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黄陂木兰山一日游

作者:贝贝 显示图片

木兰山坐落在木兰故里--武汉市黄陂区北部山乡,自古就有“木兰耸翠”之美誉,被明代著名诗人屠达誉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木兰山因木兰将军而得名,始称于南齐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历代的骚人墨客曾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脸炙人口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杜牧登临木兰山所作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就是对木兰将军英雄壮举的真实写照。 木兰山还是千年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其佛道两教共处一山,独具特色。
一、 乘车路线:武汉站下车后乘坐地铁4号线在洪山广场转地铁2号线到汉口站,汉口站出来往右乘坐292路公交车(4元),到黄陂钓台道客运中心下车,隔壁乘坐P803路旅游专线车到木兰山胜景广场,40分钟左右,一般一小时一趟。最早一班是八点发车。
提醒:只有P803路到达山顶,其他车只经过山脚下,山脚到山顶需要十分钟的车程。
二、游玩用时:游玩时间1-2小时。
三、开放时间: 8:00-19:00。
四、门票:网上订购60元,现场购买70元, 
五、天气情况:晴
六、游览路线:木兰胜景广场→法藏寺→第一天门→南天门→药王宫→二天门→廻光殿→迎恩殿→木兰殿→朝天宫→斗姥宫→报恩殿→古金顶→帝王宫→三元宫→三清殿→古娘娘殿→金顶→天街→第一天峰→玉皇阁→地质公园入口→仙女洞→棋盘石→铠甲石→南寨门→好汉坡→磨针涧米兰→胜景广场。


木兰山风景区导游图(上图)


木兰胜景广场(大门)


木兰胜景区(检票口)


第一天门(上图)
▲第一天门左边是法藏寺,右边是大雄宝殿和千手观音殿。
 


法藏寺(大门)
▲法藏寺位于“第一天门”西侧,1995年重建,内供阿弥陀佛立像,净土宗守祖善导大师像,面积190平方米。


大雄宝殿和千手观音殿(上图)
▲大雄宝殿.雷祖殿。又名妙法寺,始建于元代。由大雄宝殿和千手观音殿组成。大雄宝殿供奉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千手观音殿内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南天门(上图)
▲南天门三字被爬山虎遮住了,看不到了,据说南天门是木兰山佛道两教的分界线,门下为佛教,门上为道教。


药王宫(上图)
▲供奉药王孙思邈。


道法自然(上图)


文昌宫(上图)
▲文昌宫始建于隋朝,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即文曲星)。


二天门(上图)


廻光殿(上图)
▲迴光殿始建于隋朝,元末遭焚毁,有史记载最久远之重建为明万历二十八年。殿内供奉四宫圣像(即天、地、水、火四宫)和财神、观音。
 


木兰殿将军坊(上图)
▲木兰将军石牌坊是唐朝时为表彰木兰将军而立。上书“忠孝勇节”四个大字概括木兰精神。牌坊上方雕刻有“双凤朝阳”,下有“二龙戏珠”图案,这种“凤上龙下”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世人的敬仰之情。


木兰殿(上图)
▲木兰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内供奉三尊木兰将军圣像,分别穿着官袍、铠甲、仕女服饰,栩栩如生。
 


毛泽东《木兰辞》(上图)


迎恩宫(上图)
▲迎恩宫位于木兰殿西侧。坐西朝东,面积200余平方米。始建于隋,五代、元、明、清时多次毁而复修,最后毁于“文革”。1999年由道长展宗一在原址恢复重建。供奉迎驾祖师神像,另塑文武财神、铁冠道长及观音像。


斗姥宫(上图)
▲斗姥宫,始建于明代,殿内供奉“北斗众星之母”的斗姥娘娘。相传来此朝拜者多为求子嗣,十分灵验。


朝天宫(上图)
▲朝天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重建于1994年。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真武大帝和吕洞宾。


报恩殿(上图)
▲报恩殿位于古金顶西侧,始建于隋,清末重建,毁于“文革”,1981年重建,殿内供奉着报恩祖师神像、左供观音,右奉财神。


启功先生“木兰山”题词(上图)
▲报恩殿左下方“木兰山”题词,这是旅游拍照的地方。



古金顶(上图)
▲古金顶旧称九皇宫,始建于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为木兰山最早的道教宫观。古金顶建筑风格为木兰山特有的“木兰干砌”。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和真武祖师。


帝王宫(上图)
▲帝主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85年重建。殿内供奉被明、清两朝分别封为国师、帝君的“万古威灵盖天帝主”张瑞,史载李时珍曾采用“仙山药苑”帝主宫草药配制“仙苑养生酒”。该配方帝主宫历代道长相传至今,数百年来帝主宫香火鼎盛。


三元宫(上图)
▲三元宫,位于金顶下,始建于唐。毁于“文革”中,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主殿中供奉天、地、水三官像,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同时还供奉了马天君、天王君神像,偏殿供观音像。


观云亭(上图)



古娘娘殿(上图)
▲古娘娘殿,原名三霄殿。殿中供奉云霄、紫霄、碧霄三位娘娘的像,传说中三位娘娘能使妇女生子,保佑儿童。
★在右边的小路上,要折回来。


平台,对面就是金顶(上图)
 



金顶(上图)
▲道教建筑,始建于唐,古时称“帝庭”。大殿顶端原有三块大金瓦,故易名“金顶”。明末,三块金瓦换成铜瓦,后又换成铁瓦、青瓦。经历变迁,日趋衰落,为世人所叹息。“文革”时期受毁,1987年修复。
 


天街(上图)



第一天峰(上图)


玉皇阁(上图)
▲玉皇阁,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相传是当年朝廷为木兰将军赐冠之所。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神像。


娘娘殿(上图)


地质公园入口(上图)


仙女洞(上图)


观棋亭(上图)



棋盘石(上图)


铠甲石(上图)
▲位于入南寨门不远处曲径通幽侧。岩石外型独特,由于地质作用,岩层解理成片状,有些石片已脱落,自然形成磷片状,酷似铠甲。相传,木兰荣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将征战铠甲晾晒于此,后铠甲化作岩石,故名铠甲石。


南寨门(上图)


从这条小路上去,就是南寨门(上图)


好汉坡(上图)


磨针涧(上图)
▲始建于明朝,1984年重建。穿过磨针涧,回到了胜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