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揭阳还是一个很没存在感的城市。谈到潮汕,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汕头和潮州,而揭阳可委屈了,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却往往没了姓名,经常被忽略成“潮汕小透明”,没啥存在感。汕头和潮州都去过了,最近刷了很多短视频关于是揭阳的,想着还未涉足过揭阳,美食又那么多,决定趁着端午走一转。
我们选择在放假前一晚下班就出发,首要的目标是隆江猪脚饭。
隆江猪脚饭的原产地是惠来县隆江镇,寻味当然要找原产地啦。
从江门市区出发,接近400公里,常规路线是莞佛高速转沈海高速,大概耗时5h。计算过时间,如果是放假第一天睡醒出发,到达可能就下午了,最优选择是晚上肝到隆江,找个酒店睡一觉,第二天起床直奔猪脚饭。奈何由于放假,硬生生开了9个小时。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一点多。
酒店在携程订的,名字叫惠来转角主题客房,价钱不贵,大床房130+。
茶具真是潮汕酒店标配。
酒店后面,停车场在后方,挺大的。
外面的景色也挺开阔。
这个酒店比较新正,入住了一晚感觉还挺舒服。
相传,隆江猪脚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一开始并不叫隆江猪脚饭,而只叫猪脚饭。由一位有名的厨师经过多年的研究才创造出了这道人人喜爱的美食。传言由于厨师兼老板不差钱,这位厨师兼老板采用了高价的销售手段来提高自己及猪脚饭的名气与档次。所以即使是在唐朝这繁荣的时代,吃隆江猪脚饭也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人们都会以吃过猪脚饭而引以为豪。后来之所以更名为隆江猪脚饭,据说是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在潮州任职时兴办教育,兴修水利,传播中原地区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还为潮州人民除掉了人人生畏的鳄鱼,使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谢韩愈为潮州百姓做出的贡献,当地大富商代表潮州百姓请来了广东几位相当有名的大厨宴谢韩愈。隆江猪脚饭的创始人就是其大厨之一。韩愈对隆江猪脚饭的卤香和肥而不腻的口感大为赞赏。从此隆江猪脚饭名扬四海,倍受广东人民的欢迎。
一大早十点多便来到了镇子上人气最旺的猪脚兴饭店。
这附近是个类似农贸市场的地方,路很窄,人很多,看到有合适的地方赶紧停车就对了。
这肘子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据说猪脚饭一般都是早上开铺开到下午三点,可能这边的人早餐需要摄取巨多碳水,然后再去干活。一般饭点会很多人,我们刚好错峰了。
感觉现在的掌勺是年轻一代了,店内坐着老板一家几口,挺和谐的。
老板会问几个人,然后啥都切点。还会问要不要青菜或者汤,我们都拿了。
当地人一般会推荐吃四两金,问了老板,老板说没有,估计这么好的东西不会给游客的吧~~
虽然看起来肥肥的,吃起来是入口即化的,不要相信肥而不腻,吃多几口还是会觉得腻的。
拿的是猪肉豆腐汤,里面有酸菜,酸酸的,比较解腻。
最后买单是80块,感觉是比较实惠的~分量对得住价钱。
吃饱了在附近走了一下,附近有个公祠,当天是端午,好多人担着东西去拜拜,还是很有信仰的。
随机找了个肠粉吃,试试当地肠粉。
有别于广式肠粉,这里的很不一样,总体来说馅比较多,淋上的是卤汁。
十块钱一份,分量感人,但是我觉得卤汁好咸。
在路边发现鞋店卖手推车甜汤,甜汤就是糖水啦,超多人打包,我们也打包了份。
海石花绿豆汤,海石花其实是一种海藻植物,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属于石花菜科一类,说平庸点像粉丝一样,高大上一点像鱼翅一样绿豆是去皮绿豆,天气炎热,来上一碗,很是舒服,真的是夏季解暑饮品。
吃饱喝足,去海边啦~
导航至[坂美石户外停车场],车子直接开到海边,这是一个免费的户外停车场。
人不多的,可以看到海边的风车,景色实在太美了,一下子被治愈了。
不过硬件条件不太够,没有厕所。
不少人是带了装备过来游泳的,大中午的有点晒,呆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就撤退了。
其实沿路有好几个打卡点的,做下攻略可以一路沿海边打卡,我们选择性打卡。
这是沿路看到的一个景点。
正门口对面有村委会开辟的一片空地供免费停车。
