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旅居大理后,十二年没有来过乐山了,这座小城也因为各种节目和明星流量,从少数人的后花园成长为四川的美食必打卡圣地,各种短视频探店攻略满天飞,周末排队都很夸张,何况这个“史上最热五一假期”。
节假日乐山真的只能排无尽的队看无尽人头吗?也不见得。
这个五一,我们从峨眉出发,来了一场三天两晚不凑挤的小众乐山之旅。
峨眉山市,没去爬山,光顾着吃豆腐脑跟冰粉了。
为了一碗跷脚牛肉,探访苏稽古镇。
乐山菜市场,大隐于市的早餐宵夜江湖。
小镇牛华,低调的美食宝藏地。
在50年代的公社食堂里,吃了顿铲铲。
乐山大佛,三江汇流处寻佛迹。
桫椤峡谷,重返侏罗纪的古老森林。
嘉阳小火车,汽笛在山谷中独鸣。
芭蕉沟,古镇千千万,但它不一般。
黄村矿井,深入“地心世界”去探险。
穿越森林的铛铛车,川版“由布院之森”。
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中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此三江交汇,依山傍水,河清水晏,各地风味也在这里融合碰撞,既有川菜系上河帮的麻辣鲜香,也有口味温和的一面。
乐山之旅的第一站,我们到了峨眉,只因为峨眉好友的一句话:“峨眉真的太好吃了,性价比超高的美食宝藏地”。
绥山东路,峨眉本地土著的美食聚集地,街头遍布老店,各种小吃多到可以无限循环,冰粉凉糕、钵钵鸡、油炸串串、甜皮鸭、夜抄手、豆花饭、锅盔、翘脚牛肉……与乐山市区一样琳琅满目,但排队的人少很多。东门豆腐脑是上了必吃榜老店,当地人吃了多年的老味道。
乐山的豆腐脑不争甜咸,却有门派之争:牛华、苏稽、峨眉、夹江四大派系。每一派都有无数拥护者。
峨眉豆腐脑里面没有红薯粉,靠勾芡调味、芹菜点缀,加入现蒸的牛肉,吃起来清爽;可惜那天东门豆腐脑的酥肉不是新鲜现炸,油腥味略重,口感逊色好多。
*东门豆腐脑
地址:绥山东路233、239号(峨眉山市)
········································
串妹花式冰粉,靠一碗丈母娘冰粉已将分店开进成都太古里。峨眉这家分店不排队等位,到了直接可以吃。
对于四川人来说,没有冰粉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从冰粉树上采来的石花籽果实,需要用纱布袋揉揉搓搓,直到挤出胶质,再加入石灰水后久久静置。
手搓的冰粉满满气泡感,里面的小料各有妙处,弹牙的小圆子、甜糯的糍粑、能拉丝的手工翻沙红糖,不同的口感层次在口中绽放,浓郁不齁,清清爽爽很舒服。
*串妹花式冰粉
地址:绥山东路215号(峨眉店)
峨眉山是乐山除了市中区外交通最便捷的,
🚉城际动车可以到达成都、西安、昆明等城市,与乐山市区也有频繁的🚌公交车往返。
人间烟火色,最抚凡人心。
都说“不品临江鳝丝,枉自到乐山”。周末没有去临江镇凑挤,朋友带着在峨眉市区找了一家尝鲜。乐山自来水系密集,每年夏秋两季鳝鱼多得当饭吃。食材丰富,美食当仁不让地卷出天际。
100多年来,临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了鳝丝制作技艺。临江鳝丝用的是小鳝鱼,讲究“牛骨划丝”、“三步三丝”,去骨切丝后的鱼肉细细长长,搭配十余种调料,在猛火红烧下更加入味,每一口都鲜嫩弹滑。四川人擅用藿香,有很特别的乡野之味。藿香和香椿的调味点睛,让这道非遗美食更加风味独特。
鳝丝吃罢别忘了加份清水面条,吸满汤汁的面条麻辣鲜香,简直不摆了。
*永生酒楼非遗传承店的两大招牌:临江鳝丝和鲫鱼丸子汤
