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灵山之旅,或许只有这次群游才能得以成行,否则很可能是多年以后自驾散游时或许才要去的,也可能不去。去过,尤其是野线登主峰天梯峰的体验,觉得还是值得的。
当初群设计武功山之行时,总觉得奔波两千多公里,只游一个武功山,即便是走全武,路途时间还是要比徒步时间多,总觉得性价比偏低一些。所以要顺路增加一处游览之地,这样就选择了灵山。对这样的出行9天、路途4天游览5天的安排,还是非常赞赏的,毕竟提高了好多性价比。
不像武功山归来当日即着手些游记那般,这灵山的游记拖了一些时日,毕竟在心中两者的分量是不同的,写武功山游记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而写灵山游记更像是平常的游历一般,记下它来清晰记忆。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昨天15:30大巴从明月山景区停车场出发,行驶4个多小时,400多公里,在晚上9点左右到达上饶灵山脚下的农家院~左溪人家,武功山的劳累,让大脑也显得疲惫,忘记了拍照记录到达的具体时间。而记住的是,一楼大堂的一角堆满了难以数清几条的户外登山绳索,看来这是一家比较专业的接待户外爱好者的客栈,心中暗自喜欢。
5:50 左溪人家外眺望灵山。 左溪人家客栈即在灵山景区大门外不到一公里的左溪村中。
6:00 早餐前,餐厅在后院,有大门正对着路边,拍照一张。
之前,主人给群主发来12条灵山日线徒步线路,让我们从中选择两个,群主征求大家意见,也是地导的真心建议,最后就选择了今日的1号线路:登顶天梯峰野线入景区,这也是最常走的、为多数首次登灵山野线的人所采纳的一条线路。
大巴车将我们一行沿通往灵山景区腹地的盘山公路,拉出几公里,停在半山处。这里是徒步灵山的一个重要登山口,描述登山口的位置,对我这个初次登灵山的外省人来说确实有些困难,好在后面我会附上我的两步路轨迹,需要者在两步路上对照一下就能方便地找到登山口位置。
武功山沈明线是全队34人走的,明哥夫妇下武功山即自驾返程,32人随大巴到上饶。今日野线徒步的有20多人而不是全员,有几人因武功山连日劳累等因素选择了自由行。
太阳初升,气温逐渐升高,停下来脱掉外面的长衣裤,也就从前队变成了后队。
7:01 穿行竹林中。寻常的爬山,都是要穿树林往上爬的,只是作为属于南方的灵山,这次穿的除了树林还有竹林,很是喜欢。有意思的是,行走在竹林中,并没有联想到它的清雅脱俗、空心以待的品质,却想起“恶竹当须斩万竿”的杜诗,昨天太累了,以致今日心态还没有从灰淡中完全转出。
攀爬出竹林,来到一片平缓之处,大队在此已玩耍一时,待到时,恰看到他们离开。这是后期收集的前队经过此处的照片,拍照时间7:35,一些景色是需要人来装扮的。
前段的攀爬,已觉气喘,还是停下来休息,延风在此处相候,拍照后相伴前行。
爬山路从这里开始出现岔路,今日的路线是左转,在山腰处横切,一直前行翻过左边的小垭口以更接近灵山。
7:45 行走间,从后面赶来的一队人,他们当中有人发现脚下小路边这个鸟窝。很是惊喜,在如此接近人迹的咫尺之处,能安然筑巢,尽管略有隐蔽,这小鸟的心还是挺大的。录段视频,口中念念:还是让他们安心地变成小鸟吧!
