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彩云南行9:过桥米线发源地——蒙自

作者:秋雨 显示图片

七彩云南行第20天(12月9日),从元阳梯田至蒙自很近,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蒙自市是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云南米线的发源地。相传清朝时蒙自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在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每天送饭给书生,等上岛时,饭菜己经凉了。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鸡油,犹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熬好清汤,覆上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汤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后来书生考取功名、衣锦荣归,被世间传为佳话,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将它取名为“过桥米线”,从此”过桥米线不胫而走,成为云南名膳。

碧色寨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洲蒙自县的草坝镇,这个建在半山腰的寂静小山村,曾经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碧色寨火车站处在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除了铁路边上那些黄色的老房子,铁路两边山坡上还有许多古旧的建筑,包括以前法国人的养牛房、站长室、职工食堂、酒吧。


乘坐景区观光车来到半山腰上的碧色寨,首先看到的是百多米长石板铺成的街道,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店铺门口都挂着鲜红的灯笼,灯笼上写着“百年滇越,碧色记忆”的字样。




碧色寨不只是一个火车站,它还是一个村庄,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至此并设立特等站,它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繁忙的中转站及贸易集市。





碧色寨的建筑没有过多被人工重建的痕迹,多的是自然泛黄的矮房,老式的法式建筑深深地扎根在村里。









碧色寨站站房,红瓦黄墙法国式砖木结构建筑,车站旁边是法国员工的宿舍 。车站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存:大通公司、水塔、站房、火车站钟等等老物件。


电影《芳华》、《无问西东》曾到此取过景。


站前挂的三面钟为巴黎制造。






下午逛蒙自南湖公园,在南湖南岸这栋米黄色的墙、朱红色的尖顶、木质的百叶窗、欧式风格的钟楼有着异国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被当地人称为“法国花园”。


法国花园原称法国滇越铁路总局,原是意大利政府的驻蒙领事馆,意大利领事馆迁出后,又由法国委派的铁路监督衙署入住。衙署入住后,这幢充满异域风情的二层小楼里常常歌舞升平,酒色俱全,加上小楼周围长满了各色美丽的野花野草,所以被当地老百姓称为“ 法国花园”。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南迁云南,其中,文、法学院设在滇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曾在蒙自讲学。 



门口的纪念碑上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南湖位于蒙自市区南部,故称“南湖”,是一片不小的湖泊(水域面积30万平方米)。一年四季碧波万顷、岸柳成荫,公园有各式亭台楼阁,奇花异卉,环境清幽,湖中岛岛之间由造型各异,各有特色的石桥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