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调研-----碧山村

作者:快乐旅程 显示图片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北枕黄山余脉碧山,南临黟县盆地,枧溪河自北而南穿村而过,是一个以汪氏聚族而居的徽州著名古村落。村内有宋代私家园林“培筠园”遗址,明代私塾“耕读园”,清代古塔“云门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和祠堂尚有100多座。
碧山村不似宏村和西递那般商业化,更多的是质朴的田园意境。因此这里也常常是艺术家们采风的理想地。据说诗人欧宁和左靖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他们初遇碧山村,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文化和历史遗存所吸引。此后,二人又带着朋友们屡次来到碧山村,每一次的造访,都使他们定居碧山村的愿望愈加强烈。
如今,碧山汪氏的后人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种田、养蚕、采茶、种麻、手工艺仍然是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祭祀、赶集、唱民谣、演社戏依然是他们传统的生活习俗。碧山村是中华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最后保留地之一,是现代城市文明进程中我们即将远去的家园。























很多人梦想着开这么一家店,里面有浓浓的咖啡香,伴随着书香。你来,锦上添花。你走,便会期待。而安徽黟县碧山村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在这样的氛围里,看书,发呆,显然是一种享受。
这是一座古祠堂改建的书局,原位汪氏家祠启泰堂,碧山书局保留着徽派古建筑白墙黑瓦的古韵,是与阅读最相得益彰的搭配。央视纪录片《书迷》中特别提到了碧山书局,并称它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书店”。你还记得登上了美国CNN,并被冠以标题“中国最美的书店在停车场——南京先锋书店”吗?没错,碧山书局就是先锋书店的第八家书店。
如旧修旧的碧山书局里的建筑结构都显得非常陈旧,从书柜和桌椅上也看出来历史的沧桑,可能已经是下午五时,书局里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家都静静的观看,门口有一处专门卖咖啡和茶的收银处,咖啡的香气扑鼻而来,夹杂在老建筑物的气息里,让人有点异样的感觉。





































































一个店,徽州灰里藏着五颜六色的店铺。
店长是个设计师,人很有趣,店里的每件商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比如,墙上的袜子是在野外生长,但是自愿被挂在这里的,比如石膏做成的触角是她用魔法捕捉来的,带在身上可以招桃花。比如,来自尼泊尔的羊毛毡,由于旅途遥远,都被压扁了变成了杯垫。简直是徽州灰里的魔法世界。













碧山村骨子里就存一种洒脱劲。 为黟地大名士汪勃建的纪念馆,也就是栅栏遮面的一间小屋,人物造型器宇轩昂。 这个汪勃可是个人物。北宋政治家汪勃、清代书法家汪联松、近代教育家汪达之都是。曾经的老村长和现在的书记就是汪氏后人。






碧山乡村画廊——相见社。摄影展📹,都是以碧山为背景的照片,我起名为——生命之墙,勾起了我的共情感觉,有种身在其中的体验感。也是这次碧山行我感悟最深的地方。





































碧山工销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原址为建于1962年的碧山供销社,同时也是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2015年5月,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正式租赁下碧山供销社并进行设计改造,将其命名为“碧山工销社”,碧山工销社着力于民间百工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勾连城市与乡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以“新百工、新民艺”为理念,拥有销售、工坊、出版、展览、讲座、驻村等多种内容,希望保留并激活这座拥有60多年历史的供销社在碧山当代乡村生活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房屋和里面的陈设颇似当年的小商店。















































云贤堂 ,非遗传统手工体验馆。主要以传承非遗文化和研学为主。主要活动:徽墨制作、陶艺体验、草木染、古法造纸等活动。云贤堂位于黟县碧山村里面,当地的师傅很耐心的教我们,从如何砍竹子,劈竹子,到最后变成竹条,都是一步步的变成产品。























































云门塔,位于村南漳水西岸。塔建于1782年,为村民汪世禧、汪世炜捐款3400两纠族人所建,塔五层,宝顶珠,远远望去,宋式六角形制的古塔端庄娴静,砖砌斗拱上有飞檐翘角,一座座小铁马悬挂在翘角上,静静地穿越了200多个春秋。塔高36.4米,径5.28米,内部为空心式,有折转阶梯,层层有门窗。当年村民修建云门塔时,六层塔主体很快就建成了,可是塔顶太重,无法安装上去。后来一位老人家想出办法,用土来堆积一个斜坡,然后再用人工慢慢地把塔顶沿着斜坡推上去。可是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突然一声巨响,全村人都跑出来看,塔已经沉下了一层。从此,云门塔就是现在看到的五层。塔下原有云门书屋,房依地形而建,整洁典雅,为汪姓会文之所,今已倒塌,清名士汪燮廷有诗云:“一塔凌霄起,晴云足下浮。遥天连碧野,远水抱村流,树入层岚影,山横暮霭稠,凳临情未极,欲下且夷犹。”云门塔早在1982年就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