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江南八达岭 初赏香雪映古城——重游台州府城墙(64P)

作者:海风小舟 显示图片


2023.2.12临海东湖公园:@https://www.mafengwo.cn/i/24196229.html
2015.6.7临海江南长城-紫阳 街: @https://www.mafengwo.cn/i/3398085.html

我的游记分省目录:@https://www.mafengwo.cn/i/3474368.html

台州府城墙简介: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兼具军事与防洪双重功能。城墙原长6000余米,现存4730米,东北起自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至烟霞阁,蜿蜒而下直抵灵江东岸,再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
      2001年6月台州府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与其他7处明清城墙一起以“中国明清城墙”的名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2年7月,台州府城墙与东湖、紫阳街、巾山一起,以“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名义被公布为5A景区。

城墙简史: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在临海大固山(北固山)南麓筑子城抵御孙恩,城墙初始形态得以形成。
      唐朝初期,临海升为州治,行政等级得到提升,城郭规模得以扩建。
      吴越降宋时,拆除雉堞以示诚意。宋真宗时,按原样修复城墙,逐渐形成九门规制。庆历年间,洪水冲毁城墙,知州彭思雨修复城墙,在原有夯土墙外包青砖,增强稳固性和刚度,西南临水面用条石砌筑。熙宁年间,知州钱暄增治城堞,垒石为台,以大堤捍之,较大地强化了防灵江洪水的能力。同时由于临海城内地势东低西高,北固山溪流汇聚在城东洼地,常因降雨而泽国一片,几乎无法居住与通行,因此钱暄又将东城墙西移至东湖之西,并扩大东湖水域,疏通东湖与灵江的水道。这样不仅解除了内涝威胁,而且为城东增加了一条天然护城河。城墙的格局也由此基本定型。
       元初因统治需要,国内城市的城墙大多被拆除,台州府城墙因具备防洪功能而幸存。
       明代东南沿海常受到倭寇偷袭与抢掠,嘉靖年间,戚继光驻守台州抗倭,根据军事防御特点进一步改善临海城墙的防御能力,空心敌台即是其创举。后戚继光调任蓟州,京津一带长城的敌台就是以台州府城墙为蓝本建造的。
      清顺治年间再次进行城墙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城墙高度,减少垛口数量,形成了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和较强的防洪能力。
     1956年至1958年,城墙东面崇和门及相连的约1800米城墙被拆除,城址开辟为东湖路和大桥路。而西、南两面的城墙防洪作用明显,北面的城墙在起伏的山脉中,避免了被拆除的命运。
     1962年,北固山东段部分城墙空地提供给军分区高炮营建停炮坪,时北城墙一带由于附近居民偷拆等因素已基本损毁。
     1995年8月,临海市举行“临海建设名城,修复古城墙”动员大会,号召市民捐献拆下来的城砖,为修复古城出力。同年台州府城墙修复工程动工,三年后除东段外全部修复。

 目前城墙有揽胜门、兴善门、朝天门3个主出入口,城隍庙、梅园两个次出入口,另外靖越门是否可上下不详。
      城墙两头分别为揽胜门和兴善门。如果爬整段城墙,就揽胜门上兴善门下,或者反过来。
      从揽胜门登城,一开始就要爬198个陡峭的台阶,对年老体弱的游客不太友好。而兴善门上去登山坡度相对较缓。
      揽胜门与东湖北门相邻,游完东湖可以直接登城。
      兴善门与紫阳街南口相接,逛完街登城或下去后逛街正好,巾山也位于兴善门这边。
      朝天门位于城墙中段,只爬山就走朝天门到揽胜门段,不爬山就走朝天门到兴善门段。梅园在朝天门附近,花季从这里上城墙最为快捷。


 我是从东湖北门出来的,又想重温8年前的体验,自然选择揽胜门上去。
揽胜门及登山步阶是1998年修复城墙时新建的,西侧斜上的才是城墙,不能通行。牌坊正面书“雄镇东南”,反面书“流风千古”。


两侧有程思远和薄一波题字。


11点53分过闸机(免票需要在公众号预约生成二维码),原价65元就这么省下了——上次来是同程网的1元票活动,下次来就等两年后拿到三十年教龄证书吧。
步阶共198级,比较陡峭,如吃力可走右侧缓梯(上次来时还没有)。


不到5分钟就到了揽胜门前,上面是顾景楼,高处横匾“湖山一览”。


回头望,果然是湖山一览,再加个“城”吧,湖城山一览。右边的小山包就是巾山,可以看到三座塔。那大操场是属于台州学院附中的。


登上顾景楼,看西南方向,那幢突兀的大楼是台州医院的住院部大楼,远处则是云雾缭绕的括苍山。


揽胜门北侧空地有戚继光塑像,墙后方是“戚家军演武场”,一个拓展训练基地,没有开放。


从揽胜门东侧上城墙,走不远可以看“演武场”全貌。城墙边有红梅绽放。


重建后的普贤寺,城墙这边过不去。画面中间高处的建筑为白云楼。


12点06分,快到八号敌台。史料记载戚继光当初共建了13座敌台,如今尚存8座。


敌台内有戚家军装备及鸳鸯阵模型展示。


登上敌台二层观景,普贤寺建筑和括苍山。


来时的路,登城的人不少。


12点13分,到百步峻。


百步峻是江南长城最陡峭地段(当然比不上揽胜门台阶,但那个不属于城墙本身)。相传唐代大将尉迟恭指挥军民筑城到此,由于地势过于险峻,屡建不成。某日清晨,有梅花鹿沿山脊奔跑,于雪地留下一串脚印,尉迟恭心有所悟,命将士沿脚印做记号,依次建城,果然成功。
百步峻顶上是白云楼,这也是府城墙的制高点,接下来就非常轻松了。


