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瑞士、意大利13日自由行:一次独自带娃走哪算哪的旅行挑战

作者:玉涵 显示图片

在开启这次旅行之前,我是一个拥有十多年旅行经验的老兵,走遍了国内的半壁江山,并且在英国和土耳其带娃自由行,在土国自驾开到150迈无惧西东。但这一次,一切归零,我只是一个初踏冰山一角的小白,在开始的开始就被现实狠狠地扇了巴掌,打回原形,好在自己的木讷在此时翻到了硬币的反面,变成了可笑的优点,让我在找不回行李箱,手机没电,不能支付、不能导航的情况下,还能安然地在卢浮宫逛到晚上九点,然后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全凭感觉回到在爱彼迎订的住处,拿着纸质版地图问路,第二天再全凭感觉通过步行+地铁+大巴赶到机场去找行李箱。
      经历过这一次,我对旅行有了更为成熟的定义,它是期待,是惊喜,是感动,也是失落,沮丧,绝望,成长,轮回往复。
      在旅行这座山面前,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还只是个初级攀岩者,但我已经做好了通过克服一切困难去登山的准备,下一次,我依旧选择,在路上。
      此次法瑞意之行,算上去程和返程共14天,然而快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犯了很多旅行中的大忌,首先,真的不能一次出来太久,比如我这次出来14天,最后两天的感觉就只剩下疲惫;其次,还是要提前做好攻略并订好一部分行程,包括宾馆、交通、门票等等,因为欧洲很多景点的门票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否则现场排队就需要等很久,甚至有个别景点是不支持现场买票的。以下是我的具体行程:
第1天:飞巴黎,参观卢浮宫
第2天:橘园美术馆,奥赛博物馆,埃菲尔铁塔
第3天:凡尔赛宫
第4天:巴黎歌剧院,凯旋门,香谢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
第5天:巴黎——卢塞恩,游卢塞恩
第6天:卢塞恩——因特拉肯少女峰
第7天:因特拉肯——隆格恩小镇——威尼斯
第8天:威尼斯主岛之旅,威尼斯——佛罗伦萨
第9天:米开朗基罗广场,老桥,圣母百花圣殿,学院美术馆
第10天:乌菲兹美术馆,弗洛伦萨——比萨——罗马
第11天:博物馆,大教堂,特雷维喷泉
第12天:万神庙,西班牙广场,罗马斗兽场,古罗马广场,威尼斯广场
第13天:宅住处,体验当地生活
第14天:罗马返程

巴黎:从光里走出来


瑞士:从童话里走出来


罗马:从废墟中走出来


      Tips:没有提前做攻略的坏处就是临行之前才知道几乎所有景点都是要提前预约的,比如卢浮宫、凡尔赛宫、橘园美术馆,等等。好在来的第一天是个周五,卢浮宫晚上9点半才关门,约到一张下午2点半的票,逛到9点半差不多可以看个大概。推荐要来的朋友尽可能早的订票,尤其是暑假旺季时更是一票难求。除卢浮宫外,凡尔赛宫我是在淘宝上找中介订的套票,橘园美术馆在小红书上找当地的华人带进去的,好在价格只比官网高了一点点。
      先来说一下我的悲惨经历:上午11点多到巴黎博韦机场,机场不大,出来跟着指示箭头就可以找到机场大巴的位置,每人18欧拉到市区一个巴士停靠站,由于下车时只顾着查如何坐公共交通到爱彼迎的住处,结果就忘记了拿行李箱,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巴士刚走,赶紧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工作人员说你需要下午6点多等我们下班前再来看看是否司机能给带回来,结果6点多过去时被告知只能自己去机场取,可此时我的手机电已快被耗光,充电器在行李箱里,来不及去找苹果体验店再买一个新的充电器,因为不确定卢浮宫的票是否第二天还能用,于是就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眼睁睁看着9点半手机自动关机,不能导航连个地铁都找不到,只能到处问路,一波三折终于到了爱彼迎的住处,第二天凭着记忆坐地铁到了机场大巴停靠站,然后坐大巴去机场取回了行李箱。
      接下来说一下参观几个景点的感受:
      1.卢浮宫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巴黎必去的地方,官网原话是: “卢浮宫是一个令人神往心驰的地方,宫里收藏的文物令人感叹不已,回味无穷,遐想无限”,这里也是我来巴黎的第一站。
      卢浮宫有两个地方可以进,一个就是排很长队的广场入口,另外一个是从地铁出来顺着侧门进来的一个比较小的入口,那里人很少,几乎不用怎么排队。进去之后就跟着小红书上的攻略先打卡了著名的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像等,接着就大概按照地图上标注的一些稍微有名的展品顺序参观了一圈,卢浮宫的展品非常多,如果仔细参观可能需要至少两天的时间。票面日期的当天,是可以重复刷进的,但我不确定是否第二天还有效。










