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是个可怕的东西
总在你
毫无防备的时候
让你想起
你早已计划好的行程
该行动了。
河南好,河南有座开封府,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能不忆河南!
河南好,登封有中岳嵩山,少林功夫传千古,舍利塔林是奇观,能不忆河南!
河南好,龙门石窟比敦煌,千年石窟好佛像,一步一景源流长,能不忆河南!
最忆是河南,忆那浩然正气的开封府、忆那青烟袅袅的少林、忆那巍峨耸立的卢舍那。
珠海飞郑州,下飞机停车场一楼神州租车门店,APP实现数据数字化,取车过程比想象的简单快捷,直奔第一站开封。
开封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景点以宋代文化遗存构成的,开封府、大相国寺、龙亭、清明上河园、铁塔公园、鼓楼景点为主,市区很小,来往距离不远,景点交通可乘坐人力三轮车,车主也是导游,会给你讲很多开封的故事。
美食-永远都是一座城市最诱人的名片。
除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开封也是周总理亲定的“国宴菜”——豫菜的集中地,
桶子鸡、杏仁茶、炒凉粉、羊蹄、手工花生糕、清汤东坡肉、开封灌汤包。
新郑机场到开封宋都皇城龙亭公园74公里1小时20分车程,停车场停好车,找个电力三轮车80元费用开始一路听导游车主讲开封的故事。
电力三轮车车主兼导游开始讲故事,传说:《狸猫换太子》讲述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的故事。因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
当年刘妃命宫女宝珠勒死太子,宝珠于心不忍,将太子装在提盒中放至寺庙,抚养6年,后仁宗即位,为纪念宝珠搭救之恩,改名:宝珠寺。
桶子鸡
灌汤包
饭后就在附近逛逛鼓楼夜市和西司广场夜市。
开封府附近住宿。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从此包青天与开封连在一起了。
开封府,又称南衙,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且在历代官府中以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因而被誉为“天下首府”。曾有过160年的辉煌历史。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3位皇帝在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随后有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曾在此任职,不过以包拯最为闻名。
现场版的“包拯铡美案”
三口铡刀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开封到嵩山风景区156公里2小时车程。到达少林风景区外已是下午3点,了解一下景区门票等信息计划明天一早上少林。门口找了一家家庭旅馆-自然居,定好饭菜和饭点,我们就驱车去10公里外的嵩阳书院。
中国古代高等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3千米峻极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
大将军柏
传说当年汉武帝刘秀首先看到了上面这株现在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的柏树,颇感震撼,遂封为“大将军”。然而,刘秀往前没走多远,看到了上面这株现在高18.2米、围粗12.54米的柏树,明显更大。
可是,作为皇帝,刘秀是“金口玉言”,前面那株已封了“大将军”没法更改,只好将这株更大些的柏树封为“二将军”。
其实,史籍中并未有这两株“大将军”“二将军”是汉武帝刘秀敕封的记载,有记载的倒是现在的卧着的“大将军”是古时的“二将军”,站着的“二将军”反而是古籍中所说的“大将军”。
据林学专家测定,这株“二将军柏”(实为“大将军”)树龄至少为4500岁,有“华夏第一柏”的美誉。
嵩阳书院回来正好赶上饭点,店老板端上做好的少林水库鱼,一鸡两吃,我问了一句少林水库鱼会不会武功?老板笑了笑。
嵩山脚下的村庄,夕阳西下,饭后村里田间地头转转散散步,看着村里一幢幢三五层的自建家庭旅馆,背靠少林常年接待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日子过得富足惬意。
少林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其建在少室山下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
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
莲花甬道
“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
《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弘一大师的联语。
今天我才知道本心就是佛,既然本心就是佛,那么又怎么见得以前的我不是僧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有位法名神光(僧可)的和尚从洛阳香山寺来到少林寺拜访达摩,一心想得到祖师的真传。但是达摩只自顾默然面壁,并不理会。神光站立祖师门外,肃然不动。他从白日站到黑夜。时值天降大雪,积雪没膝,天明时仍未被允入室。为示求道之诚,神光将自己左臂砍下。达摩开口了,问他“如此做甚?”神光虔敬地答道:“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众!”达摩见他心诚,可传衣钵,便唤他入室传道,并赐他法名“慧可”。由于达摩为禅宗祖师,后世称为一祖,慧可为直授传法弟子,史称二祖。
另一传说,神光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向达摩求教,达摩在后院达摩亭坐禅,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夜晚入定以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压了下来,不一会儿,积雪逾尺。这时,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层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窝里。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他走到门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问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达摩沉思片刻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解意,他意识到这里圣僧指点他禅悟的诀奥,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只冻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下的积雪和神光的衣衫。谁知这虔诚的刀声穿云拨雾,飞报西天,惊动佛祖如来,随手脱下袈裟,抛向东土。霎时,整个少林,红光笼罩,彩霞四射,鹅毛似的大雪片被鲜血映得彤红,粉扬而来。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离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一圈,仍侍立于红雪之中,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成红的。此情此景,达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为了向他求教,长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断臂,原来的骄傲自满情绪已经克服,信仰禅宗态度虔诚。达摩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
