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与合作公司的一次董事会在杭州召开,利用会议间隙参观游览了宁波一座古镇“溪口武岭”。这里是蒋介石的祖籍地,是一座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古镇。
溪口位于宁波市西南二十公里,东靠武岭,南濒剡(shan)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溪口雪窦山】由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个景区组成,以剡水、古刹、蒋氏故里和幽谷飞瀑名闻遐迩。溪口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誉,溪口虽小,却曾经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眼。蒋介石、蒋经国皆出生于此,大权在握后还经常回来,并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后,也曾被软禁于此,亲手栽下的五棵楠树仍生机勃勃。中国历史在这留下了深重的痕迹。蒋氏的出生地、故居别墅、祖墓宗祠、家庵等遗迹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口镇武岭街旁,其中的“玉泰盐铺”、“小洋房”、和“丰镐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岭门】是溪口镇的门户,用略带粉红色的块石砌成。是溪口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武岭门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
武岭门内,只见三里长街与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又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武岭路三里长街就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故乡。
蒋介石(中正)题写【武岭】门额。
【武山庙】坐落在武岭门内、武山南麓。历史上,它是溪口镇任、宋、蒋、单、张五姓宗族共祀之庙。自蒋姓繁衍为镇上大姓后,即以蒋姓为社首,蒋家重大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蒋介石一家与武山庙有着特殊的因缘。清末,蒋介石之父曾被推选为庙首,执掌庙产的日常管理。蒋父曾召集五姓族长,对武山庙进行大规模扩建,由此奠定了武山庙当今的规模。民国初年,这里兴办武山小学,1916年蒋经国在此启蒙。随后,蒋介石也曾出资修庙,并多次入庙许愿、求签,把武山庙菩萨当作自己的精神依托。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疗伤回到溪口,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武山庙菩萨面前烧香叩拜。
1949年1月,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到故里。这一回将失去什么,他比什么人都清楚。也就是这一回,武山庙菩萨也似乎“洞若观火”,知晓世道将变——蒋介石求签得了一张“下下签”。一旁的侍卫长安慰他:“先生不必难过,签文未必可信。”心里老大不高兴的蒋介石,还是坦率道来:“不要乱讲,武山庙菩萨是灵的!”
【溪口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春节,它最初以溪口名胜武山庙为馆址,是一家浙东民俗专题博物馆。后溪口旅游集团筹资在武岭西路玉泰盐铺西侧新建溪口博物馆馆舍。2009年3月,新馆进入试开馆阶段,2010年2月2日,新馆正式开馆,馆名由蒋纬国先生题写。
此为老馆址:溪口名胜武山庙
【文昌阁】(亦称“乐亭”)为清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有“奎阁凌霄”之称。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遂出资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建成了一座面积500平方米的两层楼阁式建筑,蒋介石将它取名为“乐亭”。
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86岁王康乐老先生题写【乐亭春晓】。
王康乐---沪上著名的山水画家。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老融会各家,博采众长,并不断开拓新境界,逐渐形成了气势磅礴、凝重敦厚、翰墨淋漓的山水画风格,80岁后着意于浓墨与重彩结合来开拓山水画审美视野的艺术新境界,被世人誉为:国画中的油画而在画坛独树一帜。王康乐先生:不继承无从创作,不创作无以自存的艺术感悟也在业界传为美谈。是继朱屺瞻、备厚应、刘海粟之后的中国画坛百岁老人之一。
