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三日游|恰是那江南水乡,一低头的温柔

作者:高丽 显示图片

2023年的五一,是疫情时代完结后的第一个五一,经历了春节小长假的爆棚,这个五一注定不简单。

五天假期中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窝在沙发里刷视频,看各地人头攒动,觉得中国人民好幸福,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聚集,这么无忧无虑的出游,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太得意忘形了。

起初这个五一哪里也不敢去,被今年春节的阵势吓到了,但这得之不易的五天,又不能白白浪费,于是陕南的石泉进入目标范围。早就对石泉慕名已久,但久未成行,这次避过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车流,同时把西安让给外地游客,我自风流随我去。

4月30日,秦巴风情园→石泉老街→石泉景区段滨江公园→宿石泉;
5月1日,滨江公园健身步道→沧海桑田景区→莲花古渡→后柳水乡古街→中坝作坊小镇→宿后柳;
5月2日,后柳水乡古街→熨斗古镇,返程。

京昆高速上的秦岭服务区,自从投入使用就极负盛名,但每次路过,都是行色匆匆,没有认真的体会过它的盛名何在。这次不着急赶路,把这里当成景点游览一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当真是世外桃园,城里的樱花早已辗转成泥,这里却依然花团锦簇,惊鸿一瞥,便胜却人间无数。


文化长廊


这个时段能赏樱花,给眼睛过生日了。




下了高速,定位石泉古街,途中看见秦巴风情园,顺路进去瞧瞧,是一处集文化服务、商业餐饮、园林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小镇,主要由智苑(鬼谷庄)、鎏金铜蚕博物馆、根雕奇石馆三部分组成。园区有一片月季园,盛开正当时。



月季园




观光塔



智苑(鬼谷庄)大门


流水般的鬼谷子


智苑大门上方,侧方可以进入,感觉像是烽火台。


千娇百媚的蔷薇花,让人如何不爱她。






园区内的民宿





蚕桑文化园,内有鎏金铜蚕博物馆,馆内无文物,基本为图片和文字说明。



鎏金铜蚕,汉代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于1984年在陕西省石泉县前池河出土,通长5.6厘米,腹围1.9厘米。质地为铜,鎏金多脱落,蚕体饱满,形象逼真。 鎏金铜蚕现为安康市城市新名片。
(下图为网络图片,文物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根雕奇石馆,猜猜看,是啥字?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是安康的西部门户,始建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是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故里。石泉古城南边护堤岸边有一个叫红石包的地方,这里石隙多,泉水犹甘甜,川流不息,故名石泉。



清晨,石泉滨江公园的3公里健身步道,隐秘而静谧,走在步栈道,听公鸡打鸣,母鸡撒娇,鸟儿欢快的叽叽喳喳,间或有几声犬吠,身心不由的愉悦。偶有晨跑的,健康又美丽。江边垂钓的老翁,钓的不是鱼,是心情是幸福,也是一个人的寂寞。



江边垂钓的都是勤快人,起的比鸡早,吃的不如鸡,堪比上班族,风吹日晒,早出晚归。


汉江石泉古城是陕南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古街,东、西、南城门雄浑古朴,矗立千年的禹王宫、关帝庙、江西会馆,幽深小巷,古朴城楼、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和青砖黛瓦的四合院,灵动而质朴,堪比江南胜景。

石泉古街西门



石泉古街东门


石泉古街南门,应该是象征意义上的门,周边已被蚕食殆尽。


江西会馆、禹王宫和戏楼,在“禹王宫”文化广场内分布。


江西会馆中的奇石展,两只雀儿活灵活现。


石泉县禹王宫,即湖广会馆,位于老县城东门内北侧,东侧是江西会馆,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的,既是祭拜禹王的殿宇,也是湖南、湖北两省商旅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寓或届时聚会。


禹王宫是一座一进式四合院格局的殿宇,天井上空的一轮皎月,俯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大禹治水浮雕,配上光影,是不是很赞。


戏台上正在表演的汉剧,是陕西第二大地方剧种,原称汉调二黄,俗称土二黄、山二黄,属于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之一。为京剧的母体剧种之首。明末清初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并旁及陇东、川北、豫西、晋南和鄂西北地区。

戏台下摆有免费的凳子,看戏的人还挺多。


古朴的建筑,配这家比较有名的石锅鱼。


古街上有古装美女巡游,歌舞升平,夜夜笙歌。


柚子茶


在古街里吃完石锅鱼,去江边消食,夕阳下的滨江公园迷惑了人的眼,不知身在何处。





抓拍一只可爱的小神兽


一只不知名的神兽,在此阵守。


红石包



石泉政府聚力打造“中国石泉汉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明星村“醉美桑海”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2022年明星村被命名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河镇沧海桑田景区,山坡起伏,背景有山峦衬托,改造过的民居和新建的民宿点缀其中,走在曲折蜿蜒的桑田小径中,呼吸着空中甜丝丝的气息,可惜桑葚还未成熟,可惜未能把酒话桑麻。







比手掌还大一倍的桑叶


这个民宿,可以住15个人左右。





喜欢这里的民宿可以联系


莲花古渡在石泉县城南10公里处,是连结川陕南北的古渡口。汉江流经莲花古渡便自西向东转而由北向南,在莲花古渡形成了“汉江第一湾”。始于春秋西汉,为古时子午道之要津,兴盛于汉唐明清时期,担负着入川、进楚、通途关中等地生漆、桐油、木材、蚕丝、棉花及山货的运输任务。

