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杭州游记

作者:旅途中的感叹号 显示图片

去杭州参加培训两个星期,正值阳春三月杭州最美的季节。可惜天天下雨,中途也就两三天晴天。前年来杭州出差只玩了一天,这次算是杭州深度游了,游玩景点比较多,大小有30几处景点。刚好杭州3月31日前景点免费,自己感兴趣做过攻略的都去了。主要是一些赏花景点和寺庙,感兴趣的可以按目录查看。

第一天是个阴天,这段时间不下雨就算不错了。前年游玩杭州雷峰塔后,对面的净慈寺因为时间紧张没有去,于是第一站就安排在净慈寺,游玩净慈寺后步行去太子湾公园看郁金香也很方便。


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慧日峰下,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改称“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寺之最。南宋时净慈寺与余杭径山万寿寺、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被评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五山之列。净慈寺历经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


净慈寺山门上的匾额是竖着的,这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横者为匾竖者为额。凡是山门挂竖额的寺院都与皇帝有一定关系,净慈寺也是皇家寺院。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净慈寺”额。前后几经兴衰,至今已逾千年历史。现在净慈寺的门额是大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时为净慈寺所题的“敕建净慈禅寺”。寺庙山门的正大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香客必须从侧门进院。



净慈寺山门外广场东西两侧,设有御碑亭二座。东侧的御碑亭为一座六角攒尖顶石柱亭,亭内有御碑,正反两面均刻有“南屏晚钟”。净慈寺背靠南屏山,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原御碑已被毁,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石碑是按原尺寸原碑字迹的拓片重刻的。


山门西侧的御碑亭为一座古色古香的四角攒尖顶木亭,亭中的石碑,四面都是乾隆皇帝的题诗。乾隆下江南,为西湖十景题诗,其中的“南屏晚钟”诗也刻于石碑上。


从净慈寺的入口进入寺院,寺内古木参天,从后门进入金刚殿,殿内左右两壁绘“灵山”、“净土”两法会,塑娄至德与青叶髻金刚护法神二尊。山门殿堂的中央前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韦驮菩萨身披盔甲,手持金刚宝杵,面向大雄宝殿,金刚殿内陈设有大钟和大鼓。


从金刚殿出来,西侧就是著名的南屏晚钟的钟楼,南屏晚钟就是这里叩响的。



进入钟楼,钟楼的底层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上到二楼,看见悬挂着大梵钟。原明代铜钟在清朝末年战乱中已经消失,1984年,日本佛教界捐赠大梵钟一只,大小与明代时相同,作为中日友好的纪念。从此,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重新鸣起。新铸铜钟高三点六米,直径二点三米,重二万一千四百斤,造型古朴,铸造精致,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八千字,钟体附有赵朴初的祝祷诗文,大钟的四面分别有“净”“慈”“禅”“寺”四个大字。大梵钟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以八瓣莲花为钟唇,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

现在如果想自行撞钟祈福,边上有工作人员可以花钱一试!


窗外的樱花已经盛开了


钟楼二楼这个角度拍雷峰塔是个绝佳机位。



大雄宝殿是净慈寺的中央主殿,高十三丈,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大重檐歇山顶建筑,黄色琉璃瓦屋顶,雄伟端正庄严。大雄宝殿重檐之上有“具平等相”匾额。
进入大殿,正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铜像高十三米,重四十吨。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此属于法身佛。在毗卢遮那佛像两边各有一段沉香木。毗卢遮那佛配以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大殿前面东侧有一幢石碑。这幢石碑是清乾隆帝御笔书写的净慈寺方丈咏古碑。




大雄宝殿之后,有陡峭的台阶,台阶上方是演法堂, 演法堂是寺庙僧人诵经的地方。


演法堂后面是浴佛功德池,池后有石刻“净智庄严”。净慈寺在此设浴佛功德池,愿善信得浴佛泽,涤除尘垢。浴佛池内,有一尊铜制小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立在莲花宝座上,游客可以用勺子为佛像淋浴。




净慈寺中轴线上的最高处为释迦殿,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释迦殿分地上地下两层,地下为净慈寺艺术馆,就是照片上的那个小门进入。当时关注点都在对面的雷锋塔,忘了进艺术馆参观了,感兴趣的记得进去看一看。
 释迦殿有二个匾额“释迦殿”、“巍魏宝相”。进入殿内,释迦殿主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坐像。



净慈寺是拍摄雷峰塔的最佳位置




在雷峰塔上也可以观看净慈寺全貌,这是我前年登雷峰塔拍到的净慈寺,当时没有特意用长焦去拍。


在大雄宝殿西侧有座济公别院,院内有运木古井一口。运木古井又叫“神运井”,旧名“香积井”。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与济公有关的神异故事,据说济公是罗汉转世,为应化人间而来。有一次,济公在净慈寺酒醉,大喊:“无明火”,寺僧莫名其妙,果然不久大火毁寺。重修净慈寺需要木料,道济外出募化,于富春江上游严子陵一带化得大批木材,从寺内香积井吊出。源源不断的大木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估算木料的木匠随口说了声“够了”,井里的木头就再也拉不上来了。从此,那最后一根木头就永远留在井底,后人称该井为神运井,成为净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迹”。





济公殿,殿内大门上方匾额:“游戏神通”,后面上方匾额:“厚德载物”。供奉于济公殿主位的塑像是济公的本尊形象和游本昌演的济公长的一点也不像。


游玩济公别院后,从出口出结束净慈寺的游玩。作为和灵隐寺齐名的净慈寺,游客相对于灵隐寺要少多了。对寺庙感兴趣的,净慈寺还是非常值得一游的,游玩前记得在公众号里提前预约一下。



三月正值太子湾郁金香花展,提前一天公众号预约门票。那天是星期一公园里已经人山人海了,要是双休日估计只能看人头了!


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每年的郁金香花展也是太子湾公园人气最旺的时候。


太子湾里的樱花也在盛开期,太子湾也是可以同时欣赏郁金香和樱花的最佳地。可惜天气不好,阴天不好出片!