1997年王老在其故乡,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溪口镇,建造了占地19亩的【王康乐艺术馆】。
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每到溪口,常在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文昌阁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将军被送到溪口的文昌阁软禁,住了10天后才移送到雪窦山。
这些老旧的家具还是当年的老物件:文昌阁内展示了蒋宋的客厅,卧室等。卧室内的卧床是根据宋美龄喜好选定的。当年留声机置于卧室门外,午休时宋喜欢放音乐,是宋亲自选定的小提琴独奏曲,轻柔而抒缓。
蒋介石为夫人宋美龄题字山水画【瀑下听泉】,宋美龄的画作功底深厚,宋美龄学画,有几位大名鼎鼎的老师。上世纪30年代,宋美龄曾经跟张大千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到了台湾,又拜黄君璧和郑曼青为师,黄君璧教她山水,郑曼青教她花卉,其画作水平令圈内人惊叹。
为了学好国画,她废寝忘食,每天下午在书房苦苦钻研。对所绘作品感到满意时,还请蒋介石在画上题字,夫妻以此来互娱。
【小洋房】建于1930年,系蒋经国别墅,座落在溪口潭墩山东麓,原名“涵斋”,又称“剡溪小筑”,为两层楼房,前后都有天井。前临剡溪,后倚武山。平顶,有通道与乐亭、文昌阁相通。1937年4月,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国,蒋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住读,一边补习中文,研读曾国藩家书、王阳明全集和“国文遗教”等著述,一边让他撰写《旅俄报告》,反省在苏联留学时打下的红色烙印,给儿子“洗脑”。
【以血洗雪】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是奉化岩头村人,生于1882年,1901年与蒋介石结婚,1910年农历3月18日生下了蒋经国。
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溪口,毛福梅在丰镐房后门口不幸被炸塌后墙压死,蒋经国闻讯后急忙从江西赶来奔丧。
小洋房内有一石碑,镌刻蒋经国手书“以血洗血”四字,以表他对日本侵略者及其飞机炸死母亲的痛恨之情。1946年冬,在蒋经国操办下,毛氏正式下葬。
蒋经国一共六位子女。
分别是:
长子:蒋孝文1935至1989;
次子:蒋孝严1942至今;
三子:蒋
孝慈1942至1996;
四子:蒋孝武1945至1991;
五子:蒋孝勇1947至1996;
女儿:蒋孝章。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在台湾逝世,享年78岁。
【丰镐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亦是溪口镇上最重要的人文景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房位于溪口武岭路西段,坐北朝南,临街而筑。
丰镐房原有老式楼户3 幢,前幢、二幢均7 间2 弄,后幢3 间,中堂是新三房共有堂前。新房建成后,增 至 4 9 间,占地 4 8 0 0平方米,建筑面积1 8 5 0 平方米。整体布局,前厅后堂, 两厢走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前厅楼房3间。楼上是毛氏诵经处;楼下中间过道, 两旁为帐房和接待室。属传统的世家府第住宅。从丰镐房的来历、构建、装饰及应用可以看出蒋氏留下许多人情世故和生活情趣。
廊壁、柱头浮雕【文王求贤】、【龙凤呈祥】、【精忠报国】等图。
院内房屋,雕梁画栋,屋顶正中彩塑【三星高照】及【双龙抢珠】等。
蒋氏故居内【报本堂】匾额由吴敬恒 所书,两边柱上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贤孙,系蒋介石 手迹。堂前悬红底金字匾额一方,上书【寓理帅气】,系1 9 4 9 年蒋介石为长子经 国4 0 岁生日所书。
跋文内容为: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三年未曾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尝以寓里帅气自铭,尤以寓里之寓字认深切,引以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记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
【报本堂】用来祭祖、拜天地、供放蒋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神牌。
楼房前厅,下面为接待室和账房先生办公地方。楼上中间房是佛堂,王采玉、毛福梅常在这里烧香念佛,修行积德,亦叫【念经堂】。念经堂两侧是居住房间。
蒋介石母亲王采玉
通向蒋母诵经堂的室外楼梯。这木质楼梯异常狭窄?原来蒋母缠的是小脚,上楼梯需两手同时扶攀栏杆,所以,蒋介石特意设计了这种窄楼梯供其母上下,其对母亲的孝敬挚爱,可见一斑。
