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包、一个挎包、一部相机,开启了周末之旅。本周末和山西小有名气的火车哥张益豪相约,在郑州会和,一起搭乘列车去红旗渠景区游览。
乘坐21:38太原客运段担当的,由太原开往青岛北的K884/K881次列车,列车经停阳泉北站,运行2小时23分,00:01准时到达石家庄北。
石家庄北站出站后,立即乘车去往石家庄站换乘,接下来将乘坐郑局郑段的王牌列车K179北京西开往郑州。
K179次是北京西站到郑州站的一趟列车。列车使用DC600V机供25G型客车,沿西长联络线、京广铁路运行,途经北京、河北、河南两省一市,全程689公里。列车于22:17从北京西站发车,次日6:36到达郑州站,历时8小时19分钟。本次列车具有悠久的历史,列车开行于上世纪60年代,是河南省会郑州最早的往返于北京的列车,由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负责乘务,K179/K180次列车连续33年获得"红旗列车"殊荣。上世纪60年代,由于我国铁路资源紧缺,K179/K180次列车在到达北京后套跑北京--沈阳区间。
2000年以该次列车为原型拍摄的六集电视连续剧《进京列车》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
列车全列由行李车、硬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高级软卧车组成,其中高级软卧车为19K车型,其余均为25G型车底。列车01:39石家庄开出,经停安阳、卫辉、新乡,06:36到达郑州站(图定1站台)。石家庄至郑州区间硬座62.5元,硬卧上铺110.5元、中铺114.5元、下铺117.5元,软卧上铺166.5元、下铺174.5元,高级软卧上铺299.5元、下铺313.5元。
到达郑州站,拍摄几张照片,火速飞奔至8站台,和张益豪一起上车乘坐K8008郑州开往红旗渠的列车。红旗渠号”红色旅游专列的成功开行,既是河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加大消费引导促进力度、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主动作为,同时也是铁路部门加强路地旅游合作、拉动地方经济和方便百姓生活的积极探索,将对打好文旅经济增长主动仗、推动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乘坐上开通一月有余的列车,列车内干净、整洁,这次乘列车直达红旗渠站,觉得更方便了,“坐火车比坐大巴车更舒服。”由于火车哥张益豪的皮箱内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便很快被媒体记者所吸引。列车编组10节,全列由2节硬卧和8节硬座构成、07:00准时发车,经停新乡、汤阴,运行231公里,走行京广线、瓦日线,09:43到达红旗渠。全程硬座票价37.5元,硬卧上铺83.5元、中铺88.5元、下铺91.5元。
红旗渠站,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姚村镇焦家屯村北侧,隶属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安阳综合段管辖。2023年1月20日,铁路红旗渠站正式开办客运业务,首开红旗渠号旅客列车,将结束林州地区不通铁路旅客列车的历史,全力打造铁路线上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流动红色基地,助推沿线区域经济和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出站后,乘坐火车站开往红旗渠景区的公交车,单程每人10元。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便可抵达红旗渠景区,门票80元一位(包含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耗时近10年的伟大工程,是“新中国奇迹”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正是在这种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撑下,民工们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山洞凿通。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员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优秀青年,故将此隧洞取名为青年洞。
20世纪70年代,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
1990年,林州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将精神财富转换为物质财富。建成了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修,完善设施,提高品味,强化服务,使昔日的荒草坡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下午15:20景区门口乘坐到景区时候的公交车去往纪念馆,车票每人10元,大约10分钟左右到达纪念馆。旗渠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1975年在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建立红旗渠纪念亭、碑林、浮雕、牌坊等,并由210幅珍贵历史照片和修建场景、工程模型、英雄事迹组成室内展览,定名为红旗渠纪念亭。
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分别是老馆的9.2倍、8.7倍和1.6倍。新馆集图片300张、实物1000件、展柜15组、雕塑9组、灯箱5组、投影2组、场景4组、沙盘2组、真实山体塑型1290平方米、触摸屏6组、电子签名1组、振动平台1组、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图片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等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
参观完纪念馆,17点发车开往红旗渠火车站。列车18:07开车,极大的方便了前来红旗渠旅行的游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样的红旗渠精神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激励着我!
接下来,我们在汤阴站下了列车。或许是因为看过电影《满江红》的影响吧,一直想去看看汤阴站立着的岳飞故里的纪念碑。汤阴站,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安阳车务段管辖的二等站,始建于1904年。该站一号站台上保存着一块建造于1942年的岳忠武王故里碑,石碑于2019年所立。
从汤阴站出来,我们乘坐出租车到达了安阳站。由于汤阴站没有去往郑州的车次,我们选择了安阳站T49次列车南下郑州。T49次列车是武汉铁路局集团公司襄阳客运段担当,该车为25K型车底。列车从北京西站开往宜昌东站,运行距离1424公里,运行时间18小时4分钟。
经过1小时57分运行,列车23:07到达郑州站。我和张益豪也结束了愉快的红旗渠之旅,也期待着下次一起运转,向着共同的目标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