郁金香还有些花苞没开




郁金香品种很多,这两种第一次见。



太子湾公园的郁金香花展,除去人太多这个缺点,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当然前提是你要喜欢看花。


看完太子湾郁金香后,看时间还早于是就步行到附近的花港观鱼,继续下午的赏花之旅。





三月花港观鱼的樱花和海棠花全部都盛开了,两种花交织在一起非常漂亮。




湖景配上樱花非常出片



花港观鱼的鸳鸯和野鸭子很多,当然还有大鲤鱼。





花港观鱼在阳春三月绝对是赏花圣地,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樱花和海棠花,还有绝美的湖景和桃红柳绿的美景。


下了两天的雨,第四天终于雨停了。早早的出门开启新一天的旅程,下了公交一路步行前往第一站白塔公园。还没进入公园前,路边的樱花已经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拍摄了。



白塔公园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景区南缘,钱塘江北岸,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闸口白塔”为核心,及历史建筑和铁路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为重点的一座城市文化公园。白塔公园是西湖文化遗产的实证,是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端点,还是108年前杭城第一条铁路的始发站所在。
而到了三月,白塔公园已然成为杭州赏樱的好地方。




大片的樱花和海棠花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


公园的核心白塔,始建于五代吴越末期,与六和塔遥遥相望,白塔共九层,高约15米,平面八边形的楼阁式塔建筑,塔基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有须弥座。须弥座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变故事,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刻画生动。
可惜现在为了保护白塔,已经把上去的路都封住了,不能近距离观看塔了。


公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这开往春天的列车,可惜火车经过的铁道边上的樱花太少,如果铁道两边全是樱花那就漂亮了。




花和工业设备结合的画面感也是公园的一大看点



刚好遇到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公园游玩,拍下这个有趣的画面。




走到公园的尽头又遇到一群小朋友在拍照


满地的海棠花花瓣,画面真的好美!



出了公园,路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六和塔了。白塔公园在樱花季非常推荐游玩,因为当天是阴天,照片我也没调色,拍出来没有现场看好看。



游玩白塔公园后,坐车到长桥公交站。然后步行前往苏堤,路上遇到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一点也不怕人,还对着我的镜头摆Pose


一路上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上苏堤后找到花港码头坐船点,手机买票准备坐船去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点免门票,来回船费需要35元。



等船的时候拍的雷峰塔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的就是三潭印月。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三潭映月岛也是拍摄雷峰塔的好位置




我心相印亭这个位置是个绝佳机位,可惜人太多不好拍!








先贤祠之前,九曲桥畔,正面一块大石,名“九狮石”上有九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很有意趣。反正我是看不出来!



三潭映月岛上设有多个码头,回程时可根据上岸地点选择不同码头上船,如湖滨码头、花港码头、岳庙码头。我打算去中山公园爬孤山,于是选择去中山公园码头的船。
三潭印月是个游玩西湖的打卡点,岛不大等船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没去过的还是值得一去的,最好选个天晴的日子。


从三潭映月坐船到中山公园码头,下船后过马路就到了中山公园的门口,也就是登孤山的入口。


中山公园是利用清行宫御花园一部分改建而来。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狮子,是明代的遗物,左边的是雄狮,右边的是雌狮


孤山的登山口,孤山不高几分钟就爬上去了,有很多清宫的遗址,感兴趣的可以找一找。



绿云径~清代行宫八景之一


四照亭,始建于1729年,为浙江都督李卫所建。乾隆南巡时,把此亭定为清代行宫八景之一。


范公亭,范仲淹在杭州担任知府仅一年半,但其勤政爱民,开创性地治理灾荒,先忧后乐,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2005年的西湖综保工程中,特在敬一书院南部建亭,纪念这位真正的父母官。


敬一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时任浙江巡抚的赵士麟在西湖边的孤山上亲手创建和担任主持。数百年来,敬一书院作为杭州西湖景区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坐落在西湖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可惜里面并未开放,可能时间不对吧。



下山途中看到西泠印社的后门,可惜是关闭的,要不然可以进去参观就方便了。


这树是被劈开的吗?


下到山底是秋瑾墓,然后步行到西泠印社前门。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入门后有一池塘名“莲池”,池里养了好多红鲤鱼。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对印章感兴趣的可以仔细观赏。



这个乌龟印章非常显眼






鸿雪径~1918年,看破红尘的社员李叔同在这石阶路的墙壁上凿了个洞,把珍藏多年的93枚印章封印在洞中(这个洞就在上石阶口边的墙上,仔细找就能看到),然后头也不回的去西湖对面虎跑寺(游记后面会介绍)当弘一法师去了。对他而言这些身外之物如同鸿爪雪痕一样已无关紧要,置于洞中希望可以与湖山共永。后人为纪念李叔同,将这条石阶路命名为鸿雪径。


华严经塔,这座玲珑精巧的石塔是杭州唯一一座密檐式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的。塔高20余米,是西泠印社标志性建筑,塔平面为八角形,共十一级。第一级刻有《华严经》,二、三级刻有《金刚经》,上面八级和塔顶部分雕有佛像,底座周围也有刻像,精美生动。





汉三老石室,建于1921年,内藏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古老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
石室边上是“浙派”篆刻始祖丁敬造像,里面的石碑只能隔着铁栅栏观看。



这块石头看着非常像一只羊,羊脚上还种着草


园内一棵樱花树也盛开了



吴昌硕纪念馆里有他的造像、生平简介和作品等


在西泠印社高处可以看到对面的西湖,不过视野一般,没有宝石山(游记后面会介绍)上开阔


小龙泓洞,于1922年7月人工开凿,以“浙派”篆刻始祖丁敬的号命之。 洞内汇聚吴昌硕、叶为铭、王一亭手迹。



洞口立着清代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石像,洞里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石刻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1922年。


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为王一亭1923年画。左上吴昌硕题句:“行善之人善结果,赠以佳儿佛曰可,观世观人更观我,是王、吴二人画印唱和的最好见证。