Tips:永生酒楼临江鳝丝,有两家店,一家在峨眉山游客服务中心附近,一家在苏稽古镇,打车和公共交通都能到达。
地址:
峨眉山市名山南路660号(峨眉大楠店)
乐山市乐峨路西段548号(苏稽店)
在四川,场镇历史悠久,过去常有“逢场”、“赶场”的盛事。苏稽古镇便如此。
据史料记载,苏稽古镇始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蜿蜒流淌的峨眉河将古镇一分为二,一桥连三场。
北岸商铺林立,南岸临河茶馆众多。假期前的苏稽古镇,游人三三两两行走在古桥上,一派悠然。
*苏稽大桥,据史书和相关学者考证,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乐山现存最长的十七孔平梁桥。(“儒公桥”或“茹公桥”桥名和典故尚有争议,不着详述)
从一个码头驿站,蜕变成商贾云集的场镇,苏稽古镇历史虽久,在近代却是以吃出名的。修鞋理发老茶馆,卤菜凉拌豆花铺,这是独属于苏稽的烟火气。
好吃嘴的乐山人,对于食物倾以一贯的热爱和包容。作为“翘脚牛肉”的发源地,苏稽古镇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
翘脚牛肉,一改川菜红油麻辣的印象,几十味中药熬制的高汤中,牛肉牛杂各有所爱,吃法多样,鲜美又滋补。
起初跷脚牛肉只是贩夫走卒的食物,饭馆条件简陋得只有一张方桌,客人常在桌下横木上翘脚休息,有座位的干脆端着碗翘脚搭起了二郎腿,故而得名。临水的苏稽商贸兴盛,人流如织,翘脚牛肉的香气很快从街边的劳力阶层飘到行商中,沿着峨眉河传扬开来。
河边上的翘脚牛肉馆众多,但不要只盯着网红店店,跟着本地人过桥,去老街老巷里吃,不凑挤吃着舒服。
在苏稽,跷脚牛肉做法大同小异,区别只在各家的秘制汤底。我们吃的是吕老四家,大锅里的牛肉汤汩汩的冒着泡,经过一天不间断的熬煮,药气散去,只余醇厚鲜香。现切的牛肉毛肚黄喉等食材放进高汤走个过场,极考验经验和火候。火爆牛肝是当日全场最佳,够嫩够香。
*吕老四翘脚牛肉
地址:乐山苏中路228号。
除了翘脚牛肉,火了20年的🔥四孃咔饼,依旧有着饱满的热情和地道的风味。
乐山人对咔饼的喜爱难以言喻,从早到晚怎么吃都不腻。“咔”是乐山当地的方言,类似于“夹”,这道“川式肉夹馍”发挥空间特别大,粉蒸肉、酥肉、肥肠~荤的素的都可以往里塞,用料极为丰富。
我们去的是苏稽镇上的四孃咔饼,店铺掩映在花木成荫的街角,招牌并不起眼。运气真好,买到最后一个咔饼。
谈不上惊艳。但饼子喧软热腾,粉蒸牛肉的细嫩、酥肉的酥脆和大头菜花生碎的香脆融为一体,料足得堪称是咔饼界的“巨无霸”,完美诠释了“饼香不怕巷子深”。
平日里四孃家下午四五点左右卖完,节假日提前一小时,想吃的注意早点去排队
地址:苏稽镇后街67号
除了犄角旮旯的美味探寻,菜市场同样不容错过。这里是整座城市的缩影,亦是探寻当地风味密码的不二之选。藏在乐山老城区的新建农贸市场,周边汇聚了众多早点铺,暗藏了一片美食江湖:
上了必吃榜的潘六孃排骨面,汤头里加了口蘑和白胡椒,鲜甜醇厚,排骨软烂;
新村毛四孃饼店,鸳鸯咔饼里面加了糖醋萝卜丝,比其他家多了些清爽,早晨的肥肠和牛肉新鲜。
此外,阙记粑店的叶儿粑也可尝尝。气候湿热的乐山,生长着一种叫大叶仙茅的植物,当地人就地取材,用它制作成了叶儿粑。皮面软糯,甜咸皆可,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因此也叫“三不沾”。
乐山的烧麦,与江浙沪糯米烧麦大不一样。花边面皮包裹着新鲜猪肉,蒸两次,让面皮口感更润口,一口咬下去,皮糯鲜香,人间快哉!
