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行10)千年古县~汤阴3⃣️中医始祖★扁鹊庙

作者:濦水风帆 显示图片

扁鹊庙座落于汤阴县伏道乡南岗,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扁鹊,姓秦,名越人,生于公元前401年,死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名医,精于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以切脉最为有名,为我国脉学之宗,《史记·名医列传》中把扁鹊放在首位,尊崇其为“医圣”,后被乾隆封为“神应王”。


据《史记》载:秦太医令李醯(xī)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伏于道旁而刺之。当地百姓将扁鹊遂葬积冢,于冢前立祠以纪念,故此地更名为伏道




扁鹊(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人们便以上古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来称呼他。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蔡桓公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亦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
日本医师滕惟寅说:“扁鹊,上古之神医也。”


随后进入山门,沿一座白色单拱石桥拾阶而上,两旁是八角形石围栏水池。

通往回春堂




东边日出之地为“阳池”



西边日落之地为“阴池”

中间这雅致拱形小桥称为“阴阳桥”,据传,走过阴阳桥,能采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再向前行便是二门回春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门口一副对联,上联“望闻知膏肓”,下联“问切断生死”,横批“”回春堂”,这副对联道尽扁鹊诊病医学精髓,尽显中医博大精深。



《桓侯接见时,他望着桓侯的颜色,便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他离开后,桓侯就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利,欲以不疾为功。”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他辞出后,桓侯感到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


“古井水、九头艾、无名子”被称为扁鹊庙三宝。我们来到庙内千年古井旁,古井上面现在建有八角形凉亭,古色古香,向西一面,书有“古井亭”大字,亭中古井有六角形石头井盖覆盖,井盖及突出地面的井壁四周雕刻云状花纹。扁鹊庙地处火龙岗延伸地带,一般水井深度都有一百多米,相传此井仅有三十米深,历数千年而不干涸,井水不升不减,水质清澈,甘甜可口,据称可强身健体,故得名“古井神水”。




在古井亭古井旁,还有一尊扁鹊石像,凡是来扁鹊庙参观的游客总要手摸一下石像以祈求健康无灾。



两边侧殿,供奉中国历史上十位名医,有张仲景、华佗等等,他们都曾经以自己高超的医术、为百姓医疾除患,救民于水火,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灿烂了中国医学文化的历史星空。








东厢房供奉供奉皇甫谥、孙思邈、韩普济、雷太乙、刘守真。



两侧东西厢房内,供奉了我国历史上十位名医,这些名垂史册的名医,都曾以自己高超的医术、过人的智慧、高尚的医德,救众生于水火之中,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厢房供奉张仲景、淳于意、华佗、葛稚川、王叔和


看过回春堂再向北去,便是扁鹊庙正殿,


大殿东西宽25米,南北深15米,四周有3米外檐,檐下有22根朱红大柱。


内塑帝王衣冠“广应王”扁鹊彩塑坐像,高约三米,端冕垂旒,面容慈祥和善,墙上绘有11幅扁鹊生平彩色壁画,展示扁鹊非凡一生。


扁鹊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 扁鹊说:“好吧,遵命。”





扁鹊换心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轻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鹊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剖开他们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二人过了一会便醒了,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起死回生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稽之谈,人死哪有复生的道理。扁鹊长叹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试着诊视太子,应该能够听到他耳鸣,看见他的鼻子肿了,并且大腿及至阴部还有温热之感。”中庶子闻言赶快入宫禀报,虢君大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




扁鹊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在太子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气脉纷乱,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协助用针砭进行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将方剂加减,使太子坐了起来。又用汤剂调理阴阳,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这件事传出后,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的绝技。


名扬天下
扁鹊名声传扬天下。他到邯郸时,闻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治妇女病的医生;到洛阳时,闻知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闻知秦人喜爱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派人刺杀了扁鹊。天下谈论诊脉法的人,都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