少林寺塔林
是登封“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寺院西300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共计248座佛塔,中国现存的古塔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塔群,被誉为“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
塔林过了就来到了上山路径。索道有两条,“嵩阳索道”(小索道)前往二祖庵,“少林索道”(大索道)前往三皇寨。脚力充足的人建议步行上山,沿途还可看到很多风景,下山可选择索道。
不游三皇寨,不算少林客。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果断徒步上山。
仙女潭瀑布
下山时腿已抽筋。
嵩山少林到洛阳市丽景门,全程国道58公里1小时20分车程,嵩山有一段是下坡盘山路,车道窄货车多,需慢行。
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 ——丽景门
古都洛阳唯一一家集吃 、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
用 “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 ”来赞。
用“一朝步入丽景门,一日重温千年史”来叹。
洛阳老街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小吃之一,该菜品酸辣咸香,醒酒开胃,回味无穷,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在鏊子上烙成薄饼再佐以金针、粉丝、韭菜、海带、香菜、虾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盐、味精、胡椒、香醋等调料制作而成。
传说中,这张绿豆小饼来头可不小。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经孟津县小浪底镇时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阵奇香。原来是一户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没翻,不熟。”康熙皇帝饥不择食,说:“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大吃,顿觉美味异常,并为这小饼赐了字。于是,这受过“册封”的小饼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
锅贴
龙门石窟 位于 河南 省 洛阳 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 中国 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 中国 各大石窟之首。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 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 龙门 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 ,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 中国 四大石窟 。
龙门石窟 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 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 宾阳 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宾阳三洞
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
北洞
南洞-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在北魏基础上续凿而成。
万佛洞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窟顶有朵精美莲花,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天下第一联
陈抟是 中国 道教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卷碑。这句话是赞颂道家始祖老子的。“十字卷”中的“天岸马”,是《山海经》中所说的神马,也就是天马。在《庄子》对其作了描述:“出入六合,游乎 九州 ,独往独来,是为独有。独有之人,是为至贵。”这显然是以天马喻人。前边所冠“开张”二字,有雄伟开阔之意。“十字卷”中的“人中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也显然是以龙喻人。所冠“奇逸”二字,更强调其不寻常的美好。
摩崖三佛龛-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
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奉先寺
原名大卢舍那像龛
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 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唐高宗初开凿,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主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遍照。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白园
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洛阳香山。
洛阳名吃-水席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
因人数而定可以选择几样。都是汤水,建议浅尝,不然一碗就喝饱了。
他说:理想不在是骑马喝酒走天涯,而是再远也要记得回家。
他说:去见你的路上,担凡踩一脚刹车,都是我不够爱你。
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握紧手中的方向盘。
爸妈做了一桌菜等候,温暖的家。
房子旁的油菜花
麦地
郑州新郑机场还车,坐城际转郑州东站高铁回中山,结束行程。
回来继续努力工作,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