靖海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仍保留原来的风貌,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
其实这里生活气息还是挺重的,还是有不少原住民居住在此。
天气太热,在树荫下休息了一下,没怎么走动便离开了。
石笋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自然现象。
海岸丘岗因地壳运动,加上漫长岁月的风吹浪击,形成一片美丽独特的海滨石林。
景区免费,但是进入旅游区需要交20元/辆车的环境卫生管理费,一开始我以为是停车费,一看到是这个名堂,心有不甘变得心甘情愿了。
车辆进入后,会有工作人员指引停车,常规停车的区域距离海边还需要步行十多分钟。
可以忽略工作人员,车辆直接进入内部,里面也有停车的地方,而且下车便是海边,更便捷。
不得不说,粤东地区的海,真是好清好美。
绕过小半个山头
来到海湾石,就是一个类似小半山的地方,上面供奉着神明。
可以爬上去观光,景色宜人。
大概游玩了两个小时,我们便撤退了。
越是靠近夕阳,游客越多,出来的时候,进入的路都堵车了,据说在这里看夕阳特别好看。
景区里面有食肆、也看到有很多写着出海捕鱼的联系电话,但是不好的是厕所是私人厕所,需要收费,普遍收取3块。不过好多游客在游泳,上岸后需要冲淡水,这未必不是一个商机。
第一站行程结束,奔赴第二站,揭阳市区~
揭阳定的酒店在城区汽车站附近,从客鸟尾到那,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先去整一顿潮菜尝尝~
点评上评分很高的潮菜,环境一般般,没有很高大上的环境,反而像大排档。
卖点是店主曾经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厨房有工作经验,貌似还上过电视?
店家盘下了两个店面,店内都不算太大,墙上有图片可以参照点餐。
招牌是咸蛋黄焗虾,酥脆,一整个都可以吃。
蟹塔,25块一个,据说是老板自创的菜品,感觉一般。
炸普宁豆干,潮汕地区的民俗小吃,特产之一。
反沙芋头,返沙是潮汕菜的一种烹调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后投入炸熟的食材,让其冷却凝固,待裹在食材外层的糖浆变成白霜便成。
鲍鱼饭,店内主推的就是这个饭,分量2-3人,有种杂粮饭的感觉,但是鲍鱼感觉是挺大的。顺带提一嘴,惠来是全国最大的度夏鲍鱼种苗基地,广东最大的鲍鱼产区,北有大连鲍,南有惠来鲍。这个饭性价比不是很高。
订的是格林豪泰揭阳市进贤门商务酒店,这个地段一绝。
酒店内设有停车场,阿叔会帮忙指引停车。
在这里渡过两晚,住宿包含下午茶、自助早餐和宵夜。
不过酒店电梯右边的房间窗外景观不是很好,对着的是医院,前台给我们的房间就是最后一间房以及窗外就是医院,我们觉得很不好,就去换房了。
枕头还可以,但是床垫太软了,睡着腰痛。
下午茶就是维他奶+两包小零食,貌似是维他奶固定,小零食随机。
入乡随俗,闲而无事就呷嗲~
自助宵夜是晚上10点半后,第一晚有点好奇,便去围观了一下。
水果没什么好吃的,白粥和小菜挺对味。
还有粿条汤,说实在,有两下子,这个味道不输外面。
满满一份,而且配料巨多。
大床房一晚接近200块,这个酒店不是新式酒店,像是老牌酒店,设施什么的都透露着一定的年份。
之所以说酒店位置无敌,是因为从酒店出发,步行到各个景点都很方便。
虽然很考脚力,但是适合慢走逛吃半天,可以从下午没那么晒开始逛,逛到晚上,在中山骑楼街会有很多宵夜。
具体路线:酒店→进贤门→阿喜面店→学宫→学宫文化广场→老字号鲜榨果汁、炸“咸菜鸡翅”→城隍庙→中山骑楼街→青狮文化旅游景区→西湖公园。
走走停停半天或者闲逛一天都可以,我只走了前半截,后半截放弃了,哈哈哈。
进贤门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
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建筑壮丽堂皇;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析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霞晖,声闻全城,自有一股韵味。昔日有“礁楼晓角”之称,列为揭阳八景之一。
夜景比白天景观更为好看,在灯光的衬托下更鲜活。
阿喜面店算是当地老字号?看样子是开了很久的,本地人可能觉得不难找,但是外地人感觉很难找。
可以步行,也可以开车,开车的话,在学宫旁边有个停车场,停车费是5块钱,停车场后方就是面店的门面了。当然外围居民楼下也会有一些不太正规的停车场,价钱都一样。
这些配菜都可以自选,不挑的话可以什么都来一点。
这里的面是干面,面是手工制作的碱面,非常劲道Q弹,面滑而不糊,有酸甜和咸两种口味。
色泽红艳的是甜口,番茄味;淡一点的就是咸口。