7:57 翻过垭口,灵山显出它壮美的身姿。
垭口下行中,晓伟多次拍摄,指导姿势,谢谢这位热心的妹子!这里果然是一处美景拍摄之地。
8:01 继续前行,这里是一处山坳,略宽敞的缓坡处是山地稻田,一户农家小屋倚靠在山脚,背后的岩石犹如笑佛,俯瞰着苍生,抑或是庇佑。
8:04 小屋看似年代久远,从栅栏式的窗格中可见一斑,由于地处攀登天梯峰的必经之路,这里留下许多户外群的标志。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守候在这寂静的山中,岁月的沧桑写满脸上。登山的人或许是好奇或者是为了增加阅历,入室去拜访老人家。短暂的问候,除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又能给老人家带来什么。老人已经见惯,依旧是淡然的笑容。对现状的改变无能为力,只是敬佩老人家的坚守,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进屋讨扰,各自相安就好。
8:10 镜头拉进观赏笑佛。想起那副有名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8:12 全队合影
8:13 屋外是梯田稻田,一半已经插上秧,青苗茁壮;另一半依旧是山泉水漫。几代人,甚至数百年,在这深山中生息,开拓出这层层梯田,构筑出这恬静山水画卷,可是有多少人去想象他们几辈人艰辛付出呢。
恰好老伯从家中走来,开始这一天的新的劳作。心有所感,当时录视频发朋友圈,配文“灵山半山处,悯农日不休” 。这种恬静的画面,感觉要比丹东绿江村的渔舟唱晚 、桂林阳朔的漓江渔火要真实得许多,也温馨许多。叹,世间太多装扮,或许人人亦在其中。
离开农舍,开始登山。比较起来,前段更可称作徒步,从现在可以称其为登山了。
9:59 借助绳索爬上这段岩石。这是一段通长接近20米的陡坡。
10:04 此段中有石缝,顺利攀爬而上。或许旁边的绳索给了更加安全的信心吧。
无人机视角下的攀登过程。
立于石上,背后的高山并非灵山主峰而是灵山风景区所在的位置。
地导放飞无人机,记录下这一刻登高远望、成功登顶的喜悦。
10:12 走了全武的五人在此处留下记忆。
10:13 岩石上俯瞰灵山脚下。
10:21 奔向垭口。此段路乱石丛生,需踏稳而行。
前队通过裂缝
10:48 通过石缝时,你好从背后拍摄。
10:48 同一时间,逍遥从对面拍摄的裂缝。谢谢兄妹俩!
再爬上这块岩石,接着上爬更大岩石,才能继续前行,之后即是山脊路,再无顽石阻路。
11:02 继续攀爬至垭口,灵山风景区的高山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高了。
11:06 (视频截图)站在垭口处望灵山主峰~天梯峰。隐约可见已有前队多人攀爬至主峰半程。
11:06 (视频截图)相邻的天梯峰岩体。
11:06 (视频截图)灵山景区内的最高峰。围绕它的是周长8Km的空中栈道,空中栈道为游览灵山景区的核心线路。
11:20 全队人员到达天梯峰与景区路的分岔处,标志着走向天梯峰一段的结束。从这里分成两队,一队沿山脊走向灵山景区,一队去攀爬天梯峰,之后原路返回,再行灵山景区。共12人选择攀登天梯峰。
11:42 (视频截图)天梯峰很是陡峭,平均坡度在60°至70°,几乎全程需要手脚并用来攀爬,所行树木石缝丰富,着力点很多,唯攀爬难度较大,而危险性可控。途中遇一十几人小队从峰顶下撤。
11:50 (视频截图)这是数米陡峭的难点,绳索是驴友固定后长期留在这里的。
12:10 接近天梯峰顶,突兀的岩石,总让人给予联想。
12:11 不知何名。似女神般安静。脑中浮现出阿诗玛的模样。
12:11 像羊石吗?
12:11
12:13在石峰下小憩,让到这里也是不易的。
12:19 跨过摇晃的小树做扶手两根寸粗的木棍搭成的小桥,才到了天梯峰的下面,剩下最后30余米的岩面需要攀登。
12:26 这是一段30余米的岩面,坡度在50°左右,有两三步坡度超过60°。岩面较粗糙,岩体牢固,地导先行徒手攀登后,下50米长绳。难得糊涂率先绳攀而上。
12:29(视频截图) 难得糊涂反身下去整理绳索。地导对绳索极其爱护,反复强调不能踩绳,未用部分折好整齐摆放,因地方口音,下面的同伴总是理解不到位,绳索的摆放难和其意,难得糊涂登上不及随即反身下去,去整理绳索。
难得糊涂在峰顶竟没留下一张照片,为他遗憾。真是一位好兄长!
12:30(视频截图)延风兄弟在攀爬。
12:32 上得陡坡后,还有最后一步,那是一块一米多高的石头,爬上去才能登顶。攀爬的受力点不很明显,身手敏捷的军歌嘹亮率先登上,转身又拉我一把,延风兄弟也在后边保护着我,助我终于登上天梯峰。没有这两位兄弟的帮助,自觉无胆量迈出这最后一步,从而不能登顶。
12:33 请地导为我三人合影,纪念登顶灵山主峰天梯峰。
12:39 主峰标志在这块孤立岩石之顶,若要上去,需登上小岩石,跨过一米有余的缝隙,踏入浅浅的人工凿出的落脚点,之后才能登顶至标志碑。这个角度还看不出凶险,地导告诉我们,岩石背后是超过百米深的垂直绝壁,异常危险,一失足将成千古恨!
