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宜昌三峡:实现愿望的体能之旅

作者:phoenix_nn 显示图片

六年前王老大她老人家连续游览了长江三峡和壶口瀑布,对三峡赞不绝口,就在王nn心中种下了向往三峡的种子。
终于有机会排上日程。
才发现恩施离宜昌这么近。一起安排!

当地租车。

第一天:
北京—宜昌机场(提车)—恩施市区(住)

第二天:
恩施大峡谷(住)

第三天:
三峡大坝升船机—宜昌市区(住四天)

第四天:
清江画廊

第五天:
三峡大瀑布(傍晚还车)

第六天:
两坝一峡游船

第七天:
宜昌—北京

第一天提车,第五天傍晚还车。
第三天的三峡大坝升船机,在恩施回宜昌的半路,很顺。
第四天、第五天的清江画廊和三峡大瀑布,也都在宜昌郊区,开车最方便,单程不到一小时。
第六天的两坝一峡游船,自驾实在麻烦,万不得已只好报了一日游的团。

第一天行程简单。
到宜昌三峡机场,直接取车,开去恩施。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飞恩施,因为航班少而且贵,以及最开始就买了宜昌往返的票
宜昌开车到恩施市区,大约三个小时。到达已经基本是晚上。


山景很美,树木茂盛,细雾缭绕,与北方的山很不同。尤其上个月刚去过贺兰山,完全两个极端。
这段路的过路费将近200元,要说为什么这么贵,开了就明白了:各种山路,各种隧道,有的单隧道长达8公里,还有两条隧道之间只隔几百米。令开惯了太行山、中条山的少爷同学也感叹不已。
五月的恩施多雨多雾,天色渐晚,雾气愈浓,对驾驶技术还是有些要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唯一一个自治州,首府在恩施市。西边跟重庆相接。
恩施很大,景点也很分散。大峡谷在恩施市屯堡乡,梭布垭石林在恩施市太阳河乡,腾龙洞在利川市,地心谷在高坪镇,狮子关在宣恩县,土司城和女儿城在恩施市区。

恩施大峡谷,远近闻名,是我们恩施之行的核心。
恩施大峡谷西北部属于巫山山脉,东南部跟张家界一样属于武陵山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从恩施市区开车过来,大约一小时。很多人建议做大巴,不要自己开车,因为一路进山,双排道的山路,蜿蜒、起伏,还穿行几个镇子,很难开。好在我们少爷20岁前就开中条山——山路而已,不在话下!


1.游玩概况
恩施大峡谷目前开放了两个部分,主景区是七星寨,另一个是云龙地缝。
喀斯特地貌那些一炷香、母子情深等等石头类景点,都在七星寨。
地缝是瀑布、流水、暗河(当然了普通人也进不了暗河)等等。

去之前看各种平台上大家说的游玩时间和强度,五花八门,甚至有人说玩完了两天大峡谷,剩下的假期躺着过的~搞得我们差点要把地缝放第二天玩。
顺便说,大峡谷的门票,可以第一天游玩结束后,根据玩的情况去游客中心改签,把另一个景点改在第二天玩。也可以出于天气原因这样改。

我们把能做的缆车、索道、扶梯、垂梯等等都坐了,中等速度行进,两个景点下来是五个多小时。
建议轻易不要考虑全程靠腿。
地缝都是平路,上行有垂梯。完全不累。
七星寨坐了所有的套票设备之外,要翻四座山。
翻山的路程,上行不算多,一年不锻炼,心肺差如我,都没什么压力。
下行很很很多,膝盖不好的,是要注意。我们的小腿,就是在这走残的健身少爷说:早知道应该提前一个月专门练蹲腿~
这么说吧,从山上下来,小腿肌肉清晰的抖动,肉眼可见。连续三天,小腿用力就疼,走平路都回不过来弯~宝娃开心的喊:你们都是僵尸🧟‍♂️
好在大峡谷的路都是规整的楼梯,很好走。把迪说:这可比黄山的楼梯好走多了。
不过想玩也不必太担心,七星寨全程都有大人的滑竿和小朋友的背篓,滑竿全程900元,小背篓全程400元,可以分段坐,人少的时候还能讲讲价。

