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行(四)宜兴佛光祖庭大觉寺·云湖

作者:果果 显示图片

        宜兴大觉寺,又名佛光祖庭大觉寺,为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之祖庭,是全球佛光人的祖庭,也是各地佛子和非佛子向往朝礼的佛教圣地。

        宜兴佛光祖庭大觉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香林路66号。


        门              票:免费
        开  放   时  间:08:00-17:00
        官              微:佛光祖庭大觉寺(gh_c73c06dbb5a3)
        景  区   热  线:0510-87376181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半天


        停车:寺前有2个大型停车场,停车免费。



        建议游览路线:
        1、半天:观音殿--美术馆--大雄宝殿--中央广场--大觉石苑
        2、全天:观音殿--美术馆--多宝白塔--滴水坊--大雄宝殿--中央广场--大觉石苑

        我们的行程只有大雄宝殿和滴水坊,其他的大多数因为还在修建,所以没能参观。

        宜兴大觉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由志宁禅师修建。
        民国初年,由临济宗第47代弟子志开上人担任住持。
        1939年,星云大师在大觉寺随志开大师出家,字“今觉”,号“悟彻”,在宗门系谱上,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弟子。之后,入南京栖霞寺学习。
        1947年,星云大师受师命回大觉寺主持寺务,兼任当地白塔国民小学校长。
        1949年春,赴台并创建了佛光山,如今在全球有200多所分院,已是世界知名的佛教圣地。国际佛光会,则是更深入许多历来未曾有过佛法弘扬足迹的地方,让“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愿景得以实现。
        文革期间,原宜兴元上乡的白塔山大觉寺被毁。
        1989年,星云大师返回宜兴礼祖,立志复兴祖庭。
        2004年5月10日,获宜兴市政府批文同意,于西渚镇云湖之滨,易址重建大觉寺,占地2000余亩。
        2005年10月14日,正式奠基开工。
        2007年3月,获宜兴市宗教局发放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同时获得全世界佛光人群策群力的协助,共同认定为“佛光祖庭”。

        这座佛光祖庭大觉寺是我去过的所有寺庙中比较特别的1个。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它是寺院,但又不仅是传统的寺院。因为它像风景名胜区,可又不收门票。因为它很中国,但又融合全球各地的特色。因为它很现代化,却又保留佛教的精神……总而言之,它是我去过的,除甘肃省金昌市骊靬古城金山寺以外,和国内其他多数寺庙都不太一样的。感兴趣的小伙伴,要么去转转,要么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到达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高耸的阿育王柱。这根阿育王柱是印度式建筑,高23米,柱顶是4只相背而踞的雄狮,昂首蹲踞在钟形的覆瓣莲花上,柱身上刻有“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9个金字及大象和法轮。相传,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战杀伐,后来皈依佛门,以佛法治理天下,教化四方。


        一般寺庙的山门前会有1对石狮子,但是大觉寺门前却有6对大小不一的古铜色狮子。这个和大多数的中国寺庙都不一样。


        狮子是肉食动物,被誉为万兽之王,是威武勇猛的象征,在佛教牠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代表威德智慧。


        6对狮子中,只有最中间的1对和别的地方的狮子样子长得差不多。


        大觉寺的山门有5个门,由左而右是解脱门、缘起门、中道门、信心门和自在门。一般将帅王爷级的庙只能开3个门,帝后级的庙才可开到5个门,主要的出入口愈大愈多,表示寺庙级别愈高。大觉寺的5个山门,是为广纳来自十方的信众而设的。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浴佛节,山门前的这些就是为了宣传浴佛节而设置的。但是浴佛节的正式程序/流程是在大雄宝殿前进行的。回头在参观大雄宝殿时,我会给大家介绍。


        大觉寺的山门和别的寺庙的山门不太一样的是山门的背面,大觉寺的山门内除“回头是岸”的匾额外,还有5对大小不一的大象。大象是素食动物,力大无穷,性情温和,能负重远行,被认为是力量的象征,也被成为兽中之德者,在佛教牠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代表广大愿行。

