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新青穿行-----新藏线G219核心路段-----日土、班公湖到新疆叶城

作者:快乐旅程 显示图片

国道G219公路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南起西藏拉孜,北到新疆喀什叶城,全长2500多公里。它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冰大坂,涉44条冰河,全线经过的大部份地段为“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这就是新藏公路。
新藏线核心路段,日土班公湖到新疆叶城,日土县——三十里营房,全程:600公里,三十里营房——叶城,全程:370公里。大部分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行走,之后又从5000米迅速下降到新疆叶城海拔不到1000米。对人体的适应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日土到叶城,短短900多公里,竞翻越8座达坂,长时间在无人区行走,这完全就是另一个星球的翻板。隐约连绵的流沙型山川,陡峭绝壁的破碎型峡谷,高山流云,碧水蓝天,令人心旷神怡,终生难忘。




从日土过来,第一个到达的景点就是班公湖。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班公湖是一个由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即,东部也就是在我国境内的湖泊为淡水湖,中部为半咸水湖,西部为咸水湖。班公湖是自然界的一块净土,异常美丽。






























































红土达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红土达坂得名是因为此处的土壤成棕红色。红土达坂是新藏线上最高的达坂,也曾是中国国道的最高点,世界国道的最高点。在连续70公里的喀喇昆仑山脉路段上,集合了新藏线上最高的三座达坂。红土达坂面向北的路牌显示是5380米,而面向南的路牌则显示5378米,因为上次大修时铲掉了约2米厚的冻土层。
































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松西达坂得名于“藏家第一村”松西村。这里是新疆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生活区,是新藏线北段上重要的驿站。







红土达坂过来,一滩美丽的湖水映在眼前,这就是龙木错。龙木错是喀西昆仑湖区湖泊中带的一个大湖,当地气候严寒干燥,湖区周边没有大型雪山冰川融水汇入,湖水主要依靠地下径流补给。
目前龙木错是一个盐湖,湖水中富含钾、镁、锂、硼、溴、钠等元素。在喀西昆仑湖区,龙木错算是湖面下降幅度较大的一个湖。距今1100年以来,龙木错的湖面下降了72米。在此之前,它和临近的松木希错、芒错以及其他湖泊曾是相连的。目前,松木希错由于得到喀喇昆仑山冰雪融水的补给,还是咸水湖,而龙木错和芒错已经演变为盐湖。









一路上藏羚羊还是很常见。藏羚羊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活动很复杂,善于奔跑,寿命一般不超过8岁,1.5到2.5岁之间达到性成熟,11月末到12月之间为交配期,孕期6-7个月,每胎一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界山达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有名的山口之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高原咸水湖龙木错西南岸,新藏公路K718公里处,喀喇昆仑山支脉西罗克宗山与东罗克宗山的鞍部。界山达坂山口还是沿昆仑山南缘横穿羌塘无人区的起点三岔路口。由阿里高原经克里雅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于田县普鲁村的进出西域的吐蕃古道,也是以此为起点。
“在班公湖里洗过澡,界山达板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这是新藏线上流传已久的俗语,是走过这条公路人的自豪和胆识,我也为我们的勇气点赞。
行走在新藏线的司机都有一句顺口溜“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大坂弯,伸手可摸天”这段顺口溜描述了新藏线的艰险。在这里下车,身体有点飘,不能久留,拍照撒尿走人。











泉水湖,一个被当地人习惯称为“死人沟”的地方。位于新疆、西藏交界的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海拔5118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武警边防执勤点。由于年平均气达温零下20摄氏度、永久冻土地带、高寒缺氧以及常年5至7级持续大风的恶劣自然环境,被当地人称为“死人沟”。






沿路行进,会在路旁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路基两旁时不时会闪过一排排齐刷刷插入地底的金属管,这些金属管被安装在路面两侧,露出地面之上的部分长达两米。这些金属管的名字叫做热棒,它是用来给冻土降温的,热棒是处理冻土危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


























从死人沟往西北走,才是新藏线最荒凉的路段,不敢说寸草不生,但荒凉程度不亚于月球和火星。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新疆。大红柳滩海拔4217米,大红柳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G219(叶孜线)。大红柳滩属高原寒带峡谷气候,高寒缺氧,植被稀疏,自然环境恶劣。据说以前的红柳滩到处都是红柳,不过在缺少煤炭的五六十年代,生存第一,全都做了燃火的木柴,成了今天的“红柳滩上没红柳”的现状。现在,河谷中,偶尔会有一棵红柳的树苗,孤独地顽强地长着,给人信心,传递希望。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像水一样倾泻而下,形成云瀑。看见滚滚云瀑,似河水奔腾,令人惊叹。
























新藏线上,三十里营房很有名!它是新藏线上大多数旅客首选的中途休整地。将近1100公里新藏线,虽谈不上距离有多远,但沿途7座达坂(蒙古语,山口之意)横亘在那儿,在三十里营房休整一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里住宿条件有点差,半夜被喊起来做抗原检测,第二天还是要去在核酸。不过清晨的日照金山至今难忘。















我们和当地人一样,明天要做必不可少的核酸,就像游戏中补血一样,没有它,寸步难行。




柯克阿特达坂(黑卡子达坂):海拔4909米。从北向南跨越昆仑山需要翻过三座主要达坂,海拔4909米的柯克阿特达坂是最后一座。柯克阿特达坂也称黑卡子达坂,位于219国道新疆段叶城县与皮山县交界处。民谣称:“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数不清的弯道加上严酷的气候,路况之险不言而喻。不过,这也带来了无比壮观的美景。





遇偶野生双峰驼。野生双峰驼,是骆驼科、骆驼属、双峰驼下的一个亚种。头体长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类,背上有两个驼峰,颈长而且向上弯曲,体色金黄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为最深。在冬季颈部和驼峰丛生长毛,有双行长长的眼睫毛和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
野生双峰驼栖息于海拔2000-2900米干草原、山地荒漠半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适应力极强,其身体特征非常适应于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主要以草、树叶和谷物为食,一次最多可以喝下120升的水,在特殊环境下它们可以喝盐水和吃冰雪来维持生命。分布于中国和蒙古的野外偏远地区。




































新藏公路240公里处是麻扎达坂,也叫赛力克达坂,是第二个高山口,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海拔4950米(或说海拔5100米),与库地达坂相比,其凶险更胜一筹。
新藏线最长的大坂是麻扎,它位于麻扎兵站的北方,上下各近40公里,连续的坡道。麻扎达坂高山陡峭,直入云天,到处是不尽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满山敷满褐色砾石。路边的嶙峋而狰狞的巨大山体,相互扭结交错,坦诚地显露着彼此间力的较量。





















































叶城,叶尔羌城,新疆公路的起点,一座被称为“昆仑第一城”的小城,它却拥有着世纪吉尼斯四项纪录,分别为:平均树龄最长的古核桃园“核桃七仙园”、最大的古核桃树、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线”、徒步登山路线最长的山峰“乔戈里峰”。叶城生态优美,冰川、沙漠、峡谷、古城、古洞一应俱全,宗朗灵泉探幽,锡湜亚古城寻秘,乔戈里峰探险,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情在这里魅力展现,喀喇昆仑山下的叶城不负盛名。
叶城本是我们这次行程的主要节点,也是多年梦想到达的地方,也是计划中这次旅行新疆游开始的地方。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千辛万苦、朝思暮想的地方,因疫情直接拒绝我们入城,封车门,直接押送上高速命令离开,这就开始了我们逃离新疆青海的后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