Tips:新建农贸市场在乐山老城中心,离乐山大佛游客中心车程10分钟,🚌和🚙都很方便到达,农贸市场旁有停车场。
油炸串串,乐山的独创发明,新鲜的蔬菜和腌制的肉类下锅油炸,精准掌握火候和控油,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新鲜美味。
有人说油炸串串是四川的天妇罗,乱说,天妇罗怎么能有油炸串串好吃!
油炸串串,我们并没有去网红店,就近找了家尝鲜,不用凑挤,味道地道,5角一串的物价也对得起钱包。
油炸串串,每家都有自己独到的火候与蘸料,我们去的这家“老地方”只有本地人去不排队,从选好料到上桌只用了5分钟。
油炸串串花样繁多,先腌再炸,连炸串的油都经过特别调味的卤油。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炸得油香四溢,外酥里嫩,撒上秘制干碟,麻辣中带着一丝香甜,再罐上一口当地特饮“峨眉雪”,冰凉沁爽,淡淡荔枝味的汽水,解腻又解辣。
Tips:正宗老地方油炸串串,位于长药-伊藤洋华堂片区,排不到附近几家网红串串的,不妨到这里吃。
在四川美食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外地人到成都吃,成都人到乐山吃,乐山人就到牛华吃。
五通桥区的牛华镇,堪称四川美食届的战力天花板,老饕的觅食圣地。
牛华,距离大佛就20分钟车程,是真正小众的美食宝藏地。发达的盐业,便利的航运,商贾云集,曾让牛华繁盛一时。古风雅韵,俯首皆拾。见过世面的牛华人,自有傲气和执着在心头。哪怕一碗豆腐脑,也要做得活色生香,风味各异。
牛华镇市场旁的双凤豆腐脑,30多年老店,是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牛华派的豆腐脑用料甚是丰富,汤底加了粉丝,豆腐脑上盖着新鲜出炉的蒸笼牛肉,还有一勺灵魂牛肉汤,汤汁浓郁厚实,一碗饱腹。
双凤豆腐脑店旁边的泡粑店也是几十年老味道。这种大米磨浆发酵后的食物,各地有不同叫法,广东叫伦教糕,北方叫米发糕,四川叫泡粑,也叫白糕。
小巧玲珑的泡粑,洁白柔韧,发酵酸度刚好中和掉甜味,一口一个,是来自大米和老酵的幸福感。
双凤豆腐脑店 / 泡粑店
地址:乐山中心街牛华中学西侧约200米
牛华不仅有饱腹的豆腐脑和泡粑,其他小吃也很出色,尤其下面两样,堪称乐山人的“下午茶”。
雷四孃蛋烘糕,乐山人童年的味道。这种像极舶来品的小吃,其实是源自清朝的土产美味。雷四孃的总店就在牛华老街上,现烘的蛋糕底无论是夹咸口的肉丝还是甜口的奶油都好吃。熟客多会点“双面三牛🐮”,即牛肉臊子、牛肉松、麻辣牛肉丝,松软香脆,双层饼皮吃起来过瘾。
*雷四孃蛋烘糕(牛华店)
地址:乐山牛华镇商业街282号
蛋烘糕店旁边的咔咔豆腐摊有些年头了。咔咔豆腐,顾名思义,与咔饼如出一辙,炸豆腐里夹着辣萝卜丝丝,加上灵魂芝麻糖和姜醋,豆腐吸满汤汁,萝卜爽脆,口感层次丰富,在当地有个可爱的名字:咔咔儿。
Tips:牛华镇距离乐山大佛有20分钟车程,建议🚙自驾或打车前往。公交车🚌302路也可以到达,但公交只有白天才有。
四川麻辣烫遍地开花,作为麻辣烫发源地之一的牛华镇,自然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我记忆里,串串香麻辣烫是很平民接地气的存在,很不解现在人均动辄上百的串串香火锅。这次在乐山牛华吃到了人均¥40的串串香,简直巴适得很。