        山门内外的狮和象寓意着:学佛需要“解行并重”、“福慧双修”,希望来者运用智慧断除尘世的烦恼,把清静法喜带到日常生活中,利益自己也帮助他人。

        山门北侧的《佛陀行化图》巨型浮雕,高6米、长200米,是用泉州白石雕刻而成的。一进山门就看到佛陀伸出双手接引每一位来山的人,壮观的场景、鲜丽的色彩,让人不由自主的向佛走去。



        当年佛陀带领1250人在各地行化,从山林走到乡间、走向城市、走入人群,无论老少长幼尊卑、飞禽走兽,每个众生都很欢喜看见佛陀的到来,花草树木欣欣向荣,就连天人、护法菩萨也来献花礼赞。佛陀行划四方永不停歇,行化图上的“佛”面朝山门,象征佛陀不但要接引来山的人,也要走出去,带给人间光明和希望。




        山门南侧的十八罗汉,是以台湾著名雕刻师吴荣赐的木雕为蓝本,用泉州白石雕刻而成的。每尊高约3-4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搭配身后的竹林,出尘的风姿,经常引人驻足观赏。


        “罗汉园”记录了阿罗汉们的历史传记及悟道过程,过去的罗汉都是男性,但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和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的十八罗汉纳入了3尊女罗汉,分别是“大爱道”、“莲华色”和“妙贤”比丘尼。这个颠覆性创举,是星云大师有感于佛教兴盛,女性出家众功不可没。其实早在佛陀时代就有许多修行悟道的出家女众,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3尊女罗汉的出现,肯定女性的智慧、能力和修行,彰显了佛教平等的真义,也激励了无数的女性修行者更加精进修道。




        宾头卢尊者:本是优填王的大臣,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有一次,在民间显现神通,受佛陀呵责,不许他进入涅槃,要常住阎浮提,护持正法,广度众生,为人天福田,他亦发愿随请即到。尊者因常住世间,眉毛长垂,故又称长眉罗汉。


        大迦叶尊者:出身贵族但少欲知足,佛陀成道后第3年出家,是佛弟子中的头陀第一。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他因长年修苦行以致须发长垂、衣着破露,比丘都投以轻蔑的眼光,佛陀却分半座予他,并且赞叹其修持苦行的功德。佛陀入灭后,继承佛陀的衣钵,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后以法转付阿难陀尊者,始入鸡足山入定,等待弥勒佛出世。


        大爱道比丘尼:佛陀的姨母。佛母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7日后往生,太子遂由大爱道抚育成长。后来跟随佛陀出家,是佛教僧团中第1位比丘尼。他坚守教法,谦卑精进,热忱随和,统理尼众僧团,为请求出家的女众受具足戒,所有比丘尼均服膺其教化。大爱道涅槃后,佛陀为其抬棺,以报乳哺之恩。


        目犍连尊者:与舍利弗同为删阇(shé,佛教指高僧,也泛指僧人)耶外道的弟子,后来同时皈依佛陀,精进修道,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常以神通教化众生,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请佛陀开示方法。佛陀教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供养十方僧众,以功德力救于倒悬,此为后世孟兰盆会的由来。晚年被执杖外道击伤,深知神通敌不过业力,先佛进入涅槃。


        须菩提尊者:从小智慧过人,但脾气暴躁,后听佛陀说瞋恚(chēn  huì,忿怒怨恨)的过患,悔过忏罪,成为最不喜欢与人争论的比丘。佛陀曾至仞利天为母说法,归返人间时,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抢先第一迎接佛陀。佛陀表示,须菩提在耆阇(qí  dū)崛山观诸法空性,了知空义,才是最先迎接佛陀的人。其善解空理,被誉为解空第一。


        莲华色比丘尼:出家前历尽人世沧桑,出家后因根性超绝,不久即证得圣果,在比丘尼中以神通第一著称。曾经在佛陀上升仞利天为母说法重返人间时,化作轮转圣王迎接佛陀。他持律严谨,恭敬比丘,果敢正义,比丘尼僧团有外侮事件,常由他以神通力解决。提婆达多叛逆欲加害佛陀,遭莲华色呵斥,引来提婆达多攻击而殉道。


        优波离尊者:出身首陀罗,属卑贱的奴隶阶层,是王族的理发师。见王子们出家,心生向往。原本担心佛陀不准,然佛陀不但允许,并且先于王子之前为他剃度。根据戒法,王子们必须向较早出家的优波离顶礼,这实乃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攝(shè,佛教用语,谓以佛慈悲之光明感化救苦众生)化的第一步。出家后,优波离精于戒律,被誉为持戒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诵出律藏。