2.云龙地缝



进了景区,先坐地面缆车🚡,到地缝和七星寨的分叉路,才算真正开始游览。
关于先玩哪里,有人说要跟旅游团反着走,其实也不好说,我们工作日去,还小雨,但是哪里人都不少,大爷大妈团非常多。
如果阳光好的天气,中午前后去地缝会不错,阳光直插进地缝。






地缝里有云龙河,还有好几条瀑布。
云龙河上游有很长一段是暗河,叫龙桥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暗河,从重庆奉节进入地下,一直到湖北恩施大峡谷的云龙河才重见天日,有50公里。
看到介绍探险队进暗河,把迪开心了:咱们有这个项目吗?
地缝两侧的岩石,是不同岩质,具体不懂吧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看得把迪很兴奋。



一路沿着栈道走,很轻松。




岩质的关系,石壁上会不断渗出水来。人生头一次见。
地缝里水汽很大,不过通风好,很凉爽。


这个石头据说像人脸~


字面意思:两块石头斗鼻子



地缝游览结束前,要回到正常地面。
可以坐垂直电梯,每秒上升几米来的,几分钟就到。
如果不买套票,可以走右边栈道楼梯,普通体力估计20到25分钟可以完成。

3.七星寨

七星寨是恩施大峡谷的主景区。坐了所有的套票交通工具以外,理论上还需要腿着翻四座山,体力不行的就只好坐滑竿。
其实说叫四座山,也没多可怕。


七星寨是恩施大峡谷的主景区。


开始翻山的时候,宝娃小朋友已经走了一万几千步。幸好有小背篓,不然还真是麻烦了~
永远充满好奇心的王nn试背了一下,要说,这玩意真不是一般人干的活。竹条背带很硬,感觉肩膀隔着衣服也能磨起泡。空篓就很重,得有五六斤。座位还不是背靠背,重心很靠后,得哈着腰,不然能往后折过去。
刚出发,小机灵王nn悄悄对少爷说:背篓师傅不会故意给我们走近路吧!被少爷横了一眼:你看这地方有近路吗~
行至半路,王nn:师傅,还有多远?有什么近路吗?


把迪说,这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



雾气弥漫,山景很美。
没有庐山的瀑布云,但是雾气游走,山石时隐时现,也很给人惊喜。
发了张照片进群,陈xn语:想住这个山里!不上这个*班了!所谓物以类聚~


缩小版的梭布垭石林,所以没空去那里也不必太介怀。


像石棺。
七星寨的招牌景色,是绝壁、峰丛、岩柱,奇异而壮观。



下午山里下起小雨,可惜了我的一炷香,可惜了我的母子情深,可惜了我已经难以辨认的各种石柱~
不过也有一种罕见的朦胧美,毕竟宣传片里全是大晴天!


山尖尖上就是母子情深。


好像每座山都要选拔出一株迎客松~
到了迎客松,游玩接近尾声。话说,迎客的松,竟然在快离开的地方~为什么不叫送客松



下山路上,坐大概七八节的扶梯。这段路如果继续腿,我就得跪下了


晚上住在大峡谷,窗外的景色,竟然是不花钱就能看的吗!
空气湿润,把迪和宝娃这两天都没有咳嗽,感觉咽炎都治愈了。

专门出这么一个标题,因为颇做了些功课才搞清。
两坝一峡游船,早上八点,从宜昌市中心的三峡游客中心出发,逆流行驶,经过葛洲坝船闸,进入西陵峡,远观三峡大坝(不穿过),停靠在宜昌市郊区的秭归县三斗坪码头。
一日游的团,下船后,跟团近距离参观三峡大坝,然后乘车返回宜昌市区。
也可以先车去,参观大坝,下午船回,顺流而下。