周记麻辣烫起源店就在牛华镇,沿街两大铺面几乎占据半条马路,到饭点时座无虚席。
菜品很多,牛肉单独一个柜放着,腌制够味,而且同样一串牛肉的量比成都多了至少1/3:腰片、鹅肠、毛肚、肥肠、节子、黄喉、鳝鱼都很新鲜,也有鼻筋、天堂、掌中宝、鸭舌这些外省火锅店少见的食材。
不同于川渝其他地方的火锅串串香,牛华麻辣烫的汤头比较清淡,可能有些人吃重口多了不习惯,但对于我家两个吃不惯牛油的云南人和潮汕人而言,这个辣度油度刚刚好,吃完身上没有火锅味。
乐山麻辣烫的灵魂是干碟,花生辣椒面盐巴和香料拌匀,佐上鲜香滑嫩的串串,味道真绝。
*周记麻辣烫(起源店)
地址:乐山牛华镇胜利街
········································
眼镜甜皮鸭,在牛华镇开了很多年,一直是周边居民心心念念的味道。小店就在去往五通桥的公路边,路过的都会刹一脚停下尝尝鲜。
在乐山,甜皮鸭又称卤鸭子。这里自古物产丰饶,盛产盐和糖,因地制宜催生了一道迥异于川菜火辣滋味的甜皮鸭。先卤再炸挂糖色,工艺繁琐,风味馋人。
眼镜甜皮鸭的卤味并不重,土鸭的肉质细嫩紧实,骨头已炸得酥脆。他家的炒糖功夫好,鸭子的糖壳挂得丝毫不滴落,对油温和调味掌控自有心得。
刚出锅的甜皮鸭骨香肉嫩,居然有一种糖葫芦般的酥脆质感,现场吃才不会辜负这天花板般的美味,抽真空打包的风味虽大打折扣,但是带到成都也是顶流了
*眼镜甜皮鸭
地址:乐山104省道南华宫商业街
在乐山的犍为县,探访了一个叫芭蕉沟的工矿小镇,这里有一条叫中福场的老街道,已有85年的历史。
山中小镇的热闹在清晨,摊位七八家,品种不多。虽没有云南市集的色彩斑斓,但胜在青翠水灵,物价友好。
初夏苦笋正应时节,买点回家炒肉凉拌都皆宜。新鲜的金银花,川人拿来泡水,和云南人吃花一样拿来炒鸡蛋估计也合适。
*嘉阳芭蕉沟·中福场老街,跳绳的小朋友
*芭沟小镇·东方红食堂
芭沟小镇的餐馆不多,东方红食堂就在广场上显眼得很。有年代感的厂矿食堂老房子,粉笔写菜单,方桌长凳和玻璃暖水瓶,些许怀旧的氛围。
虽然看不懂拿铲子盛菜(也许曾经是煤矿?),但山里的腊肉炒笋子真是香;不同于云南吃法,这里芭蕉花切丝裹粉再油炸,配上辣椒粉吃,适合下酒。
烧椒皮蛋,烧椒配红油是香上加香;保健饼味道一般,听说是以前工人下矿的饱腹营养品。
本想着景区餐馆,初看菜价也不便宜,上菜后真觉菜量扎实,也算是物有所值。
Tips:中福场赶集和东方红食堂在芭蕉沟,可以和嘉阳小火车、芭沟古镇、嘉阳矿山公园一起游览。
花样繁多的乐山美食,离不开此地独特山水的孕育和馈赠。早在乐山还称“嘉州”之时,北宋人便称其“山川形胜之地,为蜀中之冠”。既有峨眉青衣勾勒山水,也有大佛坐镇平定风波,山水之间,让人流连忘返。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位于三江汇流处的乐山大佛,高71米,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历时九十年方完成。佛头于山齐,足踏大江,抚膝而坐,风雨岁月的洗礼,成就佛像衣襟最美的褶皱。
*乐山大佛