        罗睺罗尊者:系佛陀之子,于佛陀成道后第6年出家,是佛教有沙弥的开始。为沙弥时,喜于说谎捉弄人,受佛训诫后,勇于认错,并精进修道,能行忍辱。有一次,房间被年长比丘占据,他默默走进厕所避风躲雨;又有一次,在路上受流氓攻击,头破血流,他忍气吞声。在佛弟子中誉称密行第一。


        迦旃(zhān,助词)延尊者:迦旃延的舅舅阿私陀仙人临命终前,要他礼佛出家。饱学多闻的他,一念慢心起,将舅舅的遗言抛诸脑后。当他面对神秘的碑文,苦苦思索,找不到答案,才想起佛陀。出家后,勤行不懈。他善于分析法义,辩才无碍,曾教导贫苦无依的老妇以布施卖贫,并以智慧感化嗜杀出家人的琉璃王,于佛弟子中有论议第一之称。


        阿难陀尊者:佛陀的堂弟,年轻时出家,为佛陀侍者。最初佛陀不准女性出家,是他代为据理争取,佛陀方允;比丘尼教团的成立,阿难陀功不可没。佛陀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经典,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尊者将佛陀说过的法,一一背诵出来,让佛法如是流传下来。曾有偈语赞颂他:“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阿那律尊者:即阿nou楼陀,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精进向道,谦和不骄,虽因相貌庄严而屡受“女难”考验,但都不为所动,并且以智慧法水止息对方的欲想。他曾于佛陀说法时酣睡,佛呵责:“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当下生大惭愧心,从此发奋不眠不休,以致双眼失明。但他仍精进不懈,并经佛陀教修照明金刚三昧而证得天眼通,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降龙罗汉:罗汉降龙的事迹源流甚早,佛陀时代已有相关典故。佛教东传后,中国西晋时代便有记载降龙事迹的尊者传记译本传世。及至唐代,罗汉降龙图像或已形成。明清时代,佛教寺院大雄宝殿两侧常见的十八罗汉中,多已纳入降龙罗汉。


        舍利弗尊者:自幼才思敏捷,能说善道。8岁时力战群师,受到国王赞赏。后因听闻因缘法而皈投佛陀座下。在教团内,曾监督祇(qí,祇园为京都最大的艺妓区)园精舍工程,代佛陀教导后学,为佛弟子中之上首,佛陀令罗睺罗拜其为师。尊者通晓外典,屡以超绝之辩才折伏外道,被誉为智慧第一。因不忍见佛入灭,请求佛允许后先行示寂。


        伏虎罗汉:罗汉伏虎的事迹在佛经中记载较少,其具体图像之形成,可能源自中国宋初常见的“丰干和尚乘虎入松林”。及至明清时代,民间口耳相传,众所熟知的十八罗汉,多将伏虎罗汉列入其中,除了显示其神通力,更有降伏内心的贪、瞋、痴三毒之寓意。


        迦留陀夷尊者:六群比丘之一,虽品性不端,然才华横溢,善说法要,曾是末利夫人的门师。一次夜行乞食,因肤色漆黑发亮,有一妊娠妇人于闪电中见,惊怖堕胎,佛陀因此制定过午不得乞食之戒。证果以后,对过去所为深生忏悔,发大惭愧心,发愿教化舍卫城千家的夫妇证果,后来果如其愿,被誉为教化第一。


        周利槃陀伽尊者:与兄长一同出家,因生性愚钝,记忆力极差,凡所学教法,诵过即忘。兄长令其还俗回家,他因此伤心哭泣。佛陀教其持念“拂尘除垢”,心性渐明,体会到外在的尘垢可用扫帚拂除,内心的烦恼要用智慧涤清,因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象,曾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尼说法。


        富楼那尊者:与佛陀同日出生,出家后度众不倦,越是偏远难以教化的地方,越发热心前往。西部输卢那人性格凶悍粗暴,但尊者不畏魔难,请求佛陀允许让他前去,后来当地许多人都归信佛法。其只为佛法能弘扬,不惧障碍、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是一位真正的勇者。由于他的善巧说法,被誉为说法第一。