【玉泰盐埔】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玉泰盐铺楼上。
现存建筑为蒋介石在1948年改建。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二字,大门西侧界墙刻着蒋介石题写的“玉泰盐铺原址”六个大字。
自从蒋介石发迹后,玉泰盐铺被溪口乡人视为风水宝地。玉泰盐铺为蒋介石祖父蒋斯千1871年开设,以卖盐为主,兼营大米、酒类、菜饼和石灰等,雇有账房、伙计,为当年溪口镇上的大商号。后由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继承,蒋肇聪去世后兄弟分家,盐铺归蒋介石的胞兄蒋介卿经营。1919年,蒋介卿外出谋事,盐铺关闭。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以及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
此为蒋介石出生的房间,挂有一幅蒋与其母合影照片。据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1887年10月31日)农历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玉泰盐铺楼上,其祖父为其取名为瑞元。
【武岭老街】这条老街建在剡溪畔,因街道的开端是武岭门,所以被称为武岭老街。武岭老街是溪口古镇的一部分,也是蒋氏故居的一部分。因为蒋氏故居太过出名,许多人都忽略了“武岭老街”这个名词的存在,然而它却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老街的一侧是溪口古镇的母亲河【剡溪】,溪水澄清碧透。
剡溪是绍兴嵊州境内主要河流,溪水逶迤,历史上早有剡溪九曲胜景,沿溪古迹迭续,早在唐代,众多文人墨客入剡揽胜,留下许多名诗佳句,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400多位唐代诗人到过剡溪。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唐代诗人杜甫、李白早就对剡溪抒写了“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诗句。
文昌阁的前面有一棵高大的枫香树。它好像是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根扎在岸边的石块里,枝叶却斜伸向水面,水边有一座石拱桥。树下有一条石阶步道,一直延伸到水中的石拱桥处。
这棵古树连同树下的石阶步道、石拱桥和江水,构成了一个胜似画卷的风景。每年秋天枫香树叶变黄的时候,这里就成了网红打卡点,来这里拍照的游人不计其数。
枫香树往前就是武岭老街的主体,这段路的溪边再也没有大型的树木,视野很开阔,站在护栏前就可以凭溪远眺。街边卖着传统小吃或文玩,给人一种童年的回忆。
溪口曾经是民国重镇,武岭老街当然不可避免地散发着浓郁的民国风情,在这里你可以随时感受到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氛围。
可以说,这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民国老街。街上铺着青石板,古树浓荫,灯笼高挂,一边是民国老宅,一边是清溪流水。
行走在老街,眼见的是民国风情、碧水蓝天,闻见的是小吃和咖啡的香味,听见的是略显喧嚣的叫卖声······整个街市一派烟火气。
【蒋氏宗祠】蒋氏宗祠作为溪口蒋姓的传统公共建筑,是祭祖、庆典、嫁娶、治丧的主要场所。这里供奉着蒋家自元末蒋仕杰始祖迁居溪口后的历代祖宗神位,600多年的家族史在此浓缩。
蒋介石亲题牌楼匾额——“忠孝传家”,既可算是蒋介石对蒋氏晚辈的一种期望,也表露出自己敬慕儒学精华的一种信念。
称为【蒋氏邻居】的千层饼店,溪口这样的饼店很多,这一家有独到的地理位置优势。
【溪口千层饼】是奉化三大特产之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始人王毛龙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制作至今。如今溪口街头,千层饼店众多,其中“王毛龙千层饼店”有王毛龙第四代传人王令棋经营,质量上乘,生意兴隆。
说起这饼,不能不提富有创新精神的王毛龙。这个溪口农民很会动脑筋,他摸索着改进了饼的加工方法,用黄泥制成专用烤炉,还增加了甜咸好几种味道,做出的千层饼口味独特,后来成了溪口名特产。
现在,溪口除王毛龙老店外,还有王老头千层饼店、蒋盛泰老店、陈氏店等,它们在溪口镇武岭路上一字排开,大大小小不下几十家,各家都有专用烤炉,讲究现烤现卖。蒋盛泰老店制作的千层饼选料精细,采用营养丰富的海水植物——苔菜,并改良传统工艺,经十三道工序制成,饼内可达27层,曾获地方风味制作大赛“最佳口味奖”。
有句俗话说“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人们以吃过奉化芋艿头引以为自豪,可见这芋艿头非同寻常。奉化芋艿头富含淀粉,香糯可口,可当主食,又可当点心,也可做“排骨芋艿煲”成为一道特色菜肴。进入武岭街道边到处是卖芋艿头、茶叶蛋的摊贩,看着摊贩脸上开心的微笑,可以看出这里百姓的生活十分安逸舒适。
