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新昌4天3晚亲子徒步(安山古道&韩妃江步道小环线)

作者:董雯雯 显示图片

据说这个五一假期出行人数突破了2019年。
4月28日从上海虹桥出发的高铁全部售罄,这让我们对本次出游着实捏了把汗。
不过事实证明,我们身上还是有点冷门气质在身上的,这次五一假期,又一次完美避峰。
此行主要还是带着孩子徒步为主,受xhs上徒步博主的启发,将目的地定在浙江绍兴新昌附近。

一早从上海出发,途径S1迎宾高速-S2沪芦高速-S32申嘉湖高速-G60沪昆高速-G1522常台高速到新昌下(此段感谢小嘟嘟提供了全程的路线名称),由于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还是遭遇了一定的拥堵,原本3个小时的行程开了将近6个小时,好在一切顺利,中午赶到了新昌。

来到我们第一个打卡地点——新昌大佛寺。
和新昌热门的十九峰景区相比,大佛寺的人流量貌似还不算很大。
起码停车还比较方便,感觉景区内的人也不会很多。
景区挺大的,除了比较有名的江南第一大佛、千佛洞等,还有木化石林恐龙园,天然圣境,佛山圣境,五百罗汉洞,般若谷及栖光禅院等等,原本没有做什么攻略,漫无目的的闲逛反而有了很多惊喜。

刚进门小朋友就被恐龙园吸引了,然后我们就脱离主路沿着边上的小路参观游览。


偶遇了一家叫缘的咖啡馆,没什么人,雨后的咖啡馆显得特别安逸,停下里喝咖啡吃甜点,感觉一路奔波过来的疲惫都没有了。








饭后游览了般若谷,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的人工景点,但是设计的错落有致,别有洞天,游览的过程中有很多小惊喜。







随后又参观了栖光禅院。
回到佛心广场,一人一碗斋面,心满意足后继续游览。





大佛寺的重中之重应该就是位于景区最里面的南朝古刹,据说也是很多电视剧的取景地。进入大佛寺的黄墙长廊有很多人来打卡,也是景区里感觉人比较多的地方了,可惜此行江南那第一大佛正在修缮,不过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出来逛一下文创店,这家里头的咖啡馆设计的也不错,还有一些文创,设计比较有心。

整个大佛寺景区,应该说整体就是一个带着寺庙的大公园,五一来打卡人不是很多,带孩子随便玩玩还是很有意思的。








此行唯一一个出发前就确定好的行程——安山古道。
安山古道,全程6公里左右(实际路书走了大约8.8km),从镜岭镇溪西村前殿岭脚,经小泉溪村,至安山村或建国村。之前就是这边要建水库,水库建成后,沿溪而行的安山古道,溪西里、小泉溪村、安山峡谷,都将永远消失,所以此行一定要来探一探这条安山古道。

选择直接在安山古道的起点镜岭镇溪西村落脚,小村子就在澄潭江绕村而过,风景秀丽。
早上起床,天气不错,带着孩子在村里溜达一圈。
澄潭江边风景秀丽,清晨阳光洒下来,一眼就爱上了。






民宿早餐很简单也很不简单,一大早的几个阿姨开始现做包子,柴火烧水蒸上,一早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包子——萝卜丝肉、咸菜笋丁,最好吃的就是笋丁肉包的,配上稀饭,太好吃了。




吃饱喝足,开始我们的安山古道徒步之旅。





跟着路书,我们很快找到古道入口,入口处已经有关于修水库封路的告示了,推荐从小泉溪村进入。来也来了,决定还是走走看,大不了走不通再回来。

爬了一个小坡后遇到一个迎香亭,下坡就遇到封闭的地方了,往前探了探路,从隔壁小路绕道下去,下面已经是工地了,问了一位村民,可以通往小泉溪村,就继续走了。




穿过工地已经能看到分洪洞的雏形,走出工地过了高速便又回到安山古道,沿着小溪一路往前,流水声声相伴,一路就我们仨,一直到了小泉溪村,看到路边开始有房屋和车辆才看到有人前来。

不过小泉溪村路不大,沿着公路边停满了车,据说这边过来挺堵。









从这里开始大约就是安山古道的精华段,一路都在峡谷和小溪边穿越,几步就一个石桥或者石碇,小朋友太喜欢了。走到安山峡谷这里,有不少人下来玩水,小嘟嘟也玩的不亦乐乎。




一路往安山村走,不能错过这里一个秘境,飞龙瀑布。以为沿着古道路过了不少杜撰王羲之和龙的小故事,我们以为这个飞龙瀑布也大概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小瀑布,想着来都来了,不如走几步去看看吧,没想到却是一个小惊喜,落差30m左右,底下是一潭碧绿的清水。