(视频截图)军哥几次想上去跨过裂缝至标志点,我与延风两人坚决反对,语态严厉,军哥终未得一试,怏怏然而离去。
所以说,我三人登顶天梯峰,实际上还是差了那么几步的。但这样已是非常地满足了。
12:40 俯瞰登顶前停留的岩石。
12:42 另一角度的乱石峰。
12:53 这是登顶主峰天梯峰接近峰顶的一处木棍桥,必须踩过这晃动的细木条,才能继续攀登的路。从主峰下撤后再次经过时拍照。
十多分钟后,从天梯峰下撤至与大队分手而行的垭口。难得糊涂带领9人,当我们三人在峰顶游览时,已经先期下撤,我们仨成立今日的尾队。
13:16 沿山脊路往景区而行,遇此石。当时急于追赶前队,拍照时并未留意石上刻有文字,至今也不知是何文字,请知晓着指点了。
13:18 回望天梯峰。一壁万仞!
13:18 此石似仙女?面壁思过?
13:47 回望天梯峰
沿山脊翻过一道山梁,进入一片竹林。竹林中追上收队的群主,得知未登天梯峰的大队早已前行,难得糊涂带领的一队也在十几分钟前超过。接下来就是进入灵山景区自由活动了。出竹林不久,略有攀爬即到达灵山景区的游览栈道上。
14:05 进入栈道,进入栈道的位置在图中左上角卫生间的位置。对栈道走向有个基本认识后,决定顺时针游览,这样的结果就是能够游览栈道的里程约6.5Km,栈道全长8Km,留下1.5Km的缺口。决定得有些匆忙,实际上时间尚够全游,可以逆时针游览,其中野线入口至索道站一段,属于重复行走,全程约9.5Km。当然顺时针也可走完环线再返回索道站,效果是一样的。索道站那里也是徒步下山口所在。
灵山景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因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据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历代名人王安石、辛弃疾、韩元吉等对灵山多有赞美,现代文学家冯雪峰1941年曾作《灵山歌》抒发胸志。以上就算作灵山的简单介绍吧,网上宕来的。
沿栈道顺时针而行,开始见到景点提示牌,14:18最初并未专门拍摄标志牌,所以也忘记了此石的名称,似乎是【老鼠偷油】,几经观察也没找到恰当的角度。
14:20 【天梯峰】远山即刚刚等过的天梯峰。 指示算是中规中矩,以水墨写意来展示景色。
【?】此石也有标志,漏拍。
14:28 (视频截图)栈道在半空中蜿蜒,目光被山脊上巨石吸引。
14:28(视频截图)镜头逐渐拉进,来看清岩石的真容,将此段视频发朋友圈,配文:“待老孙前去查看”,女儿看到后,给了这样的评论:“此处的背景音乐是西游记开篇 登登等灯瞪瞪瞪瞪”。开心!
14:49 【V型峡谷】栈道建于山腰之上,此处可观万仞绝壁。景色虽美,总觉缺少代入感,而难有亲临攀爬那样的深刻印记,这或许就是野线与景区体验的本质差距。
14:45 垂悬在栈道上的孤岩,犹如怪兽破壁而出。
14:52 回望陡峭山体。
14:53 再见树坚强。果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4:55【幸运仙桃】这是立着观赏处的标志牌,左为实景图片,右为简笔素描。简笔素描也成为灵山景区的一个特色,每一处命名的景致都是这样的标识,文中以“【】”括入的即景区的景点标识。
急于前行而忘记了眼前的景色,待回头时发现已经错过,反身追一张。此石算比较形似而命名贴切的了。
14:56【金毛犬】神形兼备,耳朵完整。
14:59 半山处的无名石,似凝神聚力斗志昂扬的拳击手吗?
15:06 背后的山体为灵山的西端,称作“龙脊”。之后遇博哥率众队友从对面快步走来,他们是逆时针环游栈道,从入口处环游8km后至入口,再走重复路1.5Km至索道站,走来一圈另一段,全程9.5Km,这是真正环游栈道了。相聊数句,知道我们当初顺时针而行,现在恐怕没有时间环游全线,只能留下1.5km的环路缺口,好在灵山的精华景点都在前面。
15:11 灵山山脊之上怪石林立。沿途见数处在施工,正在修建通往山脊的栈道,想日后环路栈道上建成通往山脊的栈道后,能得以近观,将会有更好的观览体验。实际上,如有充足的时间,野线游灵山将是非常愉快与开心的经历。地导所推荐的十条灵山徒步线路就是这样的线路。
拉近后的效果,此石似应有其名,犹如千山众多岩石一般。双炮守关,如何?