左边一个偏殿~神灵殿





扁鹊墓前拜殿




墓前后殿




锦旗挺多应该很灵



再向北就是扁鹊墓冢,位于庙区最北部,整体呈圆形,高2米,周长30余米,墓前遗存有清代康熙年间石碑,碑文内容字迹已模糊难辩。这是整个扁鹊庙的核心区域,历经2300年风风雨雨,依旧访者络绎不绝,香火袅袅不息,医者仁心,神医千古。


扁鹊墓
(明)魏大本
东皋来往熟,荒墓几生愁。
术自长桑授,名因野艾留。
魂摇瀛海月,祭应楚江舟。
何限庸医妒,明珠可暗投。


墓前有清朝康熙年间墓碑一块。


扁鹊墓祠堂记
大道之世,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三代以降,大道既隐,周德衰于战国争强之时,秦以虎狼之威,专尚诈力,任凭谗邪,上蒙下蔽,贼善妒功,以强暴凶险之士,得以逞其志。此太医使李醯知其医之技不如扁鹊也,故使人刺之。积习成风,恬不少革。以至鞅、斯有佐命之功,恬、起著拓境之效,皆以谗间,死非其罪。而欲望其国诈长且久者,盖亦难矣。


在扁鹊墓土中随手翻动,即可寻得黑褐色小颗粒,硬度介于石头与泥土之间,因其来历不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地质矿产部门化验,含有二氧化锰、铁、锌、锰,钾等矿物质,具有消炎、镇痛、生肌之效,被称为神药“无名子”。


“无名子”产于扁鹊墓周围约100米土壤中,随手翻动可见黑褐色小颗粒,硬度介于泥土与石头期间,颇为神奇,虽经千年取用而不枯竭,此物具有消炎、镇痛、生肌功效,故称为神药“无名子”,现已不让随意翻取。


扁鹊塑像手捧医书,和蔼端详,两边松柏苍翠,翠柳枝条簇簇轻抚,不知这盛世繁华可曾穿过千年岁月,抚慰医者初心



时光不语,步履铿锵。拜谒神医塑像,洞穿历史烟云,后世之人又有怎样的感悟?从景区标识上可以看到,目前扁鹊庙景区被汤阴县列为廉政教育基地。神医为民除疾治病,却遭小人嫉妒刺杀,公道千古自在民心。

扁鹊庙历朝历代多有文人雅士拜谒赋诗,明朝闫兴邦有诗赞曰:“刺君葬君君不朽,古祠有灵争叩首。墓草青青年复年,五月五日浇枙酒。”。清代卢松有诗云:“扁鹊祠堂对墓门,青青仙艾至今存。儿童指点溪山北,说是当年伏道村。”


放生池


十二生肖雕塑




庙内盛产“九节仙艾”,久为朝廷贡品,其性情温和,颇为灵验。现已改良规模种植,是为“北艾”主要种植基地。


庙内盛产“九节仙艾”,历代被列为朝廷贡品,,其药性温和,疗效神奇,深受群众之喜爱。据《汤阴县志》记载,端阳节这天,扁鹊墓庙的艾园收割仙艾,除选作贡品送往京城外,还散发一些给民间。


艾草园



找到一颗艾草


土地老百姓则从十里八乡赶来,摆设祭坛,以猪羊果品来祀奉扁鹊,并讨得一把仙艾带回家去,避邪镇灾,治疗百病。明朝闫兴邦有诗赞曰:“刺君葬君君不朽,古祠有灵争叩首。墓草青青年复年,五月五日浇枙酒。”由此可见,九头仙艾非同一般。


最后,我们一行沿着十二生肖观景道路缓缓而行,汉白玉十二生肖塑像,栩栩如生,像在与游客依依告别。告别扁鹊庙景区,众人皆曰,能了解学习这么多安阳当地的历史文化,增长见识,益智身心,确实不虚此行



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难怪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据《史记》载:“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相传刺客曾于此埋伏道旁,刺杀扁鹊。当地人“遂葬积冢,于冢前立祠。”伏道亦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