三峡大坝升船机,也要坐游船体验。
每天发四班船,每班的上下港口都不同,而且tb、qn都没有票,只能搜wx小程序买票。
因为升船机的票大多数都被长江游轮的乘客包了,剩余的才放给我们这种散客。
我们坐下午五点的船,从宜昌郊区秭归县的三斗坪码头出发,逆流行驶,经过三峡大坝升船机,到秭归港下船。

一般来说,散客只玩两坝一峡。如果两个都玩,安排在两天比较轻松。想一天也可以,得找合适的商家跟团,还得赶着点时间。

如果不懂升船机是什么,人家景点的宣传语:大船走楼梯,小船坐电梯。
船闸就是楼梯,三峡大坝由于两侧水位落差大,共有五级船闸,相当于上五个台阶。全靠连通器原理,一个闸一个闸的放水,一级一级慢慢上。而葛洲坝船闸就只有一级。
升船机就是电梯,连水带船一起升起,一步到位。
前几年王老大坐游轮时,还过五级船闸,现在几乎所有游轮都不走了,因为影响长江通航。

顺便说,两个游船都没有安全教育,关于逃生通道、救生衣、救生艇的情况,一概没有广播。这是非常不好的。
坐几次国际游轮,全部要求起航前所有乘客集中参加安全教育。
我们的硬件很厉害了,只是希望软件也都能跟上才好。

从恩施开车回宜昌,半路刚好经过三峡大坝升船机的出发港。


搞到船票,很开心


少爷不爽:明明我比你白!


傍晚时分,游船出港。暑气褪去,江面上凉风习习,很惬意。
游船四层是额外收费的,每人40元,限制人数,有圆桌椅,上去得早还可以坐到靠船舷的位置,很划算。


到达江心岛,准备进入升船机的引航道。


此时还可以遥望五级船闸,接下来我们就要走另一边的升船机了。


进入升船机引航道。

升船机就是一个超大水泥盒子。


进入升船机。
仰视,超级巨型电梯。
三峡升船机是2016年通航的,为了缓解五级船闸的压力。能过3000吨的船,实在不算大,但是要知道,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升船机。
最大爬升113米。我们这个季节的水位,爬升了四五十米吧。




这些船都是可着升船机的宽度修的,通过时,感觉好像手使劲儿伸长,都可以够到两边的水泥墙壁。


液压杆有这么大~

沉稳的上升。
所谓大国重器,这就是了。上升的过程还是很激动人心的。



到达顶端,回望升船机。


回望三峡大坝。


左边五级船闸,右边升船机。


山头斜照,高峡出平湖。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
清江画廊的风景,的确比长江更美。
清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400多公里长,是土家族的母亲河。
北京的饭店里常见的清江鱼,就是产自清江库区。不过清江鱼不是一个品种,只表示产地。




清江的玩法,分三条线路。大多数人买a线,四个半小时全程,每天有固定发船时间,下午到是来不及的。先坐船游江,到了武落钟离山,小爬一下,然后坐船原路返回。
三层也是额外收费,单程每人30元,连宝娃小朋友也算人头。不过风景很好,半封闭的桌椅也比楼下船舱舒服很多,还送了水和零食,美美的吃起来
没坐到也没关系,回程一样来得及。


江水绿如蓝。



两岸是喀斯特地貌。


宝娃摄影作品,能水平不抖就不错,还带了前景,记录一下。


船靠岸边,到达武落钟离山。
这里是巴人祖先居住的地方。
山不高,都是规整的石阶。两侧商铺林立,很热闹。



上山不在话下,下山还是恩施大峡谷带来的僵尸腿~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叫三峡大瀑布,其实与三峡不能说没什么关系吧,只能说基本挨不上~
原本叫白果树瀑布,也排进中国十大瀑布。盲猜因为离西陵峡不远,就硬挂上三峡的名头了。