        妙贤比丘尼:天生容貌姣好又具贤德,因发出离心急欲修道,而于佛教比丘尼僧团成立后礼佛披剃。出家后因才貌出众遭人嫉妒,尤其外出托钵时,更因姿色端丽而受路人指点,不禁为美丽的外表而心生悲哀。所幸宿世善根福德深厚,并未因此退失信心,反而更加精进向道,很快即证得圣果。

        在大觉寺内还有1个很让我喜爱的看点,那就是满园的可爱的石雕。这些石雕不论是修持沙弥、运动沙弥、作务沙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护生沙弥,还是菩萨佛像、园林造景、石雕动物园区等,都是大觉寺的最佳迎宾代表。













        佛陀即将涅槃时,曾说:“当我荼毘(tú  pí,佛教用语:指僧人死后火化)以后,你们收拾舍利,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让过路的人知道思慕、信仰。”十字路口是最繁华的地方,也隐含了人生无所适从的彷徨迷惘,因此在十字路口起塔,能够指引迷津,导人出离迷途。


        在大觉寺滴水坊附近的十字路口矗立星云大师铜像,是希望来寺的大众能够体察大师重建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及不收门票的用心,从三好、四给、五和的人间佛教理念中,感受世间善缘的美好,使心灵净化、人格升华,共同创造幸福与安乐的社会。

        滴水坊,取自“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始于1994年,为回馈十方大众,让大家能有1个澄净身心的宁静去处,大家来礼佛之余,可以休憩品茗。让思绪净泸,心情舒广,法喜充满地再踏上路途。


        滴水坊的设立并不在商业、谋利,而志在给予信徒、大众方便,只要能为大众提供1个方便的用餐场所,虽然只有1壶茶、1份餐点,也能让人吃得欢喜、吃得健康,就是星云大师当初设立滴水坊的最大理念。



        饮料和甜品柜


        整体来讲,滴水坊的素食,不管是色、香、味,还是价格,都是不错的,可以接受的,可以尝试一下。

        观音殿是大觉寺第一期兴建的仿唐朝招提寺建筑,白墙灰瓦,秀丽淡雅的格调,加上莲池的九曲桥和亭台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殿内供奉着纯白高大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用琉璃烧制的486尊观音像背墙,映现出清澈通透的光芒。“千手”代表大悲愿力,遍护一切众生;“千眼”代表无限智慧,遍观宇宙世间。Ps:我们去的时候,这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用玻璃封装好正在大雄宝殿后面的长廊中展示。


        (网络配图)这是在网上看到的观音殿,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个建筑,我怀疑大觉寺是把这个建筑推翻了以后,重建了下图的建筑。


        不过我们去玩的时候,这个建筑还在装修,所以没有进去参观。

        明清以后,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融合了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颜色的使用上也获得皇家的许可,可以比照皇宫的样式建造,所以称为宫殿式建筑。大觉寺的大雄宝殿是第二期完工的宫殿式建筑,总高27米、宽55米、纵深33米,采取无柱式建筑方式,可容纳千余人。


        (网络配图)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宜兴大觉寺和其他寺庙另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雄宝殿前成佛大道两侧的东、西风雨长廊。这两个长廊不仅是无障碍通道,而且还可供游客休息和遮日蔽风雨。


        在成佛大道前还有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这对巨型狮象雕塑。这对狮象雕塑高达6米,并且各带着4只小狮象。且这对狮象雕塑也与山门内、外的狮象相呼应了。




        成佛大道


        西风雨长廊



        风雨长廊中还有一些关于佛教的介绍



        且从风雨长廊望出去,还可以看到一些别样的风景。




        大雄宝殿的殿门口就是正式浴佛的所在地,上面这张照片是关于“佛诞节的由来”介绍。游客了解后,可以按照下面的浴佛程序,由工作人员指导参与浴佛。



        并且完成浴佛后,还可以免费得到这个绿豆冰糕作为纪念。Ps:偷偷地和大家说,这个绿豆冰糕还挺好吃的,沙沙糯糯的,甜度适中。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这尊玉雕释迦牟尼佛坐像高10米、重450吨。两旁的彩石玉雕分别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周围的四面墙上还仿敦煌石窟设有1万多尊小玉佛。


