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周六早上7点二十,从青岛出发,经李村上高速,中途昌邑服务区停留休息15分钟,驱车219公里,历经3个小时,10点半到达青州博物馆,只需通过小程序预约,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入馆参观,馆内有四个展厅,东楼一楼展示的是青州从史前到1875年的历史,二楼展示的是龙兴寺佛像,北楼一楼展示的是明朝衡王墓葬品,二楼展示的是从汉至清历代陶瓷展品。
其中位于“青史厅”的赵秉忠的状元卷和宜子孙玉璧,以及位于“龙兴寺展厅”的龙兴佛像并称青州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如果走马观花一个小时就可以浏览完毕,如果逐一观摩,两个小时也就够了;
11点40分,离开博物馆,正好到了饭点,在某团上找了排名第一的“老街印象”饭店,这家餐馆的特色就是藏身于一片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中,不只是一户老房子中,而是连接成片的十几户老房子中,进入其中才发现别有洞天。若不是门外街道上停满了车辆以及胡同口挂了一块不起眼的招牌,我都误以为走错了地方。不愧是排名第一的馆子,点菜区的人群熙熙攘攘,堂食的客人也都满坑满谷。这家的特色菜有大约十种左右,我只点了状元鸡,爆炒腰花,泉水汆羊肉汤,老街炖肉丸,蜜汁炖山药,其他加了几道家常菜,特别点评一下状元鸡,是这里的头牌,每桌必点菜,确实是一种没有品尝过的做法,整体口味偏甜偏咸,口感类似糖醋,但比糖醋少了醋,多了胡椒,感兴趣的可以去品尝一下。
吃过午饭,入住了提前预定的民宿,这家民宿值得点赞。这家民宿的名字叫“四合院”,确实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典型的四合院结构,主房坐北朝南,有三个房间,中间是客厅,左右是卧室;西厢是也是三室,中间客厅,左右是卧室;东厢房是房东作为民宿的办公室自用,南房是厨房。房东女主人是回族人,虔诚的穆斯林,对客人也很热情周到,小院里摆放着花花草草错落有致,正方门前摆着两个大石缸,水清见底,这个季节缸内的水莲还未苏醒,水中一群小鱼得以拥有整缸的空间来回游弋,再过几个月睡莲开枝散叶,铺满水面,或许这群小鱼就只能从星星点点的缝隙中观赏到这方院落的天空,或者是到了夜晚水莲沉睡时,鱼儿们便有了与星月共赏的机会;令我还感到一点小惊喜的是,房东家有一只英短蓝猫,平时只在宠物店里见过几次,这次能够与这只小可爱同住屋檐下,也确实提升了不少幸福指数。这样一个精致的四合院,历史悠久,四个卧室可住9人,一晚只要497元,确实性价比超高。
在四合院午休后,下午15:30,步行穿过一条长约200米的胡同就到了青州古城的偶园街,没走几步就是古城中的第一打卡地-偶园,见识过扬州的个园,何园,对此偶园并无惊艳之感,唯有镇园之宝-“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值得细细观摩,品味,据介绍这奇石也颇有来历,是当年不知哪个当官的献给衡王祝寿的礼物。注意,本文在这里第二次提到了衡王,这个衡王对华夏历史可能没啥贡献,但是却给500年后的青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于他的简历,看官们自行百度吧,后文可能还会提到他,注意警戒。
17点左右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青州不夜城,这个完全是计划外的行程,媳妇儿的同事推荐的,也就是缩小版的“大唐不夜城”,据说春节期间每天游客多达3-4万人。我们到达时天还没黑,游客很少,略显冷清。待到掌灯时分,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推荐几个必看小节目吧,不倒翁,杂技,魔术,喷🔥,虽然节目时常都很短,相对20元票价,也是相当超值的。当然,对于不夜城的老板来说,只赚你20元的票价是远远不够的,不夜城里摆满了全国统一标准化的各地美食,虽然千篇一律,却也有不少拥趸,至少满足了大众们一顿晚饭的自由-想吃啥吃啥,啥都有。
21点 30回四合院睡觉😴😴😴
第二天,
虽然是自然醒,但醒的有点早,昨天因为选房间的问题还跟儿子商量了一下,他要睡西厢的北屋,他说这个房间窗外正对着一面墙,让他觉得像他姥姥家有土炕的那个房间,觉得亲切。我要睡西厢的南屋,这个房间的窗外正好可以看到整个庭院以及庭院中初春乍开的三两枝迎春花,而且我也联想到了第二天早上阳光照进房间,把我叫醒,起身望着窗外的美景伸个懒腰。
结果因为醒的早,没能按照我头天设想的剧本进行,所以我就倒头又睡,重来!最后,终于等到阳光照进来了。
早餐是姐夫一早出去买的,吃的是古城内独有的网红老店——鸡汤米线和老槐树煎包,说是排队的人巨多,去晚了早饭就会变成午饭,这里脑补了一下排队的场面。
九点半,出发赶往云门山,导航时注意,要找第一停车场,否则会把你导到第二三四五停车场。实际上,去的还是太晚了,第一停车场已被团游大巴攻占,跟着车流停在距离景区入口处5百多米的地方。说起云门山,周围的人都说不咋滴,为啥要来看看呢,因为打小就知道云门烟,云门春酒,既然来了青州,必须拜拜云门本山。一路拾级而上,时不时的从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窜出几个身手矫健的男女老少,不走寻常路,拽着树干,像猴子一样攀援而上,留下的净是一片尘土飞扬,我抬头望了望,吃了满嘴的土。这里没有北九水的曲水流觞,没有太清宫的道法自然,亦没有巨峰的陡峭曲折,甚至都没有浮山的干净整洁,这么说确实有点片面,都怪那帮“猴子”让我吃了一嘴土。吐槽归吐槽,到了山顶却有别样的风光,不得不提的就是天下第一“寿”,跑不了的又是那个五百年前在青州府过大寿的衡王爷,这又是别人给他送的寿礼,还有其他一些百年以上的石刻,没有仔细端详。继续登颠,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拔421米,将整个青州府尽收眼底。不大的山巅居然坐落着三个殿祠,分别是玉皇殿,三皇殿,天仙玉女祠,看得出来这才是云门山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归宿,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从山上下来已经是12点半,去吃了心心念念的老潍县朝天锅,可能是太饿了,比想念的要香的多。吃完饭已是近三点,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井塘古村,名副其实的石头村,颠覆了我对古村的认知,见过的古旧村庄无一不是黄土堆墙,茅草当瓦,这井塘古村竟是齐整整的都是石头垒起来的,确实少见,不必提的是这个村庄虽然已离青州县城十多公里,依然流传着衡王爷家的故事。
下午五点左右驱车返青,充实的两日游,原本就想简单的记录一下时间、地点供大家参考,结果写着写着就成流水账了,总归是没落下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有啥需要,请在评论里留言,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