15:16【打猎归来】岩石兀立,然定名牵强。
15:19 平整无台阶的栈道,开始出现上爬的台阶。开始进入景色密集区,这片区域也是灵山的主要风景所在。
15:19【猎户出征】
站立在猎户肩膀上的雄鹰。
15:23【天地有正气】
石上的“正”、“卡”两字清晰可见,婴儿形象亦算生动,然而,对“天地有正气”的命名,感到太过牵强附会。
15:25
15:25
15:25
15:26 【雄霸天下】
这里是灵山的标志性象形石之一。画面右下角的栈道,即刚刚走过的平面栈道。
稍作攀爬即到栈道最高点,之后栈道在接近峰顶处平缓延伸。
15:33【乾坤柱】
15:33 乾坤柱。标志牌下仰视。
15:34 需前行几十米回望,才是最接近图片的拍摄位置。
15:35百态岩石占据山顶。
15:36 前望游览栈道
15:36 回望来路。
总能见到树坚强,随风落石籽,百年成孤松。这就是慎独的成果吗?!
【中华龙脊】
相机的视野太窄了,唯亲观才能感受它的壮美。
15:41
15:42 龙脊,这里移步换景,景景悦人。流连而往返,乐不思蜀尔。
15:43 同行三兄弟,我、延风、军哥。雪松给拍的,从野线进入景区不久,遇雪松,之后结伴而行。雪松一位温文尔雅的女性,户外能力却很强。
15:44【金龟望月】
【金龟望月】
15:48【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看不出所以然。
15:50 不知名山峰上的独石,有些似恐龙头。
15:50 岩石上天然形成的文字图案,似甲骨文般,不识其字。
15:50 【小象戏松】最喜欢的一块岩石。
这是又一块灵山名石。
15:53【双鱼对吻】
15:53【双鱼对吻】
15:53 又是一块文字图案巨石,希望有人来读懂并命名。
15:58【雀兔之恋】
15:58【雀兔之恋】
15:58【龟兔之恋】
16:00 山脊怪石林立,任由思绪飞奔。
16:01,走过的栈道,背后仍是龙脊的一段。
16:08【人猿泰山】
16:08【人猿泰山】果然神似。从这里开始,栈道开始间断阶梯下行。
16:09【岩石生蛋】
16:09【岩石生蛋】镶嵌在岩体中的石蛋。下行不久,始觉劳累,逐渐落在一起同游的军哥、延风和雪松之后。
16:19【智慧大脑】
16:19【智慧大脑】
16:20【东台峰】
16:21【东台峰】观赏角度只能仰视。这里也在修通往峰顶的栈道岔路。
拍照后,放弃追赶三人的打算,干脆在岩石上横躺片刻,听见军哥的呼唤,也累得不愿回答,心中默念,离得不远,我先歇会儿。
16:26【热带鱼】
16:26【热带鱼】
16:33 栈道下行结束,到达索道站。索道站外立有一标志牌,标示至乾坤柱栈道最高点的距离和台阶数,距离多少没记住,台阶数为985级,恰与高考“985”名校同数字,所以印象深刻。
一路游来,军歌嘹亮、赵延风、雪松我们四人同游,随步伐紧凑,也是遍赏美景、细察奇石,相互拍照,很是默契。此时几位已买好索道票,正在排队中。
16:37 见排队尚有时间才能登索道,复举步继续前行,去走那剩余1.5Km的未行环形栈道的一段。在索道站的东侧平缓处,也应景打下卡,一如武功山金顶北出口打卡一样。
16:39【群兽下海】继续前行,爬上几级台阶到此。
16:39【群兽下海】旁边立有一牌,与985级台阶标志牌相同的设计,这里标示至上部栈道平缓处,需攀登211级台阶,这不就是“211”院校吗!不知是巧合还是设计者有意,向西攀爬985级台阶,付出更多辛苦,就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犹如考入985院校需要更加勤奋一样。而向东攀爬211级台阶,付出比在索道站初登即返的要累更多,也能观赏到不同的风景,犹如考取211院校一般。挺有意思,赞赏设计者思路。
行至此,算作多走了两处景点,满意而返,行数步,传来军哥的呼唤声,知道快排到了,返回恰得其时。
留下近1.5km的环形栈道缺口而未游,心中依然满意,凡是不可追求太完美,今日感觉有些累了。
今日轨迹数据略有偏差,在索道上行驶一段后才想起停止两步路的轨迹记录。
之后乘索道下山,17:10来到景区正门。
17:11 景区大门旁打卡,也当作为灵山做个广告。
回到左溪人家不久,见宁静致远等数人归来,知其为宁静致远带队,游灵山栈道后徒步下山,当日徒步超过16Km,其中下山石级3000余阶,这是致远兄继昨日22Km徒步6300余阶明月山下山路之后又一次令人刮目的表现!超强体力令人敬佩与羡慕。
晚餐少许饮酒,这是出行几天来的第一次饮酒,也是此行的唯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