这里比南塘老街和韩岭老街都要开阔,虽然节假日的游人也有不少,但比前面两个要悠闲许多。有时候到了下午两三点钟,老街显得很安静,在街上漫步,或者在溪畔小坐,照光都会照在身上,让人懒洋洋的,非常舒服。
惟妙惟肖的蒋委员长化身。武岭有不止一位这样的穿越历史演员,热情的与游客合影留念。
雪窦山(Mount Xuedou),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四明第一山,是中国佛教六大名山之一的弥勒菩萨的道场。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主峰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
雪窦山因北宋仁宗皇帝梦中到此一游而得名:应梦名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标志性景点包括千丈岩、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妙高台以及全球最高的铜质坐姿弥勒佛造像。 位于雪窦山心的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与杭州中天竺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等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是弥勒的根本道场。雪窦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贵州梵净山齐名,并列为中国佛教六大名山。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他们把蒋介石在西安软禁了13天,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组织军事法庭判了张学良十年徒刑;接着给予赦免,交军委会严加管束,对张学良实行了无限期的软禁。这样,溪口雪窦山成了张学良将军的第一个软禁地。 这是一座有六间客房,一个餐厅的西式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原是上海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简称:中旅社。1934年6月建成开业。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包用,改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
张学良在雪窦山期间,这幢房子前后都有特务放哨,雪窦寺还驻着一连宪兵。蒋介石给张学良的活动空间是:东不出镇海口,西不过曹娥江。张学良遭软禁后,先后有邵力子、汪精卫、宋子文、陈布雷等来看望过他,赵四小姐和元配于凤至则轮流到此前来陪伴。
【赵四小姐】石雕像。赵四小姐是陪伴张学良最久的女人。在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为了照顾张学良赵四小姐把年幼的孩子交给一个美国朋友伊雅格照顾,自己则全心陪伴张学良。在她眼里,美好的爱情就是相互厮守,不管自己的爱人是叱咤疆场的将军,还是被幽禁一生的阶下囚。赵四小姐一直陪伴着他与度过了漫长的幽禁生活。
在幽禁的时间里,赵四小姐给张学良的生活带去了很多幸福与快乐。原本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为了让幽禁生活不那么无聊,赵四小姐竟然养起了鸡,种了菜以及农作物等,还亲手给张学良缝纫衣服,过起了农民般的生活。
赵四小姐追随张学良一生,二人相濡以沫,度过长达54年幽禁生活,用72年的不离不弃,书写了千古传诵的爱情佳话。
【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佑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并且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
此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
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雷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式建筑,中间是三开间两层楼,前有天井,黑漆大门,进门两边各有一间平房,上是阳台,有水泥走廊相连,后有三间平屋,有围墙连成一个整体,建筑面积为436平方米。刻有蒋介石手迹【妙高台】的门额,现仍悬挂于楼前。
【栖云亭】位于溪口千丈岩风景区,妙高台右侧山坡上,距离妙高台不过几十米。妙高台是1927年蒋介石在“栖云庵”基础上建造的别墅,故此亭名为栖云亭。
栖云亭属中式结构,当年供蒋介石与他的男宾客休闲、聊天之用,电影《开国大典》中,蒋介石与人下棋的场面,就是在栖云亭里拍摄的。亭子四周青竹古松郁郁葱葱,竹树蔽天成荫,西南面视野广阔,有一圈圆形的护栏,探首下望,林木密密层层相叠不见底。
