为啥。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离开中牟,这两天在只有河南,受到了特别多的感触。首先对于河南我本身就特别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妈妈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这里的土地上充满了历史书上的东西。其次我看到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新的故事,比如只有河南这个主题公园,我相信大部分主创人员都是河南人,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对土地的热,创造了这个能够让人叹为观止的时空。再次因为我也在做生意,一直都疑惑学艺术的那些人用什么去赚钱,到了这里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创造的价值,这些东西这些想法是能够赚钱的。最后想推荐所有来河南的朋友,都要来这里感受一下,可能很多人的根真的在这里,那些发生在舞台上的事,很有可能就是曾经自己某位祖先真实的经历。
告别中牟,踏上去往洛阳的旅程。洛阳在中牟的西南方,沿路地形变化是平原到山区,这里的山和湖北的山还不太一样,我们往宜昌走的这一段也是平原到高山的过渡,大体是一样的构造,但是有几个显著的区别,最直观的是颜色,我们这边土地大体是深棕色的,这边是黄黄的浅色。第二是山的状态,我们这边总会有几个高山在突出在路的两侧,这边的山好像都有点平。第三是树也不太一样,我们这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林,但是这边的书都稀稀疏疏,而且也不高。
开高速正好能看到太阳缓缓下山,我们这算不算夸父追日啊,哈哈。行驶在宽阔的高速上,又有晚霞为伴,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享受吧。
离洛阳越近,心情就越发激动,怎么说,应该就像见一个许久没有见面的朋友吧。我想只要是喜欢历史的人都能够体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洛阳应该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虽然有的时候是陪都)也就是中国有历史起,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中心。各种典故事件都是从这里发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世界的发展 ,连日本的“进京”都能叫“上洛”。哎,只可惜现在已经是没有往日的辉煌了,变成了 河南地级市。
来到河南还是谈一下最直观的感受吧 ,首先是城市面貌,下高速没走多远就是一片高楼大厦,与许昌不同的是这边的楼房明显更高,而且更繁华,且街道更平直,但是跟开封的新城比较来这边的道路要窄一些,可能是因为洛阳老一些?人口多一些?但是走在城市里还是能感受到古代的那种城建智慧,一个词概括就是星罗棋布。
安顿好后就准备开吃了,听说洛阳的牛肚很有名,于是就慕名而来,看看这边的牛肚到底有啥不一样。
当地的啤酒当地的菜,总的来说感觉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本来以为牛肚是不是味道或者做法有什么不同,但其实就是串串,而且蘸料是北方人爱吃的芝麻酱(一直get不到芝麻酱的美)其他的也没体验到什么特殊,就是正常的大城市连锁罐子的水平吧,对了,凉菜还行。
顺便说一下,餐馆对面有一条高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看到好多人在上面走。
吃饱后往回散了一下步,印象深刻的是这边的大汉会在路面的绿化带了就地解决(因为看到了几起)看来素质还有待提高啊
就这样结束一天行程,回酒店睡觉,明天见。
今天早上没有跑步,可能以为这边不太开阔的侧路吧
还是记录一下窗外的景色
啦啦啦,来吃早餐啦,我想这才是当地特色吧,牛肉汤,饼丝,海碧。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不是从一碗汤开始的我不知道,但是从打汤小哥熟练的身手来看,他一早上应该是服务了不少人。那么挨个来点评一下吧,首先牛肉汤,味道是不错的,烫的味道非常纯正,而且是可以续加的,那我就很奇怪了,这个价格不一样是通过什么体现的呢,老板说是内容的多少,好吧,非常合理。再来是饼丝,真的是饼子切成的丝,原本以为是什么特色的东西,没有想到真的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然后是海碧看名字就知道和雪碧会有点关系,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为了区分海碧做成了几种口味,也是不错,算是当地特色,其他地方确实是喝不到。
那么开始今天的行程吧
四四方方,武则天的神都洛阳
为啥河南简称豫,大禹时期这里真有大象
河图洛书据说就在乌龟壳子上
看这大象
颠覆三观的齿轮
文字是能让人产生联系的
我觉得这两个小人都特别可爱,一个叫你真的很不错,一个叫力拔山兮气盖世
独特的角度
文物也是穿越千年的对话
这就洛阳博物馆,一个地级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逛完洛阳博物馆已经不早了, 接着到下一个景点,老婆钦点的龙门石窟
这个时候过来真好,都没有人,能够静静的体验,要是换旅游旺季只能紧紧的体验了。
我拍的,多美
老婆拍的,这是啥
感觉我拍的角度构图都不错,嗯
唐侍女,胖胖的多可爱,哈哈
来张全景,龙门石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过我们这次逛下来也有别样的体验。离开时因为比较晚,已经没有出园的车辆,而且老婆脚还没好,不能走到对岸的乘车地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是很被动的,不过好在有当地人在出园处乘凉,于是商量坐她的车出去,与她交谈了解到,这里之前还不是景区,他们小时候这边都是随便进出,说到景区,其实是比较晚才有的概念,就是把一个地方圈起来,然后买门票收钱,其实在很长时期内都不是这样的,就是大家知道有什么样的一个景点,然后大家携朋带友的约着一起去看看,也没有门票,也没有专业的导游,只是大家凭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游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景区这个物种,大家习惯了买票入园,然后跟着讲解一路收获别人灌输的观念和知识,这样不是说不好,相比于自己摸索,有个确切的道路总归是好的,但也缺失了探索的乐趣。
离开龙门石窟已经是有点晚了,驾车往市区走去,一路也是微风徐徐,一扫白日的炙热。
晚餐选择的是洛阳水席,听刚刚当地人说,水席其实就是流水席,只是流水席好像不是那么好听,所以改成了洛阳水席这么专业的一个名词。
就点了水席里面的一点点,燕菜,浆水面,地瓜汤,还有一个糊涂面没有拍进去。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今天就要返程了,早上收拾东西搞得有点晚,今天的早午饭,不得不说北方人饭量的确大,两人的早午饭,油泼面和锅贴牛肚,味道很好,推荐
今天只有一个景点,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始建于公元68年,可称为天下第一寺。但是跟现在理解的寺庙是不一样的,准确来说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啥啥研究院,是一个政府下属机构。但不管怎么说,汉传佛教从这里走向了世界,深远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甚至是东亚的文化走向。
之前其实没有怎么关注过,只知道白马寺这个地方,但是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想着应该和其他差别不大,但来了才知道有多么不同。白马寺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
东南亚风格的寺庙,和平的鸽子(据说只有这边有粉红色的鸽子)还有女儿国的小姐姐。
这边就是传统的中式建筑了
年轻真好
据说现在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专业求佛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点云彩。
总结行程其实有好多的感慨,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对未知的探索?是对现实的逃避?是对心灵的洗涤?还是对压力释放?可能这些都有吧。曹操在观沧海中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想只有在此情此景下,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吧。旅行让那些在书本里的东西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可以看到,可以摸到,可以体验到。就像这次河南之行,我们踏上了广袤的中原大地,走过了村庄城市,看到了最真实的河南人民,品尝了他们喜爱的食物,体验到了他们的生活日常,这些真实是我们不能在原来那个环境感受到的。我还记得站在只有河南话剧舞台下,眼泪悄无声息地落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又知道是为什么。
再见河南,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