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就传入乐山。在五代之前,作为“未来佛”的弥勒佛,造像便如乐山大佛一般,宝相庄严,面露慈悲,而非今天袒胸露肚、笑口常开的形象。
*通往佛脚的栈道
*江水和游船
十年没来大佛,游客中心移到了桥边,原来的省道变成了游步道,要么买票坐观光车要么步行2公里,的确不方便。
好在(交通)自驾的朋友还有方便参观的选择:
起早一些,导航“乐山大佛6号停车场”,入口缴费后(¥20/车),有工作人员带到乐山大佛北门入口对面的停车场,下车不用走路和观光车就可以直接进入大佛参观了。
游览完从东门出来的话,离6号停车场就400米,也方便离开;6号停车场其实是靠近北门的本地人生活区,长度有一公里多,因此早点去才能停到里面靠近北门检票口的位置,平日10:30前基本有车位,节假日建议8:30前到达才有里面的位置。
参观大佛想不凑挤不排队,秘诀只有一个,工作日,早上8点前进去,人少好拍照
。至于下到大佛脚,目前只有九曲栈道能下,也得趁早去。
*乐山大佛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2435号
门票:80元/人次
港漫《风云》中的经典偈语:
水淹大佛足,火烧凌云窟。
大佛都知道买票进景区观赏,
那凌云窟到底在哪里呢?
在大佛北门外岷江畔的红砂岩断崖上,我偶然看见了“凌云石窟”四个字。
文物保护碑上寥寥数字记载了,凌云石窟与乐山大佛一样,都是始建于唐朝的凌云寺的一部分;凌云石窟多开凿于唐宋年间,近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
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凌云石窟的佛像和壁画全部残损,只能通过大致轮廓,辨认出佛陀、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很可惜,但也释然,佛本无相,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著名景区旁边还有这么一处无人知晓的清净地所在,旁边百米就是大佛入口排长队的喧嚣人潮,百米外,我兀自安静欣赏。
Tips:凌云石窟就在乐山大佛北门(主入口)右侧岷江边,进入大佛前可以花15分钟游览。
门票:免费
乐山不止大佛,在岷江畔的大地褶皱里,藏着侏罗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秘境森林。
桫椤,“植物界的大熊猫”,这种与恐龙同期出现的植物,是世界上仅存的木本蔽类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从侏罗纪到现代,见证了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桫椤
将车(交通)停在桫椤峡谷1号停车场,缓坡下谷,沿着一线天——恐龙脚印——犀牛沱——桫椤王——2号停车场徒步,五万株桫椤让人如同置身地心世界;
到2号停车场的上坡路比较陡,老人和儿童建议逛到谷底就原路返回1号停车场。
桫椤峡谷属于轻徒步线路,适合所有人群;常运动人群3小时能逛完,宅人和老人小孩自行考虑是否要走完全程。
