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一天,朋友小美女发信息邀我一起到甘南玩几天,她6月25日要从兰州飞天津与朋友到内蒙自驾,而我月初也有事,所以我就匆匆的制定了一个10天的甘南自驾游行程,怕我们要的汽车被人定走,在6月初就在携程上下单定了丰田2.0的SUV汽车,租车9天,费用3782元。
为了不要太辛苦,我们特地定了6月15日下午的航班:厦门航空MEF8203, 下午15:45直飞兰州。
飞机上俯瞰江南大地的绿色山脉
飞机上俯瞰的西北黄土山脉
飞机经过3小时零5分钟的飞行,我们在18:50到达兰州中川机场。拿了行李就坐机场大巴直奔兰州火车站,(我们提车的地点在兰州火车站,在机场提车要多交300元的费用)
兰州火车站对面的华联宾馆,4星级的标准,有停车场,价格只要236一间,主要是机场大巴火车站的下客点离宾馆很近,所以我们就预定住在这里。入住酒店时已经晚上9点左右了。
由于第二天上午我们预定的车限行,需要在上午7点前开出兰州市区。租车行就在晚上9点多将车送到酒店的停车场,我们是摸黑打手电在车盖上签的合同。
6月16日上午6点20我们开车出酒店,早餐是在永靖县吃的,牛肉面20元一碗,味道不错。切了一些白切牛肉和茶叶蛋,打包带走准备中午时吃,结果这餐早餐4人花了230元。
从永靖县开往炳灵寺的路途中可以看到一些丹霞地貌的特色
在接近炳灵寺的途中有一个观景台,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遥远的两个山之间的一条河的河水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
越是接近炳灵寺,路上的景色越来越美
在炳灵寺的停车场我们遇见一位僧人开车一辆豪车,一个人来炳灵寺游览
2014年,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门票40元一张,60--69岁半票,70周岁以上老人免票。
从炳灵寺停车场到入口处,一眼望去,分布着面积大概0.6平方公里的褐红色岩石,因风化侵蚀等原因被分割成底座相连,峰顶分离的丹霞峰丛,耸立于黄河之中,气势雄伟,状若万笏朝天。这一片石林就是黄河石林,炳灵寺入口处前为最佳拍摄地点。
在进入炳灵寺大门的左边窗口,我们花50元请了个讲解员来为我们4人讲解。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现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1967年刘家峡水库开始蓄水时,对炳灵寺石窟构成了威胁,有些石窟只能长埋于水下,在栈桥上游览时,常看到石壁上刻有字样:此处往下××米,为××窟。(我记得第一窟是西秦时期的,石壁上标注着:此处往下17米。)当时只将16号窟的一尊8.6米长的大卧佛大卸9块迁移保存。1999年,炳灵寺文保所腾出原来的办公室,在炳灵寺的一侧,修建卧佛寺,大卧佛的九块肢体总算可以九九归一了。下图是我们此行见到的卧佛。
到炳灵寺石窟可以开车自驾过来也可从兰州出发乘车行75公里,到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换乘游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
我们在下午2点离开炳灵寺,一路上经过了不知名的藏经楼到了刘家峡大桥。后来又去了黄河青黄交汇观景台
刘家峡大桥从北到南,全长568米。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悬索桥,被当地人称为“奔池沟桥”。奔池沟两侧有观景台,供游客欣赏刘家峡水库的风光。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张俯瞰刘家峡大桥的照片,真的是美极了。
附近山塬如“神龙探爪”般伸进库区,碧绿水色与赭色丹霞相映成趣,红岩绿水相融相撞,没有丝毫违和感。从大桥边的公路上山,可以鸟瞰整个库区和大桥美景,开阔的水域让你心旷神怡。
黄河青黄交汇观景台收门票每人6元,有收费停车场。观景台是玻璃平台,得套鞋套上平台,景色不错,值得一览。
很有意思的是这泾渭分明的河水界线,清澈翠绿的这条是黄河上游的水,黄色浑浊的是支流洮河的水
我们在傍晚6:30赶到临夏,匆忙从网上找了家评分高的酒店入住。晚餐在鑫博雅酒店附近的一家叫双城清雅斋的饭店吃的,这家饭店价格偏高且烧得不好吃,韭菜炒鸡蛋竟然是放干辣椒一起炒的,菜又咸又辣,辣得我们基本没有动这盘菜(点菜时就特地交代不要加辣,我们不吃辣
),看来西北菜的口味真是太重了,在以后的点菜时我们一定反复强调少盐少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