搭配的是肉丸汤,虽然看起来清淡,中和干面的浓香,但是感觉下了猪油,而且味精好多,两个人吃完发渴得厉害。
店里面有几个猫星人,有的很高冷,有的很粘人,比较可爱。
据说以前的干面更好吃,如今是子承父业,味道不如以前了。见仁见智哈~
吃完干面,停车场走出来就是学宫。
常规时间学宫开放的时间,但是节假日例外,就像端午,中午是不休息的。
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文庙”“红学”,是广东三大学宫之一, 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大规模重修。作为古代揭阳的唯一官学,揭阳学宫不仅是揭阳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标,也是古城千年文脉的源出之地,自宋至清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带动下,揭阳大地崇文重教的薪火也绵延不息,揭阳自古就有岭南“海滨邹鲁”之雅称,至今仍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
照壁南面有石刻横匾,上有明代兵备道杨芷所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照壁北面中部镌嵌瓷雕《鲤跃禹门图》,五爪祥龙腾云跃起,挟带云水电火。左右两图雕以鹿鹤相望,鹿开口而鹤含仙草,右为“福禄寿全,桃李满庭”,左为“诗书礼乐”。
进入需要扫二维码预约,一个人预约即可,也不用提前,到了再约也行,毕竟人不算很多。
预约了之后,工作人员便放行了。
揭阳学宫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是揭阳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标,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有“粤东古建筑明珠”美誉。揭阳学宫是古代祭祀孔子、培养揭阳学子的最高学府。
大成门也称殿庭门、仪门,屋脊饰以通花嵌瓷,正中置一蓝色宝瓶,左右各塑鳌鱼吻脊。门上方悬乾隆皇帝书“大成门”木匾,正门左右各有石鼓一只,三面大门又饰以门钉、镈首,门槛很高。两侧各有一厢房,东为名宦祠,原祀历代来揭主政而有政绩者。西为乡贤祠,原祀历代揭阳籍有名官吏。现名宦祠为揭阳市博物馆古籍室,藏有各种典籍约20000册。乡贤祠改为接待室。
古朴的揭阳学宫还有着光辉的红色印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揭阳早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
周恩来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经三次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居住和办公,成立了本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并在此参与指挥了国民革命军第一、二次东征,组织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撤工作。
揭阳学宫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历经880多年的揭阳学宫,风韵依旧,红墙环抱,飞檐凌空,肃穆凝重,向人们彰显着浓浓的文化历史积淀,建议浏览1-2小时。
学宫正对面便是学宫文化广场。
广场旁边就是很出名的老字号鲜榨果汁、炸“咸菜鸡翅”,两间铺位相连。
鲜榨果汁是15块一杯,有时候老板娘会榨多出半杯,这个时候会全部给顾客,让人就感觉很划算。
第一晚来喝了油柑橄榄汁,潮汕特色饮品,这两种水果对咽喉部位以及肺部都有一定的滋润功效,并且还有点刮油的感觉,哈哈。
摊位上的水果可以试吃一个,老板娘不介意。
第二天喝了黄皮海盐益力多,非常解渴。
炸鸡翅感觉和“咸菜”没什么关联,就很普通的炸鸡翅,按斤称,2个13块,挺划算。
学宫再往前一点就是城隍庙了,走到这里已经没什么兴趣,便去了另外的地方玩。
揭阳楼位于揭阳市区东入口,是揭阳市的象征,从市区过来大概是需要20分钟。揭东区的感觉像新区多一点,高楼都多很多。而且这边很多画格的停车位是写着免费停车的。
揭阳楼里面有停车场,但是貌似保安不给进,我们停在了外面的画格停车位。
来参观的人可以说约等于无,不知是什么原因,并没有开放,只在外围拍了几张照片。
查资料发现,这个是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方鼎。
揭阳楼的外观取法汉代形式,高达38米。
揭阳楼对出是一个超级大的广场,晚上在这里散步应该是很舒服的。旁边是万达,没去。