游玩西泠印社后步行前往地铁站,西泠桥这段路是西湖最美转弯口。


湖边的桃花已经盛开了,非常漂亮,不过桃花还是白堤(游记后面会介绍)上的最多最好看。



西泠桥边的苏小小墓


苏小小墓边上就是武松墓



路过黄龙体育馆和浙江图书馆,坐地铁回酒店,结束一天的行程。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又无法出门游玩!周六看天气预报阴天,于是一大早吃过早饭就出发坐地铁前往西湖。今天行程第一站去爬宝石山,地铁在龙翔桥站下车,然后步行前往宝石山登山口。




沿着西湖边走,快到断桥已经可以看到对面宝石山上的保俶塔了。


断桥上不管什么天气都不缺人,已经看到白堤上的桃红柳绿了(游记后面会有介绍)


走到北山街的这个路口,往里走就是宝石山的登山路口。


刚下过雨,空气非常好适合登山。


宝石山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里湖北岸,是北山有名的风景区。山高78米,山体属火成岩中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含氧化铁,呈赭红色,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缤纷,熠熠闪光,似翡翠玛瑙一般,因此取名宝石山。西湖新十景评选中,被命名为"宝石流霞"。


保俶塔是西湖的标志,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
保俶塔位于宝石山顶,始建时代一般认为在吴越国王钱镠时所建。民国十三年(1924年)塔倾斜,重修。重修以后之保俶塔为八面七级砖砌实心塔,高45.3米,底层边长3.26米,塔刹铁构件为明代旧物。


来过西湖好几次,都是远远的看到保俶塔,这次终于可以近距离观看保俶塔了!


刚看完保俶塔,又开始下雨了!只好在来凤亭里躲雨。来凤亭里立着“宝石流霞”石碑,亭前的巨石叫“寿星石”




雨停了开始爬宝石山的最高峰“蛤蟆峰”,这段爬坡有点陡,刚下过雨有些滑还是非常危险的。


登上峰顶可以俯瞰西湖全景,可惜天气不好能见度差了些。上次在对岸的雷锋塔上看西湖全景效果也不错,不过看断桥和白堤还是蛤蟆峰这里最好。


这个角度看保俶塔位置也是绝佳。




开始下山,这块路牌指示山上还有个抱朴道院,没做攻略放弃了,继续北山街方向下山前往玛瑙寺赏花。



下山口已经隔着围墙看到玛瑙寺里的樱花了


下山发现山门居然写着抱朴道院,查了下原来抱朴道院是杭州现在仅有的一座道观,抱朴道院位于西湖北侧的葛岭,相传东晋时由仙人葛洪所建,葛洪在此结庐炼丹,他的道号名抱朴子,后来人们就把这座道观命名为抱朴道院,这座道院也是杭州道教协会所在,下次再游宝石山一定要去道院看看。


宝石山下山后,边上就是玛瑙寺,千年古刹玛瑙寺如今是连横纪念馆。玛瑙寺又称玛瑙讲寺,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的木构遗存,




玛瑙寺不大,进入院子走到头就是连横的展厅,里面有连横的生平简介。连横是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1926年春,连横、沈少云夫妇来到杭州,安家于玛瑙寺内,研究整理文史资料。



玛瑙寺的樱花很出名,遇到好几个来拍照的摄影师。可惜来晚了樱花已经过了盛开期,加上连着下雨树上的樱花凋谢了好多,不过雨后樱花落了一地的美景更增添了一份浪漫。“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台湾传统和现代工艺品的两个展馆也不错,值得参观下。


离开玛瑙寺穿过这个小巷就来到了北山街。



参观玛瑙寺后沿着北山街步行一段路就到了岳王庙,岳庙很多年前参观过,这次路过加上免费就顺路再参观一次。
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原为智果观音院旧址,后改为褒忠衍福禅寺,明景泰年间改名“忠烈庙”。现存建筑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岳王庙的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上悬黑底鎏金的“岳王庙”三字竖额。
岳王庙的楹联即“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民间纪念岳飞的宗祠有多处,其中杭州岳王庙最为著名。因为岳飞虽然是河南汤阴人,但是他的后半生都是在杭州度过的,这里还是岳飞遗骨的真正埋葬地。




忠烈祠的“心昭天日”取自岳飞拒绝在假供词上画押时书写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匾额为叶剑英元帅所书。因为仰慕岳武穆并谦虚自律,叶剑英并未落款自己的名讳。





在岳王庙忠烈祠两侧,各有偏殿一座,分别是烈文侯祠和辅文侯祠,奉祀着张宪和牛皋的塑像。他们的一生虽有不同的轨迹,却不乏共通之处,同是南宋抗金名将,同追随岳飞从戎报国,同为奸人迫害致死,同深受百姓拥护爱戴。



精忠园埋葬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云墓道两侧的文武俑、石马、石虎、石羊是明代遗物。




墓道阶下是臭名昭著的铁铸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的跪像。秦桧等人一跪就是几百年,受无数人的唾骂和捶打,以至于杭州岳庙景区围起了铁栅栏,贴了牌子“文明游览,请勿吐痰”


著名的“分尸桧”,足以证明老百姓对秦桧的憎恨。


精忠柏亭,这个只建了一半的亭子寓意着宋朝只有半壁江山,庭中柏树化石据说是生长在风波亭畔的一株大柏树。岳飞死后,这棵柏树也随即枯萎变成化石,距今600多年。


“尽忠报国“来自民间岳母刺字传说,书写于明代。其中“国”字少一点,意为等祖国统一,再把这一点点上去。


曲院风荷就在岳庙的对面,不远处苏堤跨虹桥边的樱花盛开,好多游客围着樱花在拍,游船穿过樱花柳枝的画面美极了!




