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出发去天津三天两夜

作者:铃儿响叮当~ 显示图片


去程:沈阳北站-G1222-天津西站,7:53出发 11:57到达。
返程:天津站-G1211-沈阳北站,16:01出发20点整到达。
住:锦江之星(津湾广场店),距离天津站7分钟步行。
玩:
第一天:天津之眼看海鸥、世纪钟、解放桥、古文化街、听茶馆相声。
第二天:国家海洋博物馆、东堤公园踩坑、天河城。
第三天:西北角、五大道。
吃:利德顺小老饭庄、朱光玉火锅、东林餐厅,煎饼果子、烤冷面、糕干、芝麻烧饼。

第一天:世纪钟、解放桥、天津之眼、古文化街,相声。利德顺小老饭庄。

公交:北广场出来后,第一个看到的公交就是503路,是中巴车,软座,可以刷微信支付,带脚踏,正好到发车时间,四个乘客就发车了。





坐一站到“井冈山桥”,下车对面就是“利德顺小老饭庄”和“同发号饭庄”,他俩紧挨着。





目测同发号门口排队不少,利德顺门口却没有,就进了利德顺。到里边才发现是在包房侧面排号呢,满墙的名人合影,满屋子人,感觉空气里弥漫着油腻腻的傲娇。

点了小份红烧牛窝骨+老爆三。我喜欢牛窝骨软软糯糯的,女儿喜欢老爆三的干香。老爆三实在量太大了,就这一个菜好像我们家三口人也吃不掉,剩了不少,有点心疼,浪费有罪啊!要是能有小份的就好了。出来后又观察了一下同发号,明显他家桌子上的桌布低调的抵消了油腻腻。
吃完饭出门过桥再右转,坐639路西线,意风区站下车,走一会儿就到了酒店。

第一个房间烟味有点呛,前台小姐姐给换了一个,还不错,只是感觉稍微旧一点,电梯光板的很寒酸的样子。


酒店出门右转就是世纪钟,现场版和图片版确实是感觉不一样的,当时阴天有霾,朦朦胧胧的似乎有点震慑力,像低调的领导鸟悄儿的出现在你面前。


打车去金刚桥看天津之眼,远远望去,莫名的就是感觉它在转,不过,显然海鸥更抢眼些:翅膀真长啊!咋不过来吃东西呢?
飞得真好看呀!呀,还捉鱼呢!那儿有一只游得好悠哉呀!



从金刚桥下顺着河边,几分钟就走到了天津之眼跟前儿,有石壁浮雕简介,还有码头,估计夏天会有很多人吧。路上有复古铛铛车和双层观光巴士,巴士上层敞篷坐着的人都紧紧的拽着帽子,好像商量好了一样。

百度发现古文化街很近,就顺着张自忠路走了过去。各种特色小店,泥人张等,可以指导小孩儿吹糖人,还有个小展览,有点累了,就买了“哏儿都茶馆”一个半小时的相声票,小茶馆就二十几观众,讲得挺“哏儿”。话说到相声之都,哪能不进茶馆儿呢,哈哈一笑解千愁。




意犹未尽的出来,夜色已经悄悄降临,灯光把城市装扮得热闹斑斓。
二刷天津之眼、世纪钟,一刷解放桥。
或许,是因为与倒影相应成趣,才称之为“眼”吧。如果说白天看它,感慨于独特的构造和设计以及周边随之而起的经济,那么夜幕之中灯光之下,凭栏眺望,唯有安安静静的清秀之美。

打车到酒店,和女儿一拍即合,再到世纪钟,不免好奇这钟盘外围是什么图案,为什么要建这个。当年以及现在,会有人为了沈阳北站的太阳鸟慕名而来么?




一路向前,便是解放桥了,和白天看似不起眼的钢结构不同的是,灯光打造的金灿灿一下子就吸引了眼球,脚步不由自主的被牵引了过去。桥边零星几个小吃车,正好有熟梨膏,15元6个,担心吃不惯就商量大叔10元买了4个,趁热吃还不错。

回到酒店,才想起来没给娃吃晚饭,美团上被一家“大王烤冷面”吸引了,当然也被味道征服了,烤冷面配上紫洋葱和金针菇简直太好吃了。

这第一天虽是半天,但也挺充实,略有小遗憾是古文化街听完相声晚上七点就基本都关了,没怎么逛。不过,听了茶馆相声也就不虚此行了吧。

第二天:国家海洋博物馆、东堤公园、天河城。煎饼果子、朱光玉火锅。

早五点半,突然醒了,干嘛起早去找地方排队买煎饼果子呀,美团看看,还真有,就是贵了点,一个夹油条一个夹果箅,我觉得有点油,绿豆面皮不太喜欢,没吃几口就饱了,又浪费了。