介绍说是展示震旦纪、奥陶纪、寒武纪的地质公园,说得好像我懂这些一样😂


能坐的观光车都坐上,腿着得单程半小时打底。虽然路不远,风景也不错,但毕竟我们都还是僵尸腿~





可能因为没到水量最大的季节,像庐山瀑布一样让人失望。
这个景点的特色是,可以从瀑布底部穿进穿出,像石猴进水帘洞。宝娃很开心,玩了两次还不尽兴。
最好穿雨衣,否则都湿透。

如果只玩三峡大坝景区,可以自驾,车辆需要办理大坝通行证。
如果想坐船,算来算去只好报了一日游的团。
这一天的行程很不错,但同时也到了我们能忍受的热门景点极限~

重点是:一定要早早上船。
勤劳机智勇敢的少爷,提早做了功课:船上有不同的有偿座位,最中意二层船头的位置。


上船时人还不多,二层座位,288元一桌,不便宜,但是后面会觉得很值。
我们就坐在了画圈的位置,正正的船头,一会看船闸,非常直观。
不过这里不限制没买座位的乘客进入,所以没一会就乌央乌央跟菜市场一样,时不时有些大爷大妈想穿过别人的座位把自己粘在玻璃上、独霸风景。这倒是与跟团游无关,就算单独买船票,也一样在这个环境里。只能说等我们这一代变成大爷大妈以后,整体会更好一些吧。总归还是在慢慢变好。


买座位送零食,挺好。


四层按人头收费,有甲板,也还不错。
三层船头船尾都有免费甲板,当然拥挤程度也可想而知。
三层还有包间,688元,有阳台,只是都在两侧。看船闸肯定还是船头中间最好。


专门跑去一层大厅拍了免费座位。
一艘船从500到1300人不等,最大3000吨的船,密度很大,如果不额外买座位,体验真的很差。


船行不久,到达葛洲坝船闸。
葛洲坝是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坝,叫做“万里长江第一坝”。
像这种3000吨以下的小小船,过3号船闸。1号2号大很多,能过船队。


排队中,前船刚刚过闸,船闸里正在排水,水位降下来,我们就可以进。
紧闭状态时,闸门呈“人”字形,并不会到180度,否则待会开门时阻力大好多。顺便说,我爹还挺厉害,这种时候经常能给我们科普一下
水面有些波澜,就是里面在排水了。

排水。


已经进入船闸,正前方水泥墙的高度,基本就是水位待会要抬升的高度。

上升中。



升上来了出口闸门打开。
头一次体验船闸,还是很激动的。


过了葛洲坝,进入西陵峡。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航道曲折,滩多水急。

船行不久,午后到达秭归县三斗坪码头。


一日游,还管个团餐幸好疫情以后都分餐。

饭后跟着导游一起坐大巴,近距离参观三峡大坝。
进入大坝景区,社会车辆非常少。工作区门口都有武警站岗。有的路口还设了很曲折的路障,感觉我小车都开不过去,人家大巴司机丝滑穿行


大坝景区第一个景点:坛子岭景区,俯瞰大坝。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利工程。装机世界第一,但是发电量第二,高度不是最高,宽度更是不及葛洲坝,所以讲排名的时候看从哪个维度吧。不过总之非常厉害就是了,真正的大国重器
这里发的电,输送到西起重庆、东到上海、北起河南、南到广东的范围,不夸张的说,照亮了半个中国。
在三峡修建大坝、开发水力的想法,最早由国父在《建国方略》里提出,很有远见。反对声始终都有,除了成为外敌袭击目标之外,最大的反对声音是,它对环境改变太大,不是地表生态,而是地质。这个反正难说得很,专家都没统一意见,我们普通人也就听个热闹
感谢我把迪,边逛边给科普。


截流石。


双线五级船闸。
双线就是能同时上行和下行。
船闸两侧最大落差110多米,为世界之最。级数也是最多。
船闸主体有1.6公里长,能过万吨船队,单船也可以6000吨。
过闸都要排队,有的船一等就是半个月,汛期有时等一个月也是常事。这也是游轮不再过船闸的原因,当时游轮都有优先通行权,挤得货轮更加没着没落。现在的游轮乘客都可以自由选择过升船机。