12点16分到白云楼,不能登楼,且前往七号敌台的一段城墙维修封闭,只能走下方的便道。12点25分绕过七号敌台。


经过六号敌台和五号敌台,12点40分到龙头亭,此处可下到城隍庙。上次来没有下去,这回就去看看。
刚下去就看到一株形状奇特的古樟。旁边介绍说是隋樟,距今已有1400多年,曾遭雷击劈去大半,干径厚度不足0.65米,仍生机未灭。


城隍庙侧门入口,正门在南侧望天台路。


城隍庙正殿,香火挺旺。城隍庙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台州初设时,城隍神为三国东吴屈坦,现建筑为2004年重建。


屋顶上的戏曲人物造型,关公。


返回城墙,往前走不远,意外发现下方有个鹿园——大概是因为筑城时有鹿来指点过的原因吧,临海别称也叫“鹿城”。


继续前行,这段城墙很平坦,墙体有弧线,两旁树荫遮蔽走起来很舒服。


12点52分到四号敌台前,走左边的路去望天台。
望天台也叫天坛,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筑台祭天称王之处。其结构采用三层九循环形式,汉白玉扇形台板、台阶、栏杆等都是九和九的倍数。建筑体现“圆和九”思想,象征九五至尊。


望天台的构造和北京天坛圜丘并无两样,站在中间圆形石板说话,可以听到响亮的回声从四面传回来。


12点59分,到达烟霞阁。它是“江南八达岭”经典画面中最高处的建筑。现在是个小卖部。


13点03分,到达三号敌台,上二层望西北侧灵江上游方向,那座桥是104国道灵江三桥。


前方城墙蜿蜒而下,是最为灵动的一段。远处可见梅园和二号敌台。


13点10分到达二号敌台前方,这里城墙上挂着“最佳摄影点”的牌子,回头所见即是“江南八达岭”的经典画面——只不过是远景,需要放大照片才看得清楚。这个季节前方的枯枝很煞风景。


还是放一张八年前(2015.6.7)在二号敌台上拍的局部放大照片吧——很奇怪,这次在二号敌台就是找不好相同的角度,要说树叶不如夏天茂密吧,偏偏比这张图遮挡得还多。


在二号敌台上层俯瞰梅园。此时游客大量聚集,都是来看梅花的——他们大多是从朝天门上来的。这个春天江南长城梅园算是出圈了,闻名而来的游人极多,再加上免门票,周末,好天气,能不挤吗?


下到梅园赏梅。


有美女着汉服拍照。


树龄220年的青梅(果梅、梅子、酸梅)。虽然老枯,但还是开了几枝花。


繁花如潮




在梅园呆了5分钟左右,又回到城墙,向朝天门前进。朝天门有瓮城,半圆形的瓮城能分散洪水的冲击力。


13点31分,接近一号敌台,此刻游人亦如潮。


回望梅园,如霞如锦,铺满山坡。


13点35分,在一号敌台二层望朝天门瓮城。


敌台回望梅园。


走到朝天门瓮城回望一号敌台和梅园。



江滨路外侧停满车。


此时还有众多游客排队准备从朝天门上城墙。


朝天门往前就是平整的路了,游人也少了许多。边走边回望梅园。


这段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马面”,是城墙往外凸出的部分,守军可在此向两侧射箭或投掷石块,消除平面城墙形成的死角。按说明资料,台州府城墙的弧形马面为全国独有,除军事功能外,也具备减少洪水冲击力的功能。
我在一处马面看望江门,门上城楼叫平海楼。


在马面回望梅园和朝天门瓮城。


往前走后回望适才站立处的马面(左侧凸出部)。


在平海楼看南侧的马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城墙与城内建筑挨得很近。


13点56分,民房露台感恩亭。


14点03分,巾山四塔同框——山顶低者小文峰塔,高者大文峰塔,山下龙兴寺千佛塔,右侧天宁寺南山殿塔不易看出。


拐个弯就到了镇宁门,14点05分到瓮城。


18点07分,巾山四塔在城墙正前方了,兴善门不远了。


民房马头墙和巾山三塔。


18点10分,兴善门上俯瞰紫阳街南口。


望龙兴寺方向,有一棵黄叶假树,大概是祈福所用。


兴善门瓮城


龙兴寺与紫阳街之间的赤城路美食街。


不下城墙,继续前行——当时看正前方以为可以直接到天宁寺南山殿塔,实际上可望而不可及。若是身手矫健当可从城墙上翻下去(估摸着从下面翻上城墙难度更小些),还是算了吧。再往前似乎可走到靖越门下城墙,但几乎没有游人,还是回头吧。


这段城墙与龙兴寺前面的登山道是紧邻的。我走回到兴善门,就此下城,结束了台州府城墙二刷。自11点53分揽胜门登山到14点17分兴善门下城,共耗时2小时24分。


紫阳街和巾山另外再写一篇凑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