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橘子洲游记

作者:贝贝 显示图片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
凝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洲以人传,诗壮名城。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凌袅袅碧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一、乘车路线:长沙市区乘坐地铁2号线橘子洲站下。
二、开放时间:夏季8:30 ~17:30,冬季8:30-17:00.
三、游玩时长:4小时左右。
四、天气情况:晴
五、门票:免费。
长沙橘子洲景区门票免费,入园需实名预约并且景区限流开放,游客可以扫码关注“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官方微信进行预约。(可提前3天预约)为避免现场拥堵,请游客朋友们尽量在出游前做好微信预约。
五、游览路线:橘子洲头方向:原长沙海关公廨→神职人员公寓→美孚洋行旧址→鹊桥→焰火广场→百米高喷→《沁园春ㆍ长沙新诗词碑》→唐生智公馆旧址→朱张渡→渡学楼→竹园→长株潭都市圈展示馆→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谁主沉浮群雕→枕江亭→《沁园春ㆍ长沙》诗词碑→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柑橘文化园→望江亭→指点江山→问天台。
橘子洲尾方向:庙前街→江神庙→拱极楼→沙滩公园。


橘子洲大桥远景照片(上图)


橘子洲景区导游全景图(上图)



观光车及票价信息(上图)












原长沙海关公廨(上图)
▲长沙海关公廨原为清政府在长沙设立的海关办公楼,现为省级近现代保护建筑。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先后与英国、日本订立《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和《中日通商行船续约》后,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1911年建海关公廨于橘子洲。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检票口(上图)


神职人员公寓(上图)




美孚洋行旧址(上图)
▲美孚洋行建于1924年,以经营“洋油”为主,占地面积446平方米,建筑面积892平方米,为两层美式建筑,外部保存完好,门楼凉台上的“美孚”标志,完好如初,目前已列为近现代保护建筑。



鹊桥(上图)



焰火广场(上图)




百米高喷(上图)
▲百米高喷主喷泉高80-100米,水池面积约8000平方米。喷泉由单个主喷与九个附喷组成。喷泉配置灯光、音乐,形成一种中流砥柱的壮观景象,在湘江之上勾绘出一幅优美的水景图。



游船码头(上图)


《沁园春ㆍ长沙新诗词碑》(上图)
▲该诗词碑采用天然的黄蜡石制作而成,高3米,长7米,重60多吨,诗词以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手书水印木刻《沁园春ㆍ长沙》复制稿制作而成,该词写于1925年,1955年正式在全国发表。


唐生智公馆旧址(上图)
▲唐生智公馆位于橘子洲核心区的中部,是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湖南省主席、爱国民主人士唐生智先生的故居,唐生智先生为我们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公馆原建于1924年,总面积653平方米,是一栋中西合璧外廊式的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上有长沙公馆建筑常见的八角形阁楼。该公馆修旧如旧仍保存当年的原貌,现为湖南省级保护文物。


朱张渡(上图)
▲朱张渡是历史上“朱张会讲”的遗址。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专程从福建来潭州(长沙)造访张拭,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岳麓山与城南书院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往返于湘江两岸讲学,后人为了纪念当年“渡人讲学”的教学美德和两位鸿儒的思辩精神,所以将当时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古渡”


渡学楼(上图)





竹园及竹园民居(上图)


长株潭都市圈展示馆(上图)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上图)
▲位于橘子洲风景管理区内原橘洲客栈始建于1917年为辛亥革命著名历史人物张孝准旧居展示馆建筑面积为2023平方米,分为主楼和副楼。主楼一层为主展区、二层为传习区和文创产品展示区。副楼设为戏园,主要展演传统戏剧、音乐、曲艺等节目,并为观众提供具有长沙特色的传统小吃。
展示馆围绕"家"的主题,将展厅分为家堂、家艺、家音、家味、家节、家人六大部分,收藏各类非遗展品千余件。除实物展外,还采用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等手段,融入寓教于乐的非遗知识竞答和猜谜游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一座集赏、玩、学、品、售于一体的活态非遗展示馆。每周二至周日09:3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假日顺延)


谁主沉浮群雕(上图)
▲谁主沉浮雕像群是橘子洲景区名人文化的精华所在。雕像栩栩如生,矗立绿茵之中,鲜花依偎,橘林相伴。五位雕像人物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萧三,他们是新民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能主沉浮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初旨,后确定“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橘子洲头(上图)


枕江亭(上图)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上图)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是橘子洲景区文化与历史的精髓代表,该碑高4.8米,长8米,厚0.2米,四周麻石嵌边,中嵌大理石。诗词碑1966年12月动工,1967年8月建成。碑的北面镌刻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四个鎏金大字,南面刻有《沁园春•长沙》,是据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手书,水印木刻复制稿制作而成的,字体狂草,如龙蛇奋舞,该碑现为湖南省级保护文物。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上图)
▲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突出表现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雕塑基座部分为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


柑橘文化园(上图)
▲橘子洲上多美橘,故以为名。


望江亭(上图)
▲望江亭始建于唐朝,1962年橘子洲头辟为公园时按原样进行了恢复,2008年又进行了重建。望江亭精致而古朴,伫立亭前,举目遥望,既可感受湘江之水滔滔南来,波澜壮阔的气势,又可眺望湘江两岸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是休憩和观景的好去处。


指点江山(上图)
▲1911年少年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直到1923年,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多年之久。期间,曾多次和挚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搏浪击水,横渡湘江,来到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5年在此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问天台(上图)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摘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庙前 街(上图)


江神庙(上图)
▲江神庙位于橘子洲尾,原名水陆寺,由古代六朝济应禅师创建。清雍正八年(1730)世宗下诏湖南“以江神司江渎,利赖舟楫。”,布政使赵城遂将水陆寺改为江神庙,该庙后毁于清末。2010年长沙市按古建筑原型重修江神庙并对公众开放,总建筑面积为2217平方米,分为正殿、戏台、西厢、东厢共四个部分。重建后的江神庙恢复原有的戏楼,建筑为湘楚式风格。


拱极楼(上图)
▲拱极楼位于江神庙后。拱极,又称拱北,因景色优美,历代众多文人雅士登楼观景、赋诗作对,是古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现拱极楼依据清同治七年《长沙县志》的一幅图复建而成,总建筑面积为1578平方米,楼高28米,包括主楼、麓山在望、涛回轩、访梅庭等景点。


注:江神庙、拱极楼处已封闭,和庙前街一起,打造“江天暮雪”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景区,值得期待。


沙滩公园(上图)
▲沙滩公园位于橘子洲尾,总占地面积130000平方米。公园内结合西岸水域设置阳光沙滩、沙滩泳池及室内运动场、游乐中心等,为运动休闲场所。现已封闭,提质改造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