      蒙娜丽莎画像前排了很长的队,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不让停留太长时间。画作比我想像中要小很多,但的确很漂亮。






相比于蒙娜丽莎画像,断臂的维纳斯面前游客就没那么拥挤了,雕像裙子有一些发暗,但从头部和身体的细节可以看出来雕刻非常地精致。




















































      2.橘园美术馆
      第二站去的是橘园美术馆。橘园美术馆始建于16世纪后期,1918年,莫奈决定把他的《睡莲》捐赠给法国政府,成为橘园美术馆的招牌展示品。馆不大,差不多1个多小时就可以参观完。一进门就看到了几幅非常大的睡莲画,整个空间和墙面都被画覆盖了,很震撼,就像莫奈自己说的那样: “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没有地平线,也没有堤岸,犹如没有尽头的幻影”。画作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从近处看什么都不是,但从远处看,每一朵睡莲都惟妙惟肖,意境非常独特。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有马蒂斯的特展,在地下一层,和莫奈的画完全是两种感觉,各有千秋,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前者。
























      3.奥赛博物馆
      从橘园美术馆出来,穿过塞纳河,就可以看到奥赛博物馆。奥赛博物馆主要陈列的是1848年至1914 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有绘画、雕塑、装饰品、摄影作品以及建筑设计图等,彰显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分离主义、画意摄影主义等流派大师辈出的时代的艺术创造力。





      奥赛博物馆不用提前预约,但需要现场排队,大概排了半小时的时间。相比橘园美术馆,奥赛博物馆要大很多,差不多需要3个小时的参观时间,由于时间充裕,就按照顺序整体参观了这里的大部分藏品,重点打卡了一些名品,如:
🖼梵高:梵高的自画像,罗纳河上的星夜,在阿尔勒的卧室,奥维尔教堂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睡莲池,英国国会大厦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城市之舞,乡村之舞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米勒:拾穗者




































      4.埃菲尔铁塔
      感觉巴黎的浪漫有1/3来自埃菲尔铁塔,这里也是巴黎最著名的地标之一。由于奥赛博物馆6点30就关门了,而5月底的巴黎要9点多才天黑,于是步行去了埃菲尔铁塔。铁塔非常大,需要离得很远才能拍到全貌,铁塔周边有一些以红心气球作为卖点来给游客拍照的人,我是对这些没有任何兴趣的,但因女儿特别喜欢气球,于是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两个人15欧元拿着气球拍一些照,最后直接给拷贝到了手机上。铁塔对面的战神广场是一个最佳观景点,也是人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坐在台阶上等日落的人,还有弹吉他的歌手,我想,也许巴黎的浪漫就在于静静地等一场日落吧。
      去埃菲尔铁塔的路上,看到一个外墙全部为花草的建筑,很特别。



      在参观铁塔时,正好碰到一辆结婚的车辆,新娘时不时地向路人招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5.凡尔赛宫
      第3天早上坐地铁去了世界五大宫殿之一的凡尔赛宫,远处就看到通体为金黄色的门和围栏。拿着在淘宝上订好的门票,几乎没怎么排队就进入了正门。



      首先参观了宫殿,宫殿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内部陈设和装潢非常有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金碧辉煌、豪华非凡。装饰主要以雕刻、巨幅油画和挂毯为主,配有一些工艺精湛的家具,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珍贵艺术品。






































      从宫殿出来之后就进入了花园,凡尔赛宫的花园真的非常大,面积约有100公顷,整体布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各种造型的绿地,配上喷泉和湖水,经典的法式园林风格。但全程走下来也会很累,而且到大小特里亚农宫是需要先穿过花园的,步行几乎不太现实,我们是在花园的门口排队买了景区内部小火车,坐小火车到湖边以及大小特里亚农宫。