碧血丹心牌坊由浙江总督李卫拨款重修岳飞墓时在庙门神道前所建,牌坊前还有岳飞铜像。


曲院风荷御碑亭,并排立在苏堤跨虹桥之西,是一座清朝特色的歇山顶四角方亭。亭中康熙亲笔御题的景碑也很珍贵,是“西湖十景”仅存的两块原碑之一。
“曲院风荷”景名最初源于南宋理宗时期(1224—1264),“曲院”前身为“麯院”,是南宋官办的酿酒作坊,当时广种荷花,用以制麯酿酒。每当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久而久之便得名“麯院风荷”,当年康熙皇帝错写成“曲苑风荷”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曲院风荷不仅是夏日赏荷胜地,还是春天赏樱的好地方。过了九曲桥,芙渠水馆处的樱花最为漂亮。曲院风荷的樱花美,美在水中有倒影,花中有亭,亭中有花,更有来来往往的游人,让曲桥亭阁更加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边上就是“友好公园”,是日本的福井市与中国的杭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象征。园内还有一尊友爱之像(小女孩双手张开放飞和平鸽)。广场上小河边樱花全都盛开了,小桥流水,游船穿梭在樱花树下,一幅充满生机与美好感觉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







曲院风荷里成排的水杉林也是一道美丽风景。



在小红书上看到云松书舍的樱花很美,时间还够于是继续步行前往赏花。



路上遇到“双峰插云”碑亭,位于杭州灵隐路洪春桥畔,“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临幸西湖,御题十景,改‘两峰’为‘双峰’,“双峰”即是南高峰和北高峰(游记后面会有介绍),构亭于行春桥之侧,适当两峰之中。


云松书舍,是著名作家查良镛先生(金庸)耗资千万兴建的。门上书有金庸先生自撰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是取其作品首位字组合。1996年,金庸先生将“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





云松书舍“松风明月楼”前的这株樱花,吸引来众多游客和摄影师。




书架上摆着金庸的小说书


云松书舍比较偏远,樱花季可以去赏樱,平时不是很推荐去玩。


晚上没下雨,正好星期六钱江新城有灯光秀。坐地铁过去很方便,步行一段路去城市阳台观看灯光秀,这个造型独特的建筑是杭州来福士中心。


杭州市民中心,也是杭州市政府所在地。


下电梯穿过地下商场(砂之船广场)


杭州大剧院亮灯后非常漂亮



球状建筑是杭州洲际酒店


上楼梯后就是观看钱江新城灯光秀的最佳位置~城市阳台


在城市阳台观看对岸的奥体中心,那个双子塔建筑是杭州世纪中心俗称“杭州之门”。




关于灯光秀要吐槽下,时间看时刻表应该是18点开始,结果开始只有杭州大剧院和洲际酒店亮灯。对岸的奥体中心从始至终也没亮灯,等到19点我准备离开时,市民中心、大剧院和洲际酒店周边的建筑才开始亮灯。而且洲际酒店的灯还灭了,真的有点乱,亮灯不统一就不好看了。灯光秀不是每天都有还不全亮,时间也不准时,太小家子气了难道是为了省电!总体感觉一般,和上海广州的灯光秀没得比。


到杭州一个星期了终于雨过天晴了!今天准备先去西溪湿地,中医药大学地铁站是离酒店最近的,直接坐地铁到西溪湿地南地铁站下很方便。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区西北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湿地内河流总长100多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面积很大,全部游玩需要很长时间,游玩方式有三种坐船、坐观光车和徒步,我选择从周家村入口徒步到深潭口,再从深潭口徒步到高庄。
进入景区90%的游客都会选择坐船游玩,今天是星期天又是难得的晴天所以排队等船的游客可谓是人山人海,而徒步路线人就少很多只是需要些体力。




河边这片二月兰开的很漂亮






跟着指示牌到第一个景点“梅竹山庄”,顾名思义这里赏梅很不错,可惜此时梅花早已凋落,喜欢赏梅可以二月来。参观完梅竹山庄后需要原路返回到主路上。


河里有条像龙又更像是蜥蜴的雕像





第二个景点“西溪草堂”,草堂的主人是明代文人冯梦桢。





跟着指示牌往深潭口方向走,一路上人迹稀少,环境空气都非常好,感觉很舒服。周家村到深潭口徒步路线一路上没有小卖铺,记得带上水和干粮。



梅树都结果子了,西溪这片区域梅树非常多,可以想象的到梅花盛开的美景。



到观鸟亭了,这里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还有片喜林草花海。





路边有几个游客在采摘马兰头!



徒步了一个半小时到第一个目的地“深潭口”了,这里是非诚勿扰拍摄地。深潭口是西溪湿地必打卡景点,不管坐车坐船还是徒步的都会聚集于此,一到深潭口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游客了!



300多年的大樟树


出了深潭口就到了河渚街,周家村到深潭口是收费区,到了河渚街就是免费区了。河渚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
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这只氦气球,感兴趣的可以坐上气球空中俯瞰西溪,当然是要收费的。







河渚塔,旧称“杭公塔”,建于清咸丰年间。可以登塔,楼梯狭小非常拥挤,塔上视野一般周围树太多了。




传闻宋高宗曾经路经杭州西溪,见西溪景色优美,就说了一句“西溪且留下”,如今这面写着西溪且留下的墙也成了西溪打卡点。


蒋相公祠世称“蒋公庙”,是后人为纪念宋代乡贤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三兄弟坚守道德高地、坚持公平买卖、救济百姓六十余载的感人事迹而设立的。






西溪的蒋村龙舟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源远流长。









出了河渚街到了福堤,排队坐船的人真多啊!我继续步行前往高庄。





从深潭口一路游玩步行到高庄花了一个半小时。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是清代文人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
我也是看过电视剧《天下长河》后才对高士奇有所了解。


传说康熙曾南巡到西溪,独与高士奇泛小舟至高庄观览良久,高士奇将康熙驻趾之亭取名为“宸览亭”亭柱上有楹联:“翠辇曾停红莲依旧,宸游不再斯事难逢。”居中的石碑上四个大字“高庄宸迹”,此处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留在西溪的胜景遗迹。




现在景点拍短视频的越来越多,每个景点都有!