        《东方琉璃世界》经变图:荣获世界纪录协会认证,是世界最大的《东方琉璃世界》玉石彩雕镶嵌雕刻艺术品。图面尺寸高12米、长10米,共120㎡,汇集全世界天然玉石原料,手工镶嵌雕刻。图中诠释了消灾延寿药师佛的琉璃净土景况,药师佛坐于高台上,双足踏莲,日光菩萨及月光菩萨并列左右,下方有八大菩萨、十二药叉神将、飞天、乐伎等,或作供养、礼拜,或作交谈状,神情愉悦,周边并有十二大愿的图示,将东方净土的特色展露无遗。


        《西方极乐世界》经变图:荣获世界纪录协会认证,是世界最大的《西方极乐世界》玉石彩雕镶嵌雕刻艺术品。图面尺寸高12米、长10米,共120㎡,汇集全世界天然玉石原料,手工镶嵌雕刻。此图根据《佛说阿弥陀经》经文演绎而成。以阿弥陀佛为中心,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列两侧。图中下方,刻制莲池,池中莲花绽放,尚有虔诚礼拜的僧侣及在家居士,并雕刻菩萨、天人、罗汉、诸上善人等,充分表现念佛、念法、念僧的极乐世界景象。



        大雄宝殿,不管殿内还是殿外长廊的顶灯都采用了莲花造型,还是挺好看的。


        (网络配图)原观音殿内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可能是因为重建装修,因为做了保护移至大雄宝殿背面长廊正中来展示。并且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旁边展示有星云大师著的《为新冠肺炎疫情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星云大师一笔字书写的“佛陀经偈”和浮雕彩绘的“佛陀行化本事图”围绕在大雄宝殿殿外的回廊内,让来山游客可以透过一首首的经偈和一幅幅的行化本事与佛对话。

        且大雄宝殿的雕梁画栋上、屋檐上、瓦当上、灯罩上、栏循里,到处都有佛陀的踪影。


        提婆达多害佛: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弟,随佛陀出家后,经常在僧团中兴风作浪,他蛊惑阿阇世太子篡夺王位,并相约待其成为新王,自己也要取代佛陀,成为新佛。曾收买恶汉行刺佛陀,也曾以醉象、大石害佛,终不得逞。佛弟子们对提婆达多三番两次欲害佛陀,愤恨不已,但佛陀认为,提婆达多是他的逆增上缘。因为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


        慈度尼提:尼提为古印度4种姓中的首陀罗贱民,平日以替人清洁粪便为业。一日,挑粪途中与佛陀相逢,因自感卑贱,有意避开,佛陀轻声叫唤他:“尼提!不用躲藏,你担粪辛苦了!让我替你挑上一程好吗?”尼提深受感动,跪地流泪,终于皈敬佛陀,成为弟子。


        键连救母:目犍连为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其母生前毁谤圣贤,死后堕入饿鬼道。目犍连以神通力,见母受苦,欲以饭食供养。其母欲食,饭食至口,即刻化为烟灰。目犍连向佛祈请救母脱苦之道,佛陀告以深重罪业,非一人之力可救,当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宝,以此功德,即可忏罪。此即孟兰盆法会之由来。


        教化罗睺罗:罗睺罗是佛教第一位沙弥,聪明却喜欢以妄语捉弄人。佛陀知道后,命他端来洗脚水。佛陀洗过脚后,指着水问:“盆里的水可以喝吗?”罗睺罗答:“洗过脚的水很脏,不能喝。”佛陀说:“你就像这水,本来清净,因为不谨言,犹如污水。”罗睺罗把水倒了,佛陀再问:“这盆子可以盛饭食用吗?”罗睺罗答:“这盆子不干净,不能盛饭食用。”佛陀说:“你就像这盆子,做了清净的沙门,不净身口意,佛法如何入心?”从此,罗睺罗一改调皮习气,严持戒律,精进修道。


        吉祥草:佛陀住世的时候,有1个妇人怛(dá)罗那死了独生子,她伤心欲绝,请求佛陀救治她的儿子。佛陀说:“你去找一户人家要一棵吉祥草,给你的儿子吃了,就会让他活过来,但是这种草只有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才有。”妇人抱着一线希望,挨家挨户四处求讨,全无下落。哪一家没有死过人?最后,她终于知道有生必有死,死不是一家一人的,是普遍的,因而走出悲伤的心情。