      大小特里亚农宫是惊喜之外的惊喜,它的宫殿虽然小,但是花园非常漂亮,还可以看到古典的田园小屋和牛羊,我们在树上摘了树叶来喂牛羊。


      



















      从大小特里亚农宫出来,需要乘小火车原路返回,到花园的入口,然后才能出去。



      早上来这个门的时候太阳照的睁不开眼睛,而晚上7点时,夕阳正好从身后穿过。




      6.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也是历史书上的一个景点。从外观看,各种雕塑和雕刻属于典型的意大利风,巴洛克建筑,而内部豪华程度不输凡尔赛宫,有大量的装饰品。门票同样不需要提前预约,现场排队大概20分钟。














      剧院目前正常营业,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剧场,非常奢华,据说观众席能容纳2100人。很可惜没能在这里听一场歌剧,回味当时歌剧盛行时期的浪漫。































      7.凯旋门与香谢丽舍大街
      从歌剧院出来时间尚早,于是坐公交去了凯旋门,大巴黎的中心,真的非常高大宏伟。门正对着的其中一条道路就是香谢丽舍大街,名品集结的地方,但实际逛时却没有体会到那种奢侈,可能是因为游客太多,而且路边充斥着各种卖纪念品的小店,很杂乱的缘故。





      8.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文学文化地标,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可能每个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可惜大火之后还在修缮中,没有对游客开放,只能在广场上看一看外观。整体上与伦敦的西敏寺有相似之处,并不是特别大,也许只有参观内部时才能体会到它独特的美吧。我们过去时圣母院外正好有一个华人面孔的小姐姐在拉小提琴,琴声非常优雅动听,拉琴者也很投入,时不时有游客来捐款,我想,可能正是这些热爱艺术的一个又一个人,成就了大巴黎浪漫之都的名声。





      从巴黎圣母院回宾馆的路上,路过协和广场,正好太阳照在塔柱上,顶部像被镀上了一层金光。








      对于喜欢自然景观的人,瑞士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随便找一个小镇待上一天,对着青山绿水发呆,人生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此,这也是我后悔没有在瑞士多待一天的原因。
      在网上查了瑞士的一些景点,对日内瓦、苏黎世等这些出名的城市并没有太大兴趣,而最向往的则是瑞士的河湖明川,于是直接买了巴黎到卢塞恩的火车票。可能因为是临时买的原因,查询到票价比小红书上说的70欧要贵好多,加上儿童票要接近200欧,后来发现按照一个成人的数量来搜,居然又能搜到不同的车次,而且票价只要100欧,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只买了一张成人票,一路上心情忐忑,但后来发现工作人员并没有查儿童票,直接省了100欧。
      Tips:这里提示一下,如果买的中途换乘的火车票,需要在巴黎火车站把瑞士境内的车票打印出来,否则在瑞士就没办法打印了,我就是因为没有在巴黎打印,所以在瑞士换乘的时候,又把最后一段的火车票退掉然后重新买的。
      到卢塞恩之后,先把行李放到了酒店,我们订的是一个监狱型风格酒店,房间虽然小但是很干净,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免费的咖啡和牛奶。从酒店出来直奔河边,打卡了漂亮的鲜花桥,沿着河边走能看到远处的雪山,配着蓝绿色的卢塞恩湖水和白色的船,景色非常美。镇区不大,约小半天就可以逛完。本来想着第二天中午再去因特拉肯,第三天上少女峰,但在鲜花桥上的纪念品店碰到一个华人姐姐告诉我因特拉肯很小,完全可以早上从卢塞恩过去就直接上山,于是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去因特拉肯的火车,约2个小时到了因特拉肯。


