参观完揭阳楼,已经是中午时分,去了被短视频带火的一家网红牛肉饭店吃饭。
位于县道旁边,偏郊区了,人气爆棚,没有交通工具的话就建议不要前往打卡了。
两个人,一份肉,两个饭,两个炖汤,65块。
笋丝炒牛肉,拌饭吃好好吃。
这边的人挺喜欢炖汤,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加香菜,加了香菜的汤像例汤。
价钱很划算的一餐,性价比不错,但是卫生状况堪忧,介意环境的真的慎重了。
路上途径进贤门大桥,是连接揭阳市揭东区与榕城区的一座景观大桥,造型很酷的一条桥。
饭后驱车约一个小时来到了普宁的3A级免费景区,德安里。
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
德安里始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光绪十六年建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整个德安里分“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寨内有客厅、祠堂、佛堂、书斋、卧室、餐厅、库房、阁楼、门房,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莲池、寨门、围墙,围墙外有护寨河,房屋总数773间。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
进入的路很窄,很多车停在河边,其实不用担心停车问题,里面超大停车场,大把停车位。
古寨是由一组“百鸟朝凰”、两组“驷马拖车”组成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群,这种规格的建筑群,在潮汕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实属罕见。
想找地方俯瞰,但是找不到,估计俯瞰图会更加壮观。
现在的德安里已经活化,不仅翻新修复了旧建筑,还把祠堂变身小型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好多旧物件。
据说,每周六这里还会举办古玩墟,吸引到好多人来,但是我们去的那天是静悄悄的,没有想象中热闹。
逛完德安安德里,去了普宁的市区,大概半小时。
打卡了当地很火爆的正宗棉湖甜汤店,很多本地人过来消费。
一个街角,两家店,感觉是同个老板,随机选了一家吃。
绿豆马蹄爽,马蹄切成片的,非常消暑。
竹薯淮山甜汤,淮山已经磨成了糊糊,卷卷像通心粉的就是竹薯,出乎意料的好喝。
韭菜馅的春卷,超大一个,似乎没桌子都有。韭菜味好浓郁,香香香香香。
喝完甜汤,继续打卡在地标食物,洪阳粿汁。
这里也有干面,标配都是一份面+一碗汤。
洪阳粿汁是普宁最出名的小食之一,具有粿皮韧而脆,清香爽口的特点,汤水鲜美,料也丰富。
这一碗里面,海鲜、猪杂、青菜都不少,非常合味。
粿汁一般都是用浸洗过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浆,再将适量的米粉浆倒入蒸具蒸制。在将米粉浆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浆与蒸具粘结在一起。蒸熟的粿汁片还要掀起来收烟,挂于专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粿汁皮要晾干点,一般要晾三个小时,这样吃起来好吃,而且不容易发霉。晾干后的粿汁皮晶莹剔透,米香浓郁。口感上有点像珠海斗门的锅边糍。
吃完就结束这趟旅程咯~
第三天几乎都是在路上度过,也没啥好说的了~
揭阳是潮汕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北与梅州丰顺、五华县接壤,南濒南海,西邻汕尾。全市总面积多达5265平方公里,接近汕头和潮汕两市面积的总和,人口557.78万也位列潮汕三市第一。
其实揭阳也是挺散装的,惠来和普宁都不认可自己是揭阳的,哈哈。
揭阳的市区就是榕城区,市区内的人文景点都比较聚集,一天可以逛完了,自然景观在惠来和揭西,这一次的行程没有涉足揭西。
市区内的道路算阔落,但是交通很混乱,车从来不会让人,还会出现机动车逆行的现象,震惊我一百年,电车、单车还挺多,主要是没想到单车还那么多,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
感觉揭阳还是挺富裕的,毕竟潮汕人会做生意,路上挺多旧款皇冠,可能这边的老板喜欢吧~
物价便宜,有人说潮州是价钱贵食材差,汕头是价钱贵食材好,那么揭阳就是物美价廉了。如果不喜欢汕头潮州那么多人,过来揭阳过个两三天,感觉还是蛮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