这个画面也是高庄打卡拍摄点,透过阁楼的孔洞拍摄,画面就像一幅画。




高庄的建筑,文化底蕴彰显了西溪湿地的精华,再现了典雅明清江南园林,描绘了水乡韵味,给人美的享受。


游玩高庄后步行至最近的地铁站“花坞站”,前往下一站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值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整个建筑南北长东西宽,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故居无论是从建筑还是从室内家具的陈设,用料之考究,都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


进大门后首先参观的是轿厅,轿厅上面的金色匾额是清朝同治皇帝赐给胡雪岩母亲的,“勉善成荣”的意思是勉励胡家多做善事,来成就荣耀。这里的“善”子是少了两个点的,寓意善事是做不完的,以示勉励。


轿厅陈列着两顶轿子,一顶是夏天用的一顶是冬天用的!


过了轿厅,看到中轴线上的就是二门,这是江南园林常见的砖雕门楼。这扇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开的,上面“修德延贤”这四个字是胡家家训,胡雪岩希望自己的子孙既德又贤,德才兼备。







百狮楼,作为正房有三个特点,一是坐北朝南(在东部姨太太的房子没有坐北朝南的,只有小孩,胡家的子孙房子和胡雪岩母亲用的佛堂是坐北朝南的,说明了一种地位);二是它处中轴线上;三是它的进深非常深,有10.9米。
百狮楼是胡家迎宾、待客、议事的正厅,之所以称百狮楼,是因为在二楼的栏杆上,有100只紫檀木雕狮子,其眼睛用黄金镶嵌而成。




两厅中间的这块石头为胡家的镇宅之宝,一块高逾4米的太湖石,它的外型非常像个寿字,是胡雪岩母亲80大寿做为贺礼送给她的。


芝园是胡雪岩为了纪念父亲胡芝田而命名的,如果百狮楼算是办公场所,那这芝园就是胡家的大花园。芝园占地约2亩,院内结构紧凑,有影怜院、荟锦堂、洗秋院、锁春堂和延碧堂,景色非常优美。芝园也是胡雪岩故居的精华所在,它以山水景象为主题,将回廊、楼阁错落而致,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的美丽景观,无景不在。



芝园内有一座大戏台,戏台正对面的御风楼是当时杭州城内最高的建筑,主人坐在楼前,便可隔池听戏,意境非凡。


园内的大假山高十六米有余,用太湖石建造,被繁盛的植物覆盖了很大一部分。这个大假山下面,暗藏着溶洞,据说,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人工溶洞。





载福堂,三开间,两层。全部用上等的金丝楠木建造,所以又称为楠木厅,是胡府重要厅堂。连楼梯、楼板用的也都是金丝楠木,非常奢侈。





和乐堂,面阔7间,胡家面积最大的建筑,“胡家的集体宿舍”,楼上一共住了7位姨太太,每人一间卧室。楼下是公用的,琴房、棋房、书画房、书房会客房、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的地方,也叫老七间。名字当然是希望大家和和美美的。


极为精细的砖雕,文革时被糊上石灰得以保存,后来被发掘出来。


颐夏院的樱花已经开始凋零,樱花落入池中和水里的锦鲤构成一副极美的画面!





胡雪岩有10个儿子9个女儿,都住在“清雅堂”了。“清隽、高雅”,可能是胡雪岩对子女们的期许。清雅堂面开七间,坐北朝南,光线充足,对胡府的这些少爷小姐们做学问也十分便利。十几个子女住在一起,可见当时是何等热闹。清雅堂的门窗采用的是珍贵的花梨木,不腐不蛀,价值堪比黄金,如今有六扇门窗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


胡母佛堂


墙上的字是刘基刘伯温的行书春兴八首诗卷中的一部分内容



精美的木雕!



这个地窖,是当年胡家藏金藏宝的一个地方,胡家保险库深2米,7.6个平方米,全部用严州青石砌成,鸟浆嵌缝,非常的防潮,当时胡雪岩在这藏的并不是家里经常用的金银财宝而是作为最后用的储备金。


胡雪岩画像


出胡雪岩故居后门不远就是德寿宫,德寿宫的红墙可是网红拍照点。德寿宫门票很难预约到,只能下次再来打卡了。




游玩胡雪岩故居后顺路去逛逛河坊街和南宋御街。河坊街,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张小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状元馆、仍集中在这一带。同时,许多新生网红店也进驻了河坊街,有餐饮、饰品、小吃、书馆、特色工艺品等。所以,河坊街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有情怀的宋韵街区。






来河坊街千万别错过游玩江南铜屋,铜屋这个门平时是关闭的,要从边上的门进入。


江南铜屋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及其子第五代传人朱军岷,基于悠久的中国铜文化和现代铜工艺打造而成。铜屋建筑总面积近3000平方,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陈设了朱炳仁老师的艺术作品,有铜书画、铜壁画、熔铜艺术、铜建筑艺术等等。












精致的铜艺术品非常漂亮


铜屋下面还有地宫别错过了






游玩城隍阁(游记后面会介绍)后又回南宋御街和河坊街逛了下夜市,从鼓楼入,鼓楼古代为滨海敌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距今约1400年左右,现在鼓楼已经成为了杭州的标志性建筑。


鼓楼堂前有歌手在直播,唱的还不错于是驻足听了会。


九墙,它所采用的材质是夯土墙,整体的色调比较复古。这些镶嵌在墙壁上的自行车、楼梯、镜子、煤炉灶等物件都是从拆迁之前附近的老杭州人家里觅得,自带一份年代感的气息。杭州九墙作为精心打造的九面艺术土墙,它重现了老杭州人的生活。看着九墙你仿佛回到了老杭州,仿佛看到了当年杭州人的生活场景。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创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的胡庆余堂,被江南百姓认可了148年,药号属于古建筑,晚清木结构江南庭院,保存完好,进入堂内药香扑鼻。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是皇帝到景灵宫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全长约4185米,是临安城的中轴线



街道下还有古代御街遗址用玻璃保护,透明的可以看到。



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凤凰寺”,当时已经关门未能进入参观。



穿过河坊街后步行上山就可到达城隍阁


会路过杭州博物馆,时间太晚已经闭馆了。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楼阁式建筑,其恢弘的气势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媲美,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让人联想起“龙飞凤舞到钱塘”的神话传说,堪称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很多人在排队敲钟祈福