      瑞士的火车是我见过最豪华的火车,能用玻璃的地方几乎全部用玻璃制造,给游客更多的空间来欣赏这里的山山水水。


      卢塞恩到因特拉肯的火车绝对可以称得上景观火车了,因为一路上景色太美了,瑞士的山几乎全部都高山,而且有河湖环绕,还有像花园一样的房子,美的如童话一般。
      到了因特拉肯后,直接在火车站买了少女峰的门票,它是包含火车和缆车的套票,一个成人加一个儿童大约200欧出头。买完票之后去存行李箱,不知道如何投币,就问了旁边一个韩国小姐姐,小姐姐说每个格子投5法郎硬币就可以,但我来瑞士之前并没有兑换法郎,结果小姐姐直接帮我付了,我说要给她欧元,她说不用了就匆匆离开了,很热心的小姐姐。
      在等火车时,旁边看到一个韩国学生,就问人家可不可以一起上山,因为实在是各种蒙圈,怕走错路,韩国学生说好的,然后一起上了火车。火车从因特拉肯行驶到Grindelwald后,韩国学生提醒我说你们该下车换乘缆车了,我这才知道还可以不坐缆车全程火车上下山,而我买的票是最贵的那种。在缆车上,一路上大家都在哇塞哇塞,缆车结束之后就到了一个雪山环绕的站点,在这里欣赏完雪山之后,需要再乘一段小火车到山顶。当天的因特拉肯是晴天伴有多云,但到山顶之后发现居然在下雪,雾太大看不清远处的雪,而且没有带墨镜,雪盲效应让人睁不开眼睛。山顶除了可以滑雪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景点,比如音乐盒和冰洞,冰洞里有很多冰雕。此外我们还看到了朗朗在这里弹钢琴的照片。



















































      逛完山顶就原路返回了,在Grindelwald站逗留了一下,从火车站出来逛了逛小镇,随便拍一张都美的像一幅油画。










      傍晚回到在因特拉肯的住处,放下行李之后来到河边玩,小朋友还在这里喂了鸭子和天鹅。






      来之前在小红书上听说瑞士消费很贵,到了之后果然诚不我欺,于是只住了两个晚上便准备前往意大利。第7天早上买了从因特拉肯到威尼斯的火车,因为前一天路过lungner小镇时发现这里太美了,于是中途下车停留了一个小时。后来发现一个小时太短,只能粗略地拍几张照,来不及走到火车上看到的最美视角,但从小镇的教堂上看景色也很不错。在这里还看到一个老爷爷坐在阳台上看报纸,悠闲而高雅的生活。后悔没有昨天直接跳过因特拉肯到这里来住。














      后来在火车上拍到的景色。








      卢塞恩驶向意大利的路上风景也很美,但到意大利境内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了,和国内差不多,平地与庄稼、平房。在火车上和一对德国老夫妇聊了一路,我们同时在米兰下车,他们准备去沿海,而我们则换乘了到威尼斯的火车,大约晚上7点到达了威尼斯。把行李放到宾馆之后,就来体验意大利美食了,来之前听说意大利的食物很不错,果然名不虚传,点了一份海鲜意大利面和一份沙拉,确实好吃。
      作为一个出现在小学课本上的地方,相信每个人都对威尼斯有一种特殊的情节,这个城市也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建在水上,很不可思议。小时候就在想,是不是这里的邻居串门都需要划船,因为从图片上是看不到路的,但实际上很多临河的房子是有路的,个别地方确实没路,那可能就需要划船吧。




      Tip: 威尼斯有跟多岛,住在主岛上是最方便的但也最贵,而住在其他岛上则需要乘船前往,考虑到带女儿出行,我们选择了住在主岛上。另外,进景点内部也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否则就要各种排队。
      第二天早上打卡了里亚托桥、沉船书店、叹息桥、圣马可广场、大运河等。圣马可广场很漂亮,可以说是威尼斯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但因为没有提前预约,所以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进到教堂内部,进来之后发现上二楼天台还需要再单独买票,而其实这个教堂本身并没有很大参观的必要。本来还准备去彩虹岛,但小红书上说彩虹岛其实比不上主岛漂亮,于是果断放弃。威尼斯给我最主要的感受是太商业化了,岛上几乎所有临街房子都改成了商店,而且很拥挤,游客太多,水也不是特别干净了。





