        度化鸯崛摩罗:鸯崛摩罗,人称“指鬘(mán,形容头发美)外道”,因邪师告以能杀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即可成道,所以到处疯狂杀人。杀至999人时,欲害其母以成1000之数。佛陀遥知而愍之,遂前往度化。鸯崛摩罗见佛陀前来,执剑趋前欲害,始终无法接近佛身。佛陀为说正法,乃忏悔改过归佛。鸯崛摩罗从“恶心”改为“慈心”,一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为阿那律缝制三衣:一次,阿那律在佛陀说法时打瞌睡,受到佛陀呵斥。阿那律涕泣自责,从此不再睡眠,每天不是经行便是诵经,终致眼睛失明。一日,他想缝制衣服,因眼睛看不见,无法把线穿进针孔,心中极盼有人能够帮忙。佛陀知道后,便前往他的住处,一天之内为阿那律缝好三衣,并且教他修习照明金刚三昧。不久,阿那律证得“天眼通”,成为佛陀弟子中,有名的天眼第一!


        平等乞食:佛陀时代,比丘靠着托钵乞食,行脚弘化。“头陀第一”的大迦叶,从不到富有人家乞食,他认为富贵来自过去世布施的果报,今生既已富有,何必再去锦上添花。“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正好相反,从不到贫穷人家乞食,他觉得穷人三餐都难以温饱,何忍再增添负担。两人极端的行径被佛陀知道,特别集众开示:“乞贫乞富,都是心不均平,佛法应建立在平等之上。尽管世间充满差别对待,吾人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才能自受用、他受用。”


        爱护儿童:佛陀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到南方的王舍城传教。一天,他派了1名年纪很小的徒弟回祇园精舍探望佛陀。佛陀见迦旃延的徒弟远道而来,立刻吩咐阿难陀在佛的卧室再添1张床位,让小徒弟睡在佛的住处。佛陀慈悲的作法,让远在他方传教的迦旃延深受感动,愈加积极弘法。身旁的弟子看到佛陀如此作法,对均头、罗睺罗等小沙弥,也就更加爱护照顾,不敢轻忽、冷落他们。


        端坐路中救族人:佛陀提倡和平,反对战争。当时琉璃王要征伐迦毘罗卫国,依照印度风俗,军队出征,如果遇到沙门,立即停止战争。佛陀为了保护祖国,在琉璃王大军经过的道路中静坐。大军不能前进,琉璃王只好下车说:“佛陀,烈日豔(yàn,同“艳”)阳,路中不宜久坐,何不坐到枝叶繁茂的大树下比较清凉?”佛陀说:“亲族之荫胜馀荫!”琉璃王听到佛陀慈悲的法音,深受感动,即刻下令回军。



        香林多宝白塔,简称白塔,为了纪念原址在元上乡的白塔山大觉寺,宜兴佛光祖庭大觉寺第三期兴建了该塔。塔高108米,内有15层楼。以佛、法、僧三宝为架构,设有:万佛殿、法宝楼、祖师堂以及喜丧婚庆仪式馆、国际会议厅、宴会厅、住宿区等。登上塔顶,云湖风景区一览无遗。


        白塔离着有点远,我们只是远观了一下,并没有走过去参观。

        参观完大觉寺,在大觉寺山门对面就是云湖,可以顺路去转转。


        在进入云湖之前,先看到的是这张《宜兴全域旅游全景图》,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


        云湖广场总面积约17万㎡,位于云湖景区核心地带,是1个融佛文化广场、佛文化商业区、生态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广场。广场与周边自然山水充分融合,结合“阳羡茶文化博物馆”,创造了“禅茶一味”的意境。

        广场水域面积40亩,饲养有净化水质的多种鱼类生物,并可提供游客休闲垂钓,成为游客休闲小憩、品味云湖美景的好去处。Ps:垂钓为收费项目,100元/天。如果找不到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找湖边小商贩帮忙联系。








        云湖还真的是一个休闲小憩的好去处,至少在湖边散个步、看个景、钓个鱼啥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心情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