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帅府——张作霖和其长子张学良的故居

作者:阿秀 显示图片

我们只是放眼远处的风景,却忽略了身边的故事。
偶尔看到视频的讲解,促使我要亲临其境的去看看。
距离我家仅60公里,驱车前往。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
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  
始建于民国三年1913年,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有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建筑体系。
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
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                                                                                 



张学良主政后,鉴于张氏帅府已有建筑不敷使用,后将其父所修的西院卫队营部、两套四合院及网球场拆除,在此基础上修建红楼群,即后人所说的“少帅府”。
红楼群 是张氏帅府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大楼均为3层,另有地下室。
大楼一北欧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要特点,属于英国都铎式和哥特式的设计风格。
红砖外墙,局部以混凝土饰面,红白相间。




张学良像






帅府办事处(现不对外开放)亦称帅府舞厅,因张氏父子经常在这里举办舞会而得名。
位于帅府大院的东南侧,是一座罗马式砖混结构带地下室的三层青砖楼房。


三进四合院位于张氏帅府的中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放眼望去,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这里占地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的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了古代前朝后寝的封建帝王宫殿建筑风格。







是一座中西合璧是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民国七年(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
他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整座楼梯呈凹字形,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采用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分布在小青楼的28幅雀替木雕,多以梅花、柳枝、兰花为主,风格各异。


奉天1号车








大青楼为仿罗马式建筑,建成于1922年,因用青砖砌筑故称大青楼。大青楼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楼高22.45米,是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之一。登楼眺望,沈阳城美景尽收眼底,曾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办公与居住的重要场所,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在这里策划或发生的。






原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



老虎厅
此房间原为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因曾摆放过老虎而得名,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此处决,这既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通过杨常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政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名扬四海。




位于张氏帅府的大院的东赵四小姐楼墙外,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民国十七年(1928年)间,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赵一荻故居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独立成院。整幢小楼装饰很好,这里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特色。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