      去火车站的路上还碰到一个小插曲,因为要经过一个大桥,我就提着行李箱沿台阶上桥,此时身后走过来一个小伙子直接从我手里拿过去行李,说要帮我提,一开始以为是个热心的路人,然后走到桥顶的时候,我说这段是平地可以放到地上来拉箱子,但他还很卖力地帮我提着箱子说没关系没关系,本能的直觉让我意识到完了完了,这可能是一个骗子,只是万万没想到在欧洲也能遇上,果不其然,从桥上下来之后他向我索要5欧元,我就一直假装听不懂,最后他就放弃然后走开了。

      离开威尼斯之后来到佛罗伦萨,发现这里住宿真的很贵,其实在威尼斯我就发现了这里一点也不比瑞士便宜。在爱彼迎上订的住宿也要140镑每晚,好在是一个很大的三居,自助入住,而且房东一直都不在,就连续住了两晚。
      周六早上先来到米开朗基罗广场,从高处俯瞰半个佛罗伦萨的风光。然后一路向下,穿过阿诺河来到乌菲兹美术馆门前,此时排队买票的人还不算太多,在官网上一查发现第二天居然是免票日,可能是因为这个的原因,所以周六人不算太多。犹豫了一下25欧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因此就准备等周日免票日再来。穿过领主广场,可以看到广场四周很多的雕塑作品。










      还有一个很豪华的旋转木马,有点像皇家木马,乘坐一次是1.5欧元,价格还挺亲民。




      步行大约5分钟来到圣母百花圣殿前,不得不说,这个教堂还是很有特色的,外观与我之前看到的其他教堂不太一样,外墙主要采用 Carrara、Prato 和 Siena 三地的白、绿、红色大理石构成,像油画一样,教堂旁的钟塔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漂亮的钟楼。进入主教堂是免费的,但排队的阵势震惊到了我,大概有100米,教堂内部不大,亮点是穹顶米开朗基罗画的末日审判。





















      从圣母百花圣殿出来,步行去了学院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比较小,但有一个镇馆之宝便是大卫的雕像。走到这里时正值中午,太阳暴晒,门口排队的阵势也是相当惨烈,没有提前预约只能现场排队,但排队的好处是可以省去4欧的预约费。由于一个时间段(15分钟)只放8个号,所以大概排了近两个小时才进去,进去之后发现人并不是特别多,可能意大利这边的习惯就是让人在外边排队吧,哈哈。不得不说,大卫的雕像确实还挺惊艳的,非常地干净、精致、栩栩如生,但这里除了大卫的雕像其他就没有什么很出名的作品了,参观时长约1个小时。














      本来还想赶在傍晚之前去逛一个公园,顺便在米开朗基罗广场等日落,可惜后来下雨了,就只好直接回了住处。
      第10天早上来到乌霏兹美术馆,场面彻底震惊到了我,足足有200米长的队,排了近两个小时,这里除了雕塑作品外,其他画作几乎都是宗教相关的,比较著名的有《春》《维纳斯的诞生》《天使报喜》《金翅雀圣母》《圣家族》《乌尔比诺的维纳斯》《音乐天使》《以撒的牺牲》《美杜莎》《酒神》等等。






















      这里微微吐槽一下,意大利的公交真的需要等非常非常久,当天的两趟火车都是被等公交给耽误了,一个是弗洛伦萨到比萨的火车,因为没赶上最近的一趟就多等了半个小时,另外一个是比萨到罗马的火车,差了一分钟没赶上,眼睁睁看着火车离我们而去,用当时一个老太太的话是“it's gone” ,充满了无奈。
      从弗洛伦萨到比萨乘高铁大概1个小时,坐到Pisa S. Rossore站,出来大概走10分钟,就可以到比萨斜塔,斜塔周围还有一些其他建筑,也挺漂亮的。很多人在这里拍推斜塔、踩斜塔、托斜塔,以及用冰激凌的托来盛斜塔的照片。斜塔确实很斜,真的算得上是个奇迹。












      因被公交耽误了3.45出发去罗马的火车,要再等2个小时坐5.45分的车去罗马,到住处时已是晚上10点多。

第11天开启罗马之行。首站来到博物馆和大教堂。博物馆外依然是惯常的车水马龙,只是这里时不时地会有一些黄牛问你“skip the line? 42Euro”,想了想门票才17欧,算了。但没想到这里的队排的这么慢,足足等了近3个小时。博物馆据说是不小,但并没有对公众展示太多藏品,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参观完了。





