城隍阁旁边是城隍庙,里面供奉的城隍是永乐大帝朱棣封的,名叫周新。
周新,广东南海人,在明朝永乐时任浙江按察使,放到现在就是公检法机关官员。周新铁面无私,人称“冷面寒铁”。
一次办案之时,周新因奸人陷害,被明成祖斩杀,在死之前周新毫无惧色,大呼:生为直臣,死为直鬼。
不久,真相大白,皇帝为平息民愤,把周新封为杭州城隍。从此,杭州人就在吴山建城隍庙,将周新立为城隍神。相传每年五月十七日,是周新的生日,杭城的男女老少都要去城隍山祭祀。



整个城隍阁,一楼和二楼主要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三楼和五楼是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四楼则是观景最佳的地方,六楼是一个飞阁为贵宾接待室。





登临阁楼,杭州城尽收眼底,也是一处观赏西湖的绝佳平台。


这次选择傍晚上山也是为了在城隍阁上欣赏一场西湖绝美日落,当天云层有些厚虽然看到了日落,但是晚霞不算最美!
在城隍阁上看日落,可以看到雷峰塔和西湖日落同框,这也算是“雷峰夕照”吧!




日落后城隍阁和远处的雷峰塔都开始亮灯了


城隍阁主顶顶端造型非常别致,是一个金黄色的葫芦状宝瓶。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




亮灯后城隍阁非常漂亮,如果用无人机视角看会更震撼!








从城隍庙处下山参观下周新祠,下山没有从原路下,选了条小路。下到山底肚子也饿了,吃了碗面条味道一般,感觉没吃饱又买了个山东杂粮饼,没想到味道意外的好吃,里面的酱应该是老板自制的太香了。忘记拍照了,看地图这家店应该是在城隍牌楼巷里。


来杭州之前刷抖音经常刷到拱宸桥夜景,感觉还不错。今晚行程就安排去拱宸桥看夜景,拱宸桥东地铁站下后步行前往,经过一条家乡名字命名的“衢州街”,拱宸桥这边有很多浙江地区市命名的街道比如“丽水路”、“温州路”等。



杭州百瑞运河大饭店晚上亮灯后,在拱宸桥这边很显眼。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从古至今,拱宸桥对于杭州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见证了杭州倚河而兴,是杭州最重要的城市地标之一。


拱宸桥有四只护桥神兽趴蝮,趴蝮是龙生的九子之一镇于桥侧,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桥会永避水害,保佑一方平安。





过了拱宸桥,步入桥西直街,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从拱宸桥头开始,向西面散发出去,北至中国扇博物馆,南至登云路,西至小河路。桥西一带为江南水乡古建筑群,现今为中药特色街区。


躲猫猫儿雕塑


在街区上漫步还能欣赏沿途运河的风光,桥西直街是最能展现旧时运河风貌的街区。





历史街区成L型,保存了完整的清末民初沿河民居建筑以及大量近现代工业遗存。


晚上来有很多博物馆都关了,登云桥下有个大运河匠心广场,感兴趣的可以逛一逛。







去小河直街会路过小河公园,小河公园是老油库改造而成的。




小河直街算是得上“老杭州”,老街位于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是古时杭州的地区的商业中心,如今仍保留着清末、民国初的老建筑,是真正意义上的老街。









小河直街相对于河坊街人要少些,适合来这拍照打卡。


出小河直街后继续步行前往大兜路历史街区,这里晚上非常冷清,摊位没几个,只有些散步的人。



穿过大兜路就到了最后的目的地~香积寺,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名兴福寺,后宋真宗赐名“香积寺”。是处于闹市中的寺庙,有着和上海静安寺一样的“大隐隐于市”的风范。




香积寺庙中供奉的为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又名监斋菩萨,也就是民间习俗中过小年要请的灶神菩萨,这一点相当特别,让香积寺成为国内唯一供奉“食神”的寺庙。



香积寺双塔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塔身为石质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体逐层收分,塔身每面中央雕门,两侧为浮雕。




晚上来香积寺只能看看亮灯后的夜景,下次有机会再来入寺参观,据说香积寺的“素斋”很不错,被奉为杭州“十大素斋”之一,毕竟是供奉“食神”的。


上次来杭州游玩了上天竺法喜寺感觉很不错,于是今天打算先去把没去的下中天竺补上。地铁到黄龙洞站下,骑车前往,路过黄龙体育中心,杭州植物园。




路边植物园的樱花和茶花还在盛开


看到一个奇怪的雕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三竺空濛是天竺路的起点,这条不过两千米的路,不仅包揽了天竺三寺,沿途还有许多茶舍、茶园和手作香火店铺。


法镜寺很有特色的屋檐


法镜寺,又名下天竺,始建于东晋咸和五年(330年),是天竺三寺中历史最久、兴盛最早的寺院,也是杭州市区唯一的一座尼众道场。
大门里面就是天王殿,平时是关闭的,要从边上的侧门进入。



门口两边是钟楼和鼓楼



法镜寺很小,人也不多,里面建筑有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殿。


法镜寺药师殿内的如来坛,是国内仅有按“药诗经”仪规设计塑成的。




寺外有一大片茶园,步行一小段路就到了三生石。




很多人会认为三生石讲述的是爱情故事,但是三生石的典故却是讲述唐代读书人李源和得道高僧圆泽的友谊。
三生石隐藏在法镜寺的后山少有人知!




三生堂前一只慵懒的喵星人




告别三生石,沿着天竺路继续往上走,路边有很多茶园,走个五六百米,便到了中天竺~法净寺。


“七星潭月”是原中天竺十二景之一,可惜池里没水。



这里的屋檐更好看!