提前在海博馆的公众号预约了免费的门票,买了直通车单程票。
步行再次经过世纪钟和解放桥去津湾广场地铁C口,坐海博馆直通车,大巴,舒适度还可以,就是不小心坐到了后轮上,有点抖。虽然提前买的车票,但还是得早点去,不然就得等下一趟了。





一个半小时车程,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和激动。海洋灾害的视频、图片和现场模拟确实令人震撼,实体大船高大威严。五岁以下的小孩子却只能任由家长喊着“别跑”
“你看这”。有点逛不下去了,出门之前,在网红咖啡馆买了一个地球冰激凌,入口有点颗粒感,看在窗外景色的面子上暂且忽略脏兮兮的桌布和椅子吧。

小红书里说东堤公园有海鸥,结果踩坑了。首先是“旅游2号线”似乎等不到,去时打的出租车20元,回来只能是“爱心出租”,发照片给先生,他问我为啥打了个五菱。那还是我胆子大,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也怕冻到孩子,更多的人还在坚持等传说中的2号线。
还好吧,我们算是乐观,女儿说东堤公园的小“游乐设施”挺好玩的,蜻蜓造型的跷跷板、渔船造型的滑梯、摇摇乐、三根立柱的转盘、小沙坑都好玩儿,但话说好几十打车就玩儿这个,老母亲内心多少还是有点不舒服的呀。



原计划是去网红图书馆,顺便吃个午饭,但距离有点远,时间也不早了,还担心下雨,索性在东海路地铁站直接回市内了。
果然下起小雨,有点不爽,意风区简单溜达了一下不太如意,路过桂顺斋,好多人排队买糕点,没心情排队,打车去昱德来吃饭,却被告知五点以后开餐。旁边是朱光玉火锅,就这个吧。女儿点的贡菜挺好吃。
原计划回酒店,因为下雨哪也去不了。怪郁闷的,那哪行!嘿嘿,酒店附近有个天河城购物中心,溜达走起!杂物社买个小玩意儿,再一杯快乐柠檬水儿,开开心心的走在夜色之中,一扫白天的小遗憾,恍惚间,好像不是在异地他乡。

酒店里稍微有点凉,不爱开空调,俩人在被窝里聊这两天的经历,再次想起大王烤冷面,是的,又点了一次。

这一天虽是一整天,但似乎不太如意,天公也不作美。好吧,我想的开,好在,雨没有一直下。

第三天:西北角、五大道,回沈。

自然醒,退了房,行李寄存在酒店,第四次经过世纪钟和解放桥坐地铁到西北角,C口出来走一点就看到二姐炸糕,噢记不清是二姐还是二姑还是二嫂了,很冲动的跟着排,排了二十分钟依然很遥远,女儿很理智的劝我去里面转转。于是,往里面居民区走着,避开一排排长长的队伍,真的看到了拿着盆排队的老人家们,当然队伍并不长。我们选了一个有当地人正在买的烧饼,芝麻馅的1.5元一个,真的很好吃。再往里,是很旧的楼,些许释放着点臭臭的人间烟火味。顺路走到了一个市场,分析了一下应该是回民区。心里暗暗想,我们大沈阳的回民区抽空也溜达溜达去,兴许有同款芝麻烧饼。
糕干确实也挺好吃,地铁C口出来其实应该先看到他家,可是早上咋就错过了呢,不得而知。
总之:芝麻烧饼好吃,糕干好吃,不爱排队,别处溜达去。


再次地铁到五大道,先到的民园广场,也就只到了民园广场,时间不太够。免费逛了体育博物馆,买门票逛了五大道博物馆,有个观景台,正好娃娃下牙掉了,抛上了房顶,算是个特别的记忆吧。



饿了,去小红书推荐的东林餐厅,被告知排队一个多小时。等了一会儿,再次按捺不住的搭讪,嘿嘿,一对小情侣说问问能不能外卖带走吃,我对女孩儿说你太聪明了 她指指男朋友说他聪明,我笑道“还是你聪明选择了他”,哈哈,真开心,终于可以提前吃到美食了。特色虾油鸡+老爆三,打车回酒店。这个虾油鸡简直太鲜香了,咸淡适宜,外酥里嫩,口有余香。点老爆三原是那天没吃够,还想着给孩爸带回去尝尝,但明显两家做法完全不一样,这里有紫圆葱配菜,还有大虾仁,不是干干的了,是勾了芡的,不那么咸,味道也不错,可能不是清真所以做法不同吧。

步行前往天津站。



和女儿说走就走的两天三夜的天津随意行,随着这流水账的落笔,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旅行,就是放空。新的自己,再上人生征程。下一次,会是去到哪个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