从小堂出来之后直接就进入了大教堂的广场,这个广场在教科书上见过,广场中心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00多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教堂外观很宏伟壮观,内部最大的特色是从顶部透下来的三束光。
















从教堂出来乘坐公交去打卡了特雷维喷泉,也是罗马必打卡的景点之一,据说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喷泉确实不错,但实在是人满为患,勉强可以找到一些落脚的空间拍张照。





      第12天上午先来到万神庙,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古罗马帝国时期建筑,供奉众神的寺庙。罗马的景点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大、宏伟,万神庙也不例外,内部很空旷。这个庙的亮点同样是穹顶的光,太阳从顶部透过来正好打在墙上。








      本来没打算去西班牙阶梯,但因为中午和同事约了一起聚一下,在等同事之余就顺便来到西班牙阶梯,这个因《罗马假日》而火起来的一个景点,听说很多情侣来这里拥吻。我们也坐在阶梯上,感受一下罗马假日里的浪漫。中午和同事在一个中餐馆品尝了这里的海鲜,确实不错。




      吃完饭后,同事开车把我们送到了古罗马斗兽场,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由8万名犹太俘虏用工8年完成,整个建筑可容纳9万观众,当年角斗场开幕时,猛兽从圈中放出,角斗士被驱入赛台,兽要吃人,人要搏斗,生还者极少,异常残忍。在小红书上查攻略时发现一部分人的建议是只需要看一下外观即可,内部没有特别大必要,而另外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内部有一些关于古罗马斗兽场历史的一些陈列,同时还可以参观一下斗兽场的内部。











      目前看到的内部其实是露出来的地窖。




      本来没准备参观内部,但因时间太充裕,而且当时排队人不算很多,于是就买票进入了斗兽场内部。偶尔蹭一下导游团,了解了一些关于斗兽场原貌和历史的知识。建议后面来罗马旅行的朋友,如果时间充裕还是应该进入内部感受一下,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只打卡外观。
      从斗兽场出来上到帕拉丁山,可以俯视古罗马广场及周边的一大片遗址。穿过一片遗址,来到古罗马广场,想象一下当时的繁盛与辉煌,好像一切都还在。











      本来对威尼斯广场并没有太多期待,因同事推荐,于是从古罗马广场出来便决定顺路来这里看看。结果惊艳到我了,很精致漂亮的广场,不输西班牙阶梯,完美展现了文艺复兴时的美。



      最后一天,同事推荐去宁法公园,但官网查了一下只有周末开放,而且玩到现在已经身心俱疲,一步也不想再走,就决定在住的地方周围逛一逛当地的小集市,品尝一下当地食物,体会一下当地人的生活,女儿在旁边一个游乐场玩了两个多小时,一起玩的都是一些住在旁边的意大利儿童。这一天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是后悔没有早一点买回去的火车票,导致票价上涨了两倍,只好推迟两天走,另一方面是在住处用了房东的洗衣机,结果洗衣机是坏的,水漫了一地,加之上楼时女儿不小心提前动了电梯,被卡在了电梯里,然后就被房东说了一顿,此外,前几天佛罗伦萨的房东一直在发信息让我交额外的房费,原因是我在预定的时候填写的是一个人而实际入住是两人,和她argue了半天,所有的不愉快集中到了一起,当时真的感觉人生好艰难。



      但好在一切都快结束了,第14天,我们踏上了返回的飞机。

      说一下花销:我们两个人总共花了2100多英镑。欧洲的住宿、火车票、食物普遍偏贵,此外,门票加到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住宿我们以爱彼迎为主,瑞士和威尼斯住的是宾馆。火车只在瑞士让补了一次儿童半价票,在意大利让补了一次儿童全票,其他车次都没有给女儿买票。








      

      总体上带娃自由行还是有一些挑战的,尤其是像我这次前期攻略准备不足,边走边订住宿、火车、门票的情况,有时候在博物馆里经常找不到入口、在花园里找不到路线,还有眼看着已经半下午了还没有订到住处等等。另外就是语言的挑战,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不会说英语甚至听不懂英语的人太多,而且公共交通上报站全是当地语言,经常整个人处于蒙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