第二个景点:185观景平台。
185的意思是海拔185米,这个平台跟大坝一样高度,所以从这里看去更壮观。
想起导游讲的,大坝高185米,额定最高水位175米,这富余量~汛期来临前要提前开闸,留出空间。不知道要怎样考虑下游葛洲坝的泄洪能力,总之这里面学问好大就是了。


第三个景点:截流纪念园。
这么个小板房就是指挥部了,当年这里的人也是挥斥方遒的,不负人生。


截流石。
导游说当时这些石头下去,完全截不了流,专家出主意,用铁链把几块石头连在一起。现代版连环计了

纪念园里花30元看了个小短片,把大坝泄洪、发电机组工作原理都介绍了,挺好。虽然说这个价格都可以看半场3d电影了~

恩施大峡谷,走残了我们,但是风光很好,残得挺值。气候湿润,把迪表示明年此时要来住上半个月
恩施附近地质类景点很多,时间充足不妨一个个玩过去。也有市区的土司城,看看古迹。还有热闹的女儿城,吃吃东西。

三峡大坝,要再说一遍:国之重器。很让人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后党员活动我要建议这个地方——说的好像我们能到外地活动一样
宜昌,城市广告语叫“一座来电的城市”。怎么形容呢~最繁华的路段,也没几盏灯,甚至很多城市路段说“黑灯瞎火”也是不为过的。
电是来了,不过用不到自己这~
三峡大坝发的电,高压输出,宜昌用的话需要二次降压,成本很高。
把迪说的有道理:三峡大坝对于宜昌,更像是一张奖状


市中心的江边,路灯也不很亮。

再说说吃。


宜昌吃肥鱼的店很多,基本都是火锅或者煲。肥鱼,就是江团。
清汤鲜美,鱼也没什么淡水土腥味,不过北京吃的也差不多。这是我们吃的不错的一餐。
真情实感:此外就没什么好吃的了。


很火的当地餐馆,炖鸭子是招牌。只能说用辣椒遮住了鸭肉腥,此外什么也吃不到了,比我爹炖的咸甜鲜口鸭子差远了。去腥并不是只能用辣~


这里的菜,“家常”就是普通辣,“辣”就是我们吃不了的辣有的店,宝娃小朋友只能吃一碗蛋炒饭。
某顿饭,把迪说:居然可以这一桌子菜都不辣!





铁路坝小吃街,很热闹,全国各地的小吃基本都有,价格不高,味道不错。
貌似宜昌最著名的小吃就是脆皮萝卜饺子🥟,提前拌好的酸甜辣味萝卜丝做馅,包好后下锅炸。倒是香香脆脆,不过也只占这一条,没有什么出众。吃不习惯吧。
倒是这家十全羊肉粉,遭到把迪和少爷的一致好评,味道又鲜,羊肉又好。


凉虾,宜昌特色甜品。大米浆用漏勺漏进凉水,形成头大尾细的虾形。放在红糖水里,凉爽清甜。
少爷说:以为是什么小龙虾!
实话说,冰粉火遍全国而凉虾没有,是有道理的。
一句话,对宜昌的特色美食不必抱什么期待。
当然,食物并不影响这一路的开心。无论是不是合自己口味,都是对当地生活的体验。



这段行程,实现了王nn几年来看三峡的愿望,看到大坝的雄伟,三峡的奇美,长江的壮阔,也终于约略知道大坝的相关知识,体验到船闸和升船机,名副其实的行万里路。还意外收获了恩施大峡谷。很满足
为毛突然跟小学生观后感一样真是正经起来连自己都害怕~
虽然有些景点门票贵,二次消费多,甚至经常有各种坑🕳️,让我们提心吊胆,以及有时会有部分大爷大妈搞出些影响体验感的行为,但是——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尽管今年出境已经顺畅,也还有很多国内景点仍然想去。

写了游记,也是一种满足。
生活中每件事的记录,都是如此。
愿有岁月可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