看完瀑布拾级而上,便到了我们的终点安山村。

一定要尝一尝的安山十八灶,虽然五一期间人比较多,老板也照顾不过来,但是上了几个菜还算不懂,特别是当地的笋、芋饺,都很好吃。




休息恢复体力后,准备回溪西了,跟着导航找了半天也没看到公交车站,问了村民有一辆公交,但是需要等大约1个小时,打车也很难达到,交通不太方便。联系了当地的村民,可以100元送回溪西村,但是只有一台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了滴滴,居然正好有一个送客人来安山村的车子,正巧可以把我们带回去了。

回到溪西洗澡睡个午觉,起来已是傍晚,在民宿随便吃了点,打算去镜岭镇逛逛。
出了村沿着澄潭江就是步道一路通到镜岭镇。一家三口饭后散步,看看星星,听听流水声好不惬意。
走到镇上远远就能看到远处的廊桥和白色的小镇建筑,亮灯后还挺有点意思的,路过镜岭老街的牌牌,却也不见人多,也没看到什么商铺,倒是有几处孩子游玩的小乐园。









走到道路镜头是一座仿古的廊桥,远处看去蓬荜生辉,走近看,从桥的一头走向另一头,一边是诗,一边是画,设计的还挺有特色。

小镇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回去路上看到有人在澄潭江边扎营烧烤露营,还挺羡慕。

出发前一夜还在韩妃江古道和盐帮十八渡两条徒步路线中纠结。
杜老师倾向于盐帮十八渡,因为好停车。我看了下路书,盐帮十八渡大约13km,而韩妃江古道才8km,果断选了韩妃江,殊不知这一选走了大约10km,韩妃江这条环线也比想象中野一点。

一早导航到下洲小村,到村里的时候算上我们的车大概也只有两台,心中暗喜——又一次的冷门了。
环线可顺时针走,可逆时针走,我们选择跟着xhs博主的走向,顺时针走,这样前半程就是比较轻松的沿着韩妃江边徒步,后半程需要翻过一座山上的茶园回到下洲小村。



前半程轻轻松松,韩妃江虽不如前一天安山峡谷中的溪流清澈,但是溪江两岸,山峦叠叠,更有大块石壁遮天蔽日,小嘟嘟在“烧麦山”下大喊听回声,好不开心。












后半程就是茶园山路了,小蚊子之前提到说这里的路有一段比较野,事实证明确实有点野。到了全程的中点石门坑村,开始遇到迎面一起过来的徒步的人,大部分也是从下洲小村过来走环线的,但是跟我们正好路线相反,无非是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的区别。下岩贝村看雾,后金山看花,到了这个石门坑村就是看桥了,路过了村里的几个石桥,再看下摩崖石刻,穿过茶园就是开始爬升了。






路不是很好找,在茶园上升的过程中有一段走了点冤枉了,反复探查了几次才找到了方向。山顶的视野非常好,一边是满目的茶园,和远处山对面的小山村,站在峭壁边上,眼底就是刚才一路过来的韩妃江和“烧麦山”,登顶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接下去就是一段虐虐的下山路了。
一开始跟着路书走还算顺利,后来发现一段非常陡的下坡碎石子路,哪怕跟路书路线完全一致,也心有疑惑没敢往下走,辗转片刻,四处寻路和路边的标记,还遇到一对同样找不到北的父女,研究半天,觉得也只有这一条下山的路了。他们两人女儿的脚大概是崴了,我们这边又是一个6岁的孩童,这一行老弱病残人事,也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下山了。





说实话,我的徒步经验也是非常有限的,最害怕的大概就是下陡坡遇到碎石子路,大约是我徒步路上最难克服的障碍了。如今带着自己的孩子就越发胆小了,却又不得不坚强。我在前面开路,引导孩子往下走,教他如何下坡,如何踩稳,如何好好使用自己手上的登山杖,爸爸在孩子跟在后面,希望关键时候可以扶一把。不过嘟嘟还算给力,全程有几次失去重心摔在地上,也没有丝毫抱怨,还一直鼓励我们。事后和杜老师谈论起这一段,我们都肯定了孩子的成长,毕竟去年东钱湖附近徒步的时候,孩子下坡时还胆小的坐在地上挪屁股,这次已经可以站着一步步的前进了。同时也有些后怕,毕竟一脚宽的步道边,有些就是悬崖,如果没站稳倒向一边,无论是前面探路的我,和跟在后面的爸爸都帮不上忙。

这次好在天气给力,如果遇到下雨湿滑,下山会变得更加艰巨了。
不管怎样顺利回到下洲小村了,在村子里一个吃一根棒冰,体力慢慢恢复了。








来嵊州应该来尝尝这边的美食,豆腐小笼,炒年糕,榨菜。。。可惜这些都没吃到。。。
孩子倒是在酒店的儿童乐园玩的不亦乐乎。





第二天想不起来哪里好玩,为了避开回程高峰,吃完早饭就启程回沪了,一路畅通,三小时抵沪。
一场以徒步为名义的小旅行顺利结束,又一次成功避开了五一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