法净禅寺,又称中天竺,位于杭州市天竺山稽留峰下,隋开皇十七年(597),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在此开山创庐,传扬佛法。南宋嘉定年间朝廷评定禅宗“五山十刹”时,被列为十刹之首。清康熙皇帝南巡时御题寺额,赐名法净寺


法净寺天王殿里供奉的佛像很特别,前面是天冠弥勒像第一眼我看成了观音像,这里的天冠弥勒佛,不同于汉地寺庙中常见的以布袋罗汉为原型的大肚弥勒,这是真正的以古印度弥勒佛为原型的弥勒形象:他头戴五方佛宝冠,正襟危站,造型优美,形态端妍。至于反面韦陀站立的位置,则换成了摩利支天神—佛教诸天护法中的第十六位。尤为清奇的是,这尊摩利支天,被塑为三头六臂、手持各种宝器的样子,还是位女神!
其实这摩利支天,某种程度上还构成中天竺的象征,据说,靖康国乱、宋室蒙尘时,她庇护过南逃的康王赵构,让其一路逢凶化吉。待康王成了宋高宗后,自然要倍加供养。



圆通殿殿高二十三米,很是壮观,平面形状为四方形,用琉璃瓦砌筑。殿内供奉12米高的密宗大悲千手观音圣像非常漂亮,圣像十一面四十二臂,除慈悲相外,也有忿怒相,充分体现观音菩萨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观音以42只手代表千手,除中央两只手合掌外,左右各有 20只手,每只手代表25只,共1000只手,手上各有眼睛,分别执各种法器。


大雄宝殿,它是寺中第三进建筑,排在圆通殿后面,这个倒与法喜寺高度一致。这大雄宝殿虽然显而易见是后来新造的,但四壁和柱梁,全用的原木色,不上红漆,于是能透出一种古朴的、大巧不工的拙意,很匹配整个中天竺的氛围。
大雄宝殿后边的浮雕群里有无数尊摩利支天。
至于本该站在天王殿中的韦陀,也去了大雄宝殿的肋侧,和十八罗汉一同,陪伴三世佛身边,至于与他对称站立的那位护法,则是关羽。大雄宝殿内侧后方的文殊像,虽然规制不大,却是一个手拿宝剑的造型。持剑文殊,这又是我目前所仅见的。






离开中天竺后继续步行前往下一座千年古刹永福寺,穿过小西门,走在林间小道上。





路过杭州佛学院,看到这片茶园和黄墙就意味着飞来峰景区的6号门到了。节假日又加上免票飞来峰景区的游客之多可想而知,大门肯定要排长队,而6号门这里无需排队,出示预约码就可以进,进去之后就是永福寺。
冯小刚导演来永福寺勘景时,曾感叹:这里应该是中国最美的寺庙。
《孤独星球》把永福寺列为到杭州的必游之地,但实际上游客只知道灵隐寺很少会到永福寺,即使是杭州本地人,去过永福寺的也不多。




永福寺与灵隐寺、天竺诸寺同为西印度高僧慧理禅师开山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不似寺院通常的建筑格局,永福寺没有中轴线,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福泉茶院,几个独立的开放院落依山势而建,分布在三百多亩的山林间。



永福寺共有七进、五殿、三堂、两阁、两楼、五亭,古树名木千余,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
头山门:梵天佛地,梵,意为清净、寂静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


石阶尽头是第二重山门:福田花雨
山门前的七佛塔,为纪念“过去七佛”


匾额上“福田花雨”四字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
行善修德如播种田地,高僧说法似散花如雨,这是佛教的说法


山门的另一面写着“不二法门”


第三重山门,“永福禅寺”楷体四大家之一南宋赵孟字迹。


山门另一面写着当代书法大家沈定庵的隶书“钱塘第一福地”和永福寺寺名很契合。


正对山门的是弘一体“百福庄严”的青石照壁,也是游客拍照打卡地


“沐手清心”洗手池



继续往前走,远远看见皆大欢喜的牌匾


桥下有个小和尚的雕像很可爱,这样的雕像我看到三个,感兴趣的可以留意下。




皆大欢喜进去就是永福寺的第一座禅院:普圆净院


普圆净院的主殿为观音宝殿,供奉木刻千手观音圣像,边上是斋菜馆。




出普园净院后途径福泉茶苑,一大片茶园还有盛开的樱花树也是永福寺里一道靓丽风景。茶园采茶、炒制均由寺中僧人完成,所得茶叶以永福龙井命名,对茶感兴趣的可以在这里尝尝寺庙里的龙井。


第二座禅院,迦陵讲院



梵籁堂是迦陵讲院的主殿,取西方极乐世界迦陵频伽神鸟代佛宣化之意,作为永福寺的讲法堂及音乐厅,是杭州首座佛教多功能艺术殿堂


文景阁,收藏了明末清初东渡扶桑的东皋心越、隐元隆琦、木庵性瑫等大德禅师的书画作品,这些都是永福寺近年来从海外陆续收集回来的



“梵籁流觞”四字出自中国美院书法博导章祖安之手,背面的“墨香琴韵”则为启功字迹。


继续穿梭在山林之中,感受永福寺独特之处。



第三座禅院:资岩慧院 ,永福寺后山古名资岩山,吴越时以资岩为寺名,这里是永福寺的最高处


院内主建筑大雄宝殿,殿内供奉38000斤的盛唐风格释迦牟尼佛及迦叶、阿难二尊者青铜像另有福星阁,自宋以来供奉福神天德星君,秉福慧双修之意





一路山林鸟鸣、溪水淙淙,自然之声萦绕耳边


第四座禅院:古香禅院


明成化年间,住持僧古香建海日楼于上院,林泉幽静,卓然世外,海日楼是藏经阁,供有永福寺镇寺之宝、国内罕见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一尊,可惜门关着不让人参观!


三圣殿,供奉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如来、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



灵隐寺十八籽手串火了之后,永福寺和韬光寺也推出了自己的手串,感兴趣的可以在这法物流通处买。



离开永福寺后继续登北高峰,电视台发射塔处就是北高峰最高处也是天下第一财神庙(灵顺寺)所在地。




韬光寺在北高峰半山腰,和永福寺一样属于飞来峰景区。韬光寺始建于唐穆宗长庆年间,是儒释道三栖圣地。乾隆六下江南,八上韬光寺揽胜。韬光寺很小,不知道乾隆爷为何对韬光寺情有独钟!







