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是这次自驾山西的终点站,因云冈石窟是距离长沙最远的景点,到云冈后的行程就算是返程了,也可以说这次自驾山西的目的就是奔云冈石窟来的。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其大小洞窟有250多个,大小造像有59000余尊。云冈石窟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时期,因当时大同(时称平城)为北魏都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至524年停止开凿,前后共计60年。公元494年是孝文帝去了洛阳后的第二年,孝文帝就开始在洛阳龙门开凿石窟,这就是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
由此可见,孝文帝是一位信奉佛教且热心为佛家凿石塑像的皇帝。所以云冈石窟大多是由皇家出资开凿而成,其开凿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在公元460年,当时一位叫昙曜的高僧,说与孝文帝,要在京城(即大同)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即现今第16-20窟,也叫昙曜五窟。中期为471-494年,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孝文帝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举国之力作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即现今的1-3,5-13窟,共计12窟,只有第3窟未及完工。晚期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时大规模的开凿虽然停止,但那些中下阶层的亲贵、官吏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一时期一直延续至公元524年。
云冈石窟占地似比龙门石窟还要大,因其在石窟之前还建有一个灵岩寺,要去到石窟须经昙曜广场---佛光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山堂水殿)---写经院才能到达石窟群。而山西地大,所有建筑都十分的大气、宏伟,这些即构成了参观石窟最好的序幕,不像龙门石窟,进去就只看到到处都是洞窟。
当然,来看石窟自是以石窟为主了,云冈石窟虽因年代久远,但对石窟的保护还是做得很好的,重点的石窟都在外围建有木屋,以保护石窟免受风吹日晒雨淋,这有点像莫高窟对石窟的保护。而且,云冈石窟内的雕像大多都涂有彩色,这是龙门石窟所没有的,而这些色彩的涂装多在明清时期,应是在对雕像进行修复时所为。许多大型的雕像身上都凿有一些小孔,据说是有防山水的侵蚀作用。
石窟内是禁止拍照的,但云冈石窟的管理并不严格,所以许多游客都在偷偷的拍照,我没忍住,也偷拍了几张,因我认为只要不用闪光灯,对佛像应该是没有影响的。而在莫高窟,对拍照是禁止得较为严格的,而且几乎也无法拍照,因进到莫高窟的洞窟内是没有灯光的,全靠导游的激光灯观看,而且禁止个人自由参观,散客必须跟团一起走才行,且每人发一耳机听导游讲解,但导游是免费的,而云冈的导游是要收费的。
但因为云冈石窟年代久远,许多石像被风雨和山水侵蚀,剥落得比较严重,更有一些盗窃者,将佛像的头部或手凿下盗卖,致使佛像遭受到严重破坏。不过整体说来,云冈石窟还是非常值得观看的,尤其是许多佛像都上有色彩,这比龙门石窟的原色要好看许多。而且云冈石窟的雕像制作要比龙门石窟的精美细腻些,相比之下,龙门石窟的雕像制作粗犷宏伟许多。只是不知道龙门石窟的佛像为何不也上些色彩呢?而且龙门石窟的许多石像都是在唐代所建,其最大的那尊卢舍那佛像据说就是按照武则天的模样雕刻的,而武则天应是爱美之人,为何没有施以色彩呢?或许曾经是都有色彩的,只是风吹雨淋色彩已退去,也未可知了。
云冈石窟看完,则中国四大石窟已去其三,本来这次想去天水麦积山石窟的,以凑成四大石窟之数,后考虑天水虽是往南回程方向,但却要往西去很远,且如果连看两个石窟,只怕会有审美疲劳了,所以决定改变一下行程,去陕西的波浪谷看看。早听说陕西的波浪谷风景迷人,可与美国波浪谷媲美,且人文景观看多了,去领略一下自然风光,应是一种很好的视觉调节,所以就决定去陕西波浪谷了,而这次的自驾山西主题本应添加一个陕西的,但因是临时改变计划,为保证主题不变,也就不做添加了,在此说明,咱们陕西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