乐山岷江两岸的V型深谷,地形封闭,雨量充沛终年潮湿,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桫椤就残存在这些峡谷中。
西坝桫椤谷比较好到达,全场9km,相对落差120米,桫椤大多分布在谷底。
桫椤谷内没有商店,提前带好水和零食;附近冠绝四川的西坝豆腐,据说非得用桫椤峡谷的水源才够香,可以在外面吃完再进入。
工作日桫椤谷几乎没有游客,适合📷;周末人稍多,但基本有停车位;节假日来玩的人蛮多,停车位紧张,建议上午9点前进入。
Tips:桫椤谷没有公共交通到达,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地址:乐山五通桥区西坝镇
门票:10元/人次
嘉阳小火车始建于1958年,是目前世界上还在运行的客运窄轨蒸汽小火车,素有“18世纪工业革命的活化石”的美誉。
初次坐嘉阳小火车🚂是2005年,那时还只是厂区员工和村民的通勤车,3r一人就可以从石溪坐1.5小时火车到芭沟。
那时始发站还是岷江边的石溪,赶场的老乡协作把猪赶到隔壁,把装鸡的背篓卸下在车门抽旱烟;那时车厢没有窗,蒸汽机车🚂冒着黑烟穿隧道,出来脸上全是灰。
时隔18年,带着孩子再遇嘉阳小火车🚂。
石溪发电厂关闭,曾经一小时两趟的拉煤火车已停驶,通勤火车改成了观光专列,缩短成跃进发车,票价也翻了26倍。
庆幸的是,小火车🚂老骥伏枥地继续吭哧冒烟,山里通了公路和公交,旅游开发和工业保护并重,汽笛在山谷中独鸣,幸甚。
窄窄的铁轨🛤️,满是煤灰的司炉,探出头看方向的司机以及全手工操作和蒸汽式的动力……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嘉阳小火车依旧前行,带领我们看遍山川湖海。
小火车班次参考,发车时间会根据实际有所调整。
1、跃进站-芭沟站列车(单进)80r/人,车程1小时,途径蜜蜂岩、段家湾、亮水沱。
平日跃进站发车:10:30,13:30。
2、芭沟站-跃进站列车(单出)80r/人,车程1小时,途径亮水沱、蜜蜂岩。
平日芭沟站发车:12:00、16:00。
3、芭沟站有的短途(往返)观光列车,来回1小时,80r/人,适合时间有限的体验。
平日发车时刻:15:00(芭沟站)
*跃进站
🚉跃进站、芭沟站开车前半小时好拍照,机车热备中冒着烟;跃进站背景是煤炭装卸场,工业风拉满;芭沟站旁是拥有民国建筑、老厂房的芭沟古镇,可一起逛。
*芭沟站
🚉蜜蜂岩站,中国铁道博物馆——四川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这里地形狭窄,采用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设计的“人”字形铁路,全程列车都会在此停靠掉头换向,站内有不同轨距型号的🚂展示,也是亲子科普的好地方。
🚉蜜蜂岩列车停靠:11:20,12:35,13:50,16:25;🚙自驾导航“蜜蜂岩火车站”,停车场沿步道下坡50米就是车站,不用买票也可参观。
*蜜蜂岩
亮水沱是蒸汽机车喷气表演🚂的固定位置,
平日11:40、12:10、14:10、15:15、16:10有列车停靠;自驾导航“亮水沱观景平台”,路边有停车位,下坡步行150米就是就是观景台,不需买车票也可拍照领略“铁龙飞虹”美景哦!