旅游指南
门票价格
230.00元(含溪口景区、雪窦山景区、雪窦山景区交通)
交通航空: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与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之间和海外许多城市架设有空中桥梁。机场距溪口城区25公里,驱车二十分钟即可到达。
自驾车:
1、从上海出发:杭州湾大桥—大桥南端庵东出口处—芦庵公路—余慈连接线—城东路—余姚县城—谭家岭东路—59省道—陆埠镇车站三叉路口—陆埠水库(坐船、赏湖、梅岛休憩)—宋岙村(住宿、餐饮)—鹿亭—四明山镇—溪口镇
2、从杭州出发:杭甬高速—余姚慈溪道口—59省道—陆埠镇车站三叉路口—陆埠水库(坐船、赏湖、梅岛休憩)—宋岙村(住宿、餐饮)—鹿亭—四明山镇—溪口镇
3、从宁波出发:
①杭甬高速—大隐道口—芝林—宋岙村(住宿、餐饮)—陆埠水库(坐船、赏湖、梅岛休憩)—鹿亭—四明山镇—溪口镇
②59省道-》大隐—芝林—宋岙村(住宿、餐饮)—陆埠水库(坐船、赏湖、梅岛休憩)—鹿亭—四明山镇—溪口镇
宁波市,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浙江省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宁波文化属吴越文化,宁波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宁波港被评为“世界五佳港口”。
宁波拥有众多文化古迹,除了闻名两岸三地的溪口镇外,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此外自然风光还有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宁波天一广场】宁波市的城市地标,总占地面积19.6公顷,地块总拆迁面积23.56万平方米,宁波天一广场曾经在2004年获得到过中国建筑艺术奖 。
天一广场项目是国内一流融休闲、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心商业广场,也是宁波市一个对外开放的亮点。广场建筑以2-4层低层为主,中央以3.6公顷绿地广场为依托,缀以一条南北相向的水街,一池碧水,点缀着几幢精致通透的建筑,优雅的环境,丰富的景观,使广场的商业氛围更富情趣。
作为宁波市最大的城市中心商业广场,天一广场建造16.7万平方米的商铺,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64000平方米的绿地,6000平方米的水街,1000平方米的演艺舞台,整个工程在2001年底竣工。
天一广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购物商业广场,有10 个商业区,天一广场具备了吃、行、娱、购、游等基本旅游要素内容,是顾客购物的天堂,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天一广场音乐喷泉】进入广场后跨过二座平行的小桥,便是由世界顶级的法国国际水秀师打造的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超大水幕电影。水景系统全长200米,主喷泉长达95米,与广场的中心舞台遥相呼应。整个音乐喷泉有2000多个喷嘴,400多台水泵,全部由电脑控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音乐喷泉技术,喷泉在激光和音乐的配合下,能高速喷出一个个晶莹透亮的水柱、水花、能组合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几百种喷泉花式,形成一个美不胜收的水世界。
【宁波药行街天主堂】即药行街圣母升天堂。明末清初由法国神父郭中传在宁波城内药行街兴建,1723年被雍正皇帝下令查禁没收。
1723年清朝皇帝出了一道上谕,其内容是:西洋人在各省造天主堂行教,人心渐被煽惑,请各省西洋人,除送京效力外,余皆安插澳门,天主堂改为公所,误入者严行禁绝……。
自此,全国境内,外国传教士,先后均被驱逐出境。宁波药行街天主堂也因无人照管,不知从何时起,被市民充作民房或开设店铺。
1994年,宁波旧城改造时,由教会创办的一家房产公司,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向北后退40米,拆迁居民100多户,新建一座有双钟楼教堂,五层神父楼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在国内属大型堂区之列。
交通信息
1) 东门口(天一广场)站有:2路、15路、19路、20路、331路、350路、503路、504路、506路、515路、 517路、518路、521路、528路。
2)药行街站有:3路、7路、20路、151路、205路、206路、302路、331路、354路、357路、364路、525路、820路、756路、527路、363路。
3)轨道交通1号:东门口(天一广场)站,C口直达天一广场。轨道交通2号线鼓楼站,城隍庙站。