离开韬光寺就出飞来峰景区了



山路边一只喵星人在睡懒觉



上下北高峰也可以坐索道,不过北高峰海拔300多米不高,徒步并不难。



上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东晋古刹”的牌坊和电视台发射塔。灵顺寺创建于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年间),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灵之一,北宋年间,因寺庙内北宋初年供奉了“五显财神”始称“财神庙”。江南才子、明代书画家徐文长登山游寺留下“天下第一财神庙”墨宝,使该寺远近闻名。







今天游玩的寺庙都提供免费香,只有财神庙需要买香。财神庙人气很旺,现在已经成为网红景点。虽然是北高峰的最高点,但是周围植被太多视野并不好。



从另一条路下北高峰,这边下去山底就是法华寺,想顺路一游。


路边有摆摊算命的



看到黄墙就意味着到法华寺了,可惜法华寺在装修关闭了。





到法华寺门口拍照打个卡



离开法华寺一路步行导航去最近的地铁站


坐地铁到奥体中心下,沿路参观下奥体中心。这像莲花一样的建筑就是今年杭州亚运会的主会场~(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又称“大莲花”,占地面积430亩,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共有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大莲花”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



大莲花边上的双子塔建筑就是杭州世纪中心,被誉为“杭州之门”。建筑高度约310米,是目前的杭州第一高楼,不过马上要被在建的“金钥匙”赶超了。




大莲花门口的2022亚运会牌子居然没换!可惜现在只能在外边看看,不让入内参观。


隔江看对岸的钱江新城


已经傍晚时分,今天星期二正好有灯光秀。于是骑上共享单车过西兴大桥,到对岸看灯光秀。西兴大桥很长,骑了好长时间才穿过大桥。





这个位置的灯光秀还不错。



还剩两天就要离开杭州了,还有白堤的桃花没看。下午雨停后坐地铁到凤起路地铁站下,步行去白堤赏花。


路过武林夜市






白堤最美的时节是每年三月,间株桃花间株柳,湖水畔、草地上,桃红柳绿美如画。白堤上大都为复瓣桃花,红白双色桃花特别好看。










断桥至平湖秋月一条红绿白色的彩带,让浓妆淡抹的西湖平添了几份妩媚。到平湖秋月时又开始下起了雨,还好雨不大,赶紧找了辆共享单车去地铁站。



这个雕塑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路过浙江博物馆和楼外楼




第二次经过西湖最美转角了,不过这个季节的梧桐树不好看!




培训考试完意味着要离开杭州了,买了下午的车票回家。算了下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去虎跑公园玩时间还是够的。
虎跑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位于杭州西南的大慈山。虎跑寺的规模和香火虽说不是最盛,但它凭借寺中虎跑梦泉的传说,又有性空、济公、弘一法师三位得道高僧的名人效应,在号称东南佛国的杭州的名气一直居高不下。


如今的虎跑寺已经没有僧人居住,被开辟成了公园。公园里水杉郁郁葱葱,溪水长流,一副绿野仙踪的画面。



好多人拉着水桶来灌虎跑泉水


虎跑的标志性雕塑




这里是排队灌泉水的地方。


传说中的赑屃,身上的石碑已经不见了。





观音殿里供奉的是一尊瓷质观音立像,还有很多瓷塑百态观音造像,是全国唯一一处以陶瓷为主要载体的观音展陈,非常有特色。




弘一法师舍利塔,被佛门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主师”的弘一法师剃度出家就在虎跑寺。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曾留过学、担任过教师,在音乐、诗词、戏剧等方面也是大有造诣,那首经典名曲《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就出自他手。尽管如此,1916年,李叔同来到虎跑寺断食21天,此后气质心态判若两人,纵使妻子跪求挽留,他也毅然决然地在1918年入了佛门。



虎跑梦泉,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师见虎跑寺所在地灵气充裕就在此结庵修行。相传,没过多久,性空发现这里水源短缺,于是准备搬走,在离开前的一天晚上却梦见神的指示:“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性空果然看见两只老虎跑来,用爪子在地上刨出了清澈的泉水,留住了性空。


济公塔院,济公圆寂和埋骨的地方,里面有济公舍利塔。就此和济公有关的景点我都去过了,天台的济公故居、济公出家的国清寺,济公修行过的灵隐寺、净慈寺和圆寂之地虎跑寺。






虎跑泉,泉水水质甘冽,用来泡茶最为合适,由此西湖龙井虎跑水,被誉为西湖双绝。此外,虎跑泉还紧随江苏镇江中泠泉,和无锡惠山的惠泉之后,被誉为天下第三泉 ,虎跑梦泉也是新西湖十景之一。




喜欢品茶的,可以在这里品下虎跑泉泡西湖龙井茶。




李叔同纪念馆,展馆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及出家史。







弘一精舍,弘一法师在虎跑断食居住处。



结束这次杭州之行,说下杭州游玩建议和个人景点推荐。
首先先说下出行方式,杭州出行最方便的是坐地铁加共享单车,不建议坐公交车会非常堵。坐地铁支付宝添加下杭州地铁乘车码直接手机扫码非常方便。
游玩景点前记得提前到微信公众号上预约,有些热门景点比如胡雪岩故居,当天是预约不到的。
赏花推荐:三月樱花推荐白塔公园、花港观鱼、曲院风荷;三月海棠花推荐白塔公园、花港观鱼;三月郁金香推荐太子湾公园;三月桃花推荐白堤;
寺庙推荐:灵隐寺、永福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净寺、虎跑寺,个人比较喜欢法喜寺和永福寺。

景点推荐:这次游玩个人比较喜欢胡雪岩故居、西泠印社和江南铜屋;登高看西湖全景推荐宝石山、雷峰塔;
看西湖日落可以去城隍阁看,宝石山上可以看日出;如果想去西溪湿地,游玩免费区即可;
西湖三潭印月、雷峰塔、岳庙这些属于来杭州必打卡景点;
看杭州夜景推荐:城市阳台灯光秀、拱宸桥、河坊街和城隍阁;个人比较喜欢拱宸桥—桥西直街—小河直街这条线路。
下次再来杭州想去的景点有西湖的郭庄、慧因高丽寺、预约不到的德寿宫 、这次没入内参观的香积寺还有错过的抱朴道院,期待下一次的杭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