Tips:嘉阳小火车跃进站、芭沟站均在乐山犍为客运站有公交车🚌可以到达,但蜜蜂岩、亮水沱公共交通不便,建议自驾🚙
不同于四川其他古镇的市井繁华,乐山犍为芭沟古镇的画风是这样:
老街场+民国遗存+苏联式筒子楼,
窄轨铁路+蒸汽火车+废矿井。
1938年成立的嘉阳煤矿,是民国始建的“四大抗战煤矿”,先为中英合资,解放后收归国有,苏联专家参与指导援建,复杂的过往让小镇布满工业遗迹。
*东方红广场
民国时期遗留的中福场老街,仿苏联风格的剧院、办公楼,上世纪60年代的东方红广场,80年代批量的红砖房筒子楼,仿佛一本历史书,浓缩了50年的过往。
*火车轨道从镇上穿过
*小镇掠影
*川西南传统青瓦民居
1988年黄村井资源枯竭,煤矿搬迁后,小镇沉寂了30年,近几年发展旅游才开始有了人气。如今的芭沟,没有其他古镇千篇一律的商业化街道和“小桥流水”,国营食堂、供销社和集市依旧存在,晨起赶场,老厂矿探访,小火车离开,体验不一样的古镇时光。
中英街修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当年是芭蕉沟商业和文化中心,有“嘉阳煤矿第一街”的美誉。时光荏苒,老街上还飘荡着烟火的味道。抗战时期的标语、老邮电局和供销社、买菜寒暄的乡里乡亲、做豆花的店家,纯朴而自然。
*中英街(中福场老街)
芭蕉沟公共交通参见嘉阳小火车,同样的交通方式🚌
地址:乐山市犍为县芭沟镇
门票:免费
嘉阳矿山公园,除了蒸汽火车,吸引眼球的就是下矿体验了。
1988年停采的黄村井煤矿,重新改造开放后,成为了中国煤炭博物馆四川嘉阳分馆,是“西南仅有的合法矿洞体验”。
我们到达时候通风井刚打开,人少不拥挤。带好安全头盔后,就可以下矿了。
地下深达46米的矿井,常年平均气温只有18℃。真实的煤层、作业面、运煤轨道,小朋友喜欢的矿井猴儿车体验,煤矿底层的地下清泉和娃娃鱼,亲子体验不错,长见识学知识。
*矿井猴儿车
中国煤炭博物馆四川嘉阳分馆,黄村井体验煤矿,参观耗时1小时;距离芭蕉沟1.5km,步行或乘坐铛铛车都能到达。
矿洞中照明充足,偶有地下水渗出,注意脚下安全,可以带真的煤炭走。
*黄村井矿井探秘游
地址:乐山市犍为县芭沟镇芭蕉沟火车站附近
门票:80元/人次
芭蕉沟到黄村井的1.5公里窄轨铁路,一到夏天就化作翠绿色“爱情隧道”,铁轨两侧的水杉青翠,仿若绿野仙踪,这是四川版的“由布院之森”。”
不同于相对热闹的嘉阳小火车,这一段窄轨铁路少有人知,只有白天摆渡的铛铛车偶尔经过。沿路遍布绿树和民居,偶尔还能看到小憩的动物,虫鸣鸟叫,十分安逸。
*铛铛车
小朋友喜欢敞篷车厢和手摇铃铛,清晨和傍晚更适合轻松徒步。
*黄村井
这段徒步+摆渡铛铛车难度系数低,风景好,有矿井和火车,适合和黄村井煤矿一起玩,老人小孩皆可。
摆渡铛铛车,20r/位,约半小时一辆。铛铛车速度慢(10km/h),但也要注意,车来时,注意下铁轨到一旁避让。
乐山在四川的交通状况算非常方便了。🚉成都南站、成都东站坐动车1小时可达,🚌新南门客运站有旅游专线大巴,🚙自驾从成都到乐山也不过1.5h。乐山到下面的各个区县探索,最好还是自驾,也有客运大巴、公交车往返,但稍微折腾一些。
三天两晚的乐山之旅结束了,除了大佛,没有去热门景点,也没有去排队的网红点。
乐山的风景和美食,藏在岷江畔的山沟沟里,隐在街角巷弄的卡卡角角,坡坡坎坎,要慢慢用心发现。三江汇流处,嘉州海棠下,市井巷陌中,皆是这座城市好吃好玩的印证。
乐山,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