除了这个有点意思的牌匾,没有其他可以浏览的,地方小,停车也不方便。乘船的码头还在使用,有游船从这里发出,可以游览汉江小三峡。个人不建议专门来这里,游江可以去后柳古镇,那里的船多,可选择的套餐也多。


后柳古镇,3A景区,三面环水,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陕西省十大旅游名镇,十大精品民宿。



这里称为天鹅湖,是从汉江里划拉出来的一块水面,果真有两只天鹅带着宝宝在遛弯。


小镇的临江处,是小镇古建筑的集中区。最东角处,有几间土墙青瓦民居,其间有一棵大树从房屋中间直出屋顶,伞盖全房,被人称为屋包树。屋包树的旁边便是一条曲折石阶小径,蜿蜒向上,形成一条小街。






在清晨的小街遛弯,人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性价比较高。



这个银行是民宿,可以参观、可以住宿、可以川外。


这是一家石锅鱼的内院


古街的出口处是天鹅湖,连通着汉江,是渡江码头,有摆渡船,也有游船,还有画舫。乘船游江的人还真不少,排了上百米的长队。


这是画舫


这是观光船


石泉县中坝72作坊小镇,是由72户移民搬迁居民,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结合陕南民间手工作坊技艺,打造72家不同业态的手工作坊。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既是移民安置点,又是非遗体验区。






石泉庖汤宴——作坊小镇专门开辟了博物馆

“宰年猪,祭酒神,庆丰年!”每年腊月,在秦巴山区流传着一种传统习俗——吃“庖汤”。就是乡村人家用刚刚宰杀的新鲜猪肉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有庆丰年、谢邻里、祝合和、祈未来之意。“石泉庖汤会”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桌子的假菜,跟真的一样。





木作坊


活字印刷作坊


手工草鞋店,这个老爹是非遗传承人。


剃头店


挂面作坊


从后柳古镇到熨斗,开车进山约40分钟。再往里走就是雁翔洞风景区。熨斗古镇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古镇,现存古街多是明清时期建筑,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紧紧环抱。可惜我们没找对地方。


现场制作腊肉,据师傅说,用高温火烧猪皮,可以去腥味,燃猪毛。



待宰的公鸡,已经放弃了挣扎,或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放弃。


不知道做啥用的工具


从第一天踏入石泉,就感受到这边的政府,针对这次五一,提前做好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交警、市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随处可见,而且密度相当大。服务态度也相当好,尤其是交警叔叔,那怕是在拥挤的十字路口,也是细细作答,不急不燥。又想起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不知道为了迎接这次五一的人潮,又有多少个工作人员不能与家人共度节日。

这是我们晚上10点离开石泉古镇,对向古街方向的车依然很多。



第二天中午,去中坝作坊小镇的途中,有点堵车,但一直在动,交警很多,不会堵死。对向的车运行的比较慢,是因为进后柳古镇的车太多,十字路口处交警根据情况进行间隔的有序放行。


今年的五一,很多宾馆和民宿都毁约了,因为游客实在是太多了,利益所在,不作评价。我是快到目的地时沿途搜,一家一家看过去,总会有漏网之鱼的。高德导航定位石泉老街,网上显示的宾馆全部客满,于是下了高速遇到宾馆就进去问问,空房还是有的,就是条件差点,价格高点,我们最后选择了江边的一家,房价比平时贵3-4倍,好在地处汉江边,有江景可以欣赏。反正都是贵,不如找个风景又好又贵的。



第二天的后柳,我们也是如法炮制,在古街的临水农家乐找了一间房,跟老板搞价,老板很客气的说概不还价,如果现在不定房,晚上就没有了,这里的房价涨的更多,大概4-5倍。来回高速过路费节约资金240元,都被宾馆的老板得利了,国家还真的是让利于民。

推窗就是天鹅湖。


最有名的石锅鱼,当然不能错过。第一天在石泉老街,满街的石锅鱼,咨询了大众点评,结果到了店,得等,于是换了一家,还是得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里等位,不用叫号,自己看哪桌完了自己占位,旁边站个人看你吃饭,总之是不太方便吧。最后在石泉老街吃的渔夫子石锅鱼,点了一条4斤重的江团,口味与西安的差不多,没觉得特别好吃。反而是桂花米糕甚是好吃。人均消费110元。

石泉老街,渔夫子石锅鱼



4斤江团,38元一斤。


桂花米糕,相当的好吃,还没拍照,已经被冤家消灭了一块。


后柳古镇,吃了此地最负盛名的豆腐、腊肉、魔芋,本人觉得没有蜀河古镇的地道,口味有点重,老年人有点受不了。人均消费50元。


熨斗古镇,街边一家早餐点,豆腐脑和水煎大包,相当的好吃,出乎意料的好吃。另外,在街上随便一家烧饼店,买了五种口味的芝麻饼,咸的、甜的、五香的和原味的,经过鉴定,甜的和五香的更好吃。但愿下次来还能记得。


说走就走的旅行,听着很浪漫,其实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自古以来无准备之仗,从来打不好。熨斗古镇是本次出行的败笔,本来是冲着它的名气去的,却未作功课,只是随便看了一个网上的贴子,结果这个发贴人不太负责任,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就发了一张牌楼的照片,说熨斗古镇没啥可看的。让我以为古镇就剩一个牌楼了,其实连古镇的大门都没见到,又一次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虽然有遗憾,但因为此行已逛了两个古镇,对此没有特别的需求了,以后有机会再来吧,不过途中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不是说风景在路上吗,呵呵,聊以自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